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又見過壽,氣悶

胤禟是個極妥當的人,像皇子阿哥如胤祹這般哪裏會知道市井行情,所以胤禟給胤祹找了個好去處,天然居。

關鍵是天然居有個妙人兒,李衛。

如今李衛已經升了掌櫃先生,當然這是胤禟的意思。李衛便沒多問,反正可以拿更多的工錢,少問少錯,人家知道規矩。再說這京城酒樓大都背景雄厚,也不是他一個小小舉子可以招惹得起,低頭做人才比較穩當。

胤禟也沒跟李衛客氣,李衛一聽大掌櫃介紹,只覺得天上一個悶雷在頭頂炸天,他,他,他碰到皇子了。

李衛倒還知道規矩,先行了禮問了安便站一旁侯着。

“沒別的事,李衛,上次我見過你,喜歡你這脾氣,我查過了,你還欠櫃上二十五兩銀子。這麽着,如今我這十二弟在學着當差,你是個機伶的,這酒樓,我便給十二拿去玩兒。這兒每天出入的帳息,你都送到我府上去,我會給十二察看帳冊。其他的,你三天去我府上一次,十二但有疑問,你來跟他講。”

李衛忙應了,“小的便凡知道的,絕不會藏私。”

“這樣便好,你的工錢,我給你翻一番,你現在還在跟夥計們合住,我讓大掌櫃給你安排了後院單間兒,你閑了可以備考,有什麽事可以跟我說,能幫你我一定幫。”胤禟道。

李衛謝了又謝,胤禟笑着擺擺手,“別來這些好聽的,日後你飛黃騰達了,別記恨我讓你做過酒樓的小夥計就成,”

李衛笑,“草民若有那種大造化,果真是祖墳冒青煙了不成。”

“事在人為。”拍拍李衛的肩頭,胤禟笑,你是史書中鼎鼎之人哪,我卻是去爵幽禁的皇子,不知将來,我們各自能走到何方。

帶着十二,胤禟有心叫弟弟嘗嘗店裏的招牌菜,李衛笑,“今兒個真是不巧了,今兒個是索相的壽辰,咱樓裏的大廚給叫到索相府上獻藝了,所以今天咱們這兒才這麽清靜呢。”

“嗬,這剛過了明相壽辰,又輪到索相了,他們兩個離得倒挺近。”怪不得是死對頭呢。

“誰說不是呢,不過聽說索相如今不為官了,府中也沒大擺宴席,倒不比前幾天明相家三天流水席,聽說明相家前的巷子口都堵了個結實,連人都進不去了呢。”

“你倒知道清楚。”

“爺過獎了,草民在這兒做工,難免消息多些。”李衛道。

Advertisement

胤禟笑了笑,真是個難得的聰明人,站起身拍了拍李衛的頭,“好好幹。”

……

真是有吃不完的席,過不完的壽,索額圖的壽辰,太子估計會去吧,胤禟笑,“十二,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胤祹便是少出門也覺得有些不妥,拉拉胤禟的袖子,低聲道,“九哥,人家索相又沒給咱們請柬,這冒冒然的去怕是……”

“怕啥,咱們去是給他面子呢。”胤禟笑着捏捏十二有些嬰兒肥的小臉兒,“別怕,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着呢,如今咱們的親阿瑪當政,偶有小錯也無不雅。”

胤祹嘟囔,“我都十三了。”九哥你怎麽還拿人家當小孩子。

皇子出門無不前擁後簇,何況胤禟素來妥當的,安排了四十騎侍衛,一群人便趕往索相府。人家索府這大喜的日子還閉門謝客呢,小心成這樣子,還真是憋屈了。不過你碰到了康熙這種鐵腕帝王,你不縮進頭去便容易上斷頭臺。

門房也分外客氣,先是作揖請安,問來歷,胤禟握着馬鞭笑,“這是我十二弟,我是九阿哥,來看看索相,太子哥哥來了嗎?”

