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
臉上的笑容依舊不變。
“他一向不是最喜歡粘着你麽,怎麽會去找我?”
林黛玉眼眸一寒,在心裏說道,薛寶釵果然對環哥哥有異樣的心思。
賈環覺得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氣氛有些古怪,莫名地感覺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表妹,你這是要去哪,給老祖宗請安嗎?”賈環開口打破了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奇怪地氣氛。
林黛玉回過神來,朝賈環微微笑了笑:“恩,正打算去給老祖宗請安,薛表姐也是吧?”
薛寶釵微微挑了下眉,随即笑着說道:“我也是正有此意。”
“既然這樣,你們兩位去給老祖宗請安吧,我帶着雪竹繼續逛大觀園。”
“環哥哥,你不一起去嗎?”
“我剛剛從老祖宗那裏回來。”
就在這個時候,賈寶玉跑了過來,見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在,一雙眼頓時變得閃閃發亮。
“林妹妹、寶姐姐,你們都在啊。”完全把賈環給忽視了。
賈環神色淡漠地朝賈寶玉打了聲招呼:“二哥。”
賈寶玉這個時候才發現賈環的存在,立馬不高興的拉下臉說:“你怎麽在這?”本來因為經濟仕途,讓賈寶玉對賈環很不滿,覺得他是渾濁之物。這兩年又因為賈環的緣故,導致他被逼着讀書,被逼着去參加科舉,讓他心裏越發地讨厭賈環。
看到賈寶玉對賈環這個态度,薛寶釵和林黛玉同時露出不滿地神色。
賈環對賈寶玉的态度不在意,“我繼續逛園子,你們自便。”說完,就帶着雪竹繼續逛大觀園。
“林妹妹、寶姐姐,我們一起去看老祖宗吧……”賈寶玉見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怒瞪着他,一臉莫名,随即連忙讨好地笑道,“林妹妹、寶姐姐,你們怎麽了,還是我的臉上有什麽東西?”
薛寶釵不想和賈寶玉走在一塊,不然又要引起誤會:“我要去找我娘,你們兩個先走吧。”說完,就帶着香菱走另一邊。
沒有薛寶釵,還有林黛玉,賈寶玉笑嘻嘻地說道:“林妹妹,我們走吧。”
“我想起來我還有事,要先回一趟潇湘館,你先過去吧。”
“林妹妹,我陪你回潇湘館。”
“不用,我自己回去。”
“林妹妹,我跟你一起。”
見賈寶玉緊緊地追着她,林黛玉心裏很是惱火,但是又不好對賈寶玉發火,只能狠狠地瞪着他:“你不要跟着我。”
賈寶玉見林黛玉生氣了,一臉不解:“為什麽不能跟着你,林妹妹我做錯了什麽,還是哪裏惹你生氣呢?”
林黛玉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不要跟着我,不然我生氣了。”
聽到林黛玉這麽說,賈寶玉只好站在原地,不敢跟上去。
“那我在這裏等你,林妹妹。”
“不要等我。”
賈寶玉癟了癟嘴,臉上露出一抹委屈地神色。林妹妹這是怎麽了,為什麽突然不理睬他呢?
林黛玉沉着一張臉回到潇湘館。
紫鵑見狀,不解地問道:“姑娘,您怎麽了,好好地怎麽生氣呢?”
林黛玉恨恨地說道:“薛寶釵喜歡環哥哥。”
“什麽?”紫鵑驚呼道,“薛姑娘喜歡三少爺,不會吧?”
“怎麽不會?”環哥哥那麽優秀,府裏的姑娘們都喜歡哥哥。
紫鵑一臉難以置信地表情:“薛姑娘不是喜歡寶二爺的嗎,怎麽會喜歡三少爺?”
