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

之前,老規矩搜身檢查,看看有沒有作弊的。

因為殿試是最高級別,又要面見皇上,所以考生們要儀容幹淨和整潔進入保和殿。

有的人稍微不幹淨,就會被拉去洗漱,直到弄幹淨才能進去。

等檢查完,禮部的人帶着一百五十個考生前往保和殿的門口,肅立恭候聖逾。

很快,保和殿裏傳來一個聲音:“宣慶業幸亥貢士觐見。”賈環他們這一屆的是正常的科舉考試,不是恩科,所以沒有加恩科兩個字。如果是恩科,剛剛就會說“宣慶業幸亥恩科貢士觐見。”

禮部的人帶着賈環他們一百五十個人有序的進入保和殿。

保和殿裏已經有不少官員在內,他們站在一旁用審視的目光看着這一百五十個貢士,最讓他們關注的自然就是賈環了。

說實話,一百五十個貢士裏,長得最好的就是賈環,他也是最小的,又是會元,自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這次負責監考殿試的官員們都對賈環報以十二分的好奇。

官員們看到賈環的長相和氣度都十分地滿意,對賈環的印象非常好。雖然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麽看臉,但是還是有點看臉。

再看看其他的考生,有的滿臉皺紋,有的還有白頭發,有的長得太胖,有的瘦的跟竹竿似的。大部分的人長得端正,但是不好看。也有長得眉清目秀的,但是一副懦弱地模樣。

官員們看來看去還是覺得賈環最好。

慶業帝坐在龍椅上,掃了下一百五十個貢士,果然還是賈環長得最好。

“臣等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賈環他們一百五十個貢士跟随者在場所有的官員們行禮叩拜,這個行禮特別隆重,要對皇帝行三叩九拜的禮儀,畢竟這是一百五十個貢士第一次面聖,自然要神聖。

“平身。”慶業帝威嚴的聲音在安靜的保和殿裏響起,讓不少貢士的心裏一緊。

行完大禮後,慶業帝按照規矩要說幾句聖訓,大概的意思是這次殿試是順應天意,你們這些考生也要順天應民,好好地考,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慶業帝說完話,便對候在一旁的官員們點點頭,官員們會意讓一百五十個貢士對號入座坐下來。

等一百五十個貢士坐下來後,就開始發放考卷。

慶業帝坐在龍椅上,撐着下巴看着下面的情況。

賈環第一個拿到考卷,先把考卷看了一遍。因為殿試只靠策論,所以就一道考題。

在答題之前,先把自己的信息填好。等一切寫好後,再開始答卷。

這次考題有三四百字,簡單地總結下就是讓考生們為朝廷出謀劃策,怎麽治理好國家。

說實話,這樣的考題太籠統了,回答起來并不容易。為國家出謀獻策,第一眼會覺得很簡單,但是其實并不容易。

這個考題拿給那些官員們做,他們都不一定能答好。

考生們看到是這麽“簡單”的考題,心裏又是高興又是激動又是興奮。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給朝廷分憂麽。這道題簡直就是送分題,讓他們把心裏的雄心壯志寫下來。

慶業帝見大部分考生都開始提筆作答,而賈環遲遲沒有下筆,心裏不覺感到奇怪。他出的考題并不難,賈環應該不會為難。

賈環沒有急着下筆的原因,是在想通過哪幾個方面來寫。治理好一個國家,可是關乎到方方面面,所以不能馬虎。

從農、工、商、軍事國防、教育、少年等方面來說。

為什麽要提到少年?