門房一見這位的排場語氣,再次請安,畢恭畢敬的請人進去。

因太子殿下在,索額圖這位家主得陪客,便是索額圖的兩個兒子前來迎接胤禟胤祹兩兄弟。

廳中只有簡單的一桌子素席,太子殿下居首位,索額圖下首陪坐,如今胤禟胤祹兩人一來,倒熱鬧了,先各自見禮,太子殿下笑,“你倒是消息靈通的很,怎麽知道我來給叔公賀壽?”

“臣弟是去酒樓吃飯,聽說大廚不在,又多嘴問了一句,原來今日是索相大壽。我想着,這壽日定有不少好吃的,便是太子哥哥也會來叨擾的,便同十二來了。反正索相家是開了席面,多我二人也不嫌多吧。”胤禟笑嘻嘻的笑在太子殿下下首。

索額圖笑,“兩位阿哥都是貴客,臣便是想請都請不來呢,只是老臣近日茹素,阿哥們稍待,這就整治席面去。”

“無妨,宮裏都是大魚大肉,倒是素的更可口。”胤禟笑對胤祹道,“十二弟也嘗嘗,索相家有一道素燒三珍,是皇阿瑪都贊的,當年太皇太後便最喜歡索相家獻的這道菜,索中堂欲将廚子孝敬太皇太後,不過太皇太後道君子不奪人之愛,只是讓皇額娘常獻此菜而已。”

瞧瞧,這就是號稱不參政的九阿哥,随口說來便是一樁雅事,恰到好處的讓索額圖也多了幾分感觸,太子殿下更是勉懷當年。

索額圖笑道,“沒想到連這等小事九阿哥都聽說過,都說九阿哥博聞強識,果真名不虛傳。”

“小時候聽皇阿瑪閑談時說起過,便記住了。”胤禟夾了一筷子紅燒筍,“看索相倒是清瘦了許多,太子哥哥那裏補品最多,可不要小氣了才是。”

太子殿下笑,“你就知道摳我的東西,倒是也大方一回才是。”

“哪裏,太子哥哥還不知道我,有一個花倆的主兒,家裏哪有餘糧。”胤禟笑着哭窮。

“行了,少跟我說這些,還是老話,你但有不夠的地方,去我那裏拿就是。”太子殿下笑道,“不用你銀錢破費,倒是你念了這些年的書,寫了這些年的書,如今正是叔公的好日子,你但有好句子也念出來給我們聽聽,也是風雅之事。”太子殿下改走文藝路線。

是啊,你別以為文人不值錢,可詩詞值錢,瞧瞧納蘭容若一首詩,萬人傳頌。人家胤禟也擅長此道,想着明珠過壽日,康熙親賜了四個大字,真是羨慕死了一批官員。這索額圖,論哪兒也不比明珠差啊,他明珠有啥,不就有個皇子外甥麽?人家索額圖呢,人家有個太子外孫,人索額圖他爹還是輔政大臣之首,當初為了保康熙親政,那真是嘔心瀝血,若不是索尼死得早了,也不用費了血勁去智擒鳌拜。

兩相對比,論出身論門第論功勳,索額圖都不比明珠差。再看明珠壽日那叫一個風光熱鬧,索額圖這裏就算自己是為了太子才退的,心裏畢竟有些不自在。當然,如今當朝太子響當當的坐他家裏為他賀壽,這不自在就去了七分,又一聽胤禟要做詩,頓時剩下的三分不自在也沒了,只是笑着給胤禟斟酒,還邊謙虛,“臣這一輩子碌碌而已。”

胤禟偷笑,你跟明珠還真是知己啊,話都說得一樣。

胤禟略一思量,笑道,“倒有幾句詩詞,不過胡谄而已,索相看看可好。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誰成器,拓馬長槍定乾坤。揮軍千裏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這邊胤禟念完,索額圖仔細思量,把這幾句詩想了又想,嚼了又嚼,恨不得吞進肚子裏去,笑道,“九阿哥真是好文采,好文采。說句張狂的話,這詩竟不像九阿哥這般年紀做出來的,仿若經過塵世一番歷練,才有此語。”

你真是好眼力,胤禟笑,“胡谄而已,索相不要笑話我才是。”

