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紅薯粉條

葉大爺爺這一支, 和村裏其他葉姓人家關系都隔得遠了,人丁也不是那麽興旺,如今辦喜事也不興大辦, 蘇老太便只上門通知了葉甜甜一家, 另外就是葉二嬸的娘家人,再請上接生的王奶奶,這百日宴就算是能辦起來了。

農村百日宴叔伯嬸嬸都只是備些吃食,重點都在娘家那邊,舅媽要給做件襖,姨姨要給做雙鞋。

苗媽這邊得了消息, 便想着在村子裏換一些雞蛋。自家之前養的幾只雞屋子倒塌的時候全被砸死了,之後家裏人養傷好幾個月,錯過了養小雞苗的季節,家裏就一直都沒有雞蛋吃, 吃的基本都是葉甜甜撿回來的蛋,或者是吃小鹌鹑蛋。

苗媽舀了兩瓢麥子出去換雞蛋,葉甜甜在家裏便和葉爹商量着養雞的事情, 河東村大隊幹部管得松,一般家家戶戶就按人頭養雞,人口多的甚至可以養二十來只, 只是養多了怕發雞瘟,也沒有糧食來喂,就養那麽幾只, 平常攢雞蛋換個鹽巴柴火。

這年頭的鹽也不便宜, 還沒有現代的鹽那潔白細膩,還是粗糙結塊的,做炒菜時都得先将鹽下鍋, 炒碎炒化了才好下菜去翻炒。

葉甜甜想想自家養個走地雞,宰殺了炖個雞湯,那雞湯一定是醇厚香濃,雞肉又噴香有嚼勁,想得她不由地吸溜了一下口水。

葉爹看閨女那一臉饞相,好笑道:“明年開春到了抱小雞的時候,去公社給你多買幾只雞崽,咱家養夠五只!”

葉甜甜好奇道:“現在沒有賣小雞崽的嗎?為啥一定要到春天才行?”

她記得現代的雞基本三個月就出欄了,一年四季都有小雞崽,小學的時候甚至學校外面有人還擺攤賣小雞崽,黃澄澄毛茸茸的,黑豆眼,嫩黃小嘴,特別可愛,只可惜養大了就灰撲撲的。

葉爹便說道:“母雞春天才抱窩,春天氣候好,其它季節抱窩出的崽不容易活,冬天冷夏天熱的,還沒長大的崽身體也差,好多還沒養成就死了。所以幹什麽都得順應天時。”

葉甜甜想想後世,便說道:“夏天熱是沒有辦法,天冷咱們可以學學北方,給屋子裏砌個炕,在炕上孵小雞崽,在屋子裏養大了再放出去。”

葉爹仔細地思索着,覺得閨女說的辦法竟然還真可行,只是再一想,他們本地人根本沒有會砌炕,葉甜甜聽着也傻了眼,只得琢磨着找機會從空間裏拿出幾只小雞崽來自家養着。

沒一會,苗媽拿着雞蛋回來了,兩瓢麥子換了三十個雞蛋,這還是換了好幾家才得的。

說是過百日,其實一般都要避開正好一百天的日子,一般都是選在九十九,當地人管這個叫瞞閻王,意思是騙得閻王爺忘記了自家孩子的出生時間,也就不會把自家孩子勾走了,孩子就能活到九十九。

到了九十九日這天,葉二嬸的娘家黃老太和嫂子姨什麽的就帶着東西過來了。

黃家舅媽對小姑子給孩子過百日心裏頭是特別不樂意的,畢竟這幾年大家日子難過,不少人家舍不得糧食招待客人,正好客人也省了走禮,雙方都省事,偏偏小姑子要過百日,她當舅媽的還得出衣服,費工就不說了,就是布和棉花也難找。

Advertisement

沒辦法之下,她只能拆了自家兒子穿不了的衣服,薄薄地絮一層棉花做了一件小夾衣。

黃小姨就更不用說了,她嫁的人家比老葉家更窮,自己還穿着破衣爛衫的,幹脆就了一雙舊鞋帶過來了。

葉二嬸看着娘家人帶來的禮,簡直都驚呆了,生了兒子的喜悅都被沖掉了一半去,她又不敢大聲嚷嚷,怕別人聽見沒面子,只拉着黃老太的手哭訴道:“我生這孩子多不容易啊,被老三媳婦撞了一下,半條命都沒了,婆家人不給我做主就算了,怎麽娘和嫂子妹妹也不知道給我撐個面子呢?”