賈環想到上輩子梁啓超那番“少年強則國強”,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孩子們才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慶業帝見賈環動筆了,而且一動筆就沒有停下來。他很好奇賈環寫了什麽,但是他不好下去。一旦他下去,就會給考生們增加壓力。

關于治國良策,所有人都洋洋灑灑地寫了一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寫的不錯,其實基本上寫的內容都比較空泛。

酉時,殿試結束,一百五十個貢士又在太監的帶領下,有序地離開了皇宮。

晚上,閱卷官們開始批閱考卷。慶業帝對賈環的考卷非常感興趣,直接讓人拿給他過目。

賈環的回答再次驚豔到慶業帝,尤其是“少年強則國強”這番理論讓慶業帝耳目一新,覺得很有道理。

一百五十分考卷,十天之內就能批閱完。

這次殿試,有三個人的考卷非常驚豔,一個是賈環,一個是吳貴妃的弟弟,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人。

這三個人的考卷,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是賈環,因為他那番“少年強則國強”很對。

讓誰做狀元,又讓官員們陷入争執中。

一半的人支持賈環考中狀元,畢竟他的考卷回答的真的非常好。

另外一半的人不支持,覺得賈環的年紀太小,讓他小小年紀考中狀元,說不定會讓他驕傲自滿。為了他以後着想,應該打壓下他,磨磨他的棱角。

京城裏關于賈環能不能考中,六元及第也設立了賭局,幾乎三分之二的人押賈環能考中狀元,剩下的三分之一押了吳貴妃的弟弟。

賈環到底能不能考中,六元及第呢?

很快,答案即将揭曉。因為還有五天,殿試的成績就要公布了。

☆、55.拯救林黛玉(55)

關于讓不讓賈環考中狀元, 慶業帝也很糾結。他覺得大臣們說的都對, 一方面賈環的确很優秀, 他高中狀元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他們大慶朝開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六元及第,讓賈環六元及第也沒有什麽不可以。只是, 賈環太小,今年才十三歲, 如果讓他六元及第, 對他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殿試成績公布的前一天, 關于誰是狀元還沒有定下來, 大臣們還在争執,慶業帝也還在猶豫。

慶業帝一方面想在他在位期間,出現一個六元及第的少年, 以後史書上會記下他的一筆功勞。另一方面他覺得賈環是個可塑之才, 不想讓六元及第毀了他。

如果換做其他皇帝, 二話不說地就親點賈環為狀元,成全賈環六元及第,但是慶業帝是個愛才之人,賈環在他眼裏是個千古奇才,以後能為朝廷效力。

成全自己的名聲,還是愛惜人才呢?

慶業帝現在很苦惱,一時間真的很難抉擇, 畢竟沒有哪個皇帝不在意他日後在史書上的名聲。

關于賈環中不中狀元一事, 只有慶業帝和幾個大臣知道, 其他人并不知情,所以暫時沒有其他人明白慶業帝的煩惱。

慶業帝丢下手中的奏折,看向候在一旁伺候的梁公公,問道:“梁忠良,你說該不該讓賈環考中狀元?”

梁公公沒想到慶業帝會問他這個問題,問得他一驚,不過很快就恢複鎮定,面露苦笑地說道:“皇上,您問奴才……奴才也不知道……奴才覺得幾位大人說的都非常有理……”

慶業帝知道問梁公公也是白問,輕輕地嘆了口氣,語氣頗為無奈:“還真是讓朕不好辦……”

梁公公見慶業帝這麽為難,想了想開口提議道:“皇上,您可以去問問太上皇。”

慶業帝聽到這話,微微挑了下眉梢:“朕去問父皇,只會被父皇罵沒用,說這麽簡單的事情,朕都沒辦法決定。”

梁公公聽到這話,立馬閉上嘴不敢再說什麽了。的确,以太上皇的脾氣,真的很有可能把皇上罵一頓。

“以父皇性子,他肯定會親點賈環為狀元,成全賈環六元及第,然後名滿天下。”

梁公公心想,這樣有什麽不好,這個賈環本身這次殿試就是第一名,讓他高中狀元實至名歸,成全他六元及第也是名正言順,皇上有什麽好為難的。賈環六元及第,對皇上來說也是好事情,皇上為什麽一直猶豫不決。

慶業帝想了想,決定還是想見見賈環。

“梁忠良,你親自去把賈環帶來見朕。”

梁公公又被慶業帝驚到了,明天就要公布殿試的成績,皇上這個時候把賈環叫到宮裏是不是不太妥當。

慶業帝看出梁忠良在想什麽,瞪了他一眼:“叫你去就去,還在磨蹭什麽。”