“她剛剛那番話是什麽意思,你沒看出來嗎?”林黛玉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
紫鵑搖搖頭,表示她沒有看出來。
“姑娘,就算薛姑娘喜歡三少爺,您也不用擔心。”畢竟三少爺只關心他們家的姑娘。
林黛玉明白紫鵑的意思,微微揚起下巴,眉宇間不覺地流露出一抹驕傲和得意。随即想到薛寶釵的城府,林黛玉微微皺起眉頭,眼裏劃過一抹不安。
“再說,太太不是一心想要撮合薛姑娘和寶二爺嗎?”三少爺馬上就要中舉了,薛姑娘喜歡上三少爺好像也沒有什麽不對。不過,三少爺眼裏只有他們家的姑娘。
聽到紫鵑這句話,林黛玉心裏就徹底放心了:“也是,寶玉平時也挺喜歡她這個寶姐姐。”
“姑娘,以三少爺對您的關心,您完全沒必要擔心。”就算薛姑娘優秀會做人,但是三少爺也不會喜歡上她。
林黛玉見自己又被紫鵑打趣了,惱羞成怒地瞪了她兩眼,微微紅着臉罵道:“你這小蹄子又在笑話我……”雖然林黛玉嘴上這麽說,但是心裏卻甜絲絲的。
“姑娘,三少爺中舉了,您想過送給三少爺什麽禮物嗎?”再過一段時間,三少爺就要是舉人老爺了。現在想想,三少爺以前是府裏默默無為不被待見的庶子,沒想到幾年的時間變成了人人仰慕的舉人老爺,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早就想好了。”
紫鵑瞬間想到了什麽,笑着說道:“姑娘這段時間一直再織圍巾,是不是送給三少爺的?”林黛玉這段時間一直再織圍巾,顏色是藍色的,她瞧着不像是姑娘喜歡的顏色,現在看來是送給三少爺的。
林黛玉口是心非地說道:“才不是,那是給我自己織的。”自從圍巾被賈環蘇出來後,京城裏的姑娘們就開始學着織圍巾。現在京城流行姑娘給心儀的男子織圍巾的活動。
紫鵑一臉深意地笑了笑:“那姑娘打算送三少爺什麽?”
林黛玉一臉傲嬌地說道:“不告訴你。”
紫鵑忍着笑說:“既然這樣,那奴婢就不問了。”
另一邊,賈環繼續逛大觀園的時候,碰到了賈探春。這幾年因為賈探春頻頻示好,賈環和她的關系緩和了不少,最起碼不像前幾年那樣冷漠。
“環哥兒,過段時間你就要中舉,我擔心太太和宮裏的大姐要給你說親。”前段時間,賈探春從彩霞那裏得知,王夫人有意要給賈環安排親事。
“你今年十二歲,再過三年就要成年,現在也可以說一門親事了。我怕太太和宮裏的大姐會給你安排王家的姑娘。”
關于這一點,賈環早就料到了,“我不會讓她們得逞的。”他的婚事,必須由他自己決定,任何人不得插手他的婚姻大事。
賈探春見賈環好像有主意,心裏就放心了:“你心裏有數就好。”
賈環忽然想到原著裏賈探春被王夫人安排遠嫁,一輩子都回不來。
“你的婚事,自己注意點。”
賈探春聽到賈環這麽說,立刻就明白過來了,臉色忽然變得非常難看。
“我也不會讓太太得逞的。”
姐弟倆一邊逛園子,一邊商量以後要怎麽做。
“環哥兒,宮裏那位你要防着。”賈探春早就看出來賈元春是在利用賈環。
“我知道。”賈元春的目的,賈環早就猜到。
姐弟兩又說了一會兒,才各自分開。
賈環回到自己的院子,見時間還早,就帶着錢槐出府了,先去了周先生那裏,然後又去了北靜王府,探望水溶和沈先生。晚上,賈環被水溶留了下來,被水溶灌了不少酒,直接留宿在北靜王府了。
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賈環在北靜王府用了午膳就離開了。在回榮國府的路上,賈環見到了兩個西洋人。這兩個西洋人手裏拿着什麽東西,好像再向路邊的人推銷。
賈環有些好奇看了看,仔細一看原來是土豆和玉米。本來他不以為意,畢竟這樣東西在上輩子的世界很常見,但是他過了一會兒想到了什麽,立馬朝那兩個西洋人走了過去。
這兩個西洋人不太會說中文,說的磕磕絆絆,聽的賈環非常難受,直接用英文跟他們交流。
見這裏居然有人會英文,這兩個西洋人非常震驚和驚喜,拉着賈環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
