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因為寶玉當着寶釵的面說了有關薛鵬的不合時宜的話,寶釵心中多少有些不滿,日後也對他疏遠了不少。
寶玉沒有察覺,每日依然游走在衆姐妹當中,十分的快活。
黛玉冷眼旁觀,自然察覺到寶釵對寶玉的疏遠,對此她倒是很開心。
她對寶釵并不讨厭,甚至還有些引以為知己。
只是她自從來到賈家就跟寶玉朝夕相處,已經習慣了寶玉的陪伴。
可是偏偏寶釵來了之後,寶釵也很優秀,寶玉又同樣很喜歡跟寶釵一起玩,這讓她多少有些失落。
現在寶釵疏遠了寶玉,這就讓她心中有些竊喜,反而因此更喜歡跟寶釵相處了。
寶釵母女在賈家住了下來,逐漸适應了這裏的生活,只是心裏還在惦記着在西北的薛鵬叔侄。
此時在西北大營中,薛鵬帶着一隊人馬回營。
他讓部下先去休息,自己則是先去中軍帳跟羅元帥禀報這次出營查探到的敵情。
等到把自己查探的軍情都說完,他才被羅元帥命令下去好生休息。
薛鵬并沒有立刻回自己的營帳,而是去了火頭軍那裏。
薛蟠正拿着一把寒光閃閃的菜刀在切肉,他一看到薛鵬來了,立刻放下菜刀迎了上去。
“三叔,我都在火頭軍這裏呆了幾個月了,我都會做好幾道菜了。您看看什麽時候給我動一動,我聽說快要有大仗要打了。”薛蟠舔着臉說。
薛蟠在來西北大營投軍前還幻想過自己跟在薛鵬身邊建功立業,結果到了這裏他卻被薛鵬安排去了火頭軍。
一向都是被別人服侍的薛大爺自然是不高興的,可是一看薛鵬冷下來的臉色,他又灰溜溜的去了火頭軍。
Advertisement
因為有薛鵬在上面壓着,他也老老實實的在火頭軍這裏幹了幾個月,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少爺變成了一個還算湊合的廚子。
薛鵬送他來火頭軍這裏就是為了磨他的性子,薛蟠在這裏的一舉一動自然有人會報告給他。
他也知道薛蟠沒說謊話,這幾個月的表現也是從剛開始的不情不願到現在的老老實實。
他點點頭:“等回頭我就把你調到我麾下。”
薛蟠一聽就高興了,正想在跟薛鵬說幾句好話,讓他早點把自己調離這裏。
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一陣鼓聲,薛鵬一聽神情立刻嚴肅起來。
“元帥擂鼓聚将,我先走了,回頭再跟你說。”說着他匆匆的離開,只剩下薛蟠一個人在那裏郁悶,他差一點就可以不用做火頭軍了。
薛鵬匆匆去到帥帳,此時營中大大小小的将官們都陸續聚集在這裏。
羅元帥看衆将到齊了,這才開口。
薛鵬這個時候才知道,之前羅元帥派他和其他幾位将官帶了一小隊人馬出去打探軍情,如今有人帶回了消息,羅羌人最近有異動,怕是大戰前的征兆了。
“羅羌前庭王與左庭王親率所部離了王庭向我朝與羅羌的邊界而來,在過幾日就要與右庭王所部彙合……”
羅羌是個游牧民族,首領被稱作羅羌王,下面還有前後左右四位庭王。
此前右庭王率領所部越過兩國的邊界,後來被羅元帥率部擊敗退回到羅羌邊境那一側紮下營來。
因為四庭王各自都有不小的勢力,如今只是右庭王一部,羅元帥自然要顧忌其他幾王的動向,也日夜派出不少探子去打探。
現在他已經得到了确切消息,前庭王與左庭王在見過羅羌王之後就率部移動,看起來是要跟邊界的右庭王彙合。
羅元帥擔心,一旦這三王的隊伍彙合,那時候羅羌的兵力要優于本朝,加上羅羌的騎兵戰鬥力又特別強,只怕那時候會有一番鏖戰。
如今他召集衆将,就是要讨論一下下一部的策略。
在聽了羅元帥所說之後,衆将開始竊竊議論起來。
有人說,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那兩個庭王的兵丁到了之後,雙方必然要有一番血戰。現在他們應該抓緊時間構建工事,用以遏制羅羌騎兵的沖擊。
這種說法一說出來,立刻引來了大部分人的反對。
“羅羌人打起仗來不要命,倒了一個,後面還會沖上來一排。與其防守等着被動挨打,倒不如先下手為強,先把前面的右庭王所部吃下來再說。”
“不行,我們跟右庭王僵持了這麽久都沒拿下他們,怎麽可能現在就有能力打敗他們。萬一我們這邊還沒拿下右庭王所部,那前庭王和左庭王的人馬就到了,我們不就是以疲憊之師應對人家的精銳勢力了?”