梁公公吓了一跳,連忙請罪,然後親自出宮去找賈環。

殿試結束後,賈環先是回到應天書院,把自己這五年的行李收拾回來,然後一一拜訪書院裏的先生。

應天書院決定等殿試成績公布以後,給賈環他們這一屆的幾個學生辦一個類似于畢業晚會,其實就是送別宴。

從應天書院回來後,賈環就呆在榮國府,等待殿試的成績公布。

見宮裏的梁公公來了,賈環吓了一跳,聽說皇上要召見他,心裏更是震驚。殿試的成績明天就要公布了,這個時候皇上召見他做什麽?

賈環帶着一肚子的疑惑,跟着梁忠良進了宮。

這邊賈環前腳跟着梁公公去了宮裏,後腳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都在猜測這個時候皇上召見賈環做什麽?

“學生賈環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慶業帝的語氣非常溫和。

“謝皇上。”

慶業帝手裏拿着折扇,下巴抵在折扇上,目光饒有興味地盯着賈環看。

賈環不敢擡頭直視慶業帝,但是他能感覺到慶業帝一直在看他,看得他心裏毛毛的。

“賈環,你那番的理論是怎麽想到的?”慶業帝很好奇賈環怎麽會這麽想,要知道從古至今沒有人提出過這樣的看法。

聽到慶業帝這麽說,賈環心裏松了一口大氣,他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情,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情。

“皇上,學生覺得一個國家未來就是在孩子們身上,不管是學生,還是朝中的大人們都是從孩童時期過來。如果在孩童時期,好好教導孩子,讓孩子們知道他們身上有肩負國家的命運,他們一定會好好讀書,長大後會為建設國家出一份力。”

“皇上,現在很多人覺得為朝廷效力都是大人們的事情,可是大人們也是從孩童時期長大。如果在這些大人們還是孩子的事情,就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國家的未來,然後加以好好地教育,從小就培養他們的愛國心和責任心,他們長大後就能成為國家中流砥柱。”

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真的非常熱血,他到現在都能一個字不差地背出來。他記得他當初讀書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心裏非常震撼,那個時候覺得小小的自己也是有用的,長大後能為國家做一些什麽。

慶業帝讀到賈環寫的“少年強則國強”的這篇文章,心裏的震撼非常大,準确來說對他的沖擊非常大。現在聽到賈環這番解釋,他覺得全身的血液在。

“好!說的非常好!”賈環果然沒有讓他失望,真的是一個千古奇才。

慶業帝一個激動就把賈環寫的“少年強則國強”的原文念了出來,聽得候在一旁伺候的梁忠良他們也是熱血。

“你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你的這個觀點也非常好。”慶業帝走到賈環的面前,擡手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賈環,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賈環一臉謙虛地說:“皇上,您過獎了。”

“賈環,那你說說怎麽教育孩子?”慶業帝很想聽聽賈環會怎麽做。

“學生覺得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先生們多給孩子說說我們大慶朝一些偉人的故事,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一個正确的價值觀……”接下來,賈環就非常詳細地跟慶業帝說這方面的事情。

慶業帝一邊聽,一邊時不時地點頭。等他聽完後,就朝賈環鼓了鼓掌,滿臉地贊賞和驚嘆:“賈環,你說的太好了,你把你剛才的那番話寫一份奏折給朕。”剛剛賈環說了一堆話,慶業帝不可能全都能記下來,他讓賈環把剛剛所說的寫到奏折上,是準備給朝中的大臣們看看。

這些大臣們個個都富有才學,結果沒有一個人想到這方面,應該讓他們看看一個十三歲的少年的觀點。

“是,皇上。”話說,他還沒有寫過奏折,這奏折要怎麽寫。

慶業帝聽到賈環那番話後,心裏更加欣賞他,也越來越喜愛他這個千古奇才。只要是個明君,遇到一個千古奇才,都會想要好好珍惜,讓這個奇才好好地為朝廷效力,為他做事。

一開始,慶業帝心裏還在糾結要不要親點賈環為狀元,但是他現在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賈環,你想不想要六元及第?”

