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就是再不情願,薛鵬還是去了齊王帳下報道。

他本來私下裏找了羅元帥商量,想讓羅元帥收回成命,只是被羅元帥痛罵了一頓,最後只能灰溜溜的去了齊王那裏。

“你這小子當我給了你一個閑差?我是給了你一個掉腦袋的差事!齊王是皇上的兒子,如今無論是朝中還是對面的羅羌人,都有人想要他的性命。你要是保護不好他,讓他出了事,你就等着掉腦袋吧!”羅元帥說這話的時候氣的胡子直翹。

薛鵬跟他這世的爹年紀相差了有四十多歲,老爺子在時對他很好,讓他體會到了從來沒有過的父子親情。

後來薛老爹去世,他在年紀跟薛老爹差不多的羅元帥身上又體會到了那種如同父子般的感情。

于公于私他都不敢跟羅元帥頂嘴,只能老老實實去報道。

當時羅元帥說要派人來保護齊王的時候,齊王也不太想要陌生人呆在他身邊。

但是聽羅元帥說是那個叫薛鵬的,他想了下又同意了。

他對薛鵬還很有好奇心,也有些好感,更因為他姓薛,他也想拉攏薛鵬。

雖然他不喜歡那四大家族四王八公之流,不過想着他的後院也有姓賈的侍妾,也就覺得在多一個薛鵬也無所謂。

如果他能拉攏到薛鵬,也算是分化了鐵板一塊的金陵四大家族,更像是在四王八公和他們的關系網中鑲進去釘子。

因此當薛鵬來拜見的時候,他還是很熱情的跟薛鵬打了招呼:“你摔跤摔的很好,回頭咱們有空再練練。”

薛鵬連連口稱不敢,他心裏想着就這麽一次摔跤就害的他要來保護王爺不能上陣殺敵,要是再多來兩次他只有解甲歸田的份了。

他想着跟在齊王身邊必然是在全軍的後面遠離戰場的安全地方,這打仗立功也跟他無關了。

不料齊王卻在羅羌人再次來犯的時候主動跟羅元帥請命要帶一隊人馬上陣,羅元帥見他态度堅決,想了下就同意了,把自己麾下一只精銳的隊伍交給他指揮。

薛鵬見齊王也親自上陣,原以為他也只是在外圍游弋,真正打起來的時候怕是會被戰場上的血腥一面給吓到。

Advertisement

沒想到羅元帥令旗一揮,衆軍齊動的時候,齊王也帶着麾下的人馬沖了上去。

看着齊王一身鮮亮的铠甲厮殺在前的樣子,薛鵬抿了抿嘴角緊緊的跟了上去,這王爺比他想象的有膽色,既然如此他就不能讓齊王在他眼皮底下出事。

薛鵬一邊擊殺沖到自己身邊的敵軍,一邊還要分神注意齊王那邊的情況,他離齊王只有一臂距離,如果齊王那裏有什麽事情他還來得及救援。

也幸好他時刻注意着齊王那裏的情況,這正好救了齊王的性命,也正好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

薛鵬厮殺間眼神一晃,他發現原本在齊王附近的某個齊王從京中帶來的侍從正彎弓搭箭。可是這侍從箭頭瞄準的方向并不是敵人,反而是齊王。

當看到那人盯着齊王時蘊含着兇光殺氣的眼神,薛鵬就道了聲不好,他當即随手兩刀把身邊的敵軍砍翻,随後腳一磕馬镫來到齊王近前揮動手上的鋼刀把那只箭的箭頭砍斷。

齊王那時正和一個敵軍交戰,冷不防的薛鵬竄到他身後,還對着他揮刀。

他先是吓了一跳,以為薛鵬要對他不利,可是随後想到以羅元帥的人品能派到他身邊的人自然是可以信得過的,斷不可能做出背地裏偷襲的事情。

果然,他接下來就看到薛鵬把一只射向他的箭砍斷了。

“把那人給我拿下。”薛鵬直接吩咐自己的親兵把那個侍從拿下。

齊王的侍從們有的人沒看到剛才的那一幕,見薛鵬要把他們的同僚拿下還想過來阻止,都被齊王叫住了。

“多謝,這人你看好了,莫要讓他自殺,回頭我親自問他。”他對薛鵬說了一句謝,就又轉身繼續厮殺起來。

薛鵬聽了他的吩咐随即就命令了自己親兵先把那個侍從押回大營,他自己則是繼續跟在齊王身邊。

有了剛才的一幕,齊王默許了他跟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兩個人還能相互配合一起殺敵,兩人漸漸的配合默契起來。

