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等待
飛回美國東部的飛機要七個小時,林南在百無聊賴中,一遍又一遍地複盤着這一次的面試。
前三輪他的發揮都無可挑剔,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這第四輪面試了。秦川一次次地抛出高難度的追加問題,但是林南覺得自己的思路是對的。
至于秦川會不會給自己過,心裏還是打鼓。畢竟應屆生競争激烈,哪一個不是削尖了腦袋想進大公司?
何況作為一個美國人眼裏的“外國人”,留學生必須證明自己足夠好,好到可以PK掉同期競争的能言會道的美國人,才能在矽谷的職場占據一席之地。他之前把簡歷投到大廠這個職位的時候,只是抱着“萬一會被選中呢”的心态,想要僥幸試試而已。
下了飛機,林南立刻打開手機刷新,可是除了父母的微信,什麽也沒有。林南嘆了口氣,就打車回了自己的學校。
學校所在的地方在兩個東岸大城市中間,去哪個城市都需要驅車三個小時以上。這樣的尴尬的位置,說得好聽點是學術氛圍濃厚,說得難聽點就是把人死死地困在了大學城裏。
今天是周五,美國學生都開始在兄弟會的小別墅裏開起了轟趴。第二天早上,不出意外,就會看到妝花了的女生從小別墅裏出來,搖搖晃晃地走回自己的宿舍。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林南對這樣的大學文化一直置身事外。
剛到家,橘貓就在門口等候了。這次去西海岸三天的面試,林南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貓。他把鑰匙給了鄰居,拜托對方每天來給貓開一個罐頭。
一看到林南回家,橘貓先是兇兇地對林南喵了幾句,像是埋怨,接着就一下又跳到了林南懷裏開始撒嬌。橘貓是他在領養中心帶回來的。在這個半年在下雪的東岸大學城裏,橘貓和他相依為命,一起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行李收拾妥當,林南坐在電腦前,開始繼續投遞簡歷。也許第一次面試就去大廠,确實難度太大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雖然福利不能和大廠相比,但是作為在美國職業的起點,也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對方願意花錢給自己辦工作簽證,可以以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作打算。
這些初創公司裏也分三六九等,已經上市并且持續盈利的,跻身獨角獸正在瞄準時機上市的,現金流緊張苦撐的,還有曾經的市場被搶走現在開始裁員的,簡直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相比一直是行業領頭羊的大廠,這些公司反而更喜歡有經驗的員工,希望招了人抓來就能頂用。對需要培養至少六個月以上的新人,興趣寥寥。
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逛了一圈,林南想到在大廠都走到這一步了,有些不甘心。
他決定給面試官發感謝信。這個過時的招數是學校的職業計劃課程教過的。可是他昨天太緊張,沒有找面試官要聯系方式。
要不找獵頭詢問面試官的郵箱地址?可是轉念一想,這就等于去詢問秦川的聯系方式了,心裏總覺得有點不妥。
這時候郵件突然有了新郵件提醒,發信人是大廠的後綴。林南既迫切地想要打開,又害怕是拒信。
唉,早死早超生吧。林南點開了郵件。
還好,只是大廠獵頭的郵件,說今天內部會開了一個會議,面試官讨論非常激烈,如果他們這周商量出結果,自己最遲下周會給林南打電話,讓他耐心等待。
母親的電話來了,因為時差關系,母親總是在這個時候打來,是國內的清晨,美國的下午。母親詢問了林南面試如何,叮囑了幾句多加衣服,以及不要不舍得用錢之類的話就挂上了電話。
在美國的這三年,林南從來報喜不報憂,和家裏每周通一次電話。雖然說來說去也就是那幾個話題,但是林南還是堅持每周都打,只是讓父母放心。
林南這天夜裏為了給自己留後路,趕緊網投了好幾家別的公司,忙到半夜。這麽做,其實是為了對抗自己內心的焦慮。再過一個月就沒有選擇,必須得回國了。可是自己都二十五歲了,就這麽狼狽回去,實在是和自己來美國的願景相悖。
林南迷迷糊糊睡去,夢見被人追殺,夢見掉下懸崖,驚醒,再也無法入睡。
等待太讓人煎熬。
和獵頭約定的時間到了,林南戰戰兢兢接起電話。
獵頭:“你好林先生,謝謝你來我們公司面試,你也知道我們的候選人很多,所以花了很久的時間讨論。真的非常感謝你的耐心等待。”
“您客氣了。也謝謝貴公司能給我這個機會。”林南雖然內心焦灼,卻還是耐着性子應付着場面話。
獵頭:“你對自己的表現感覺怎麽樣?”