賈環被慶業帝問得猛地瞪大雙眼,一張臉上寫滿了驚愕,似乎不明白慶業帝為什麽會問他這個問題?

慶業帝見賈環被他的問題驚吓到,失笑道:“賈環,你想不想高中狀元,成為本朝第一個,甚至唯一一個六元及第的人?”雖然慶業帝心裏有了答案,但是他還是想知道賈環心裏的想法。

賈環被這個問題問倒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皇上,學生跟您說實話,學生當然想高中狀元,成為本朝第一個六元及第的人,畢竟這是一件風光的事情,沒有誰能拒絕這個榮譽。”

慶業帝聽到這話,贊同地點了下頭:“恩,你是想要六元及第?”說到底賈環是個孩子,想要六元及第出盡風頭也很正常。

賈環輕輕地搖了下頭:“皇上,學生想要六元及第,但是不能六元及第。”

慶業帝聽了這話,眼裏露出一抹驚訝,随即好奇地問道:“為什麽不能六元及第?”

“皇上,六元及第的這個榮譽太高了,學生承受不起,畢竟登高易跌重!”賈環也有虛榮心,當然也希望自己能高中狀元,成為大慶朝第一個六元及第的人,然後名滿天下,名垂青史,可是……這麽高的榮譽過後會帶來什麽,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麻煩,甚至是殺身之禍。自古以來,天才都是被人嫉妒的,沒有強大的實力保護自己,最後只會落到一個凄慘的下場,尤其是在古代。

慶業帝被賈環的這句話震到了,他沒想到賈環小小年紀會想到這方面,真是讓他非常意外。

不過,賈環的這番話卻沒有讓慶業帝感到失望,相反讓慶業帝更加欣賞他。

別說賈環一個才十三歲的少年,就是慶業帝自己本身都有些拒絕不了這個高榮譽的誘惑。可是,賈環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年,竟然能明白六元及第下的危險,真是……不愧是千古奇才。

“你這麽說,是不想做狀元了?”

“如果學生沒有連中五元的話,學生還是希望自己能高中狀元的,天下讀書人哪個不希望自己能高中狀元。”賈環苦着一張臉說,“可惜,學生之前已經連中五元,不能再高中狀元了。學生的膽子小,不想成為本朝第一個六元及第的人。”六元及第帶來的風光,可以讓他成為衆人仰慕的對象,但是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危險,尤其是在皇帝的兒子們逐漸壯大的事情,他可不想卷入朝堂的争端中,更不想年紀輕輕就死掉。

慶業帝被賈環最後一句話逗笑了:“哈哈哈哈……賈環你啊……不僅聰明,而且還十分通透。”小小年紀能抵擋住巨大的榮耀的誘惑,還能看得清楚這個誘惑下隐藏的危險,真是不簡單的。

他之前糾結,拿不定主意,就是不想毀了賈環這個難得的人才。現在看來,賈環比他想象的還要明白。

賈環一臉恭敬地說道:“皇上,您不怪罪學生不知天高地厚就好。”

“賈環,你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慶業帝笑着說,“你這是看的很明白。”

“皇上,學生就是膽子小。”一旦他六元及第,成為本朝歷史上第一人,是讀書人心目中崇拜的對象。到時候,幾個皇子都想拉他入夥,說句不要臉的話,他以六元及第的身份加入任何一個皇子的陣營,就能給這個皇子的陣營帶來不少讀書人的支持。他只能加入一個皇子的陣營,那另外幾個皇子的人會容下他嗎?答案,肯定是不允許的。所以,等他的結果是什麽,不是死就是廢。

慶業帝一臉深意地說道:“有時候就要膽子小。”

候在一旁的梁忠良聽到這裏,終于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然後對賈環充滿佩服。小小年紀居然看的這麽透徹,真是……不愧是被皇上稱贊的千古奇才。

“賈環,榜眼和探花,你想要哪一個?”

