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1章
因為餘統領這個京畿大營的統領當了二十多年,而且是從太上皇時期到新皇這裏仍一直穩如泰山的,他這一辭官也引來了朝中的一番議論。
有的人覺得他怕是被皇上抓到了什麽小辮子,被算計下去了。
還有人單純覺得,這餘統領就是年紀大了幹不動才要辭官的,背後并沒有什麽陰謀。
至于知道真相的人,自然不會主動把真相說出來。
餘統領在那天從薛鵬面前離開之後,閉門兩天誰也不見,之後出來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蒼老了許多。
然後他邁着有些顫巍巍的步子去到宮中,跟皇上遞上了辭官的奏折。
薛鵬賣了羅元帥的面子,把這件事壓下去,只是把那些參與了這次事件的将官們都抓了起來,後來餘統領派人來把他們送去了軍法處。
已經從密探口中知道整件事的齊康帝很是高興,從他繼位以來他就想着怎麽把京畿大營掌握在手中。
只是他那個太上皇老爹卻一直不肯放開京畿大營的兵權,這讓他覺得這京畿大營如同一顆釘子一般釘在京畿,生怕哪天把自己也給紮到。
他把薛鵬派去京畿大營也是想着讓薛鵬逐漸把京畿大營的兵權拿過來,但是他沒想到會這麽快,在他看來以薛鵬的年紀來說跟餘統領争鬥也要過幾年才能争得過。
沒想到薛鵬會給他這麽大的驚喜,餘統領主動提出辭官,京畿大營的中下層軍官也會借着這次的事情來一次大換血。
齊康帝有些高興,很是誠懇的挽留過餘統領之後,大筆一揮同意他辭官,又給了他不少賞賜。
然後他又去了太上皇宮中,安撫那個因為餘統領辭官憋了一肚子氣的太上皇老爹。
回頭他就把羅元帥叫到宮中,兩個人談了一次會,然後從西北大營和其他地方調了不少将官過來填補京畿大營的那些空缺。
至于京畿大營最大的空缺,也就是統領之位,不出意外給了薛鵬。
Advertisement
皇上本來就想要他負責拱衛京畿的,再加上在這次的事情中薛鵬立下首功,這個統領的位置在皇上心目中還真的沒有其他的人選。
京畿大營的統領可以說是掌握京城附近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京中的權貴人家都想跟薛鵬這位新上任的統領交好,紛紛給他送帖子,請他去吃飯看戲。
不過薛鵬以剛剛接手京畿大營要練兵為由統統給拒絕了。
他這也不是托詞,京畿大營的士兵這近幾年只參加過幾次小規模的平亂又遠離戰場,加上那些軍官們也得過且過,平時已經疏于訓練。
薛鵬早就看不過去,現在他成了京畿大營的統領,自然要開始練兵。
皇上調來的那些将官大多都是羅元帥的舊部,有不少還是薛鵬的昔日同僚,大家都上過戰場,在這方面很有共同語言。
于是薛鵬就帶着這些将官們開始重新抓練兵,力争能夠訓練出一支随時可以用的精兵來。
薛鵬有個想法,他想着等到這些士兵訓練有成之後,能不能帶他們去哪裏真刀真槍的打一仗見見血。
在他看來,當兵沒有打過仗見過血,就不算是真正的兵。
就是由奢入儉難,這些士兵過去養尊處優慣了,一時要讓他們刻苦訓練也是很困難的。
再加上,現在各處風平浪靜,薛鵬就是想找仗打也沒得打。
所以他只能罵上幾句,然後繼續悶頭練兵。
這一來二去,就臨近年關了,他也被薛姨媽叫回家中。
這還是他扳倒京畿大營原先那些将官之後第一次回家,最近營中事情太多,他日日都在營中根本想不起回家來。
薛姨媽不幹了,直接派人去京畿大營把他叫回家。
嫂子召喚,薛鵬只能老實回家。
一見到他,薛姨媽忍不住上下打量:“你怎麽瘦了?這可不行,可是太累了,你請的藥膳廚子不錯,回頭讓他給你補補。”
薛鵬含笑應下,又問薛姨媽家裏可是有事。
“怎麽沒事就不能叫你回家來了?”他這話薛姨媽不愛聽了。
“這都要過年了,這還是咱們搬進這濟安侯府的第一年,你這個侯爺不在府中主持大局可怎麽行?”