“那怎麽辦,要不我們趕緊跟朝廷求援,讓皇上再派來一些人馬吧。”
“此地距離京中路途遙遠,等求援的奏折到了京裏,皇上再調遣各處的人馬支援,那要多久?遠水解不了近渴!”
衆将議論紛紛,各持己見争執起來。
羅元帥皺眉聽着,這些人說的他都想過了,然後都一一排除了。
這些都不是現在最好的辦法,如果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先命令全軍龜縮防守,然後派人快馬加鞭去京裏向皇上求援了。然而這也并不是好的辦法,只能算是下策了。
羅元帥邊看着衆将邊思考起來,然後他就看到安靜的站在一旁盯着地圖出神的薛鵬。
相比于其他三五成群正在争論的人,薛鵬這樣子很是紮眼。
“薛鵬你可有什麽想法?”羅元帥心中有些期待,薛鵬做過他的親兵,他知道這家夥腦子很靈活,說不定是有什麽辦法了。
羅元帥的話令大仗安靜下來,大家都看向薛鵬。
薛鵬本來還在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見羅元帥問他,他索性就把自己剛才想的說出來。
“羅羌四庭王各有各的實力範圍,我們以前曾經想過攻擊羅羌王庭,就是因為這四庭王緊密的防守住了王庭才只能作罷。”
聽薛鵬這麽說,羅元帥眼中閃過精光,他聽薛鵬繼續說下去。
“如今四庭王中三庭的人馬都不在自己的位置上,這樣就給我們留出了空隙可以突襲羅羌的王庭。”薛鵬說道。
他話剛說完立刻有人反駁:“薛鵬你雖然當了幾年兵,還是年輕,你剛才說的大家都知道,突襲王庭是咱們都想做的事情。可是眼前對面有右庭王的隊伍在,就算你能繞過右庭王的隊伍,後面前庭王和左庭王的隊伍馬上就到了,你一繞過去就會和他們的隊伍碰個正着。到那時就是被三路人馬夾擊,死路一條!”
說這話的是位老将,他在西北打了多年仗對這裏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熟悉,因此他這話也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聽着衆将議論,指責薛鵬的想法不可行,羅元帥并沒有說什麽。
他看向薛鵬,以他對薛鵬的了解,薛鵬也不會是這麽沒腦子的人。
薛鵬大步走到高挂的地圖前面,他的手突然在地圖上比劃了一條痕跡:“如果這樣穿插呢?”
那位率先指出他計劃不可行的老将倒吸一口涼氣:“你瘋了嗎,這條路可是絕路啊,根本不好走,我們也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而且在往前走,總會遇上羅羌巡邏的士兵的,那時候可是孤軍深入了!”
其他人紛紛看向地圖,薛鵬比劃的那條路線是在繞過前方右庭王的隊伍之後,迂回穿插到一條之前沒有人走過的路。
“可是這樣走确實可以穿插到羅羌的腹地,路上也有可能避開大股的羅羌隊伍。實不相瞞,之前研究過當年冠軍侯狼居胥山一役的經過,我這個計劃跟他當時的想法很相似。而且末将之前已經帶人探過路,那條路雖然崎岖難行一些,可是并不影響騎兵行進的。”
說到這薛鵬沖羅元帥一拱手:“末将請命,率一隊人馬突襲羅羌王庭。末将願立下生死狀,請元帥準許。”
其他人面面相觑,雖然他們都覺得薛鵬的想法有些大膽,但是既然他自己想去試一試也無妨。
大家都看向羅元帥,終于見他點了點頭:“我給你五百人馬,生死狀也不用立了,要是……你也回不來了。”
薛鵬立刻領命。
羅元帥示意其他人都下去,讓薛鵬自己留下。
大帳裏就剩他們兩個。
羅元帥招手讓薛鵬靠過來:“你小子這次的把握有多少?”