聽到慶業帝這麽說,賈環心裏便安心了:“皇上,學生就選探花吧,畢竟自古以來探花郎都長得好看,學生這點挺符合的。”

慶業帝被賈環這麽“不要臉”的話逗樂了:“哈哈哈哈,你這小子還真是……說的很對,自古以來探花郎都長得不錯,你小子的确符合。”他原本以為賈環會選擇榜眼,沒想到賈環會選擇探花,而且選擇探花的理由竟然是他自己長得好看。

賈環厚臉皮地說道:“學生覺得學生最大的優點就是這張臉長得不錯。”

慶業帝被賈環逗得笑個不停,就連梁忠良他們幾個奴才也笑了。

“好,既然你這麽說,朕就成全你做探花郎。”

賈環連忙跪下來謝恩:“謝皇上!”

“賈環讓你做探花郎有些委屈,你有什麽想要的嗎?”明明考中了狀元,卻因為某些原因不能成為狀元,降為探花郎,慶業帝有些愧疚,想要補償賈環。

“皇上,學生沒有什麽想要的,只是有一個請求。”賈環覺得趁這個時候提出那件事情的要求最為合适。

“你說。”

“皇上,學生希望學生的婚事能自己做主。”

慶業帝聽到這話,先是愣了下,他沒想到賈環提出的請求是為了自己的婚事,接着失笑:“怎麽,你怕朕給你賜婚?”還別說,他還真想給賈環賜婚。

“皇上,實不相瞞,學生早已和一個女子許下承諾。”賈環跪在地上,神色認真,“三年後她及笄,如果對學生的心意不變,學生就會娶她為妻。”

慶業帝聽到賈環這麽說,頓時來了興趣,準确來說有了八卦之心。

“你和哪個女子約定好了?”

“已經過世的揚州巡鹽使林如海大人的女兒——林黛玉,她是學生的表妹。”

“林如海?”慶業帝微微挑高眉,眼裏流露出一抹詫異。沒想到會是林如海的女兒,提到林如海,慶業帝心裏還是覺得有些可惜。林如海是他的心腹,辦事能力非常不錯,有他在揚州任巡鹽使,省了他很多的心。

林如海過世後,他一直沒有找到能頂替他成為揚州巡鹽使的人,最後無奈選了一個比較正直的大臣去做,但是沒有林如海做得好。

“林如海大人是學生的姑父,他過世後,他的女兒就被學生的祖母接到榮國府撫養。”

“朕記得林如海去世之前,還曾求朕給他女兒一個縣主之位。”

“是的,姑父怕他過世後,表妹無父無母無依無靠,所以才向皇上求恩典,給表妹求一個縣主之位護身。”

慶業帝感嘆一聲:“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賈環說道:“學生懇求皇上成全學生這個無禮的要求。”

“你先起來說話。”

“謝皇上。”

慶業帝暧昧地問道:“你喜歡林如海的女兒?”

賈環被慶業帝問得這麽直接,微微紅了臉,随即小聲地說道:“恩。”

“表哥表妹,兩小無猜,不錯的感情,朕就成全你。”慶業帝笑着說,“等林如海的女兒及笄後,朕就給你們賜婚,如何?”

賈環連忙跪下來謝恩:“學生謝主隆恩。”沒想到皇上會主動提起給他和林黛玉賜婚,或許皇上是看在過世的林如海的面子上才會答應。

還真被賈環猜中了,慶業帝之所以答應的這麽爽快,還許諾給賈環和林黛玉賜婚,的确是看在過世的林如海的面子上。林如海在世的時候是慶業帝的心腹大臣,一生為慶業帝做了不少事情,慶業帝趁這個機會想要補償下林如海。

“林如海的女兒在榮國府過得怎麽樣?”

這個問題問得賈環一時間遲疑了,他不知道該不該和慶業帝說實話。

見賈環面露猶豫,慶業帝微微挑了下眉頭,神色有些不悅:“林如海的女兒在榮國府過得不好?”