別看齊王正忙着戰場厮殺,他心裏也有些走神,就因為剛才那起未遂的刺殺。

那個侍從是他從京中王府帶來的,跟在他身邊也有幾年了,能被他帶來西北自然也是信得過的。

沒想到偏偏是這人要刺殺他,齊王冷笑,只怕這人又是他哪個好兄弟塞進來的釘子。

齊王是當今皇上的第六個兒子,母妃只是宮中一個普通嫔妃,因為有了他才得以封妃的,母家勢力并不顯。

因為曾經的太子被皇上廢了封為義忠親王,之後又一直沒有公布太子人選,于是齊王兄弟當中有野心的就行動起來。

他的這些兄弟有的忙着拉攏朝臣,有的在皇上面前獻殷勤博好感,有的則在忙着排除異己消滅任何一個可能威脅到他奪取皇位的人選。

很顯然這一次齊王就成了他某個兄弟算計的目标,戰場上刀劍無眼齊王衛國捐軀,真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借口。

齊王冷笑,難道他看起來就是個好拿捏,是個短命鬼不成?

他想着自己那些謀士們的分析,又想着如果這一次他在西北建立功勳回京之後在皇位争奪上是否多了一些砝碼。就是為了自保,他也要争一争這皇位的。

想到這,他看了眼剛剛把一個沖到他身前的敵軍給砍倒的薛鵬,這個人剛剛救了他,索性就把他收在麾下罷。

齊王想了很多,不過等到這一仗打完他要處理的也很多。

先是要跟羅元帥碰頭,交換一下彼此對戰局的看法。這幾仗羅元帥打的都很好,已經讓羅羌元氣大傷,估計對方要派使臣過來商量停戰的事情了。

然後他還要審一下那個刺殺他的侍從,只怕這西北大營裏那侍從也是有內應的,如果有人知道侍從行跡敗落被抓住怕是要滅口的,他想得到口供就來不及了。

等到這些忙完,齊王才能有時間跟自己的救命恩人聊聊天,拉攏一下的。

薛鵬對于齊王一打完仗就沒搭理自己,連救命之恩都沒有說聲謝謝的事情一點都不在乎。他剛剛在戰場上砍了那麽多人,還要分出精力去保護齊王,已經筋疲力盡只想好好睡上一覺。

不過他這覺還是沒睡成,他收到了金陵老家的來信。

前面說過薛鵬這一世父母雙亡,是長兄長嫂養大他的。

其實他跟長兄是同父異母,他母親是父親後來娶的填房,他跟他長兄也差了有二十多歲。

因為差的年紀多了,他長兄待他跟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兩兄弟感情很好。

薛鵬把大哥當成了親爹一般孝敬,也只有偷偷離家去從軍這事算是忤逆了他哥。

他後來在軍中紮下根來,就又寫了信回去跟他哥承認錯誤。

他大哥自然是擔心弟弟的,當時弟弟留書出走說是要投軍已經快要急死了。現在見弟弟有了音訊,自然是高興的,高興之餘又在回信中極力勸弟弟趕緊解甲歸田。

這兩年兩兄弟的書信往來多半就圍繞這個主題,薛鵬和他大哥你來我往各有各的招數就是為了讓對方就範。

薛鵬見親兵送上老家的來信,以為又是他哥的老生常談。

不料他看了眼信封就有些奇怪,這信居然不是他大哥親手寫的。

因為有不少的梯己話,薛大哥每次給弟弟寫信都是自己親手書寫,絕不會讓人代筆。

薛鵬覺得有些奇怪,打開信一看,眼睛直了。

“薛校尉?”他的親兵有些擔心看着他。

他家校尉大人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在軍中十分老成就好像征戰多年的宿将一般,這樣的人怎麽會看一封信表情就變了,就好像死了爹一般。

就見薛鵬把信一下子拍在腿上,然後就大喊了一聲:“大哥!你怎麽不等我回去!”