薛鵬認真聽着,點頭說道:“嫂子說的對,回頭我把營中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回家中準備過年的事情。”
薛姨媽見他肯聽話自然高興了許多,她又囑咐他道:“還有玉兒也在我們家,雖然你們還沒成親,等到過年的時候還要陪着她去賈家拜年的。她就賈家一門親戚,可不能怠慢了,讓人家說咱們薛家不懂禮數。”
提到賈家薛鵬有些頭疼,這賈家也是武将出身,可是看他們家的子弟現在哪有個武将的樣子。
不過薛姨媽說的對,雖然他跟黛玉的這婚約能不能成還不一定,可在黛玉還是他未婚妻的時候該做的都要做到。
想到這他又問起黛玉最近可好。
薛姨媽笑着說:“玉兒最近氣色不錯,你請的那個藥膳廚子确實有個兩下子,就連杜太醫來看她都說那些藥膳房子很好的。還有她最近正在搗鼓開店的事情,好像要開什麽書局,寶釵聽了也很感興趣,也要跟着攙和。你說玉兒是拿她林家的家財在折騰,寶釵攙和做什麽,還要拿自己的梯己銀子去參股。”
聽到侄女寶釵也參與到黛玉那個賠錢的書局中,薛鵬也笑了,他又勸薛姨媽:“左右我也參了股的,就讓她們兩個姑娘家去弄着看看吧。”
小叔子都這麽說了,薛姨媽也不說什麽,她又想到什麽順口囑咐薛鵬:“你可記得一點,玉兒将來嫁過來無論帶來多少嫁妝你都不要問,更不要用。咱們薛家可不是用媳婦嫁妝過活的人家!”
薛鵬深以為然,他的想法很大男人,覺得男人就要養家糊口就要讓媳婦過上好日子,要是靠媳婦過活那就是一個軟蛋。
“嫂子說的是,兄弟我記得了。”
薛姨媽囑咐的這些事薛鵬都記得了,回頭他把營中的事物安排好就回家來。
一回到家他就把家中的大管家丁滿叫了來,詢問有關府中過年的準備情況。
這丁滿也是皇上那邊給安排的,也是官奴世家出來的。
因見他還算精明,加上薛家的老管家又上了年紀不願從金陵來京城,薛鵬就讓他一直做這濟安侯府的管家。
薛鵬一向忙碌軍務,無暇過問這府中的事物,可以說除了薛姨媽幾個主子,這府中就屬丁滿的權勢最大。
自從來到侯府,丁滿的日子過的格外舒心,身材都肥碩了一圈。
手上經受大筆的銀錢,府中的人員調配都要經過他的同意,還有濟安侯府跟各處的迎來送往人情往來,這讓丁滿很是膨脹。
在他就任侯府管家的這短短幾個月時間裏,他已經納了三房小妾,另外勾搭了幾個丫鬟還沒過過明路。
也算他在酒色財氣中還沒失去精明,今天薛鵬回來召他詢問府中過年的準備,他也都一一回禀。
薛鵬點點頭,丁滿的回話他還算滿意:“這個規模再縮減一成,不用太鋪張了。還有林姑娘還在守孝,你們布置的時候注意一下。”
丁滿立刻記下來,他深知一點如果主子不滿意他這個大管家就做不長,到時候現在的好日子就沒有了。
薛鵬把事情都交待完,就讓丁滿下去。
不過他馬上又想起一件事,又叫住了丁滿:“我那院子的丫鬟太多了,我平日在府中的時候少,用不了那麽多,等過完年你就給我把她們調走,年紀大的就打發嫁人吧。”
丁滿一愣,他也接觸過一些王公貴族,哪家主子不是使奴喚婢的。
而他現在服侍的這位侯爺,居然嫌身邊的女人太多了,要遣走一些,真是想不通。
丁滿立刻答應下來,打算回頭就跟他小老婆的姐姐說一聲,看那個心大的女人要不要跟了他。
他的小老婆的姐姐就是薛鵬身邊原先叫玉燕現在叫小燕的那個,當時小燕的父母為了讓小燕上進把小燕的妹妹給了丁滿做小老婆。
其實丁滿當時相中的是小燕,可是小燕心有大志,根本看不上他。
他後來還聽說過小燕想要勾搭薛鵬不成還被改名的笑話,背地裏嘲笑過小燕,還給小燕遞過話讓她乖乖過來給自己做小妾。
小燕因為還對薛鵬有所幻想,一直硬撐着沒答應。
丁滿記恨在心,如今就打算趁這個機會報複小燕,把她從修竹院裏調出來。