“皇上,也不能說過得不好,只是寄人籬下的生活終究不如在自己家舒服。”賈環大概地跟慶業帝說了下這些年林黛玉在榮國府的處境。

慶業帝聽完後,一張臉就沉冷了下來:“堂堂的縣主竟然被奴才們說三道四,你們榮國府的奴才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皇上,一向如此,學生小時候也經常被這些奴才欺負。如今學生考取到功名,在府裏的地位改變了,那些奴才不再敢輕待學生。”賈環之所以這麽說,是想在慶業帝心裏埋下一個種子,為他以後離開榮國府做準備。

慶業帝聞言,這才想起來賈環是榮國府的庶子,有段時間傳言賈環小時候在榮國府被奴才們輕賤,現在看來是真的。

“真是難為你了。”庶子的地位和處境的确不好,這點慶業帝深有體會,因為他也是庶子,不是皇後所出。

賈環聽到慶業帝這麽說,知道他賭對了。因為他清楚慶業帝也是庶出,一定能感同身受。

“現在學生考取到了功名,府裏的人現在都對學生非常好。”

慶業帝冷笑一聲:“當然要對你好。”賈家這些年沒有出現過一個像樣的人,現在好不容易出現賈環這麽一個人才,當然要對賈環好,這樣他們賈家才能振興起來。

“既然林如海的女兒在榮國府生活的不好,朕就收了她做義女,讓她在宮裏生活吧。”

賈環故意向慶業帝說林黛玉在榮國府的處境,就是為了博取慶業帝的同情,沒想到效果會這麽好。

“學生替表妹謝皇上的恩典。”

慶業帝見賈環比自己高中還要高興,忍不住打趣道:“你對林如海的女兒倒是深情。”

賈環被說得一張臉頓時變得通紅,有些無措地開口:“學生……”

慶業帝見賈環一副害羞不已的模樣,在心裏感嘆一句,小年輕的感情就是好啊。曾經少年的他也有這樣純粹的感情,可惜……如今都變了味。

“好了,就等做你的探花郎吧。”

“謝皇上!”

慶業帝又勉勵賈環幾句,這才讓賈環離開。

等賈環離開後,慶業帝就去找皇後,把林如海和他的女兒一事告訴了皇後,意思就是讓皇後收林如海的女兒為義女。

皇後和慶業帝的感情最好,一向支持慶業帝的事情,聽到慶業帝這麽說,二話沒說地就答應了。等殿試的成績公布後,她就下懿旨召見林黛玉,然後收林黛玉為義女。

賈環突然被皇上召見,讓整個賈家的人坐立不安,都在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王夫人得知賈環被突然叫到宮裏,覺得賈環一定犯了什麽錯,心裏別提多高興。她巴不得皇上直接把賈環撸下去,讓賈環什麽都沒有考中。

賈政一直在屋子裏走來走來,不停地問賈環有沒有回來。

“老爺,三少爺回來了。”

賈政聽說賈環回來了,連忙地走了出去。等他趕到大門口,就見賈環和一個太監說着什麽,然後太監回到馬車上離開了。

看到賈環被宮裏的太監送回來的,賈政心裏瞬間放心了很多,看來環哥兒被召見宮裏不是出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父親,您怎麽出來了?”

“環哥兒,皇上召見你做什麽?”

“沒什麽,就是和我說一些話。”

“什麽話?”

賈環一臉歉意:“父親,恕兒子不能告訴您。”

聽到賈環這麽說,賈政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很是不妥,“是我糊塗了。”

“父親放心,并沒有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

賈政聞言,心裏就徹底放心了:“那就好。”在殿試的成績公布之前,皇上突然召見賈環,很難不讓人想多。

“你進宮可有去見你的長姐?”