黃老太面上有些挂不住,也不好說媳婦女兒,又一聽閨女說是被妯娌撞了,立刻大聲道:“你生孩子被妯娌撞了這麽大事,你咋不叫人回娘家說聲呢?你嫂子妹妹那是沒辦法,但凡手裏有東西,我們還不知道給你做面子?可是你受氣了,我們出力讨個公道還是可以的!”

葉二嬸聽着娘說要去讨個公道,心裏有點慌,趕緊說道:“算了,娘,她們家都被過繼出去了,我婆婆偏心,要是真鬧起來,我也不好過,就算了吧。”

黃家嫂子正是要給自己争點面子回來,也大聲地嚷道:“那怎麽能算了,你受氣娘家人不知道也罷了,知道了還能不替你争回來!生孩子多危險啊,撞了你就白撞了?”

一家人正吵吵着,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問道:“二嫂,你說什麽撞了的?”

一道高挑的身影打起門簾子進來,一張笑意盈盈的臉,宛如盛夏的薔薇花,正是苗蘭枝,她懷裏抱着一只竹籃子,見一屋子人都不說話地望着她,便笑着将一籃子雞蛋遞了過去:“娘說這百日禮你自己收着,回頭補補身子好給小寶喂奶。”

說完,看了屋裏衆人一眼,又笑着問道:“二嫂這是聊什麽呢?什麽撞不撞的?”

葉二嬸還沒說話,黃大嫂哈哈幹笑道:“沒聊啥,沒聊啥,我們剛剛說個稀奇事呢,我們村那啥……不是有只豬跑出來,自己就撞樹了,你說它傻不傻?”

葉二嬸:……

苗蘭枝抿嘴一笑,說了句:“那是有點傻呢。”說完,放下東西轉身出去了。

黃老太待她出去了才敢吭聲,她抖着嘴唇問道:“不……不是說癱了嗎?這怎麽又能走了?看着氣色倒比從前更好了。”

對于自家閨女的這個三嫂,黃老太聽過不少她的傳說,什麽能拉起石碾子,一人能打好幾個壯漢,她本來以為能讨個便宜呢,這麽一看人家好好的,誰還敢上門。

葉二嬸一看自家娘那樣子,便苦笑道:“聽說是村裏來的那個老大夫給治好的,她厲害又能幹,現在還管着村裏的竹編廠,誰敢得罪她呢。”

黃大嫂一聽,立刻雙眼發亮:“老大夫連這癱了都能治好呢?這是神醫啊!”

她心裏便琢磨着要不要找老大夫開個方子,她這麽多年就生了一個兒子便沒有了動靜,婆婆不滿意,天天打雞罵狗的,她自己其實也更想多生幾個。

葉二嬸一看娘家人這樣子,悲從中來,這是都只顧着自個的事,完全把出嫁的閨女在婆家受氣的事給忘記了,看來這娘家人也不大靠得住,一看人家厲害也往後縮。

她心裏不痛快,便不想搭理她大嫂,只扭着頭拉着她娘說話,黃大嫂見小姑子這架勢,也不惱,只自己偷偷出去找村裏人打聽去了。

沒一會,葉來來就叫自己外婆小姨去吃飯。

今天的百日宴雖然簡陋,可是也有個小小的儀式。

給小寶接生的王奶奶送了一頂老虎帽,帽子也做得簡單,就是黑色的帽身上加了兩個紅色的耳朵,額頭上再繡個黃色的王字。

蘇老太接過帽子給小寶帶上,滿面笑容地道:“老姐姐真是有心了,這可不容易得呢。”

王奶奶見蘇老太領情,自然高興,又笑咪咪地又拿出一段紅繩給小寶拴在小胳膊小腿上,一邊拴一邊道:“拴住腳,跑不了,拴住手,啥都有。戴上老虎帽,長大了就像小老虎一樣壯實!”

