第21章

第四十七回宮中行初見元春

第二日一早賈敏便讓人燒好熱水送去了自己院子跟北院,沐浴更衣完後換上朝服戴上朝冠,便等着林黛玉換裝完畢,便帶着她上了馬車。林黛玉這身衣裳還是在揚州的時候做的,特意做大了些,如今穿起來剛好,淺紫色的料子襯着她的膚色倒是十分好看。頭上的粉色珍珠珠花跟簪子相得益彰,脖頸上還戴着八葉桃花細銀鏈子。

賈敏跟林黛玉到的時候,皇太後還跟皇後已經吳貴妃說着今年釋放一批到年齡的宮女出宮的事情。見到二人進來,皇太後便停下了話頭,笑道:“可算把你們盼來了。來人,賜坐。”

賈敏領着林黛玉先給皇太後、皇後還有吳貴妃行了禮才坐下,只道:“自從上回進京給皇太後請過安之後,妾身也是一直惦記着皇太後的身子呢。記得從前皇太後随着皇上南巡揚州的時候對那道蟹粉酥贊不絕口,妾身回京的時候特地帶了些,都交給路嬷嬷了。”

“你最有心,還惦記着哀家愛吃的東西。”皇太後笑道,又見林黛玉乖巧地坐在賈敏身邊,便對林黛玉招招手,“這便是你的女兒吧,上來給我瞧瞧。”

林黛玉捏了捏帕子,微笑着上前給皇太後行了跪拜之禮:“臣女林氏參加皇皇太後,願皇皇太後萬福金安,福壽綿長。”

“快起來。”皇太後拉着林黛玉到自己身邊,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道,“你們瞧瞧,林大人的閨女長得多好看,活脫脫的就是你小時候的樣子!”最後那半句話明顯是對賈敏說的,“記得從前你随着你母親進宮時就是這般模樣。”

“皇太後還記得呀!”賈敏笑着道,“妾身還記得從前來的時候皇太後還給妾身送了一對金崐點珠桃花簪呢。”

“我記得林夫人在母後面前就是個會說話的,沒想到這麽些年沒見了,林夫人這張嘴皮子還是這麽伶俐。”皇後取笑道,“許久不見林夫人了,三年前也只是遠遠地見了一回,也沒好意思留你說話。”

“皇後娘娘說笑了。”賈敏出嫁前跟皇後也算是舊相識,雖然只有幾面之緣,不過還能說上幾句話來。皇後嫁給五皇子為王妃之前便是個爽快利索的人,跟她說話倒輕松些,“許久不見皇後娘娘,娘娘的氣色越發好了。”

“她在宮裏養尊處優的,哪裏能不好?”跟林黛玉說了幾句話,太後才轉過來笑道,“你這女兒我喜歡得很,真巴不得認了做了自己的孫女。可惜林大人跟你統共就這麽一個閨女,哀家也不願意分隔你們母女。路嬷嬷,把蜀錦局送來的那三匹蜀錦拿來,就是哀家覺着那顏色那紋樣給咱們玉兒做衣裳最好了。”

“多謝太後賞賜。”林黛玉行禮微笑道,“只是蜀錦珍貴,那三匹只怕也是繡娘花了很多功夫繡成再進獻給太後的,臣女不敢要。”

“哀家給你你便收下就是了。”太後見着林黛玉這般謙和,笑着道,“從前你娘親在你還小的時候可是直接問哀家給你要禮物的,這回是哀家是直接賞賜了。”

“太後怎的在玉兒面前說妾身的不是呢?”賈敏道。

“看來咱們不送些東西是不行了。”皇後轉頭向吳貴妃笑道。

吳貴妃微微點了點頭。她年歲漸長,皇上已經漸漸不愛去她宮中了,如今她只能依附中宮皇後,只求将來自己女兒能許個好人家,別像別的公主那般遠親塞外,一輩子也不得回京。于是便道:“臣妾記得臣妾今年得了一對桃紅碧玺瓜形佩,給林姑娘最好了。”

Advertisement

皇後倒是跟自己身邊的嬷嬷吩咐了一句,才對林黛玉道:“本宮也沒帶什麽來,你且等一等,本宮命人回宮給你拿來。”

“皇後娘娘不必這樣,臣女哪裏能勞駕皇後娘娘身邊的嬷嬷呢?”林黛玉看了賈敏一眼才道,“皇後娘娘有賞賜臣女的心,臣女已經感激不盡了。”

“就憑你這句話,本宮便一定要給你送些東西,這樣乖巧的女兒本宮也是喜歡得緊。”皇後眼尖地看到了自己宮裏的女官走了進來,便道,“這些都是新送進宮來的珠花,十二朵代表不同月份的花簪,你都收着,換着戴着玩。”

林黛玉連忙雙手接過紅漆錦盒,擡眸看了一眼這位女官,只覺眼熟得很。定睛一瞧,竟是三年前見過一次的大表姐賈元春!但也只是輕聲道了聲“有勞”,便接下了東西。

皇後琢磨了一下才想起林家跟賈家還有姻親的關系,舉着茶盅抿了一口茶,擋住了嘴角的笑意。賈元春那個女孩子在她宮裏也算盡心,只是這些年漸漸長大了,心思也有些顯露出來,每每皇上來了就借故出彩,誰不知道她的心意呢?不過這回看着,只怕兩家倒沒有交情似的。