原來這兩個人是來傳教的,剛到京城沒多久,本來想好好地傳教,但是卻被拒之門外。兩人又沒有大慶朝的銀子,無奈只好把身上值錢的東西當了,結果沒過幾天兩人就把錢用完了,無奈之下,兩人決定把帶來的種子賣掉,不曾想沒有人願意要他們的土豆和玉米。
賈環問他們呆了多少土豆和玉米的種子過來,他們說帶來了一大袋子。賈環說他全部買了,兩個西洋人高興壞了。
花了十兩銀子從兩個西洋人那裏買到了土豆和玉米的種子,賈環還問兩個西洋人有沒有橡膠。
兩個西洋人說他們的國家有橡膠,但是沒帶過來。賈環覺得有些可惜,不過兩個西洋人說他們可以回去拿。
賈環看着兩個西洋人,忽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主意,就請兩個西洋人去了酒樓,和他們商談合作的事情。就是把大慶朝的好東西拿到他們的國家去賣,然後他們把他們國家的好東西拿到大慶朝來賣。
兩個西洋人被賈環說動了心,二話沒說地就答應了。兩個西洋人決定過幾天就回去,到時候會帶些東西過來。賈環決定趁他們回去的時候,買下幾艘船,建立屬于自己的船隊,這樣以後和西洋那邊貿易起來比較方便。
和兩個西洋人讨論好後,賈環這才回到榮國府,收拾了下行禮,向賈政和賈母辭別後就去了溫泉莊子。他把從兩個西洋那裏買到的土豆和玉米種子交給了管家,順便告訴他怎麽種植,讓管家明天就安排把這些種子種到田地裏。
土豆和玉米可是好東西,而且容易種活,尤其是土豆,不僅容易成活,而且産量十分高,最重要的是能充饑。
這兩年很多地方鬧幹旱,導致顆粒無收,讓很多老百姓變成了難民。朝廷正在為這件事情頭疼。
賈環想着等他土豆和玉米種植成功後,就把土豆和玉米推薦給當今聖上,讓朝廷下令普遍種植,這樣就不會再有老百姓餓肚子了。
在溫泉莊子陪了趙姨娘幾天,賈環就回到應天書院上課,還有一年他就要從應天書院畢業,那個時候他剛好參加完殿試。
在過幾天,鄉試的成績即将公布,京城裏的氣氛有些焦灼,不過應天書院裏的氣氛非常平靜,和平時沒有什麽兩樣。
賈環對自己的鄉試成績并不感到擔心,他有十足地把握能考中,所以對鄉試的成績公布并不怎麽在意。
他不在乎,但是寧榮兩府裏的人就非常在意,尤其是王夫人。
随着鄉試的成績公布的日子越來越近,王夫人這心裏是越來越焦急和不安。說實話,她并不希望賈環考中舉人。一旦,賈環中舉了,那麽他在賈家的地位又會發生變化,到時候整個賈家的人眼裏只有賈環的存在,沒有賈寶玉了。
賈政雖然知道賈環能考中,但是心裏還是忍不住擔心,這幾天也是心神不寧,睡不好覺。
賈赦這一房的人巴不得賈環考中,這樣對他們來說很有好處。要知道賈環早就和賈赦他們合作了,這幾年賈赦和賈琏查到了不少的事情。等明年賈環參加過殿試後,就要算賬了。
不過,就在成績快要公布的事情,批閱考卷的大人們陷入了争執中,是關于誰做解元。
今年的鄉試,有兩個考生都考的不錯,不相上下,所以讓誰做解元就變成了一個問題。
這兩個考生,其中一個就是賈環,另一個就是吳貴妃的弟弟。
考官們分成兩派,一半贊成賈環做解元,另一邊支持吳貴妃的弟弟做解元。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也不分出所以然來。主考官沒辦法,只好讓聖上裁決這件事就。
聖上對賈環有印象,是德妃賈元春的弟弟,是應天書院成立以來最小的學生,也是考中小三元之人。
說起來,他們大慶朝自開國以來,還沒有出現十二歲的解元。之前又出現過十歲的舉人,但是沒有出過十一二歲的解元。
當今聖上琢磨着,如果在他做皇帝的期間出現一個天才,他這個皇帝也有光,也會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就這樣,賈環親自被當今聖上親點為解元。
很快就到了鄉試的成績公布的當天,貢院外的牆壁上開始張貼成績。一時間,貢院的門前變得非常熱鬧,人山人海。
賈政早就派小厮在貢院門口等着成績出來,而賈環本人卻沒有來,他此時正在應天書院上課。
過了一會兒,榜單張貼好,三百個人的名字在上面。第一個的名字最為顯目,賈環(應天書院)。
這邊成績一公布,應天書院就收到了消息。正在上課的先生,笑着恭喜賈環考中解元。
“我考中了解元?”賈環一臉懵逼,他居然考中了解元,真的假的?