前世的薛鵬親身參加過狼居胥山之戰,甚至親眼目睹了封狼居胥的盛況,他的把握全部來自當年的實戰。
雖然滄海桑田,昔日的匈奴與如今的羅羌所處的位置,戰鬥力各不相同,他經過仔細的考慮和實地觀察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作為兩輩子的武将,薛鵬覺得只要有幾分把握就可以一試了,總不能到時候看着羅羌的人馬踏進中原,讓如今百姓再嘗當年匈奴犯境之苦吧。
“末将确實研究過衛青霍去病還有……”
他的話只說了一半就被羅元帥打斷了:“我不管你研究多少名将,那趙括還能熟讀兵書呢,你就告訴我有沒有把握就行。”
他緊緊盯着薛鵬,手也抓着他的胳膊不放。
羅元帥的眼神十分攝人,不過薛鵬還是無所畏懼的點頭:“末将有把握。”他朗聲說道。
羅元帥一把松開緊緊抓着他的手:“那行,我也不管你有幾分的把握。你要是敗了,如果你還活着也別回來了,我就當你戰死了。如果你勝了,就是爬也要給我爬回來,我給你請功,以你這次的功勞,估計能有個爵位。”
說着他就趕薛鵬離開大帳,甚至背過身去不再看他。
薛鵬自從軍以來就在羅元帥麾下,更是做過他的親兵,爺倆感情很好。
見他這這樣子,他撩衣跪了下來:“末将一定會活着回來的,請元帥保重。”說罷他大步出了大帳。
等他出了大帳,羅元帥才轉過身來:“傻小子,你可要活着回來啊。”他喃喃自語道。
薛鵬出去就去見這次随他出發突襲羅羌的兵丁,這是羅元帥特意撥給他的,是全軍的精銳騎兵。
他集合隊伍對他們訓話:“你們要跟我去執行一次任務,我事先告訴你們,這次你們當中可能很多人甚至所有人都回不來。不過這一次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不會日夜擔心羅羌的人馬犯境,所以你們願意跟我一起去嗎?”他大聲問道。
“願意!”一陣雄壯威武的聲音響起。
薛鵬示意等在一旁的士兵搬過早已準備好的酒壇,給這些士兵倒滿了一碗碗酒。
他也舉起一碗酒:“今天我們一起喝了這碗出征酒,來日我們回來一起和慶功酒!幹!”說着他大口大口把酒喝下,随即把碗摔在地上。
“幹!”那些士兵也把酒喝下把酒碗摔在了地上。
臨出發的動員已經做好了,剩下還有一些出發前的準備要做。
薛鵬他們要帶足夠支撐幾日的幹糧,還要帶上一些棉花布匹,這是他們到時候要偷襲羅羌王庭時用來包裹馬蹄減輕一群戰馬發出聲音的裝備。因為要長途奔襲,他們盡量要帶少一些的東西。
等到一切都準備好,趁着夜色薛鵬帶着隊伍出發了。
羅元帥目送他們離開,然後轉身回了大帳,又在調兵遣将。
他準備對前面的右庭王隊伍發起一次攻擊,為薛鵬他們的行動做掩護。
雖然衆将官大多數人都認為薛鵬的計劃過于大膽,但是他們也真心希望薛鵬這一仗能夠成功,那樣羅羌會元氣大傷,他們這幾年的邊境也能安穩許多。
數日後,羅元帥的探子發現前方的右庭王隊伍突然有異動,很快就收起營帳後撤了。
聽到回報之後,羅元帥沉思一下又命人再去打探。
這個時候一個騎兵快馬加鞭的沖進軍營:“報!薛将軍大捷!我軍突襲羅羌王庭,生擒了羅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