那親兵沒猜錯,薛鵬雖然已經沒有爹可以再死了,他那如同親爹一般對待的大哥卻故去了。

這封信是薛家管家代替薛鵬他大嫂寫的信,是給他報喪,告訴他金陵薛家的當家他大哥前些日子得了急病一病不起去世了,讓他盡快回去奔喪。

這西北大營距金陵路途遙遠,又加上最近西北在用兵,訊息不通,薛鵬算算日子只怕現在他大哥都已經入土為安了。

可以說薛大哥對薛鵬意義重大,如同第二個父親一般,如今親哥死了自己還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薛鵬悲從中來,當即痛哭起來。

等他哭了一陣,又用袖子抹了把眼淚,随後起身去了中軍帥帳。

“你小子怎麽來了?我剛才跟齊王殿下說話,他說你救了他,算你小子有時運,他要把你帶回京留在身邊重用。”羅元帥笑着說。

不過他馬上就讓薛鵬的神情驚着了:“這是怎麽了?你眼睛怎麽紅了,腫的像個桃一樣?”

老元帥是讓薛鵬給吓到了,這小子年紀小出身富貴卻不嬌氣,在戰場上受了傷也沒見他哭一聲的,這是出了什麽事了?

薛鵬猛地跪下,把信遞了上去:“大帥末将要請假奔喪,還有那齊王那裏也請大帥回了吧。我父母雙亡,只剩兩個兄長,二哥又不長居金陵,家裏只剩下長嫂和兩個沒有成年的侄子侄女了。我是大哥大嫂養大的,我大哥故去,這奉養大嫂照顧侄子侄女就是我的事情了。末将雖然想着一心報國殺敵,讓百姓安居樂業。可是兄嫂之恩未報,末将想要解甲歸田,等把侄子侄女養大,若是大帥還要用末将,末将再來軍前效力。”

臨來的時候薛鵬已經想好了,他們家三兄弟三個媽,他大哥是原配嫡子,二哥是填房所生,他是填房去世之後他爹又續娶的填房所生。一直以來他二哥跟他還有大哥的關系都很一般,因此帶着家眷離了金陵在外面經商。

如今大哥去世,金陵薛家嫡系群龍無首,他侄子薛蟠才十二歲,侄女寶釵更是才十歲。他嫂子喪夫悲痛不已,本身又是不理外務的婦道人家,怕是這一家子孤兒寡婦就要被人欺負了。

所以他現在必須盡快趕回金陵去,誰要敢欺負他嫂子侄子侄女,也要先從他屍體上爬過去。

這樣他就要離了西北大營,舍了他兩輩子都不舍得離開的戰場。

不過他也想得開,他要報兄嫂的養育之恩,而且他還年輕,等侄子薛蟠能掌握大局的時候他也大不了幾歲,還是能回來再投軍殺敵保國的。

聽他這麽一說,又見他去意已定,羅元帥也不能阻止了,他嘆了口氣點頭同意了。

“臭小子,這離了西北大營你可要自己保重,出去別被人欺負了,丢了我的人。”

羅元帥本想着給薛鵬寫上封書信,他在軍中日久,也是有人脈的,門生故舊也分部在各處。要是薛鵬有了麻煩可以拿了他的書信,去找那些人幫忙,也算是全了他們爺倆在一起這兩年的情分。

不過他想了下讓薛鵬先回營帳去準備離營前的交接,他自己則去了齊王那裏。

齊王正在審訊那個要刺殺他的侍從,他身邊的其他侍從生怕受到這侍從的連累,拿出了渾身本事來審他們的昔日同僚。

羅元帥進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那個侍從半死不活一身血的被拖下去。

他眼都不眨的從那侍從身邊走過,跟齊王見禮也沒有問齊王審出什麽來。這麽多年軍旅生活,已經讓他懂得了什麽該問什麽該看不見。

齊王也沒有跟他提起這個侍從,只是問他:“元帥是忘了什麽事嗎?”他剛才在帥帳那裏跟羅元帥讨論了有關羅羌要來求和的事情,他以為羅元帥這個時候過來可能是想到了什麽事沒有說。

