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通關文書
羅維禮之前問司徒關于那個去遼境的通關文書一事,司徒當時立刻去辦了,真的不出二十日,那文書就辦好了。司徒收到那文書時,羅維禮人已經出發去宿州了,所以司徒就幫他收着。
那文書是司徒找自己那個遼國商人朋友給弄的,那友人與遼國皇太子相熟,告知那皇太子道:“殿下,那下飯醬是這個索讨文書的人制的。他說有不少食材需要來遼境采買,為了行走方便,就想要一封文書。”
那遼太子就親自書寫發放了。等羅維禮自宿州歸來,給司徒送醬時,司徒便将那一直收放得妥妥的文書交予了他。他一看,淡黃錦緞的面子,裏面硬質的紙(好像比畫山水畫那種紙還要厚一點),三折,一展開,豎寫的遼國文字,他也看不懂,左下角落款處,應該是人名,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四四方方的紅印蓋在那落款處。
羅維禮挺開心的,這麽的話,他就有了出入境的“護照”了,到時找個翻譯什麽的在遼境內跟自己跑一跑,就用不着非得指望着那個什麽湯城。要是跟着那個湯城的話,別到時被他拐哪兒去都不知道。
他将那本通關文書收入襟口(胸前衣服的口)....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那落款處用遼國文字寫的人名,是“耶律洪基”,也就是日後的遼道宗,遼國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皇帝。
估計如果羅維禮知道這一點的話,可能他從收到文書那一刻起就會開始盤算如何打點利用好這一層關系。他為人是厚道,但是沒說他不“厚黑”....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他是很“厚”很“黑”的一個人,沒辦法,為了生存....為了生存得好....
^^^^^^^^^^^^^^^^^^^^^^^^^^^^^^^^^^^
羅維禮給司徒送去第三撥盤醬的時候,司徒又想跟他談這種醬的“壟斷”問題,羅維禮這次不想“睬”他,跟他打了兩圈太極就把事兒給摁住了。
羅維禮最讨厭受制于人,雖然說他跟司徒有老交情在,而且司徒并不是想真正制約他,可是他不可能就這一直這麽地将銷售渠道固在司徒這裏。
所以,他得把司徒這種“一有什麽新醬就想全據為己有”的習慣給斷了,不能再應允他,應允了的話,哪怕只是口頭的,也得去做,所以不能再“随口”地這麽答應他了。
他把事摁下了之後,司徒也沒說什麽,他擡眼望了望司徒,道:“放心吧,我和你的生意關系永遠都在,你就算不把這醬給占了,日後也有的是你的好處。”
司徒這一年半以來,對羅維禮也是了解了不少,釋然地笑了笑:“羅老弟,這可是你說的,日後不能不作數。”
^^^^^^^^^^^^^^^^^^^^^^^^^^^^^^^^^^^
這盤醬的層次口感,還真是每悶上一個半月左右,就變上一點。感覺新奇的很,不過,雖說有千般變化,卻總是在“好吃美味”這個框框裏打着轉的,不會說變成難吃的。
羅維禮在出行歸來後就立刻開了一壇,試了個味,給那司徒送了三壇去,回來後一個月之後,又開了一壇,嘗味之後見層次又有變化,就又給司徒送去。
接着見司徒也不知怎的,他樓子裏這醬用得好像挺快,就問他是不是給別家分號給分了些去了,結果司徒說不是的,說他近兩個月以來創了好些個新菜式,全是炒盤,大竈熱油、鐵鍋長鏟,一出鍋的都是熱辣辣、香噴噴的炒菜,現在這個天,來個熱炒配個米飯,很是受歡迎。
羅維禮見司徒這樣....闡述這些個事兒時還一副挺“落寞”的神情,好像在指責自己沒有把貨都供給他似的,就....唉,讓他差人把家裏所有的盤醬都運了回他樓子。
羅維禮是想說,反正現在自己還沒有将制醬投入一種大規模的“生産線”式的生産方式,制出來的醬供司徒一家樓子以及他家的分號,有時候都有點緊,那麽算來的話,在自己進行工廠式制醬模式之前,把醬都給了司徒也是可以的。
司徒差人把羅維禮家裏的醬都運了過來之後,面上神情明顯地就開懷了起來。羅維禮也看出來了,只是仍是沒有允他說什麽、一年之內這醬都只供他一家樓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