賈政派去等成績公布的小厮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立馬趕回去了。走都寧榮街的時候,就當街大喊賈環考中了解元。
正在府裏焦急等待成績的賈家衆人聽到賈環考中了解元都被狠狠地震撼到了。
王夫人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一股血氣直沖大腦,兩眼一翻昏了過去。在失去意識前,她嘴裏說着“完了”……
賈政也暈了過去,不過他是因為太高興太激動。
宮裏的賈元春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也激動地失态地打翻了一個茶盞。
竟然是解元,十二歲的解元,這可是大慶朝開國以來第一個!
這意味着什麽?
賈元春一顆心撲通撲通地劇烈跳動着,一張臉也因為興奮變得通紅:太好了,她這個德妃的位子能坐穩了!
☆、52.拯救林黛玉(52)
從縣試到鄉試, 連中四元的人, 歷史上有很多, 但是像賈環這樣年僅十二歲就連中四元,不管是在大慶的歷史上,還是在前朝的歷史上都屬于比少見的。
在前朝的歷史上, 曾經出現過連中四元的少年,不過要比賈環大兩歲, 這位少年後來還考中了會元, 連中五元的。
賈環這次考中解元, 連中四元, 可以說一考成名。之前,他連中小三元,并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 畢竟這些年連中小三元的人不少。這次他考中解元, 連中了四元, 主要是因為他年紀小,只有十二歲,所以才會引起全京城的關注。
一時間,關于賈環是神童的傳言在京城裏傳遍了。
京城裏的人得知賈環是榮國府的庶子,是那位銜玉而生的賈寶玉的弟弟,這讓京城裏的人開始津津樂道了。要知道,這些年關于榮國府裏的那位銜玉而生的傳言一直都在。
大家都說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天命不凡, 以後一定會成為人中龍鳳, 只是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 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除了偶爾做幾首讓人覺得還不錯的詩詞以外,并沒有什麽成就。
此時,京城裏的某個茶館裏,說書先生生在說榮國府裏的事情。
“你們不知道這位榮國府裏銜玉而生的公子參加過縣試嗎?”
臺下的觀衆異口同聲地說沒有。
見臺下沒人知道,說書先生越發的得意:“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考了兩次縣試都沒有考過。”
臺下的觀衆聽到這話就變得議論紛紛起來,不是說這銜玉而生的公子非常聰慧麽,還是什麽神仙的轉世,怎麽可能連縣試都沒有考過。
就按臺下一片熱鬧,說書先生拍了下樘木,頓時讓臺下的觀衆們變得安靜下來。
“我再給你們說一件奇事,據說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認為女兒是珍珠,男人是渾濁之物。平時喜歡紮在女兒堆裏,喜歡和女兒們玩,還喜歡吃女兒們臉上的胭脂。”
說書先生的這番話讓臺下的觀衆一片嘩然,有人說這不是色|鬼麽。
“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非常聰慧,從小就能出口成章、吟詩作詞,但是卻非常讨厭讀書考科舉。”說書先生搖着手裏的折扇,繼續說道,“他之所以會去考縣試是被家裏人所逼,他的長姐是宮裏的德妃娘娘,希望他能像我們的解元老爺一樣有出息,可惜他考了兩次縣試都沒有考過。”
臺下有的觀衆讓說書先生說說他們這位只有十二歲的四元老爺。
“不急,我正要跟你們說說我們的這位四元老爺。”叔叔先生收起折扇,雙手撐在面前的桌子上,“我們這位四元老爺,名叫賈環,今年十二歲,是榮國府的三少爺,是一位庶出的少爺。”
臺下的觀衆發出不耐煩的聲音,說這些事情他們都知道,他們想知道不知道的事情。
說書先生也不慌,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說來:“四元老爺的娘親是府裏的姨娘,是一位家生子。”
臺下的觀衆覺得說書先生在說廢話,他們當然知道四元老爺的娘親是位姨娘。
說書先生拿着折扇輕輕敲打手心,不急不燥地說道:“四元老爺從小就不受寵,就連榮國府裏的奴才們完全不把他這個三少爺放在眼裏,聽說四元老爺小時候經常吃剩菜殘羹。”
臺下的觀衆被說書先生的這句話驚到了,發出不敢置信地驚呼聲。
“各位客官一定不敢相信四元老爺雖然是庶出,但是好歹是個少爺,怎麽會被這麽對待?”