小寶今天也格外的乖,不哭不鬧,睜着大大的眼睛四周打量着,除了黑瘦,看着倒是十分機靈。

葉二嬸聽着這話,自然也高興,她從蘇老太手裏接過小寶,寶貝地抱着回屋去了。

其他人便開始開席吃飯,一大桌子人自然是鬧鬧哄哄的。

黃老太一直拿眼打量着苗蘭枝,看她腰杆挺直,雙腿修長,完全看不出來幾個月前還在床上躺着動彈不了,不由地在心裏嘀咕着。

苗蘭枝自然也看見了黃老太的眼神,不過她完全沒在意,知道葉二嬸包括她娘家人都是一家子慫貨,欺軟怕硬,只要吓唬幾下,那就老實得跟自家養的鹌鹑一個樣兒。

吃完了百日宴,天氣一天天轉涼,葉甜甜每天起床上學都覺得特別困難。

學校裏面現在也是紛紛亂亂,宋校長最終還是被撤職下放,羅猴還在養傷,整個聯合小學

只剩下四個老師,他們自己商量着将六個年級的課分了一下,忙不過來的時候便只能讓孩子們自習。

就是上課,幾個老師除了課本上的東西,多一句話也不敢說,孩子們上課調皮搗蛋的,也不敢像從前一樣狠管着。

小孩子們都是很會看眼色的,一看老師們都不敢管了,那課堂上就鬧騰得越發厲害了。

葉甜甜所在的四年級老師姓方,是個二十多歲的男知青,從他平常的穿戴來看,家庭條件也相當不錯。

他這天正上着課,後排有兩個男生不知為何,忽然打起來,撞倒了桌椅,砸到了前面的同學。

方老師氣急了,本來他最近就收斂着脾氣,心裏正壓抑着一股怒火,可是農村孩子上學多不容易,能坐在教室裏的這些還不珍惜,這兩個男生打鬧起來,他立刻就暴發了。

他“啪”地扔下手裏的書,走到後排,一把揪住兩個男生,用力将他們分開,然後對着兩個人大聲罵道:“你們倆平常上課不愛聽就算了,能不能老實地坐着,別的同學還要聽課呢,你們家長下地容易嗎?臉朝黃土背朝天地給你們掙學費,你們對得起誰?不好好念書,将來能有個什麽出息?”

四年級的男生有十四五歲了,其中一個男孩滿臉不服氣地道:“念書能有啥出息?你們這些老師就是臭老九,就是念書念多了才臭,都得去改造,和宋校長一樣去挑糞!”

有幾個調皮的男生也跟着起哄:“挑糞挑糞,臭老九挑臭糞!”

方老師氣得臉色漲紅,渾身顫抖,可是現如今的形勢他又無力反駁,他也告訴過這些學生,城裏招工還是要看文憑,不識字連種田永遠都是老一套。

可是農村孩子沒見過城裏的世面,沒聽說過科學種田,他們只看到眼前有文化的人都被打倒了,幹着他們都不願意幹的活,還要被人罵。

方老師的拳頭捏了又捏,他無力地垂下手,沮喪地走向講臺,彎腰拾起自己的書,對班上的學生揮揮手道:“你們自己自習吧,到時間了就自己放學回家。”

一個班的同學看着方老師慢慢走出教室的背影,漸漸地都安靜下來。

有一個女生道:“你們太壞了,方老師平常對咱們多好哇,你們怎麽能那麽罵他呢?”

打架的男生覺得有點別扭,卻仍然不願意被人罵,他梗着脖子道:“我本來也沒有說錯,他們就是臭老九!念書有什麽用,還天天管着我們念書!”

