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更合一 豬崽崽和高産量紫薯
午飯前, 葉家的老院子裏,擺了一簸籮六色的包子,十八個白胖飽滿帶着紅尖的壽桃, 另外一個簸籮上擺着苗媽給做的一身衣服和鞋子, 葉大爺爺看着臉上笑得褶子都皺到一塊兒了,他拉着葉二爺爺的手,感慨地道:“這日子可真是沒得說了,以前就咱們兄弟倆的時候,可沒想到還能有這麽大一家子人,還能過上今天這日子。”
蘇老太那邊開始擺桌子吃飯了, 雖然只有自家人,但是還是擺出了兩桌,男人們喝酒,女人們帶着孩子開一桌, 桌上雖然也是素菜居多,但也是湊夠了雞肉魚幾樣葷菜,這可比過年都豐盛了。
開飯前, 兒子和孫子孫女們都排着隊上前祝壽,大房的老大葉晖十八歲、葉明十五歲、葉蔓蔓十三歲,二房的三個女兒, 三房就是過繼的葉甜甜家,四房是還在打光棍的葉小叔,站出來一排也是看着整齊精神的一大家子人, 大家夥一起開口說着吉祥的福壽詞, 葉大爺爺站在上首,笑呵呵地受了,又說道:“好好, 都起來,趕緊吃飯!”
葉大爺爺平常也是話不多的,就是這樣的好日子也沒有更多的話說了,底下的幾個小的早就等不得了,一窩蜂地沖到桌子邊坐好,一時之間桌子上筷子都被舞出了殘影!
一頓飯接近尾聲時,忽然有人猛烈地拍着院子的大門,大聲地叫着:“多田哥,快快,母豬們要生了!”
母豬要生小崽崽?!
一屋子的人頓時也顧不得滿桌子亂七八糟的碗盤了,都跟在葉爹的後面往豬圈跑去。
村子裏最寶貴的母豬要生小崽崽了,那可代表過年有肉吃了,誰還顧得上別的人呢!
葉多田跑到豬圈,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圍着了,豬圈裏有此起彼伏的豬哼哼聲,他趕緊拔開人群大聲地叫道:“大家都散散啊,圍着人多了,空氣不流通,豬崽崽們也會被吓到的。”
一聽說豬崽崽們會被吓到,大家夥趕緊利索地跑到旁邊的地方站着,一只耳朵支愣起來仔細地聽着豬圈裏的動靜,誰也不肯離得太遠。
幸好葉多田也知道豬崽預期就在最近,随時做好了準備,豬圈每天一大早就打掃幹淨,用石灰水洗過消毒。
只是沒想到四只母豬一起發作了,蘇知青已經将之前準備好的東西都拿出來了,她事先雖然也看了好多遍那本母豬護理的筆記,但是臨到事了,還是緊張得有點手抖。
葉多田雖然之前也特意學過,但畢竟還是頭一回上手,而且這豬崽可是全村人的希望,養殖場的發展可全都指着這些小豬崽呢。
不過他還是穩住心神,進了豬圈仔細地查看了一下,發現應該時間還早,便出去招呼村民都各自去上工,說是時間還早着呢。
果然和葉爹說的一樣,母豬們哼哼了半下午,一直到将近後半夜才紛紛将崽崽們都産下來。葉爹和蘇知青,以及幾個安排過來幫忙的嬸子們清理幹淨,再仔細一數,頓時都樂開了花,這四只母豬,居然産了三十只小崽崽!
葉爹忙完豬圈裏的活回到家時,已經天亮了。
Advertisement
葉甜甜看見葉爹挂着深深的黑眼圈,卻滿面笑容、精神奕奕,不由地問葉爹,葉爹笑得嘴巴都合不上了:“這批母豬可真是争氣,總共下了三十個豬崽,而且沒有病弱的,全都特別壯實,看來這野豬是比家豬旺相啊。”
葉甜甜不由地在心裏暗暗道,這可不是什麽野豬,而是經過多少代人工培育的優良品種,自然是特別壯實的。
在葉家還在吃早飯的時候,三十只小豬崽的事情便傳遍了全村,一時之間大家夥吃飯都定不下心來,有些人便想到三十只小豬崽,村裏的養殖場沒有那麽大地方,是不是會分到各家各戶讓大家夥來養?
想到自己家裏也能養豬,這豬還長得比以前的那種黑豬長得快,養一年到過年的時候一頭豬怕是能殺出兩頭豬的肉,很多人心裏頭格外火熱。
到下午下工的時候,葉雨順召集大家夥開會說小豬崽的情況時,大家夥去村口集合的動作都比往常迅速了許多。
站在臺子上的葉雨順,一張黑臉仿佛都不那麽黑了,滿臉的皺紋也舒展了很多,他舉着他的大喇叭照例還是先喊了一陣跟黨走,聽黨的話,勤勞建設社會主義的話,然後才開始進入正題。
“全體社員們,咱們大隊今年風調雨順,好事連連,上半年春小麥也在大家夥的努力下獲得了豐收,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另外咱們大隊裏發展的副業竹編家具廠和制蚊香也都不錯,現在母豬又順利地産下了小豬崽崽,咱們得感謝誰啊?”
