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妻妾,委屈
董鄂明敏在府裏接到來自康熙的賞賜,一些西洋的小件玩意兒,再有上好的綢緞布匹玉佩挂飾等物。謝了恩,又讓人小心的把東西歸置好。
送走了前來傳旨的公公,董鄂明敏對紫鳶道,“皇阿瑪聖恩,待爺回來得準備着明日進宮謝恩了。”
紫鳶抿嘴笑,“爺在宮裏時,萬歲爺便常有賞賜,等爺回來,福晉跟爺提一聲便是了。”
董鄂明敏點了點頭,問,“東院兒可收拾好了?”
“按福晉說的,都弄好了。”紫鳶對新月郡主并無太大好感,見董鄂明敏臉上似有不安,勸慰道,“福晉就放心吧,爺辦事素來妥當的。”
董鄂明敏知道自己失态了,她剛與胤禟大婚一個月,整個府裏林林總總的事情尚有些吃力。那個新月格格她也是見過的,一張臉楚楚可憐,又是這樣高貴的出身,讓她怎樣安心呢?
……
胤禟回府時已近傍晚,董鄂明敏服侍着丈夫去了外面的衣衫,換了家常穿的細棉布袍子,也不系腰帶,松垮垮的罩着,極舒适。聽董鄂明敏說了康熙行賞的事,胤禟點了點頭,“嗯,知道了。收拾收拾,明天昨們去莊子裏住幾天,說起來你還沒去過呢。”
董鄂明敏歡喜的應了,“那可好,咱們府裏事少,托給紫鳶就行了。”
“住半個月,端王府的事就讓林嬷嬷去辦吧。”胤禟換了衣衫坐在榻上喝茶,瞅了邊兒上的林嬷嬷一眼,道,“嬷嬷也是老成的人,府裏宮裏的規矩也是盡知的。侍妾是按什麽規格辦,嬷嬷就看着些。雖說那是王府,嫁進來也不過是個格格。”
林嬷嬷忙應了,心裏卻替自家姑娘歡喜,看來九阿哥果真厭惡那個新月郡主。
董鄂明敏想了想,笑道,“爺,我看着紫雁也是個妥當的,就讓紫雁同嬷嬷一道去吧。”見胤禟點頭,董鄂明敏瞅着胤禟的臉色道,“爺,妾身想着,要不要接大阿哥回府裏養着。”
胤禟擡眼看向董鄂明敏,并不說話。
董鄂明敏的臉慢慢漲紅,低頭絞着帕子,胤禟道,“額娘在宮裏寂寞,寶寶代我們承歡膝下也是盡孝了。偶爾接他回來住便罷了。”
“爺說的是。”董鄂明敏的聲音輕如蚊吶,胤禟嘆了口氣,握住妻子的手,“你有這份心是好的,寶寶那裏暫且在額娘宮裏住着,日後去上書房念書也方便。”
“妾身知道了。”
Advertisement
“來,別想這些了,我回來的晚了,你吃飯沒?”
