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幾日後,林管家就帶着大批的行禮先上路了,大運河直通南北,一路水路下去倒也方便。只不過京城據最近的碼頭也有一天的路程,為了不至于大件的行禮拖後了大家的行程,林管家早一天帶着行比較笨重的行禮就先赴碼頭了,這樣不不至于裝卸的時候還要大家都等着了。

第二天,林如海也帶着林黛玉和衆多丫鬟仆婦們往碼頭趕去。雖說已做了精簡,但丫鬟仆婦加上小厮們也有上百人,再加上皇帝派來的保護林如海的衛隊,浩浩蕩蕩的竟有幾百人之多。前面是一支一百五十人的小隊開道,再往後是林如海坐的馬車,接着是林黛玉的八寶香車,再往後是陳姨娘坐的車子,後面則是丫鬟們的馬車,小厮們多是騎馬,再往後還有幾輛裝日用品的車子,以備主子們喝些茶、吃個點心之類的。因為行禮都已經提前運走了,所以車子倒也不多。最後面則是另一百五十人的衛隊殿後。

林府這一大對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出了府門走向街道,剛開始的時候還好,畢竟是貴族的聚居區,能住在那裏的都是見過世面的。但走到普通百姓的聚居區裏的時候就很快圍上了一群人争相觀看。林黛玉也很無語,按說京城的來百姓怎麽說來都見過些世面呀,怎麽還是這種表情。其實她不知道的是京城的老百姓雖然見多了官員出入,但像這樣大規模的、前後有這麽多衛士護衛的還真不常見呢?

林黛玉都可以聽見他們的議論。

這個死死的拉着調皮孫子的手、以防他一不留神之下就闖入隊裏搗亂的老婆婆拍着手說:“哎呀呀,這是什麽官呀,好大的排場!”

那個正放下手裏忙着的活計,趕來觀看的一身粗衣的婦人驚訝的道:“是啊,好多年沒見這麽大的排場了,馬車裏的一定是個大官!”

還有一些小孩子們跟着馬車跑的,被各自的大人們拉走。廢話!沒看一旁跟着的那些衛士們兇神惡煞的眼神,萬一孩子們搗亂得罪了裏面的大人,那還不得悔死!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一個肩膀上搭着一塊毛巾的一眼看去就是個店小二的年輕人一臉神秘的說。

“你知道,你倒是說說呀!”一旁的人起哄。

“好,好,我說,你們可聽好了!”店小二神氣的甩了甩毛巾,清了清嗓子道:“剛剛過去的可是皇上新任命的江南大都督林如海林大人。”說道皇上的時候還拱手行了一禮,充分表現自己對皇權的擁護。

“江南大都督是什麽官職你們知道不?”店小二接着說。

一旁的人聽了都連連搖頭。

“江南大都督就是管理江南的人,那可是一品大元,到了江南更是土皇帝了,你們說這排場能不大嗎?”

“呀,這還真是個大官呀!”人們議論紛紛。

馬車漸行漸遠,這些話語漸漸遠去,又會有新的話語充斥而來。林黛玉聽着這些紛紛攘攘的言語,倒覺得好笑,不管什麽時期、什麽地方,人們的八卦之心都是一樣的呀!

沒有大件行禮的拖累,林府一行人走的倒也不慢,在申時三刻(大概下午四點)的時候就到了碼頭。林管家已經把行李都裝上船了,明日一早就能出發。府裏早就在碼頭旁租了一個小型的院子,今日就要在這留宿一晚了。

進了房間林黛玉就把自己放在軟榻上了。紅蓮端着洗臉水進來,問道:“姑娘是累了嗎,快來洗把臉,早點休息吧!”

“我還行,也不是太累,就是覺得挺無聊的。”林黛玉說,确實,她修真後已經很少會感到累了,就是做太長時間馬車,有點無聊,剛開始的時候還能聽聽街上的人都在議論什麽,但時間久了,就覺得沒意思。大街上環境太噪雜,也不适合打坐修煉,進空間吧,也不合适,萬一被人發現什麽不是更麻煩嗎?

“姑娘不累也快歇歇吧,明天還有船要坐呢?可得打好精神!到了船上就有固定的房間了,到時候奴婢們也可以陪着姑娘說說話,也不至于悶得慌。得虧姑娘不暈船,要是像綠藕那樣,可不得遭罪呢?”紅蓮說,幾年前來京的時候做的也是,當時綠藕和幾個小丫鬟可是吐得天昏地暗的,讓人看着就揪心。幸虧暈船的不是姑娘,要不還真是麻煩呀,不過如果姑娘也暈船的話,以老爺的脾氣估計寧願費事點都陸路也不會讓姑娘遭這份罪的。