一群原本還興奮的村民們愣了:這竹編家具廠和蚊香那是要感謝葉解放幫大家夥将東西賣到城去了,這母豬産崽難道要感謝母豬?
葉雨順一看下面一張張迷茫的臉,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這個大隊長真是運氣不好,怎麽就碰到這麽一群憨憨的村民呢?
他清了下嗓子,大聲地道:“當然是要感謝黨,黨建設了新中國,給我們帶來安寧的日子,給了我們良好的政策,這要是還是在打鬼子的時候,誰有心思發展副業還養豬崽崽,沒養兩天就被人給搶了去!”
村民們這才恍然大悟:對對對!這是得感謝黨!
葉雨順接着道:“咱河東大隊不容易啊,山多地少,糧食産量上不去,大家夥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在公社裏還是年年排倒數,名聲不好聽不說,孩子們也餓的面黃饑瘦,小夥子大姑娘成家也找不到條件好的對象,我這個大隊長慚愧啊。”說着他頓了頓,“大家夥看看現在有了豬崽崽都沒有地方養,是不是很憋屈?”
被說到了痛處的村民們眼圈都紅了:“憋屈啊!”可是憋屈能咋辦呢,祖輩都是這麽過的,他們能咋辦?
葉雨順道:“我們村委會的幾個幹部商量了,今年我們要建磚瓦窯,咱買不起磚,自己燒磚,給豬崽崽們住磚瓦房,給咱們的孩子們住磚瓦房!”
村民們都沸騰了,都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磚瓦房這可真是不敢想啊。
葉雨順繼續講話:“不止是要建磚瓦窯,還要修好咱們村通往外面的路,省得一到刮風下雨,咱們就是有好東西也送不出去,這是不是耽誤的都是功夫?不過咱們的目标雖然偉大,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現在村裏的養殖場遇到了困難,小豬崽崽們住不下,就等滿月了分給各家各戶,大家好好養,争取過年宰豬吃肉,讓家裏的孩子老人都過上好日子!”
葉雨順看着村民們熱情地答應着,便叫了林會計拿出來事先寫好的紙團:“三十只豬崽崽,咱現在就抽簽,等滿月了各家就按抽到的順序去領豬崽崽,這一個月裏,抽到豬崽崽的人家就輪流去豬圈裏幫忙,畢竟那豬崽崽可都是有你家的份呢。”
有村民就在下面吼道:“那要是沒抽到咋辦?不就沒肉吃了?”
葉大隊長白了他一眼:“分到各家的豬那也是集體財産,到了過年的時候由村裏決定分配,給公社裏交了任務豬,村裏也留一頭殺了給大家夥分肉吃。”
一時大家又按照各家的平均工分排隊去抽簽,抽到有號的人家都樂瘋了,大人小孩子們都一窩蜂地跑去豬圈,想要看看哪只豬崽崽會是自己家的。
每天往豬圈裏送豬草的人更多了,還有許多人自願地來幫忙打掃豬圈,點上自家做的蚊香,将整個豬圈打扮得香噴噴的,生怕豬崽崽們住得不樂意了。
最後還是葉多田說太多生人進豬圈會吓得母豬不産奶,大家夥這才罷手,只站在豬圈外用熱烈的目光看着那一只只白白嫩嫩的小豬崽。
就在村子裏的目光都集中在豬崽崽身上時,□□們住的茅草房前,一個瘦弱的人影趁着大家夥都不注意地時候溜了過來。
林婉婉和顧承光都去幹活了,只有秦克堅因為年紀大還受了傷,被大隊長批準能休息兩天,他雖然年紀大了,可是一輩子在戰場上練出來的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敏銳,他早早就察覺到暗處有一雙眼睛在偷偷觀察他,不過沒有感覺到惡意,他便也沒點破,只在院中轉來轉去,活動着手腳。
院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林小雅,她手裏拎着好不容易偷偷從家裏拿出來的一些糧食和她換來的一個新陶罐。
她是知道多年後事情的走相的,這個老人據說是一個戰功累累的軍人,因為脾氣火爆,說話耿直被下放到河東村,說是下放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大隊長葉雨順對這個老将軍一直照顧有佳,一直到□□過去,老将軍得到了平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大隊長家也跟着得到了不少好處,甚至他家的一個孫女還考上首都的大學,被安排了讓人羨慕的工作。
林小雅覺得,她終于可以利用到自己夢境中得知的一切了,天知道她在最初看到這三個人和夢裏一樣,來到了河東村時,她那激動又欣喜的心情,雖然确實有很多事情和夢裏不一樣了,但是總歸還是有好事發生,老天爺還是站在她這邊的。
正當她腦中思緒紛呈的時候,身後突然有一個聲音叫她:“小同志,你在這裏做什麽?”她吓了一跳,回頭卻發現是那個年輕一些的改造分子,這才松了口氣,撫着胸口,怯怯地說道:“我是來給你們送些東西的。”
顧承光眼中閃着疑惑,神色卻絲毫未動:“是大隊長讓你送來的吧,怎麽不進去呢?”
