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倒黴的說客

三阿哥事事都差胤禟一頭,沒承想胤禟被轟出養心殿後,一場官司還是他輸了。

憤怒之下,免不了多跟人唠叨幾句。

如今他唠叨的對象便是自己手下的墨客,陳夢雷。

陳夢雷也是有名的博學鴻儒,可惜這人命運不大好,始終混不到康熙跟前去。索性便投了禮賢下士的賢王三阿哥門下,陳夢雷也算有幾分見識的,笑道,“三爺何必自作煩惱,九阿哥便是勝也是慘勝。依三爺所說在養心殿,皇上狠狠訓斥了九阿哥。上次,九阿哥罵死禦史,算是不修德行;如今又有門人惹出人命官司來,就是禦下不嚴;三爺您想,這樣的一個人,皇上真的還會繼續看重他嗎?草民私下認為,九阿哥面兒上贏了官司,卻輸了萬歲爺的心意。”

唉,要不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呢。太會忽悠人了。

陳夢雷一席話把三阿哥哄樂了,胤祉眉宇間松快了許多,笑道,“可不是麽?如此,我們靜觀其變便是。”哼,看你能得意幾時!

三阿哥心滿意足的出了陳夢雷的小院兒,去福晉董鄂氏的屋裏消遣。

董鄂氏迎出門來,笑道,“今天爺回來的早。”

“眼瞅着天又熱了,不知道皇阿瑪避暑會帶誰去?”三阿哥體态豐盈,摘下帽子,遞給一側的小婢女,坐下道,“去年沒點爺的名兒,今年興許有份兒呢。若是點了爺随駕,你也跟着一同去。”

“那可好。”董鄂氏笑道,“塞外怎麽說都比京裏涼快,咱們家不是在那兒修了園子,住着也便宜。”

三阿哥笑問,“知道噶禮這人麽?”

“怎麽不知道,論起來,噶禮還是妾身的遠房堂叔呢。不過是一家子血緣遠了,走動的便不多。”董鄂氏笑着服侍丈夫換了家常的薄衣袍,“這些事兒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我阿瑪做壽什麽的,噶禮都會來走動。我在家時從禮單上看到過他的名子呢。”

董鄂氏笑起來頗有幾分明媚,“其他的,我卻是不知了。要不等下次永泰來時,爺您自己問他。”永泰是董鄂氏的胞弟,三阿哥正經小舅子。

“再說吧。”三阿哥清涼了許多,坐在椅中道,“今天在朝裏打了個照面,聽着跟你們是一個姓兒的。”

董鄂氏笑,“董鄂家也算是老姓了,不說別人,九貝勒夫人也是我遠房堂妹呢。我們兩家以前走得近時,堂妹還在我家小住過呢。”

嘆口氣,董鄂氏偷眼瞧三阿哥聽得認真,便道,“外頭人說起來都羨慕堂妹有福氣,嫁給了九阿哥。可爺也知道,九阿哥那幾件事兒,有哪個是尋常的。他家大阿哥養在宮裏,堂妹這家也才好當些。前幾天堂妹來府裏跟我說話兒,聽她那口風,九阿哥怕是外面有人呢。”

Advertisement

三阿哥笑,“怎麽,九夫人找你訴苦了?”

“訴不訴苦的,堂妹反正嫡子傍身,誰也越不過她去。”董鄂氏年輕嬌俏,這一嗔之間,頗有幾分韻味兒,三阿哥忍不住握着老婆的手心兒,使勁兒捏了捏,笑,“何必羨慕旁人去,今年定讓福晉心願得償……”

董鄂氏羞澀一笑,酡紅的臉上似要滴出血來。

說喜歡,董鄂氏嬌美俏麗,也惹人喜愛。不過三阿哥着實見識到了嫡子這東西的不凡,想着毓慶宮明晃晃的嫡孫,三阿哥不由期待起自己的嫡子來。

康熙怕熱,每年六月份必然去塞外避暑,介時蒙古諸王亦會去承德陛見。

聽到大臣請奏,康熙點了皇子的随扈名單,大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随駕,三阿哥五阿哥留守京城,協太子輔政。

其實,按照本心康熙倒想太子去塞外散散心,不過想到太子妃再過幾月便要臨産,康熙盼望太子妃能再次産下嫡孫,便讓太子留在京城。

反正是做慣的活兒了,太子也沒啥意見,倒是提了一句,“皇阿瑪,小九兒素來也喜歡去塞外跑馬,他現在也沒什麽差事,倒是不如跟着皇阿瑪去長長見識。”

這尊大佛留在京城可不好供奉,太子是知道康熙同胤禟之間的事兒的,瞧着如今這勁兒好像是分了,可誰知有沒有分清楚呢。小九兒那脾氣,想起一出是一出,康熙又不在,真出點啥事他得吃不了兜着走。

康熙不耐煩道,“他也沒次次都随駕的理兒,這回讓他在京裏好生呆着就是!怎麽,是他找你說情的?”提到這兒,康熙這倒有了幾分期盼,若真是如此,他還會再考慮考慮的。

太子讪讪的笑,“是兒子多嘴了。”

“行了,下去吧。多關心政事要緊!”