葉甜甜站起來說道:“我聽說考上初中,能考中專,就能分配工作到城裏去工作,每天只要坐在屋子裏,看着報紙喝着茶聊聊天,一個月就能拿幾十塊的工資,還給發糧票布票肉票糖票。”她看看教室有許多目光望向她,又加了一句,“聽說過節還給發電影票呢,有地道戰還有西游記,聽說看電影還可以喝汽水吃瓜子呢!”

林小雅看着葉甜甜的樣子,不由得心裏嗤笑,真是沒見過世面,張嘴就胡扯,城裏人哪能個個都過這麽好的日子?

可是其他的小朋友被葉甜甜說的眼睛放光,都紛紛圍上來問她:“你看過地道戰嗎?”

“西游記是啥?汽水是啥?你去過城裏嗎?”

林小雅見大家都圍着她,笑一笑說道:“她爸爸以前在城裏當過臨時工,經常去城裏呢,就是後來被人給趕回來了,就去不了啦。”

她原本是想讓人知道葉甜甜的爸爸被從城裏趕出來,誰知道班上的小同學們更羨慕了,這年頭,在城裏幹臨時工也不容易呢,能做幾個月臨時工那也是長見識了。

“你爸爸還去城裏做過工?好厲害!”

“你爸爸做工的時候,你能天天去城裏嗎?”

“老農民去城裏做工,也發肉票嗎?”

葉甜甜便繼續忽悠着:“西游記裏有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他會變老鷹變兔子;汽水裏面有氣泡,喝起來冰冰涼甜滋滋,喝完還會打嗝;只要在城裏找着工作,就能發肉票布票,天天穿新衣服吃肉呢!”

小同學們眼睛都紅了,看着葉甜甜,不停地哇哇大叫着。

怪不得葉甜甜同學長得比別人白淨好看,天天吃肉肯定長得好,穿的衣服一個補丁也沒有,襯得她更好看了!

林小雅看她被一群同學圍着,得意洋洋地吹噓,頓時滿肚子都是氣,一群土老冒蠢死了,活該被人騙!

葉甜甜費勁巴拉地忽悠完同學,總結道:“總之就是得好好念書,考中專,分配工作!”

小同學們情緒高昂:“考中專,分配工作,看電影喝汽水!”

葉甜甜非常有成就感地點點頭。

窗外,偷偷看了半天的方老師:感覺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好像獲得了新的工作方法!

河東村的第一眼磚窯終于建成了,這一眼窯可以一次性燒七八千塊磚,和磚瓦廠的窯比起來确實規模很小了,但是卻更加實用,這也是許師傅多方面考慮之後才定下的。

葉雨順也看出來了,許師傅人确實很靠譜,技術過關,考慮問題全面,人品也很可靠,教他們村子裏的人也相當盡心盡力。

磚窯建成,便要開始制磚坯,他們用的打磚機還是磚瓦廠淘汰下來的二手貨,就這也是靠許師傅和原廠子裏的關系才弄來的,不然他們全都得靠手,那就更慢了。

十來個村民,吭哧哧哧地好幾天才打夠了一窯的磚坯。

磚窯點火這天,許師傅和葉大隊長商量,特意叫上村民搞了個開火儀式,整得熱熱鬧鬧地,也是希望磚窯能順利地開下去。

畢竟河東村可不止是想給自己村蓋磚瓦房,還想把自己燒的磚瓦賣到全公社去。

葉大隊長還是拿着他的大喇叭,往日裏黑黑的臉膛也不那麽黑了,一排整齊的大白牙在陽光下閃着光,他笑得眼角褶子比平常更明顯了:“同志們,村民們,咱們河東生産大隊的磚瓦窯今天正式點火了,咱們一定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大幹特幹,争取早日過上天天吃肉的好日子!”

喲豁,葉甜甜用力地拍着手掌,感覺大隊長真是飄了,都敢講天天吃肉了,以前就是争取天天吃飽飯啊!

葉大隊長又向大家夥大聲地問道:“這第一窯磚,咱們要用來蓋什麽?”