這廂胤禟還在吃飯,小林子氣喘虛虛的進門,跪地上先“嘭嘭嘭”嗑了三個響頭,滿臉的歡喜,笑道,“給主子賀喜,府裏人來送信兒說是福晉生了,是個小阿哥,請主子回去呢。”

胤禟“騰”的站起來,對着太子行了一禮,“太子哥哥,弟弟先回去了。那個,十二。”胤禟一看十二,太子殿下笑道,“十二弟同我一道回宮就是,我先跟你道喜,回去我便讓你二嫂給弟妹準備補身子的東西,你先回去,別急,路上不準騎快馬。”

“是,知道了。”胤禟笑道,“臣弟先回去了。”

索額圖識趣的只說了幾聲恭喜,沒再多留胤禟,胤禟一陣風似的離開,回家抱兒子去了。

董鄂氏小小年紀,雖有母親陪伴,仍吃了大苦頭,胤禟回去時董鄂氏仍在昏睡,董鄂夫人是個極爽俐的婦人,笑道,“我讓明敏喝了安神湯,才睡沉了,貝勒爺不如先去看看小阿哥吧,可真是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跟貝勒爺生得極像。”

說實話,剛出生的小孩子還真沒啥看頭兒,胤禟讓奶娘抱着瞧了一回,又問了太醫老婆啥情況,才算放了心,真心誠意的謝過岳母,“這些天還是要繼續麻煩岳母照顧敏敏了,我差事忙,還要常在皇阿瑪禦前聽用,家裏顧得少些。”

“貝勒爺這是哪裏話,敏敏還不是我親生的女兒麽,不過本份罷了。”董鄂夫人有了親外孫,笑容也比往日燦爛三分,“倒是有句話老身多嘴了,劉氏與柳氏也都有了身子,如今月份也足了,産婆便是這個就很好,倒是奶娘嬷嬷的也該預備下了。”

“岳母所慮極是,這些我也不是很懂,就勞煩岳母受累參詳參詳了。”

董鄂夫人也不過一說,只是将事攬在自己手上罷了,同見胤禟果然應了,便不再多話,又說起給董鄂明敏調補之事,還有就是自從這院子裏三個女人有了身孕便現無侍寵的女人,平日裏也不知道胤禟怎麽過了,可是有了外室啥啥的,董鄂夫人十分為女兒操心,可礙于立場,還不好提這茬。

只是将這府中之事略說了幾句,胤禟便操持着進宮謝恩去了。

要胤禟說,整個後宮也就他娘他奶奶是真心高興罷了,便是他老爹,康熙也是皮笑肉不笑的給了幾件玩物賞賜,康熙帝有苦說不出有氣發不出,當真是憋得難受。當日晚上又少不得好好收拾了胤禟一番。

康熙氣悶之下便提出要去外面透透氣,胤禟提議,“去聽曲兒吧,有好去處,姑娘好,嗓子也好。”

康熙冷笑,“你這是嫌孩子少呢。”

胤禟好脾氣的笑,“那咱去酒樓吃飯。”

“宮裏啥沒有。”康熙冷臉。

“要不去逛大街,看民生民景。”

康熙一挑眉,“外頭刮大風的吧,你成心想讓朕受涼生病早些死了,朕龍禦歸天後你好找新人吧。”

這酸得,胤禟捂着牙,“阿瑪,您說去哪兒就去哪兒,兒子陪您,行不?”

康熙冷哼,“越發沒個主見了。”

胤禟一聲呻吟,扶住額頭,不說話了。康熙指揮着梁九功,“上次朕去柘潭寺,不是跟法師說了要許七七四十九天的齋戒麽,如今政務煩忙,倒沒了空閑。只是話說了,總不能糊弄菩薩,九阿哥向來為朕所喜,給九阿哥收拾收拾,去後面小佛堂裏為朕齋戒去吧。”

“阿瑪,親阿瑪,我知道錯了,我跟您認錯,成不成,您消消氣吧……”

于是胤禟簽署若幹喪權辱國條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