“是啊,不過這次沒關系了,我不是給了她們暈船藥嗎,你一會告訴她們幾個明天一定要記得吃!”林黛玉說,吸取了上次好多人都暈船的經驗,她這次讓大夫開了點暈船藥制成藥丸,關鍵的不是藥丸,而是她把每個藥丸都輸入了一絲的靈氣,這次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是,奴婢一定把話帶到,不過姑娘不說她們也會吃的,雖然不知道管不管用,不過死馬當成活馬醫,她們可不想再遭受上次的折磨啊”紅蓮笑說。

這話林黛玉倒是信的,畢竟她上一世也是暈船的,那難受的勁,真是死也不想在嘗試一遍了,今生換了個身體倒是沒了這個毛病,不過即使這個身子仍是個暈船的體質,修真後也不會有什麽關系了。在紅蓮的伺候下洗漱了一番,林黛玉就以休息的借口譴退了衆人,進了空間。

空間比以前又擴大了不少,七彩聖蓮已長出了小小的花苞,其實這個花苞早在林黛玉達到元嬰期的時候就已經初見雛形了。但是過了那麽久仍不見有絲毫的變化,難道是因為她修為還不夠,或是需要什麽契機?林黛玉想,不過她也只是疑惑罷了,倒也沒有太着急,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

林黛玉來到梧桐樹下又開始了修煉,讓真氣在經脈裏緩緩運行,幾個周天之後林黛玉感到體內的靈氣充盈了很多,就停了下來,又在空間裏轉了一圈,摘了好些果子出去。這些天林如海都忙着了解江南的情況,還要不時聽衛士的報告,再說路上到底不比家裏,隐蔽性也太低,他已經好久沒進空間了,不過每次林黛玉去的時候都會摘好多果子出來,讓人給他送去。

第二天一大早,林黛玉就被紅蓮她們叫了起來,洗漱後用完早餐就要登船了。林管家已經提前雇了三艘樓船,每艘都是兩層,容納林府的衆人是足夠了。林黛玉在丫鬟們的簇擁下上了裝飾最豪華、也是最大的一艘,林如海當然也在這一艘,另外兩艘船則是下人們和行李。衛士們則分散在三艘船上,當然林黛玉和林如海所在的這艘船上最多。

船上的空間很大,林黛玉也有自己的房間。樓船勻速行了一會兒,幾個丫鬟驚喜的發現暈船藥真的有用,林黛玉心想當然有用了,當她的靈氣是擺設啊,不過這話也只能在心裏想想罷了,萬不能說出來的。沒了暈船的折磨,綠藕她們一個個倒活躍了起來,先是争相到甲板上去看運河,看膩了以後又聚在屋子裏玩紙牌。林黛玉則是那本書躺在軟榻上随意的翻着,林管家布置這艘船的時候想得還挺周到,一應用品都很齊全,連房間的擺設都不落俗套,如果不是不時的可以感覺得到身下的晃動,她都以為這是在陸地上呢?

看了一會兒書,林黛玉就打開窗子想看看運河兩岸的風光。如今是四月份,春夏之交,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時段。運河兩岸整整齊齊的栽種着一排排的垂楊柳,據說楊柳名稱的由來還與隋炀帝有關。傳言,隋炀帝雖是暴君,但對美女确實溫柔體貼的,一次他酒後張望,見炎炎烈日下揮汗挽龍舟的美女們個個愁眉不展。于是召集群臣商議給美女遮蔭之策。随行的大臣虞世基奏道:“啓禀我主,可于堤上多值柳樹,根可護堤,葉可飼畜,茂可遮陰也,”炀帝恩準并大賞虞世基。他還派人在所有柳樹上便挂綠稠,每株之上皆書以鬥大的“楊”字,自此柳樹便被人稱為“楊柳”了。當然這一只是一種說法,至于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運河兩岸的柳樹皆是枝繁葉茂的樣子,既不顯得過于碧綠也不會太過稚嫩,在林黛玉看來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不像柳樹剛剛抽芽的時候,帶着淡淡的淺黃,給人以脆弱的感覺;也不像盛夏的時候,整個葉子都呈現出一種碧綠甚至藏青的顏色,給人一種滞重之感。細長的柳條随風飄揚,鮮綠的柳葉相互摩擦着沙沙作響,順着和煦微暖的涼風悠揚的流轉到人的耳膜,如一股清泉般劃過人們的心際,帶來一種清涼之感。閉上眼睛細細的感受這難得的微妙,風吹着額際的短發斜斜的滑過臉頰、掃過耳郭,就連心也跟着開闊了起來。這就是大自然的奧妙!

此時如果旁邊有人的話,他(她)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副場景:微開的菱形镂花窗子前,一位絕世的佳人,正閉着眼睛感受着和煦的微風;一頭如墨的青絲,斜斜的披在肩上随風飄蕩,面容姣好、峨眉淡掃,纖長濃黑的羽睫在暖風的吹拂下微微顫動,應着吹彈可破的瑩潤的皮膚,更顯得不似人間所有;淡綠的羅裙随風飛舞、衣帶飄揚,宛若仙子一般。唉,可惜如斯美景竟無人欣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