臺下的觀衆立馬附和,怎麽說四元老爺是個正兒八經的少爺,那榮國府裏的奴才們怎麽敢欺負一個少爺。
“如果沒有府裏的主子們縱容,那些奴才哪裏來的膽子欺負我們的四元老爺,你們說是不是?”
臺下的觀衆覺得說書先生說的很對,畢竟奴才就是奴才,給他們十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欺負一個少爺。
“咱們四元老爺嫡母,也就是前面說的銜玉而生的公子的母親,也是宮裏的德妃娘娘的母親。”說書先生打開折扇輕輕地搖了搖,“對我們四元老爺并不怎麽好,聽說當初四元老爺想去府外讀書,被這位嫡母阻止了。”
臺下的觀衆瞬間腦補一出豪門世家的恩怨情仇的大戲。
“這位太太為什麽要阻止我們四元去府外的私塾讀書呢?”
臺下有的觀衆說:“怕我們四元老爺讀書讀得好。”
“這位客官說的非常對,身為嫡母自然不想庶子比自己的親兒子有出息,還有一點就是怕庶子去府外讀書就不在她掌控內。”說書先生微微笑了笑,一臉高深莫測地模樣,“我還聽說一件事情,四元老爺剛讀書沒兩年,剛學會寫字,就經常被這位嫡母叫去抄佛經。”
臺下的觀衆覺得抄佛經是一件好事情,不明白說書先生特意說這個做什麽。
“各位客官,你們想想,讓一個剛學會寫字的小兒去抄佛經,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說書先生放下手中的折扇,神情忽然變得嚴肅,“剛學會寫字的小兒連筆都拿不穩,你讓他去抄幾千字,甚至上萬字的佛經,這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
聽到說書先生這麽說,臺下的觀衆覺得這麽做的确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起碼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情,相反我覺得這是一種折磨人的好辦法,還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說書先生這麽一說,臺下的觀衆覺得四元老爺的嫡母真是狠毒。
“小孩子剛讀書的時候就被叫去抄佛經,這不僅在折磨孩子,還妨礙孩子好好讀書。”
臺下的觀衆紛紛點頭贊同,覺得說書先生說的很對。
“嫡母阻止我們四元老爺去府外的私塾讀書,這個時候北靜王府的世子就讓四元老爺做他的伴讀,和他一起讀書。”說書先生笑着說,“我們四元和北靜王府的世子的關系非常好。四元老爺去了北靜王府和世子一起讀書,非常地刻苦努力,一下子就考上了應天書院,年僅七歲就考上了應天書院是應天書院建立以來最小的學生。”
臺下的觀衆紛紛稱贊四元老爺聰明能幹,不愧是神童。
“四元老爺考上應天書院後,讀書更加用功,連中小三元。”
臺下觀衆紛紛表示連中小三元的事情他們知道,他們想知道四元老爺的嫡母的事情。
“四元老爺的嫡母是王家的女兒,也是王子騰大人的妹妹。”
臺下的觀衆點頭,原來是王家的女兒啊。
“賈家原本很早是個豪門世家,但是這些年慢慢衰落了下來,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像樣的讀書人,現在出現了我們四元老爺,賈家肯定稀罕的不得了。四元老爺的嫡母即使再不高興,也不能做什麽。”
臺下觀衆紛紛被四元老爺的勵志故事感動了,覺得四元老爺真是厲害。
“各位客官,我們四元老爺身為庶子,還被府裏的奴才任意欺負,如今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中了四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現在整個賈家怕是沒有人敢再欺負他。”