林小雅咬咬嘴唇道:“不是大隊長,我是隊裏林會計的女兒,我爸特別佩服軍人,他知道你們都是上過戰場打過仗的,尤其是老将軍還打過鬼子,所以叫我偷偷來給你們送點東西。”
“你爸怎麽知道我是将軍的?”一個滄桑渾厚的聲音突然在她身後響起,她又被吓了一跳,頓時有點結結巴巴地道:“我爸不知道……就胡亂猜的。”
老人眼睛有些渾濁,目光卻依舊銳利:“你們家不知道我們是□□嗎?還敢接近我們。”
林小雅本來也不是什麽精明能幹有見識的人,兩輩子也和氣勢這麽威嚴的人打過交道,但是她又不甘心就此放棄,還是将手上拎着的東西放下:“我爸就是敬重您打過鬼子……我得先回去了,你們多多保重。”
顧承光沒有阻止她,等她走了,才打開她留下的袋子,發現是一些玉米粉和一個陶罐,确實是他們急需的。
他看看老首長道:“您怎麽看,我總感覺這個女孩子十分違和,會不會是……間諜?”
秦克堅搖搖頭:“不太像,就算是,老頭子現在也沒什麽利用價值,走走再看吧。”
顧承光提着東西進門:“管她呢,東西倒正好是咱們要的東西,前幾天要不是誰家扔了一個舊罐子,咱們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秦克堅倒是樂了:“你個小子咋還是這麽臭不要臉的無賴勁,啥東西都敢收。我看之前那個舊罐子更好,不打眼,而且我直覺那罐子雖然舊,一點也沒有破損,農戶人家的日子你沒過過,這種東西根本沒有人會扔呢。這村裏倒是有幾個心軟的好人。”
“人不知道是不是好人,但是這東西我看了,肯定是好東西。”
林小雅當然不知道這兩人私下裏對她充滿了懷疑與警惕,她只覺得收了自己的東西,多少也會承些人情,以後再慢慢來,總能拉近關系,反正他們離開村子還得将近十年的時間呢。
此時,葉甜甜正在家裏到處找自家的陶罐呢,葉爹這些天為了照顧剛出生的小豬崽,總是深更半夜才回來,她今天便撈了兩條小鲫魚,打算做完晚飯後,用陶罐焖一個魚片粥埋在草灰堆裏,用那一點點餘溫焖出來的粥,香味醇厚,別提多養人了,葉爹半夜回來喝上一碗,熱乎乎地睡覺,也能彌補一些身體上的虧損。
葉二爺爺見她出去進來地,便好奇地問道:“甜甜,這是幹嘛呢?”
葉甜甜:“打煨湯的那個罐子呢,明明就放在竈房裏,死活就是不見了,老鼠也不能拖得動那麽大一個罐子吧?”
老鼠?!葉二爺爺不由有些尴尬在笑道:“是那個灰灰黑黑的罐子嗎?”
葉甜甜:“是啊,爺爺您見過的呀!”
葉二爺爺咳嗽了一聲:“那個,我以為家裏不用了,我拿到那邊去了……”說着向外邊随意指了指。
葉甜甜不明白了,一臉疑惑。
葉二爺爺老臉有些紅:“就是村裏新來的那幾個勞改分子,我看他們也沒個做飯的,就拿去扔在他們門口了……我以為家裏不用了呢。”
葉甜甜這才明白,她笑着道:“是好久沒用了,我也是一時想起來,回頭讓我爸再去換幾個回來,這東西不經用,容易打呢。”
葉二爺爺趕緊道:“我明天就去換,保準讓你有東西用。”
葉甜甜也沒有推拒,這種陶罐在隔壁村子就有人家會開窯做,大家都是随便拿點糧食就能換幾個回來,葉二爺爺雖然腿腳不好,走過去倒也不太遠。
田裏的稻子已經一片金黃,葉家的自留地裏,紅薯花生也該挖了,他家在春天時候因為一家人傷的傷,病的病,種的就比別人家晚,村子裏的自留地基本都收幹淨了,他家才開始收。
不料這一收拾就引起了大家的圍觀。
葉家的紅薯個頭格外大不說,一根藤下結得也比別人家的多,顏色還格外的不同,居然全都是深紫色的皮!