康熙滿心窩子的都是火,如今他一想到胤禟便血壓上升,這小子,不但不識擡舉還是死硬派,嘴巴又賤又硬,他就不知道說句好話讨個乖巧,給康熙個臺階。

做慣了皇帝的人,你必須理解他們,他們自認為不是凡人,是上天的兒子,是天命所依之人。對于這樣的神人,你想他先低頭認錯,這簡直就是做夢。

要是以前小打小鬧小脾氣,康熙做個小低伏讨佳人歡心,低個頭還沒啥,還是個情趣呢。如今這情形,人家紅口白牙的說要分開,他一國之君點了頭。所以,為了尊嚴計,康熙即使憋死,也不會主動找胤禟複合。

不過,有些話他不能說,卻不代表太子不能說。

康熙眼中浮現幾分淺笑,瞥了太子一眼,低頭寫了兩筆字,才道,“說起來,你跟小九素來交情好的,有時間去看看他,開導幾句,也是你做兄長的心了。”

“是,兒子也正有此意呢。”太子只得順着康熙的話頭說。

他爹這些天情緒一直很壞,除了偶爾把小九揪進宮罵上一頓才會好些,鬧得他這做兒子的也跟着吃挂落兒。

可這事兒,怕是難讨了好去。康熙既然開了口,太子便道,“昨兒個皇阿瑪賞的楊梅,小九最是愛吃呢。兒臣正好帶些時蔬瓜果去,他定會喜歡。”

“去吧,不必跟朕請示了,朕還能攔着你們兄弟交往不成。”康熙道,“朕這兒還有不少奏章,便不同你說話了。”

太子恭敬的跪安。

太子十分痛恨自己多嘴,讨來了這趟苦差,別弄個裏外不是人才好。回家吩咐側福晉李佳氏準備些瓜果梨桃,尤其是那楊桃,用冰鎮着別壞了,挑好的。

太子妃身子沉重,如今便讓李佳氏管理毓慶宮事宜,李佳氏笑道,“爺放心,一準兒挑最好的,保準兒爺滿意。”

太子道,“何柱兒,去九貝勒府上說一聲兒,明天讓九貝勒在家歇着,我過去看看他。”

太子十分想拉個掂背的,可把人想遍了,除了他還知道這等密辛,剩下的便是養心殿裏的小太監們了。

嘆口氣,太子只有硬着頭皮上了。

知道太子殿下親臨,胤禟掃榻以待。

太子微服出行,先将車上的禮物交給門房,擡腳便進了府。

胤禟在煮茶。

紫砂壺,白玉盞,碧螺春,玉泉水。

湖藍的袖子露出一大截玉白的皓腕,胤禟擡手,懸腕,一注翠綠清香的茶湯傾入雪白的玉盞之中。

“殿下請嘗。”

太子觀其澤嗅其香品其味,點了點頭,“不錯,茶香濃郁色澤清亮,好茶。”

胤禟輕抿了一小口,便放下茶杯,“殿下此來所為何事?”

“幾日未見,你倒與我客套了。”太子笑着飲盡杯中茶,“我來的目的,你已然知道。當初我有沒有勸過你,問過你?你現在才來後悔,晚了。”

“我從沒有後悔過。”胤禟也只有對着太子能一抒胸中煩悶,臉上露出一個極是模糊的微笑,“知道麽?我是真正的喜歡他,也努力過跟他在一起,不過很可惜,失敗了。”

太子不着痕跡的皺了下眉,又恢複了笑容,“這兩天我瞧着皇阿瑪心情不錯,你去說幾句好話,便什麽都有了。像如今這樣窩在家裏當個商販子,能有什麽出息?”

“說結束就是結束了。”胤禟笑,“讓你白跑一趟。”

“小九兒,你有沒有想過正經當差。”太子也懶得再多說,他的身份立場,根本不适合做這倒黴事兒,便轉了話題,“真正的像其他兄弟一樣領上一份差事,給朝廷出力。說實話,我早便覺得可惜。”太子笑着又重複道,“你這樣窩在家裏挺可惜的。”

“嘔心瀝血也是一輩子,平平淡淡也是一輩子,”胤禟靠在躺椅上,放松着身體,嘆口氣,“我累了。這幾年住在養心殿覺得很累。搬出來盡得訓斥了,一句好話沒有,就算我的心是鐵石做得也成灰了。做不做商販子,總得混口飯吃,這一府的人等着我養活呢。”

太子無端覺得感傷,不是沒見過胤禟在養心殿得意的模樣,帝王百依百順的寵愛。

太子勉強笑道,“別說這些了,我帶了些新鮮的瓜果來,昨天剛到的貢品,有冰鎮的楊梅,你最喜歡的,我一見便讓人給你留下的。”

“那可好,楊梅新鮮時味兒最好。”胤禟笑着吩咐小林子,“去收拾出一些來。”

周邊一人皆無,太子輕聲道,“你自己看着辦吧,皇阿瑪叫我過來的。你想想,皇阿瑪可有什麽是得不到的呢?你軟乎些吧,別逼他真用強找個宅子把你關了鎖了,到時你要怎麽辦?”

“這次皇阿瑪出京避暑,我就在京裏呆着吧,讓我好好想想。”胤禟苦笑。

太子點頭,不再提這些舊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