很多觀衆都被感動哭了,尤其是一些年紀大的婆婆們。
“四元老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你的出身有多卑微、有多卑賤,只要你努力讀書,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臺下的觀衆紛紛鼓掌喝彩,覺得說書先生這句話說的很對。
“鄉試過了,接下來就是會試,不知道四元老爺能不能變成五元老爺,我們敬請期待吧。”
這家茶館是京城最有名的一家,說書先生說的故事沒過多久就會傳遍整個京城。現在整個京城裏的人都知道新鮮出爐的四元老爺小時候在府裏的日子不好,還知道四元老爺的嫡母對四元老爺非常狠毒。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榮國府,王夫人聽說後,氣地吐血,是真的吐血,吐完血就昏倒了。
賈母得知了這件事情,心裏非常不高興,他們府裏的事情怎麽會傳到外面。王夫人再不好,怎麽說也是榮國府的兒媳婦。這麽說王夫人,他們榮國府也沒有面子。
“為什麽一個說書的會知道府裏的事情,是誰出去亂嚼舌根的?”賈母把賈赦他們一家人和賈政都叫了過來。
賈赦小聲地說了一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賈母聽到這話,怒視着賈赦:“老大,是你在外面亂嚼舌根子的?”
賈赦搖搖頭:“母親,不是我。”
“不是你,府外的人怎麽會知道府裏的事情?”賈母一直知道大兒子一房的人嫉妒二兒子一房的人,心裏懷疑是大兒子一房的人說出去的。當然,她也懷疑是賈環幹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報複王夫人。
賈赦一臉被冤枉的表情:“母親,我知道您一向不喜歡我,但是您也不能平白無故地冤枉我啊。”
賈母被賈赦的這句話氣到了,臉色非常難看:“不是你做的,你剛剛為什麽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母親,環哥兒以前在府裏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您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很清楚。”賈赦義憤填膺地說道,“除了吃剩菜殘羹,還給環哥兒吃過馊菜。那些奴才從來沒有把環哥兒放在眼裏,有一次我見過寶玉身邊的小厮動手要打環哥兒。”
賈赦的這番話,讓一旁的王熙鳳一張臉泛白,眼底是濃濃地不安。因為當初這些事情,都是她吩咐廚房的人做的。
賈母還真不知道這些事情,現在聽到賈赦說,緊緊地擰起眉頭,一臉怒色:“竟然有這種事情?”
“母親,這府裏的一些奴才仗着是弟媳的人就在府裏耀武揚威,哪裏把環哥兒這個庶子放在眼裏。”
一旁的賈政也不知道賈環以前在府裏被人這麽欺負,心裏充滿怒火。雖然他不理俗事的,但是他知道這些事情如果沒有王夫人允許,府裏那些奴才哪裏敢這麽欺負環哥兒。
賈母陰沉着一張臉,眼裏一片怒火:“真是反了天,奴才竟敢欺負主子!”賈母雖然以前不喜歡賈環這個孫子,但是從來沒想過讓府裏的下人這麽作踐賈環。不管怎麽說,賈環是府裏的三少爺,是半個主子,這些奴才竟敢膽大包天的欺負主子。
屋子裏的奴才們見賈母發火,吓得紛紛都跪了下來。雖然賈母很少發火,但是發起火來,整個賈家的人都害怕。
“給我查,我倒要看看哪些奴才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這麽欺負府裏的少爺。”賈母冷聲道,“琏哥兒,這件事情交給你去查。”
