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趕集

雖然現在盛天雨是跟着盛爺爺和盛奶奶在生活,但實際上盛天雨法律上的監護人是盛爺爺和盛奶奶的小兒子盛雲。

或許就像盛雲的名字一樣,他并不是個健康的人。當初盛奶奶在懷着盛雲的時候,那個時候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那個時候盛爺爺是在Z鐵二局工作,捧着鐵飯碗,但是那個時候家裏還有父母,又是在農村,是肯定吃不飽的。

盛榮和盛雲其實是一對雙胞胎,但是在那個條件下,健康的盛榮注定了病弱的盛雲。原本生下來的時候還以為盛雲活不了了,但是沒想到盛雲的求生意識很強,雖然總是小病不斷,但确實是活了下來。

不過盛雲的身體一直不好,所以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身體每況愈下。那個時候家裏人都湊錢送他到省上的大醫院去,但是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不過正是盛雲促成了盛天雨的存在。

那個時候盛雲的身體雖然差但是還能偶爾下床走動,盛天雨就是他在一個偏僻的角落發現的。那個時候剛出生的盛天雨瘦瘦小小的,小貓兒一樣的哭聲一下子揪緊了盛雲的心。

盛雲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可是又覺得就這麽走了很不甘心。尤其是那個小小的孩子雖然凍得臉色青白了,但是還頑強地想要生存的樣子深深地打動了他。

盛雲因為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有結婚,更不用說談戀愛了。雖然盛雲長得不錯,可是一直到他身體病弱,小病不斷的,有那麽點兒心思的女孩子都打了退堂鼓——她們那些父母更不會願意。

雖然說在農村是重男輕女的,可是誰也不願意自己養了十幾二十年的女兒去伺候一個病簍子。

所以盛雲一直無兒無女。

盛雲很想把這個小小的生命帶在自己身邊,可是想一想自己的病情和父母家裏的情況,他又添了幾分猶豫。

雖然這麽想,但盛雲還是将那個哭聲越來越小的孩子抱了起來,對急急忙忙趕來找尋自己的父母說明了自己的意思。

盛雲從沒有事情求過盛均忠夫婦,見到自家病弱的兒子如此喜歡這個小孩子,夫婦倆覺得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實現自家兒子的願望。

況且知道了小孩子的情況,雖然他們奇怪為什麽看起來無病無災還是個兒子的小孩兒會被遺棄,但卻增添了他們對這個小孩兒的憐惜之情。

見父母都并不反對,盛雲當機立斷地決定要收養這個孩子——即使他不久之後會死去,但是總有一個他的“孩子”代替他孝順父母。

Advertisement

那個時候的農村,收養一個棄嬰是十分簡單的事情——畢竟梓樹村很小很不起眼,又有誰來揪着法律說事呢?

盛榮和盛琴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并且他們家裏也不富裕。盛爺爺和盛奶奶又舍不得這個可愛的孩子。

兩人想着盛爺爺還有退休金,而他們又生活在農村裏用不了多少錢,多多少少可以自給自足,就在盛雲與盛爺爺和盛奶奶的決定下,小小的嬰兒就以盛雲的孩子的身份留下來了。

後來盛雲去世之後,盛天雨就由盛爺爺和盛奶奶撫養。

進入初三之後,學業就加重了,尤其是老師們為了給學生們多點兒時間複習備考,都會在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初第一個月學習完所有的課程,到時候留下大把的時間複習。

因此,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這些課程,都被老師們拉進度,甚至語文是跳着跳着上的。将那些古詩詞、文言文和一些往年考過的名人寫的小短文細細地講解一遍,其他的就布置給學生們有時間就看,沒時間就不看的忽略了。

對于老師們這種拉進度的方式,學生們雖然覺得有些不适應,但是知道老師是為了他們的考試,所以一個個都乖乖的。老師布置下來的背誦或者作業都盡可能地完成——初中生還是大部分都非常聽老師的話的。

話雖如此,學生們還是覺得被老師們跳着講的那些課文有些磕磕絆絆地不太清楚。

盛天雨則感覺不一樣——現在還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幾乎都相差無幾。

早在盛夏初中畢業之後,盛天雨就把盛夏的那些書本借來看了——盛夏的成績很是不錯,小學畢業是和另一個人并列第一名,初中的時候也是年級前五以內。盛夏并不是天才,所以她的書本上密密麻麻的記滿了筆記,雖然字很普通,但是卻完全能夠幫助盛天雨。

盛天雨想要比別人“先飛”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知道這些年來爺爺奶奶越發的蒼老了,可是他還是個小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麽。思來想去,也只有好好讀書,早些畢業找個好工作,到時候就可以好好孝順他們。

不過,就算再怎麽努力學習,該放松的時候還是要放松。

冬至這一天恰好是周日,龍門鄉中學是放半月假,正好遇到了空閑時間,盛天雨周五晚上就急急忙忙地做了大部分的作業,周六早上又花了點兒時間做作業,終于在上午十點鐘之前把作業趕完了。

“爺爺等等我,我馬上就收拾完畢!”說完,盛天雨飛快地将卷子一張張地按次序放好,然後将書包的拉鏈拉好,又把放在地壩上的用來充當桌子的寬木板凳收拾了,颠颠兒地拿起一旁的背簍。

“把背篼給我。”盛爺爺可是知道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可不能因為背太多的東西給壓彎了脊背。尤其是男孩子,長得太矮了到時候找不到老婆可就糟糕了。

“沒事的,爺爺,反正現在也沒有背什麽東西,一點兒也不重的。”盛天雨擡起頭朝着盛爺爺笑了笑,還調皮地原地蹦了蹦表示他說的沒錯。

“老頭子你就讓小雨背着吧,大不了你回來的時候背。”盛奶奶笑着說,手上也挎着個籃子——她倒不是跟着這爺孫倆去趕集的。後面山坡上都是盛家的地,裏面有七八棵廣柑樹已經挂滿了黃澄澄的果實,盛奶奶要趁着還沒有被鳥兒啄食或者熟透落地的時候摘下來。

對了,前幾天小超他婆婆送了一些柿子過來,她要趕緊把柿子給“脯”了,這樣孫女孫子和外孫還有兒子他們回來就可以吃到甜蜜蜜的柿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地壩:沙子老家的說法,就是用水泥抹的一片小院子,農村用來曬谷子、玉米還有平時孩子們玩樂,人多的時候聚餐的地方~

唔,如果有土話的話,沙子會标注出來的,如果大家還有些看不懂的名詞,請盡管留言哦~~

話說父子、兄弟還有舅甥三種,到底選擇哪種呢嗷嗷嗷?

大大們覺得哪種更有愛呢?OVO~~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