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六十六回金玉良緣終成空
過了林黛玉的十一歲生辰,賈琏便帶着人四個小厮并兩個丫鬟一起去了平安州。兩個丫鬟,一個名翠紅一個名柳綠,都是廉氏特意挑好的陪嫁丫頭,在榮國府裏已經開了臉作為通房。按着徐氏的意思,是等着廉氏生産完之後便再帶着孩子過去與賈琏彙合。
薛寶釵奉了自己媽媽之命給府內諸位姑娘送去了時興的珠花,剛從探春屋子出來,便見玉钏兒紅着眼眶在外頭罰跪,見四周都沒人,便上前溫聲問道,“你不是姨媽身邊的玉钏兒嗎,怎麽跪在這兒了,”
“二太太叫我給寶二爺送吃食,”玉钏兒哭得哽咽,“後來寶二爺拉着我的手不叫我走,被二太太身邊的周瑞家的見到了。二太太生氣極了,讓我跪在這兒一個時辰。罰跪之後,二太太便要将我打發去端茶送水了。”
薛寶釵微微蹙起了眉,這明明是寶兄弟的過錯,怎的偏生叫玉钏兒受罰?玉钏兒從前是姨媽身邊的大丫鬟,吃的喝的雖然比不得府裏的主子,但也只比主子們的份例略低一點而已。要把一個一等丫鬟降為端茶送水的三等丫頭,着實是嚴重了些。玉钏兒的父母在府中也是有頭有臉的管事,這回女兒受罰,他們免不了也要回去将玉钏兒呵斥一頓的。
“這事兒原不是你的錯。”薛寶釵只能這樣徒勞地安慰道,“姨媽也只是一時不高興罷了,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玉钏兒便是聽到了薛寶釵的安慰也是哭得不能自已。
薛寶釵有些不忍心,大熱天的叫一個嬌滴滴的女孩子跪在日頭下實在可憐。只是這事是因為寶玉而起的,他怎麽沒給姨媽求情。薛寶釵抽出帕子擦了擦額角的汗珠,輕聲問道:“你在這兒罰跪,寶兄弟可知情?”
“寶二爺如何不知道!只是寶二爺見到二太太發了大火,便早早地躲了起來,今兒還帶着襲人跟晴雯去了東府了。”玉钏兒低着頭抽噎,眼淚一串一串地往下掉,地上都印出一點點的斑點。
薛寶釵也是無語,莺兒此時也尋她來了,只好帶着莺兒跟香菱回到梨香院去。
第二天薛寶釵有意打聽,只說玉钏兒沒熬過去,跪了一個時辰之後便中暑病倒了。她姨媽自然不會叫一個病歪歪的丫頭在自己身邊伺候着,便把金钏兒調到自己身邊來服侍,只說等玉钏兒好起來之後再叫她回來。
薛寶釵聽罷,便叫香菱包了些東西給玉钏兒送去。
“你也別多心,寶玉素來是這樣的性子。那個玉钏兒也是不安好心的,你又何必去替她擔心?”薛王氏聽了自己女兒的話,笑着安撫道,“等寶玉滿了十三歲,你們的婚事就能定下來了。寶玉雖然不是榮國府的繼承人,但是他到底是個有才學的,宮裏又有長姐幫襯着,将來肯定前途無量。”
“……媽媽這話還是不要說的好。”薛寶釵終于鼓起勇氣道,“之前媽媽說叫我們家跟榮國府結親,說的都是跟姨媽商議的。只是媽媽難道不知道,之前老太太就發話了,說寶兄弟的婚事自有她做主的,媽媽跟姨媽又何必操心呢?”
“這我原就知道,只是要是有宮裏小主的指婚,那便是老太太也沒法抗旨了。”薛王氏都已經跟王氏說好了,只等着賈寶玉再長大些便能進宮請旨賜婚。
薛寶釵見自己媽媽都已經滿心歡喜地等着宮裏的表姐賜婚了,動了動嘴唇到底沒有繼續說,只是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的屋子,看着擱在床頭的項圈,走過去拿起來,摩挲着上頭挂着的一把金鎖,微微嘆了一口氣。這金鎖是兩個游方道士給的,上頭刻着“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話,媽媽說這是跟寶兄弟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一對兒的。只是這樣的男子,十二歲了依舊厮混內宅不愛讀書,素日裏就只會跟諸位姐妹嬉笑玩樂調脂脂粉,更喜歡吃着丫鬟嘴上的胭脂,會是一個良人嗎?
Advertisement
開春之後天兒越發熱了起來,薛寶釵體态微腴,最是不喜歡這樣的天氣。白日裏頭便窩在屋子裏用架子繡着一條枕巾,房內已經放了三個裝冰的青花瓷缸,一邊的莺兒還有香菱拿着團扇不時替她扇着,總算消除了一點暑氣。
“寶姑娘在嗎?”守門的丫鬟撩起珠簾,走進來的正是王氏身邊的周瑞家的。
“周姑姑來了。”薛寶釵連忙擱下手中的針線,笑着道,“今兒怎麽得空過來了?”