賈琏連忙站起身,一臉恭敬:“是,老太太。”
賈母冷哼一聲:“我年紀大了,不大管府裏的事情,沒想到在我眼皮子底下竟然發生過這種事情。”
邢夫人插嘴道:“說到底都是二弟媳的錯,這些年都是她管理府裏。府裏的這些奴才慣會看人臉色下菜,見二弟媳不喜歡環哥兒庶子,就紛紛作踐環哥兒讨好二弟媳。”
賈母這次沒有讓邢夫人閉嘴,一張臉越發的難看。
賈政坐在一旁沒有開口幫王夫人求情,因為他也是這麽認為的。
賈赦一臉深意地說道:“環哥兒終究是庶子,哪裏能比上的寶玉。不然,她當初也不會反對環哥兒出府讀書。”
“好了,別說了。”賈母心裏對王夫人不滿,但是看在賈元春和賈寶玉的面子上,她不會對王夫人做什麽。
“母親,這件事情調查清楚後,一定要嚴懲府裏的這些奴才,不然會寒了環哥兒的心。”賈赦輕輕地嘆了口氣,“只怕環哥兒心裏一直在記恨前幾年被奴才們欺負的事情。”
邢夫人附和道:“換做是我,我也恨啊。”
賈母聽到賈赦這麽說,心頭微微一沉。這件事情的确要好好處理,給環哥兒一個交代。不然……到時候……他們賈家現在就靠環哥兒,絕不能讓環哥兒和他們離了心。
“你說得對。”
賈赦朝賈琏看了一眼,賈琏會意地點了下頭。
賈母看向賈政,開口道:“環哥兒什麽時候回來?”
賈政站起身,回道:“環哥兒臨走前說這段時間不會回來了,他要好好地讀書為明年的會試做準備。大概,要過年前回來了。”
“既然這樣,過兩天派人送些東西給環哥兒。”賈母說道,“這天氣慢慢變冷了,多給環哥兒送一些保暖的衣物。”
“是,母親。”
賈母忽然想到王夫人,想了想說:“讓你媳婦這段時間好好養病吧,沒事就不要随便出門。”這就是變相的軟禁了。
“兒子知道了。”
邢夫人見賈母軟禁了王夫人,心裏別提多開心。
賈母說自己累了,讓賈赦他們先回去。
等兒子們都走了,賈母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聲:“造孽啊……”她現在很是後悔,如果當初稍微關注點環哥兒,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現在整個京城裏的人都知道他們榮國府苛待環哥兒這個庶子。
~~~~~
賈琏奉命查當初欺負賈環的奴才,這件事情在榮國府裏傳來,掀起了不小的恐慌。很多人都跑來向王熙鳳求情,畢竟當初也是有王熙鳳的縱容。
王熙鳳怎麽可能會承認這件事情,對前來的奴才們狠狠地罵了一通。
這些奴才見王熙鳳過河拆橋,心裏恨極了,被賈琏查出來後,他們紛紛跑到賈母的面前說是王熙鳳叫他們做的。
王熙鳳也不為自己辯解什麽,只是在賈母的面前哭,哭的非常委屈。
賈母怎麽可能聽信這些奴才的話,讓賈琏把這些奴才狠狠地打了一頓,然後趕出榮國府。
這些奴才基本上都是王夫人的人,就連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也被查到了。
賈母見她伺候王夫人多年,又是王夫人的陪嫁,就沒有把她趕出府,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周瑞家的不僅挨了板子,還被撸去她和她丈夫在府裏的職位。
周瑞的兩口子在榮國府可以說是身居“要職”,把他們弄下去,算是斷了王夫人的一條胳膊。
王夫人得知這件事情,又被氣的吐血。
賈赦和賈琏想趁機會拔除王夫人所有的人,但是賈環告訴他們還不是時候。因為賈母看在賈元春和賈寶玉的面子上,不會對王夫人下狠手。
賈環告訴賈琏把查到的證據都留着,等到時機成熟,就能讓王夫人徹底倒臺,而且永遠翻不了身。
賈琏聽賈環的,暫時按兵不動,等到時機成熟。
另一邊,賈政得知王夫人以前苛待賈環,心裏對王夫人越發的厭惡。如果不是看在宮裏的賈元春的面子上,賈政很想直接把王夫人休了,省的給他們榮國府丢臉。