這些下人之間的勾心鬥角,薛鵬不清楚,随着侯府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他的心情也難得的放松了一些。
最近這段時間天天呆在京畿大營,跟一群半吊子兵在一起,薛鵬其實也是很煩躁的。
除了天天大聲罵幾句,就剩下跑馬練功來緩解了。
現在回到家中,看着家裏挂好的燈籠,下人們身上換上的新裁剪的衣服喜氣洋洋的面容,都讓他覺得松快了許多。
到了除夕這天,薛鵬和嫂子侄子侄女還有黛玉一起過年。
因為黛玉今年要為林海守孝,薛姨媽和薛鵬都想着顧忌她的心情,這年夜飯就既應景又素淨一些。
黛玉今天依然穿的很素淡,她也考慮今天要跟薛姨媽等人一起過年不能太素淨,就多少點了一些胭脂。
她最近氣色很好,本身長的又不差,這一點點胭脂就讓她增色不少,起碼薛鵬第一眼看過去都驚豔了不少。
這還是那次黛玉去他書房問他有關開書局的事情之後兩人第一次碰到,薛鵬想起來就問黛玉書局的事情怎麽樣了。
黛玉本來就想着跟薛鵬道謝來着,還有她的荷包裏還放着一份文書,上面是關于她的書局股份的分配。
如今這書局一共有了三個股東,黛玉自己是大股東,下面僅次于她的就是薛鵬,其次還有寶釵。
寶釵是那回來怡蘭苑找她說話的時候,聽到她跟丫鬟們讨論書局的事情,問過之後加入進來的。
用寶釵的話說,她也有幾個脂粉錢,她又偏偏不是那種愛塗脂抹粉的人,還不如拿出來造福世人來着。
“我每月叔叔都給我不少零花錢,我也花不了,倒不如用在你這裏,就當我還給叔叔了。”寶釵還這麽取笑黛玉來着。
黛玉當時臉就紅了起來,還捶了寶釵兩下。
不過玩笑歸玩笑,寶釵也是很有大志向的,聽黛玉的想法之後心潮澎湃。
“誰說我們女子只能困于閨中,我們偏要做一番事業讓他們看看。”
寶釵的話黛玉深以為然,她兩個人都心細如發,黛玉博學,寶釵又耳聞目染,兩個人一商一量也把這書局籌備的七七八八了。
因此當薛鵬問起,黛玉就跟他說起了書局的事情。
“書局的名字叫無涯,取自……”
黛玉剛要說出她書局名字的來歷,薛鵬就自發的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嘛,出自韓愈的《勸學》。”
黛玉有些驚訝的看了眼薛鵬,她原本以為以薛鵬平時說話做事的樣子,這讀書多少有限,只怕不知道這無涯二字的來歷。
她卻沒想到薛鵬不光知道這詩,連是誰的詩都知道。
大概是她驚訝的眼神太明顯,薛鵬忍不住笑道:“我也是正正經經讀過幾年學堂的。”
不過随後他又自嘲道:“那時候我那老爹還沒過世,我上學堂的第一天他顫巍巍的寫下了這兩句話送給我。只可惜我不是個學文的料子,在學堂裏挨了先生不少手板子。幸好我老爹過世的早,沒被我怎麽氣到,倒是我大哥被氣了多少次。”
他說着還嘆了口氣,回想起這輩子對他最好的兩位已經去世的親人。
黛玉經歷喪父不久,很能體會此刻薛鵬的心情,她又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人,反而陪着薛鵬一起傷心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薛鵬是樂觀之人,只是略微悲傷低沉了一下就恢複了。
他一看黛玉眼圈發紅,趕忙又安慰起她來。
他也沒什麽安慰人的天分,趕緊搜腸刮肚找出幾個同袍們一起喝酒時聽到的笑話講給黛玉聽。
偏偏男人們,尤其是武将們湊在一起講的多半是葷段子,他講到一半就發現不适合講給小姑娘聽,弄得半張着嘴不知道該怎麽說下去。
反而是黛玉看他這傻樣子,沒忍住笑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林妹妹在薛家過的第一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