“沒有,皇上和我說完話後,就讓宮裏的公公送我回來,沒有提讓我去見長姐,我也不好主動提出去見長姐。”他的那番話,應該讓慶業帝知道他和賈元春的感情并不怎麽好。

“也不知道你長姐在宮裏過得好不好?”賈政現在心裏只有賈環這個兒子和在宮裏做德妃娘娘的女兒。

“我問過宮裏的公公,長姐在宮裏過得很好,父親不用擔心。”

“你長姐被封為德妃娘娘幾年了,至今沒有為皇上懷上龍種,為父擔心她……這個德妃的位子怕是要坐不穩了。”

“父親,宮裏沒有懷上龍種的妃子很多,又不是長姐一個,您就不要想太多了。”

聽賈環這麽說,賈政心裏安心了不少:“也是。”

賈政又和賈環說了幾句話,就讓他回屋休息去了。

賈環回到自己的屋子,寫了一封信給林黛玉,把慶業帝要收她為義女一事提前告訴她,不然省的到時候她會被驚吓到。

雪竹拿着賈環寫的信,去大觀園裏的潇湘館找林黛玉。

林黛玉正在擔心賈環突然被召見宮裏一事,見雪竹來了,急忙地問道:“雪竹,環哥哥回來了麽?”

“姑娘,三少爺剛剛回來了,并沒有出事。”雪竹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遞到林黛玉的面前,“這是三少爺讓奴婢交給您的。”

林黛玉見賈環給她寫信了,眼裏立馬浮現笑意,“雪竹,你等我下,我看完回一封信給環哥哥,麻煩你帶給環哥哥。”

“姑娘客氣了。”雪竹退了下去,和紫鵑到一邊聊天去了。

林黛玉看完信,先是一臉震驚,随即一臉淚水。

環哥哥……竟然幫她向皇上求恩典,讓皇上收她為義女……

雪竹和紫鵑站在外面聊天,突然聽到屋子裏傳來哭聲,兩人都被吓到了,急急忙忙地走了進來,見林黛玉哭的滿臉都是淚水,心裏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姑娘,您怎麽了,是三少爺寫了什麽不好的事情,還是三少爺寫了什麽不好的話?”

林黛玉一邊流淚,一邊搖頭:“不是,環哥哥他……被召見宮裏的時候,跟皇上提起了我的父親,還跟皇上說我在榮國府過得不好,皇上看在父親的面子上,要收我義女,要接我去宮裏生活。”

“什麽?”!雪竹和紫鵑被林黛玉的這番驚到了,兩人一臉膛目結舌地表情,簡直不敢相信她們聽到的內容。

林黛玉哭了一會兒,情緒漸漸平複了下來,“環哥哥他……為我做的太多了……”

紫鵑這個時候也回過神來,心裏非常震驚,“三少爺對姑娘您真是煞廢了苦心。”姑娘被皇上收為義女,以後的身份就是郡主,就會變得非常尊貴,這樣姑娘以後的婚事,府裏的老太太再也做不了主。府裏的人也不敢再小看和輕待姑娘了。

雪竹笑着說:“三少爺一向對姑娘的事情上心。”沒想到三少爺明明對林姑娘用情真深到這個地步。

“環哥哥……”這樣事事為她着想,處處替她安排周到的環哥哥,怎麽能讓她不喜歡,怎麽能讓她放棄他。

“姑娘,奴婢恭喜您了。”紫鵑真心替林黛玉感到高興,被皇上收為義女,姑娘以後就再也不用看府裏的人的臉色。

“這件事情你們暫時不要說出去。”她何其幸運遇到了環哥哥。

“姑娘放心,奴婢絕對不會亂說。奴婢還等着看府裏那些人得知姑娘被皇上收為義女時的表情。”他們家姑娘終于要揚眉吐氣一次了。

林黛玉被紫鵑的這句話逗笑了:“你這丫頭……”

“姑娘,雪竹還等着了,您趕快寫封信給三少爺。”

“好。”

雪竹和紫鵑見林黛玉要寫信,兩人又退了出去。

“雪竹,你家三少爺真是……太有本事了,竟然能讓皇上收我家姑娘為義女。”

雪竹揚起下巴,小臉上是滿滿地驕傲和得意:“我家三少爺的本事多着呢,你以後吃驚的地方還多的是。”

“三少爺現在在我的心裏就是神。”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誇張。

很快,林黛玉就寫好了信,讓雪竹帶了回去。

雪竹回去後,把信交給了賈環,順便告訴他林黛玉哭了一事。

“三少爺,您是怎麽做到的,讓皇上收林姑娘為義女?”