王夫人被賈母變相軟禁,又遭賈政嫌惡,她身邊的人打的打,趕出府的趕出府的,一時間王夫人變得孤立無援。
賈母下令任何人不得打擾王夫人休養,所以就連薛姨媽也無法去看望王夫人。
薛姨媽見王夫人變成現在這樣,心裏又是擔心又是心疼,想要幫助王夫人,不過去被薛寶釵阻止了。
薛寶釵告訴薛姨媽,這是榮國府的家務事,他們是外人,最好不要插手,不然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薛姨媽見女兒說的有些道理,就沒有插手去管王夫人的事情。
說起來,榮國府這段時間來來往往來了不少媒人,都是來給賈環說親的。
要知道賈環是世上最小的四元,京城裏很多人看中他的前途,紛紛請媒人來說親。趁賈環現在年紀小,還沒有高中狀元,趕緊把賈環定下來,不然等到賈環高中狀元,到時候就輪不到他們了。
來給說親的人家基本上都是中等人家,當然也有大戶人家。不過,目前沒有王公貴族來說親。
即使是這樣,賈母也笑的合不攏嘴,覺得自己的臉上特別有光。
林黛玉見有這麽多人來給賈環說親,心裏又是着急又是擔心,整個人坐立不安,這段時間不僅沒有好好地吃飯,就連覺都沒有好好地睡過,人都瘦了兩圈。
紫鵑看到林黛玉這副茶飯不思的模樣,心裏非常擔心和心疼,就擅自做主請錢槐帶話給賈環。
賈環得知這件事情後,心裏又是無奈又是心疼又是生氣,寫了一封信讓錢槐帶回去轉交給林黛玉。
林黛玉收到賈環的信的時候,心裏自然是十分驚喜的,當她看到信裏的內容,這段時間的擔心和不安立馬消散了。
賈環寫給林黛玉的信非常簡單,大概意思就是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不過我現在沒考慮婚事,目前只想好好讀書,為接下來的會試和殿試做準備。
“姑娘,這下不擔心了吧?”
林黛玉聽到這話,就知道是紫鵑找錢槐了,輕輕地瞪了她一眼:“誰讓你去找錢槐的,多管閑事。”雖然林黛玉嘴上嫌棄紫鵑多管閑事,但是心裏還是非常高興的。雖然賈環只是說他暫時不考慮婚事,一個字沒有提到她,但是她心裏莫名地覺得非常安心,之前的擔憂和不安全都不見了。
紫鵑也知道林黛玉不是真正的怪她,笑着說:“姑娘,奴婢見你這段時間吃不好睡不好,整個人都瘦了兩圈,怕你把自己弄病了,所以這才自作主張地去找三少爺。果然三少爺寫信回來,姑娘就好了。”
林黛玉紅着臉,怒瞪了紫鵑兩眼:“就你多事。”
此時,蘅蕪苑裏薛寶釵心裏非常擔心,她比賈環大兩歲,如今十四了,明年就及笄了。如果再不把親事定下來,她怕小姨到時候又要她和寶玉訂婚。
薛寶釵心裏想了想來,越想越不安,最後還是決定和薛姨媽說清楚。
薛姨媽見女兒來找她,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樣,以為她發生了什麽事情,心裏非常擔憂。
“娘,有件事情我想跟您坦白。”
“坦白?你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嗎?”她這個女兒從小到大就非常聰明和聽話,從來沒有做過不該做的事情,怎麽突然要向她坦白。
薛寶釵微微紅了臉,眼裏閃爍着害羞地光芒,抵着頭小聲地說道:“娘,我喜歡……”這種事情還是難以說出口,薛寶釵緊緊地咬着唇,一張臉紅的快要滴出血來。
薛姨媽見到女兒一副害羞不已的模樣,哪裏不知道女兒想說什麽,于是便問道:“你喜歡誰?是不是賈環?”
薛寶釵猛地擡起頭來,目光驚詫地看着薛姨媽:“娘,您怎麽知道?”
薛姨媽失笑道:“我是過來人,再說你是我的女兒,我這個做娘的還看不出來嗎?”
薛寶釵聞言,嬌羞地低下頭,雙手緊緊地擰着手帕。
“賈環是個不錯的孩子,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