“嗯,我已盡了全力。”
獵頭:“哈哈,我知道你肯定想知道結果。我就不賣關子了。Congratulations! 你通過了面試,接下來會有同事來和你對接,讨論工資和其他福利。”
林南一瞬間如獲大赦,懸着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
獵頭還是blah blah得講了半天官方客套話。林南激動地根本聽不進去。
這下工作簽證有了着落,而且也終于不用再向家裏要錢了!自從林南父親的貿易公司倒閉,有兩次林南獎學金見底,只好向家裏要錢的時候,內心都充滿了歉疚。
林南将這樣的好消息第一時間發給了父母,不過此刻國內還是淩晨,父母一覺起來才能看見他的留言。
他突然意識到,原來秦川給了自己通過。
林南的內心此刻五味雜陳,但是他無暇分析自己內心的複雜情緒,下個月自己就要入職了。他必須開始變賣家具,在網上尋找西部的落腳點。
_________
飛機還有二十分鐘着陸,上次來舊金山面試的時候沒有閑情逸致看風景,這一次,林南從懸窗往下看,透過雲層,想仔細打量一下這個曾經在教科書裏提到的矽谷。
和紐約那種高樓大廈林立的繁華不同,這座城市從古至今都是喜愛冒險的掘金者向往的城市,擁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矗立在碧藍的海邊,小小的半島上房屋鱗次栉比,沿着101號公路,一直綿延到南邊的山谷地帶。
或許,以後會在這裏安頓下來,又或許,自己又當了一回過客。
離入職還有三天時間,林南決定在城市裏當一把游客。
坐在去往城市中心的輕軌上,林南看着窗外出了神。
既然已經搬來舊金山,是不是該約秦川見一面呢?這樣的念頭在腦海中出現了一秒就被自己給否定了。七年過去了,他還是放不下自尊心。
林南拿出手機,搜了一下秦川的英文名。第一行就彈出來了秦川的LinkedIn頁面。秦川的名字旁邊沒有會員的标志,林南決定賭一賭,點了進去,希望秦川看不到最近訪客。
秦川的簡歷是無可挑剔的。排名前茅的常春藤畢業,接着就去了大廠工作,在人才雲集的大公司裏一年一升,飛快坐到了主管的位置。這個速度比同期的美國人還快了兩倍。
在左上角照片的位置,秦川沒有上傳身着西裝領帶的正裝照,而是選了一張十分生活化的照片。虛化的陽光樹蔭背景下,秦川穿着白色T恤,微笑地看着鏡頭,濃濃的眉毛形成一道陰影,讓照片裏的人多了一份神秘感。
只要點一下“邀請”,林南就可以和這位老同學聯系上。可是林南還是猶豫了,退出頁面,關了屏幕。
下了車,林南走在這起伏很大的城市街道裏,陡峭的上坡路讓人走着很吃力。路邊沒有一間房屋和地面垂直,而是因為地勢全都和地面形成了六十度左右的夾角。每一家外牆粉刷的顏色都有自己的個性,好像在和旁邊的鄰居劃清界限。不時有電纜車經過,發出叮叮叮的響聲,仿佛穿越回了過去。
林南終于走到了這座地标式的建築物,金門大橋。雄偉的大橋矗立在濃霧裏,只能隐約看見紅色的鋼筋和橋面。
舊金山臨海,即使是在初秋,氣溫也很低。林南觀摩了一陣子,被冷風吹得頭疼,趕緊躲進旁邊的游客中心,想要買一杯熱咖啡暖暖身體。
喝着咖啡,林南習慣性地掏出手機,頻幕上赫然彈出一條藍色的系統提醒,點開,發現秦川主動發來了LinkedIn的好友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