董鄂明敏收拾起心情,笑道,“沒呢,我一個人下午吃了點心,也不餓,想等爺回來一道用。紫鳶,春杏,着他們傳膳吧。”
胤禟當天便歇在正院,好好安慰了自己的小妻子一番。
兒女都是債,像端親王就生了個讨債的女兒。
自從康熙下旨把新月賜與九阿哥,太後也派嬷嬷将新月郡主送回王府,整個端親王府便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知道了自己女兒說的那一番話,端王福晉直接暈了過去,端親王恨不能生吃了新月。
可有啥辦法呢,自己造的孽。
端親王想提前跟九阿哥套套近乎,可實在摸不着九阿哥的影子,人家不上朝不理政的,找九貝勒府吧,門房永遠說九貝勒出府未歸。端親王只得作罷,想改由自家福晉曲線救國。
可憐端王福晉,自從出了女兒這檔子事,在太後面前是失盡臉面。更別提宜妃,早咬着牙攢了一肚子的火氣沒處發呢。
夫妻兩個正想轍呢,端親王便因禦前失儀被康熙訓斥,降了郡王爵。
如今一頂小轎,兩個嬷嬷便要将女兒擡了去,端王福晉有委屈也不敢說,還得治了果子酒請九貝勒府的嬷嬷侍女享用。
“嬷嬷,還有些許嫁妝要如何處置呢?”端王福晉先塞了個大紅包給林嬷嬷。
林嬷嬷皮笑肉不笑,“貝勒爺攜我們福晉去莊裏小住,這事兒便交給了奴才來辦。臨走前貝勒爺說了,一應儀程都有規矩,吩咐奴才按規矩走便是。福晉也別為難老奴了,我家福晉出嫁時也只有四個陪嫁丫頭,日後有了側福晉減一等,侍妾一流再減一等,府上格格帶一個丫頭便是主子開恩了。至于嫁妝,又不是明媒正娶,也用不着十裏曬紅妝。收拾收拾幾個箱子就過去了。”
端王福晉也不敢開罪這些嬷嬷,否則到時候也是自家女兒吃虧,唯唯應了。
端王府的新月郡主便被一頂青色小轎悄無聲息的從角門擡進了九貝勒府,自此,關于新月郡主的消息,京中再無所聞。
……
漸近深秋,在莊子裏住了幾天,胤禟便攜妻子到香山賞紅葉,去禪寺聽鐘聲,賞遍了北京城一花一景。漸漸京中人都知道九貝勒夫妻生活美滿琴瑟合鳴。
康熙正是心煩,四阿哥八阿哥在山西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的奏折傳來時,又有禦史參奏兩位阿哥手段剛烈強用軍糧,一家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康熙懶得聽這些人争執,待臣子散了便到後宮消散,正巧去了宜妃宮內。
宜妃滿面喜色,康熙笑,“怎麽,有喜事?說出來給朕聽聽。”
“是老九家的有喜了。”宜妃甩帕子行了禮,眉眼都帶着笑,“太醫昨兒個請平安脈剛診出來,小九連進宮的空兒都沒了,還是周嬷嬷進宮同臣妾說的。臣妾賞了些人參燕桂補身子的藥材,皇上看着可還妥當。”
康熙坐下喝着茶,唔了一聲,這方面小九便是挺厲害,這才多大工夫。
“你辦事朕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康熙看着杯裏的茶道,“這是大喜事。倒是小九府裏人少,他大婚前朕總想着他年紀小也沒賜他什麽正經妾室。你挑幾個顏色好的賞給小九吧。”
宜妃笑,“臣妾同皇上真是想到一處了。”
無來由的,康熙便覺得氣悶,挑眉道,“朕還說怎麽也不見他進宮呢,原來是陪媳婦安胎呢。”
“他是剛剛大婚,小夫妻也難免的。臣妾只盼着他們夫妻和美呢。”五阿哥的嫡妻只有一個女兒,宜妃盼嫡孫多年,如今小九那邊傳了好消息,大喜之下竟沒看出康熙臉上的不悅。
康熙說了幾句便又回了養心殿。