路過的人家不由地都來看稀奇了。
當然這種紫皮紅薯又是葉甜甜的功勞了。
看稀奇的衆人都特別着急想要看看這格外與衆不同的紅薯最終能挖出來多少,再看着葉家幾個老的老,小的小,動作慢的讓人心焦,有幾個熱心的大嬸便自動跳下田來幫忙。
河東村分給村民們的自留地,那自然不是什麽可以種水稻水麥的良田,不是坡地就是沙田,種紅薯倒是很合适,收獲的時候也不怎麽費力,用力拉着藤蔓一扯就是一嘟嚕的紅薯。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五分地的紅薯沒兩個小時都被挖出來了,大家夥又去找隊裏的大秤,找會算賬的計分員來算。
好家夥,最後的結果真是把衆人都驚呆了,雖然也料到葉家的紅薯産量不會低,但是也沒有料到會這麽高,五分地就收獲三千來斤,這畝量還不得六七千斤啊,真是種上一畝紅薯都夠一家人吃飯了。
聽聞到這個消息的葉雨順也大步地趕了過來,他還拉着在豬圈裏面忙乎的葉多田一起,他看到眼前滿滿當當的紅薯,喜得眉毛都跳動起來:“多田,你家這紅薯是從哪尋的種子,怎麽照看的?這産量怎麽這麽高!”
葉多田還不明白怎麽回事,這紅薯是他閨女從山裏剪回來的藤子插的,他本來看那紅薯葉片肥厚油亮,莖條也格外粗壯,料想産量不會低,便沒有反對,要說照看還真沒怎麽照看,他家勞動力不夠,幹旱的時候也沒有像其他人家,還挑水澆過,真就是天生天長。
他擡起頭望望村子不遠處連綿不斷的山頭,這座山怪不得老人都說是守護村子的神山,還真是深藏着不少寶貝。
葉雨順當然并不是想知道他是在哪裏找到的種子,他只想将他家的紅薯都留下給村子裏,甚至給公社裏做種子,這樣餓肚子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了。
葉雨順笑着道:“多田,你看你家這産量,如果報到公社裏去,絕對能得個先進個人的稱號了,要不我回頭去公社裏跑一趟?”
葉甜甜正要出聲,卻被葉二爺爺攔住了,他開口道:“雨順啊,我家這也是頭一年種,這個産量明年還能不能保證誰也說不準,要不這些紅薯先換給大家,讓村子裏先試種一年,等産量穩定了再報到公社裏,這樣也不容易出錯不是?”
葉雨順愣了一下,随即反應過來,趕緊抹了一把汗,慚愧地道:“還是老哥哥你覺悟高,我這一高興就把不住了,我回頭在村裏通知一下,肯定不讓你家吃虧,一斤半的紅薯換你家一斤種子。”
葉甜甜知道自家紅薯品種好,不只産量高,而且粗纖維少,口感也比現在村裏種的紅薯更回香甜軟糯,兩斤換一斤村裏人也不虧,但是他家裏也不缺這一斤兩斤的紅薯,還不如一斤換一斤。
葉二爺爺也是這個想法,他還是推拒道:“都是紅薯,還是一斤換一斤,誰家願意來換的就來找我家甜甜,不過每家不能超過二十斤。”
正說着,一個大嬸突然驚呼了一聲:“媽呀,這個紅薯也太甜了,太細嫩,可比我家紅薯好吃多了!”
原來大嬸見田裏有一根不小心扯斷成兩截的紅薯,這破了的紅薯也不好保存,壞的快,她便撿起那一半在身上擦了擦咬了一口,頓時被這口感征服了!
好吃到哭,這是紅薯嗎,這細滑的口感是要磨成粉,做成窩窩什麽的,那比細糧也差不了!
衆人眼巴巴地圍着那大嬸,都紛紛追問:“真有那麽好吃?”
大嬸一這說着好吃,一邊從田裏跳出來就要往家裏跑去:“我回家拿紅薯去,我得趕緊來換點!”
人群中不知道誰嚷嚷道:“葉二叔,反正這大秤都有現成的,不如咱們就在地裏稱好了,我們先背回去你家給記個賬,回頭再給你家送紅薯,也省得你家往回去運了。”
葉二爺爺點點頭,大隊長趕緊說道:“大家夥不要哄搶,都排着隊,按戶來,換回來的紅薯一定得給足了,還要挑好的,我要是知道誰家缺斤少兩的,我……”
“就扣工他家分……”不知道哪個調皮的,就接了句隊長的口頭禪,大家夥頓時都笑了,“咱們村裏是有那麽幾戶愛占點小便宜的,一會大家夥都幫忙盯緊了,可不能讓甜甜丫頭吃虧了,之前做蚊香大家夥也賺了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