“皇上之所以會收表妹為義女,是看在過世的姑父的面子上,姑父在世的時候是皇上的心腹,對皇上忠心耿耿。”

“就算是這樣,皇上也不會無緣無故要收林姑娘為義女吧,您肯定說了什麽?”

賈環笑了笑,沒有回答雪竹的這個問題。

“下去吧。”

見賈環不說,雪竹就算好奇,也不敢再問了。

賈環打開林黛玉的信,被信裏的內容震了心神。

其實,林黛玉就寫了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她這一生遇到賈環是最幸運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賈環小心地收好信,嘴角溢出一抹溫柔至極的笑容,遇到他何其有幸嗎?

次日,傳胪放榜。

殿試公布成績的儀式,跟前面會試它們不同。會試是直接在貢院的牆壁上,張貼錄取的人名。而殿試是要到宮裏放榜。

傳胪,就是殿試揭曉名次的儀式。

天還沒有亮,榮國府就變得忙碌起來,今天是殿試揭曉成績的日子,這對榮國府來說是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

賈環用了早膳,就前去宮裏。

賈政又是親自送他去宮裏,在去的路上他比賈環還要緊張。

等到了宮門口,已經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整潔幹淨的衣服,站在宮門口,焦灼地等待着宮門打開。

賈環穿着應天書院的校服,一身白色的校服襯托他的更加俊美,猶如誤入凡塵的谪仙。

他一來,就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知道他昨天被皇上召見,很想知道皇上對他說了什麽。或許他已經知道這次殿試的名次。

雖然大家都想知道,但是都不敢冒然前來找賈環。

賈環早就知道自己的名次,所以內心非常平靜,神色也非常淡定,和周圍焦急不安的相比,就太顯目了。

其他人看到賈環這副淡如松地模樣,更加肯定賈環知道了這次殿試的名次。他們很想知道自己的名次,但是還是不敢去問賈環。

過了一會兒,宮門打開,在太監的引領下,一百五十個貢士有序地進宮,依舊來到保和殿。

一百五十個貢士站在保和殿的門口,等待着傳胪放榜。

沒過多久,慶業帝在一群大臣的簇擁下走進保和殿。

今日放榜,慶業帝肯定是要親臨的。

經過一系列隆重的儀式後,接下來就是宣布名字。

這次參加殿試有一百五十個貢士,但是錄取的進士只有三十個,這就代表着一百二十個貢士不會成為進士,可想而知在場所有人的心情是多麽地忐忑不安。

在一百四十九個貢士的焦急等待下,賈環已經知道自己是探花,所以他一點都不着急。

一位身穿官府的禮部的人員手持聖旨,站在一百五十個的貢士面前,開始高聲宣讀:“慶業辛亥殿試第一名——高文亮。”

禮部的人員聲音非常洪亮,能讓在場一百五十個貢士聽地一清二楚。

他的聲音剛落,就掀起了不小的轟動。

第一名是高文亮,不是賈環嗎?

賈環見在場所有人都看向他,神色波瀾不驚,任由他們用不解、同情、嘲笑等眼神看着他。

禮部的人員繼續宣布:“慶業辛亥殿試第二名——吳雲山。”

榜眼是吳雲山,賈環連榜眼都沒有考中嗎?

之前,賈環在會試上出盡了風頭,惹得其他貢士都非常嫉妒。現在見他連榜眼都沒有考中,一個個心裏都充滿了幸災樂禍。

他們剛笑話賈環,就聽到禮部的人員宣布:“慶業辛亥殿試第三名——賈環。”

探花竟然是賈環?!

不過,好像也沒有這麽難接受,畢竟賈環之前連中五元,考中探花也沒有好奇怪。

接下來,禮部的人員宣布接下來二十七位進士的人名。

等三十名的進士名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