村民們回吼得更大聲,有人還用力揮舞着雙臂:“蓋豬圈!蓋豬圈!”

許師傅一臉呆滞:這河東村還真是癡迷養豬,整個村子,豬住的房子最新就不說了,現在燒了第一窯磚還要蓋豬圈,是要養多少豬啊!

葉大隊長哈哈笑着,接着大手一揮,堅定地宣布道:“現在,點火!”

葉甜甜覺得,大隊長的姿勢、語氣就和那衛星點火差不多了!

經過兩天多晝夜不停火地燒制,又經過幾個小時的退火冷卻之後,村民們都圍到了磚窯前,一個個緊繃着臉,神色格外緊張。

許師傅和村子裏的人也混熟了,他見到大家夥的模樣,不由地笑着道:“不用緊張,這一窯肯定燒得好,磚壞打的密實,幾個小夥子輪班盯得緊,溫度控制的也很好,保準是一窯好磚!”

随着窯洞的打開,一窯紅通通,整整齊齊的磚塊出現在了衆人的眼前。

許師傅拿過兩塊磚先敲了敲,聲音清脆,他滿意地點點頭,接着突然用力地砸向地面,衆人都被他吓了一跳。

兩塊磚在地上撞擊着,完好無損,旁邊有小夥子遞上一把錘子,許師傅用力地砸了下去,連砸三次,磚塊才裂開了。

許師傅高興得咧開嘴,撿起地上的磚,給大家夥展示着:“看看咱這磚,不比人家廠子裏的差,這質量絕對過關了!”

村民們這才反應過來,都哇哇哇地叫着,格外地興奮開心,整個朝陽公社都沒有磚窯,想買磚還得去其他公社,要排隊等很久不說,還要那麽遠地拉回來。

現在河東村的路修得平坦寬闊,村民們仿佛都看見其它大隊的人排着隊,趕着牛車上自己大隊來買磚的情景。

有了紅磚,蓋豬圈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哪個生産大隊裏還沒有幾個會點泥瓦匠手藝的人呢。

葉爹帶着人在離村子稍遠的地方重新選了個地,這地方大,四周也開闊,在村子裏的水源下方,既不會污染水源,洗涮也都很方便,将來養殖場辦得好了,再想擴大規模也很容易。

幾名泥瓦匠師傅帶着些村民,熱火朝天地就開工了,用不了幾天,一排紅通通的磚瓦房就建了起來,給河東村産下了三十頭小豬崽崽的母豬連同兩頭肥肥的公豬也挪了窩。

而原來的豬圈,現在正好用來養兔子,畢竟兔子繁殖得太快,現有的兔子房已經裝不下了。

葉爹在村子裏每天忙活着,累得回來倒頭就睡,苗媽看着嶄新亮堂的豬圈,也特別眼饞,她帶着竹編廠的工人們,天天纏着葉大隊長,也想建一個敞亮的作坊出來。

葉甜甜也沒有閑着,冬天快到了,家裏的地窯裏堆滿了紅薯,眼看着下一茬紅薯也該收獲了,到時侯地窯裏放不下,放在外面冬天很容易就凍壞了。她便想着做一批紅薯粉條。

紅薯粉條幹燥之後能夠保存兩三年,冬天的時候用做個酸菜粉條,酸辣粉什麽的,那可真是酸辣彈滑,暖胃暖心。

做紅薯粉自然是不容易的,首先得先做紅薯澱粉。

只紅薯就洗上好幾大筐,削去皮之後,拿菜刨子切成絲,拿石磨子磨成漿水,過濾之後得到的澱粉水經過幾個小時的沉澱之後,得到的便是紅薯澱粉,整個過程十分繁瑣。

家裏只有葉二爺爺幫忙,小葉朗能打點簡單的下手,而想幫忙的霍喵喵卻只能搗亂。

葉甜甜正吭哧吭哧地擦着紅薯絲時,小葉朗卻偷偷地找了兩個小幫手上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