“是替我們家太太給寶姑娘送東西的。”周瑞家的四處打量了一下,只見薛寶釵的閨房擺設極為簡單,除了玄關處那副珠簾是用琉璃翡翠串起來的之外,其餘的擺設都是素淨的,絲毫不像寶二爺屋子裏那樣花團錦簇的模樣,便是這寶姑娘身上的衣裳也是舊的。“外頭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起來,二太太便叫廚房的人給做了酸梅湯跟甜點,叫寶二爺還有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跟史姑娘嘗嘗,順道也給寶姑娘送來。”
“姨媽有心了。”薛寶釵素來不愛吃甜膩的東西,酸梅湯還好,那些個甜點最後還不是都便宜了下邊幾個丫頭。“周姑姑先回去,待會我便去給姨媽請安,也謝謝她給我送來的點心。”說罷便叫莺兒送了周瑞家的出去。
“姑娘最怕熱了,現在正是日頭最毒的時候,怎麽還出去呢?”香菱嘴上勸道,“不如就叫奴婢去給二太太磕個頭吧。”
“到底是姨媽送來的東西,親自去謝過才算合理。”薛寶釵換上蘇繡月華薄衫跟晚煙霞紫绫子如意雲紋的長裙,用幾支玉簪挽起長發,“你随我去吧,左右不過是在那兒略坐坐就回來了。”
“是。”
去到王氏的院子,只見玉钏兒正在外頭守着門,毒辣的陽光直直曬入廊道,把玉钏兒整個人都籠罩在日光下。玉钏兒本就是剛剛病愈的,這樣一直曬着,臉色已經慢慢紅了起來,額角的汗珠不停往下掉,看着就是搖搖欲墜的模樣。
薛寶釵帶着香菱走上前,恰巧的站位叫撐着傘的香菱剛好把玉钏兒也罩在了油傘底下。玉钏兒眨了眨雙眼,見是薛寶釵,便微微一福身。見薛寶釵示意她通報,玉钏兒卻是伸手拉住了她的手腕,低聲道:“寶姑娘且站在這兒聽聽……”
屋內的王氏跟周瑞家的尚不知道薛寶釵已經在外頭,也不知道玉钏兒并沒有及時通報,所以還在裏頭侃侃而談。周瑞家的剛剛得了薛寶釵給的打賞,銀子雖然不多,但是總好過沒有,便道:“方才去了寶姑娘那兒送東西,見寶姑娘的閨房倒是素淨清雅,可見是個不愛奢華的。”
“我相中寶釵也是這麽一個原因。”王氏端着茶盅笑道,“寶釵是我的外甥女,性子如何這些年我是看得清清楚楚了。老太太原本還想着林家那個丫頭,也不瞧瞧那丫頭那副尖嘴猴腮的模樣,跟她娘親一模一樣,怎能配得起我們家的寶玉;還有史家那個丫頭,失怙失恃,就是個命硬克親的,将來要是克着咱們寶玉那怎麽好!史家也是一門雙侯,但史家丫頭那個輕佻鬼樣誰會娶她?林家雖然是清貴之家又有些財富,但比得過薛家嗎?有個聽話好掌控、家裏又有錢的兒媳婦幫忙,才叫我舒心。”
“太太說得極是,咱們寶二爺才情出衆,宮裏又有小主關照着,将來定有好前程。”周瑞家的拍馬屁道,“等着給寶二爺跟寶姑娘栓婚,到時候薛家也就可以幫襯着宮裏的小主,也不必太太每個月花費那麽多銀兩了。”
“那是自然的。按着我那妹妹愛女的性子,等着寶釵嫁過來之後,嫁妝肯定是少不得的。”王氏已經算好了,“等着寶釵嫁給了寶玉,這二房的事情便都交由給她。以後賬本、支出都由她負責,這樣倒可以叫我少花費一些私房了。”
屋外的薛寶釵聽得真真的,心中詫異、震驚與被親戚算計的悲痛交雜。香菱見薛寶釵身子搖晃了幾下就要跌倒,便是連油傘也顧不得撐起來,連忙扶着她。玉钏兒也跟着抽出帕子給她擦了擦冷汗,才低聲道:“當初多虧寶姑娘給我送來了藥,這回算是我報答寶姑娘了。屋裏的人似乎已經聽到外頭有動靜了,寶姑娘看着像是曬得有些不舒服了,香菱姐姐先把姑娘送回去吧,我先去給二太太回禀。”
香菱雖然不是薛家家生子,但在薛寶釵身邊這幾年,薛寶釵一直對她很好。見自己姑娘被氣成這般模樣,香菱也顧不得什麽,點點頭便扶着往外走。
玉钏兒看着薛寶釵在香菱的扶持下漸漸走遠,慢慢地便抹去了臉上着急的模樣,在外頭道:“二太太,方才寶姑娘那兒的香菱來給您磕頭了。只說寶姑娘身子有些不适,暫時不能來給二太太請安了。”
“知道了。”周瑞家的回道。
“你不是說寶釵好好的嗎,怎麽這回又不适呢?”王氏問道。
“大概是在來的路上覺得不舒服吧。”周瑞家的也沒多想,“小姑娘家身子嬌弱些也是有的。這天氣又悶又熱也不見下雨,不怪寶姑娘。”
王氏這才點點頭算是接受周瑞家的這番說辭。
當晚,梨香院就傳出薛寶釵發起高燒來的消息。王氏聽罷才真真切切地相信了,又叫周瑞家的包好藥材給梨香院送去,便去了佛堂潛心念佛。
沒有人注意到,玉钏兒曾經離開過一小會兒。
榮禧堂裏,徐氏得知了薛寶釵大病一場的原因,抱着孫女輕輕笑出聲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出去,請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