康熙陰着臉,拿着書卻看不進一個字。天漸漸黑了,梁九功輕手輕腳的點起了燭臺,康熙淡淡地說,“梁九功,傳九阿哥進宮。”
梁九功侍君多年,見康熙心情不好,麻不溜的去辦了。
……
胤禟剛得知老婆有了身孕,着實歡喜,也松了口氣,這女人有了自己的兒子,也就不用再打寶寶的主意了。還沒吃飯呢,就見魏珠手捧聖旨,後頭跟着三個顏色出衆的妙齡少女,心裏罵了一聲,他爹他娘的效率還真是奇高啊。
剛讓人帶下去安置了,又接到着傳胤禟進宮的旨意。
“扶福晉先去用膳,”胤禟說着,對董鄂明敏道,“你用了膳早些休息,皇阿瑪這時候傳我進宮,估摸着有事呢。可能要宿在宮裏。”
董鄂明敏點了點頭,又讓人拿大毛衣裳,吩咐服侍的人好生伺候着。看胤禟帶人走了,才轉身去休息。
林嬷嬷心裏嘆口氣,小心的扶着自家姑娘道,“福晉,着人傳膳吧。”
“罷了,我還不餓,你們先去吃吧。”董鄂明敏淡淡地說。
“福晉不為自己想,也得為小阿哥着想呢,這頭兩個月,可不能虧着孩子。”林嬷嬷溫聲寬慰,“奴婢瞧爺這高興勁兒,是真疼愛小阿哥呢。”
董鄂明敏摸了摸肚子,臉上才有了一絲笑意,“把剛賜下來了格格安置好了,就按着東院那位的标準吧。”
胤禟踏進養心殿的大門,便感到氤氲在養心殿上方的陰郁之氣。待小太監通傳,梁九功親自引胤禟進去。
康熙正在批奏章,書房裏燒着兩個銀絲炭的炭盆,整個房間暖烘烘的舒服。胤禟先請了安,康熙眼皮子都沒擡一下,說了聲,“起吧,梁九功,把前兒個內務府拿來的帳本子給九阿哥看看。”
“皇阿瑪,兒子還未用晚飯呢。阿瑪還是先賞兒子口吃的吧。”胤禟說得可憐。
康熙手一頓,“你媳婦這一有了身子,連你的三餐都照應不到了麽?”
“哪裏。”胤禟見康熙開了口,展顏道,“光顧着看皇阿瑪賜給兒子的美人兒了,哪裏還顧得上吃飯哪。”
“一點子出息都沒有。”康熙這才轉眼看向胤禟,吩咐道,“服侍九阿哥脫了外頭的大衣裳,一點眼力都沒有。”
“兒子哪兒敢用阿瑪身邊的人。”胤禟在宮女的幫助下去了厚披風,搓搓手,坐在康熙對面說,“外頭可真冷,像要下雪的樣子。”
胤禟的臉梢有些發白,康熙問,“騎馬來的?”
“嗯,我想着阿瑪可能有什麽急事呢,沒敢耽擱。”胤禟此話一出,康熙龍心稍悅,溫聲道,“別總是慌慌張張的,晚上天黑,偏又騎馬,冷不說,萬一磕了碰了呢。”又催着要手爐給胤禟捧着暖手。
胤禟笑,“這才什麽時候就用手爐,來杯茶就是了。”覺得康熙真是更年期到了,想一出是一出,八百裏加急的把他叫來屁事兒沒有,還給他臉色看。
在清宮,康熙的标準是一日兩餐,基本上下午二點鐘左右用了午膳,晚膳都只傳些點心墊補。其他的像康熙晚上再傳些宵夜就是了,胤禟卻一直适應不來,他是标準的一日三餐加宵夜。
康熙便也同胤禟稍稍用了些膳食。晚膳後,康熙批奏章,胤禟便籌劃海上貿易的事。
燭火映美人,康熙的心卻不在奏章之上。
康熙當然不是傻子,他八歲登基十三歲大婚,坐擁後宮佳麗,對感情一事絕不陌生。對胤禟這種無來由的牽絆簡直讓他自己都有些惱恨,父親對兒子的感情麽?即便對太子,他也從未有過這種想把人時時留在身邊的念頭。
康熙已經想得很清楚,朕既然現在想見到你,你就得出現在朕身邊讓朕看見!朕已經是天下至尊,何必委屈自己!
至于倫理親情,唐太宗納了李元吉之妻,李治娶了武媚娘,唐玄宗寵了兒媳婦……站在天下之颠的人,若沒有這種自由,這皇帝又做得有何趣味兒呢。
非常人行非常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