外命婦參見太後是有時間約束的,賈敏看了看太後宮裏的西洋鐘,便跟太後、皇後還有吳貴妃行禮,便帶着林黛玉出宮去了。林黛玉摩挲着腰間佩戴的玉佩,又小女兒家态地忍不住好奇心打開錦盒,只見裏頭整齊地放着十二朵珠花簪子,做工都是精細的,一看就知道是江南織造送來的好東西。

“娘親方才瞧見了嗎,給女兒送東西的是大表姐呢。”林黛玉拿了一支橙紅色的石榴簪讓賈敏別在自己發髻上,“從前在榮國府見到大表姐的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穿得素淨,頭上的都是淺色的紗絨宮花,半點珠翠都沒見着。”

“宮裏的規矩便是如此,女官是不許塗脂抹粉,頭上首飾也不能過三件,一年四季都只能穿綠色衣裳,所以說女官們要在宮裏熬出頭來可就難了。”賈敏是國公府嫡女,所以對這些規矩還是十分清楚,“要是得了上頭主子的請來也就罷了,得了賜婚便是鳳冠霞帔;要是沒能這樣,也就只能熬到二十五歲出宮去了。”

“那大表姐怎麽會……”林黛玉知道國公府也算是個世家,怎的就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去當伺候人的奴才呢?

“那是你外祖母還有二舅母的意思,我又哪裏知道呢。”賈敏勾了勾嘴角道,“只是你大表姐已經是皇後宮中的女官了,咱們往後要是有機會進宮,也得跟她拉開點距離才是。宮裏的規矩大,一不小心說錯話便是要問罪的。”

“女兒知道的。”今天林黛玉确實見識了宮中的規矩,雖然只是跟太後說了幾句話,但每一句話都得仔細琢磨着,當真累得慌,可想而知賈元春在皇後宮中是要怎麽樣的小心翼翼。“太後跟皇後娘娘的性子都好,只是兩位主子送的東西都是極好的,女兒當真不敢用。尤其是那蜀錦,太後雖說要給女兒做成衣裳,但是這也太珍貴了……”

“那是太後喜歡你,回去以後便叫陳姑姑給你裁兩身衣裳,等以後有機會進宮便穿給太後看。”賈敏笑着摸了摸黛玉頭上那支荷花簪,“我小時候就跟太後投緣,你又是乖巧的,太後喜歡你也是正常的。還有皇後娘娘,她的性子爽快,從前我與她也算是相識。看在太後的面子上,她給你送這些珠花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女兒就用上了。”女兒家最喜歡的就是這些好看的珠翠頭花,林黛玉笑嘻嘻地窩在賈敏懷裏,“這些珠花看着精巧卻不失大氣,果真是上好的東西。進貢到宮裏的珠花布料就是精細,如果姚姐姐她們在就好了,我還可以跟她們一起分享呢。”

“你要是惦記着她們,趁着天色好,揚州莊子上的人還有半個月就要進京了,到時候你寫信交予他們讓他們給你帶回揚州就是了。”賈敏道,“京中精巧的首飾不少,跟揚州的風格大不一樣,你讓人到外頭的銀樓訂做幾盒京裏時興的給她們送去便好。”

“娘親的主意素來是最好的,就這麽定了。姚姐姐喜歡荷花,滕姐姐喜歡百合,楊妹妹喜歡梅花。還有幹娘,她最喜歡的就是桃花了,每人給打造一套新的頭面,銀錢就從娘親為我積攢的月錢那兒出,就當是我送給她們的一點心意。”

母女倆說說笑笑的,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過了十來天,皇太後又發話來叫林黛玉進宮一趟,只說她得了一些時興的宮花,叫林黛玉進宮一塊兒挑選。因着也不是外命婦請安的日子,太後的懿旨也沒說叫賈敏進宮,所以這回進宮也只有林黛玉一個人。太後之前賞的蜀錦賈敏倒是叫針線上的人做了一身湖水染煙色銀線絞珠的衣裙,配着皇後送的珠花簪子,水靈靈的模樣真是好看。

這回沒有賈敏的陪伴,林黛玉倒是比上回緊張了些。好在皇太後這回也不止宣召她一個女孩子,等着林黛玉進了主殿後,便見還有幾個七、八歲的姑娘在。聽了迎她進去的嬷嬷介紹,穿粉色的是九門提督黎大人的女兒黎氏,穿水藍色的是吳貴妃的幼妹吳氏,另外還有一個穿石榴紅的卻是太後娘家的女孩汪氏。這些個女孩子都是這些年經常進宮侍奉太後的,所以這回也得了傳召一起挑選宮花。

“太後這兒的宮花都是極好看的,溫兒就替娘親求份恩典,這枚芍藥花的便賞給溫兒娘親可好?”汪氏素來性子急,還沒等太後叫去挑就一個箭步走上去,拿過裝着宮花的托盤笑道,“這支牡丹花給皇後娘娘是最好不過了。”

林黛玉見太後沉了沉臉色,便上前道:“蘭蕙幽香高雅,臣女覺得這蘭蕙花樣的最适合太後了。”說罷便拿了起來,雙手奉于太後,“太後試試看可好?”