羅元帥搖搖頭:“王爺心細如發,剛剛已經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臣沒有什麽要說的。”

齊王有些奇怪,那這剛打完仗羅元帥正忙的時候跑來自己這裏做什麽。

就聽羅元帥又說道:“剛才王爺說要把那薛鵬調到身邊聽用,臣本來還為他高興,這小子也算是攀了高枝了。可是這小子福薄,剛打完仗就接到了家裏的信說是他大哥死了。王爺有所不知,他父母雙亡,是他大哥把他拉扯大的。現在他大哥死了,他哭的不行,又想起家裏還有嫂子和兩個沒成年的侄子侄女,于是跟臣說要解甲歸田回去金陵老家照顧嫂子養育侄子侄女。”

羅元帥三兩句就把薛鵬因何事要離營的事情說了一遍,而且他話裏話外都盡量給薛鵬美言了不少,起碼在齊王聽來這薛鵬是個忠孝兩全還知道友愛兄弟的人。

這幾句話可算是說到齊王的心坎上了,他剛剛審了那侍從,果然是他某個兄弟的人。

跟那個天之驕子卻不孝不悌的兄弟比起來,這薛鵬簡直就是人中俊傑。

“就這麽讓他解甲歸田有些可惜了,尤其是他剛剛還立了功。”齊王遲疑道,薛鵬在戰場上殺敵時有多勇敢他之前在戰場上可是親眼目睹的,更何況薛鵬還救了他一命。

羅元帥沒有說話,就等着齊王繼續說下去,他來找齊王就想着能不能通過齊王給薛鵬在金陵那裏弄個官職,總比他打了兩年仗白板一張回家要好。

果然齊王思索了一下就說:“我記得金陵守備正好有缺,我回頭跟兵部打聲招呼,這個缺就給薛鵬吧。他現在回家也要先為兄長服喪,過幾個月任命下來正好走馬上任。”

金陵守備這個缺是他臨來西北大營時無意中聽說的,本來他在兵部和軍隊這邊沒有什麽人脈,也沒想着安插什麽親信去金陵也就沒有在意。如今他有了想法,這個缺就給薛鵬。

他原本就想着拉攏薛鵬的,因為薛鵬大哥死了只能作罷。如今自己給他這個官職,他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印記,算是他齊王一派的。

而且金陵世家頗多,有了一個薛鵬在那裏說不定他将來還會有所收獲,暫且把他當成一枚閑棋。

齊王想來想去,就決定立刻給兵部那邊寫信運作薛鵬擔任金陵守備。哪怕此刻金陵守備已經有了人選,也要給他挪開。

羅元帥立刻拱手稱頌起他來,說他是個知人善任的賢王。

齊王雖然并不喜歡聽人吹捧自己,可羅元帥說的情真意切,他也不禁有些飄飄然。

原本他是被人算計不得不來西北大營這邊,可是到了這裏他又覺得不虛此行。不光跟羅元帥這樣的軍中大佬有了關系,還收獲頗豐,收獲了像薛鵬等人為他所用。

不光是他,羅元帥近距離接觸了這齊王之後也有了一些想法。

廢太子之後皇上一直不沒有再立太子,諸皇子當中不乏躍躍欲試之人。

因為這些皇子,朝政被弄得一團亂。他這遠離朝堂的人受到的波及還算輕,那些天天要上朝的人可是受到不少影響。

雖然他遠在西北大營,不受奪嫡之争的紛擾。可是也還是希望皇上能夠早日确定儲君的人選,讓朝政清明,諸皇子朝臣都能安分下來。

別的皇子他沒有什麽接觸,單就這個齊王他就覺得有所期待,說不定未來可期。

至于齊王未來如何那是後話,現在羅元帥通過他給薛鵬弄到了金陵守備的官職,可以安心的打發他回去奔喪了。

薛鵬跟在軍中的好友們告了別,快馬加鞭的回了金陵,随後不久他金陵守備的任命也下來了,至此也被人看成是齊王的人馬。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