“你這孩子最會說話。”太後笑着道,叫路嬷嬷給她戴上,“那朵桃花最适合你了,路嬷嬷,給黛玉戴上。”

汪氏在一邊嘟着嘴,橫了林黛玉一眼也不敢多嘴了。她是太後的遠房侄孫女,本來應該是最得太後喜歡才對,只是太後一直對她淡淡的,反倒對黎氏還有吳氏倒是十分喜愛。今兒還來了個林氏,平白地又奪了太後的青睐,真是讨厭!

“玉兒、惠兒,這朵芍藥的,還有那朵玫瑰、鳳仙花跟牡丹的,你們叫路嬷嬷帶着你們給皇後送去,就說是哀家賞的,叫她明兒請安的時候簪上,給哀家瞧瞧。”太後叫宮女将她點名的那四朵珠花都裝好,絲毫沒有注意到汪氏臉上瞬間白了的表情。或許她是注意到了,只是不甚在意罷了。原想着自己娘家的女孩子是好的,接進宮來叫她好生跟在自己身邊将來指婚個好夫婿,卻不想這性子是如何都改不了,白費了她的一番苦心。

“是。”林黛玉應了一聲,便見黎氏也跟着應聲道,便接過錦盒跟黎氏一起走了出去。

“我叫黎惠,妹妹呢?”黎惠跟林黛玉一同穿過禦花園,問道。

“我姓林,家中父母都叫我黛玉。”林黛玉笑着回道,“姐姐叫我玉兒或者黛玉便是了。”

“也好。”黎惠不是愛說話的,她今年有九歲了,因着母親是皇後娘娘的妹妹所以才有幸經常進宮侍奉太後及皇後,更是養成了她謹小慎微的性子,“你應該還不知曉吧,吳妹妹是宮中吳貴妃的嫡親妹妹,小名萱容,素日裏大家都叫她萱兒;汪妹妹名叫汪溫,她年紀最小,要是說錯什麽你便當做沒聽見就是了。”

“多謝姐姐提點,我明白的。”

到了皇後的鳳儀宮,就見賈元春低眉順目地在門口等着了。有了賈敏的教導,林黛玉倒是目不斜視地從賈元春身邊走過,聞着她身上淡淡的花香,林黛玉微微蹙起了眉,暗道:這女官不是規定不許塗脂抹粉的麽?怎的大表姐倒是身上飄來淡淡的脂粉味兒,也不怕皇後娘娘怪罪。

路嬷嬷來其實是有要事跟皇後說的,所以林黛玉跟黎惠把東西放下後便告退了。皇後眸光一閃,叫賈元春送了兩個女孩子出去。

沒走出幾步,就見賈元春開聲道:“林表妹等一下。”

黎惠有些吃驚,但很快就斂住了表情,示意自己在前頭等她,便走到前頭的錦鯉池那兒等着了。

“女官姐姐有事嗎?”林黛玉拿着帕子擦了擦下巴滲出的汗珠,笑着道,“臣女還得回去給太後複命呢。”

賈元春被噎了一下,只扯開嘴角笑道:“那日在太後宮中見到表妹,就想請表妹幫我一個忙。聽說大哥哥沒了,老祖宗跟娘親可還好嗎?我進宮這些年一直不得出宮見她們一面,倒是怪想她們的。我這兒有自己做的幾個荷包,勞煩表妹幫我交給老祖宗跟幾個弟妹吧。”

“我聽娘親說,宮中的女官是有休沐的日子的。”林黛玉笑着直視賈元春,“休沐時是可以到宮門跟家人見面甚至說話的,女官姐姐何愁沒有見到二舅母跟外祖母的時候?再者我也是不便常出門的,賈女官拜托的事情只怕我是辦不到了。黎姐姐還等着我呢,我得回去了。”說罷便點了點頭,轉身跟黎惠彙合去了。

回太後宮裏的路上兩人還遇見了吳萱容,知道太後也吩咐她給吳貴妃送了東西去,三人便彙合在一起回去給太後複命,拿着太後的賞賜才出了宮。

回到府中,林黛玉匆匆梳洗了一遍,便将今日賈元春對她說的那番話完整的複述給賈敏聽。賈敏沉思了片刻才道:“你回答得很好,宮裏最忌諱的就是私相授受。賈元春是皇後身邊的女官,本就該更遵守宮規才是,只是她這樣拜托于你,明顯是不把宮規放在心上了。索性你也不是常進宮的,往後若有機會再見到她,也按着今天的态度對她就是了。”

“女兒知道了。”複又跟賈敏說起了太後身邊那三個女孩子的事,林黛玉才回了北院。今兒早上她要入宮,所以學習的時間就推到了下午,關師傅已經在北院的書房候着了。

賈敏摩挲着手腕上的玉镯子,只能感慨皇宮确實是一個能扭轉人心性的地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