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人開了頭,院子裏的其他人也很快找上門來了,高長開始做起了蟾蜍出租的買賣,租金通常都很低,因為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容易,一般村民塞幾個雞蛋什麽的,高長也就同意了。
他們院子裏這麽多戶人家,高長的七只蟾蜍根本就不夠用,于是他只好又出去了一個晚上,這一次的收獲沒有前一次好,忙了整個通宵,才挖到五只蟾蜍而已。
高長之所以這麽辛苦,并不僅僅是為了那麽一點點租金,跟他自己量龐大的囤貨相比,那點租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是因為他覺得抓蟾蜍也就累點,在目前這個階段野外并不是真的那麽危險,而且有大黃在,他的安全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證。
何況他跟那些人好歹住在一個院子裏,眼睜睜看着人家遭罪也不是什麽令人高興的事,這個院子裏裏的人生活得好不好,在很大一個程度上也影響了高長的生活質量。
十二只蟾蜍,高長通常一次會出租八只給兩戶人家,自己留四只鎮宅,家裏的這四只通常會吃不太飽,下個星期再把它們輪換出去,就這樣,這十幾只蟾蜍開始了吃百家飯的生活。
很快,這十來只蟾蜍就升級成了他們三合院裏的鎮宅神獸,因為捕殺蟑螂實在很不容易,有這些蟾蜍待在他們院子,就算不進自己家門,也能讓他們整個院子的蟑螂數量得到控制。大人都會跟小孩們叮囑再叮囑,讓他們千萬不要禍害這幾只蟾蜍,不然絕對會被修理得很慘。
其他院子的人也過來借過蟾蜍,但是高長都還沒說話,他們三合院裏的人就首先不答應了,這十來只蟾蜍護住一個院子就很勉強了,這要是再往外頭分一分,他們院子還能剩下幾只?而且這些人到時候還不一定就會乖乖還回來,人家要是硬吞了,他們也拿對方沒辦法。
這個村子裏的其他幾個院子現在也跟高長他們一樣,修起了圍牆做起了頂棚,上次聽說要挖地洞的那個院子後來也改計劃了,畢竟地洞的工程量太大,而且困難頗多,并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構建出一個地下王國的,而修圍牆編竹板就簡單多了,都是村裏人做慣了的活。
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這些蟑螂繁殖的速度快得匪夷所思,而對付它們的方法卻很少,村裏都是石頭和木頭結構的房子,用火攻很容易走水,用開水燙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他們現在因為藍色眼光的問題每天門窗緊鎖,大量的水汽滞留在室內,時間長了對人的身體健康也十分不利。
唯一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人工捕捉,人們隔三差五就要翻箱倒櫃一次,把能找到的蟑螂全部都抓起來燒掉,但是這麽做工作量就太大了。
而且人眼不能夜視,等你點燃火把的時候,那些蟑螂該跑的也都跑得差不多了,不像蟾蜍,它們總是靜悄悄地蹲在一個角落,只要有蟑螂從它們身邊爬過,就會被無聲無息地吞食。
高長尋思着等春天到的時候,他就在院子裏弄個小水池讓這幾只蟾蜍産卵孵化,到時候他們院子裏的蟾蜍就多了,小蟾蜍們就算吃不了蟑螂,起碼也能幫忙消滅點螞蟻什麽的,等它們稍微長大點,又将會成為看家護院的一把好手了。
不管怎麽說,多養點吃蟲子的動物總是沒錯的,對于明年春天,高長并不是很有信心,萬一到時候他們村裏的老房子真的頂不住了,他也可能會鎖上房子到鎮上占個空屋。
聽那些從鎮上回來的人說,現在鎮上的情況很不好,當初藍色陽光剛出現的時候,鎮上就出現了相當大規模的傷亡,所以留下了很多無主的空房。那些活下來的人也不可能總是躲在家裏,所有的商鋪都關門了,他們只好到野外去尋找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甚至搶奪別人身上的食物,這中間傷亡率還會繼續上升,鎮上的空房子也會越來越多。
但是無論如何,高長希望自己不要走到那一步,因為他無法忍受自己将要和地窖裏面的囤貨分開這件事。
只要熬過了春天,他們村子的優勢就會慢慢顯現出來,村裏的房子是用石頭修牆的,這比鎮上的磚瓦房更加結實,也更能承受一些野獸的撞擊,村裏有取之不盡的建材,房子破了可以用石頭再次堆砌,而鎮上的磚房卻不行。
Advertisement
最主要的是,村裏的人們覓食十分方便,等到春天到了以後,他們随便在地裏灑下一些種子,莊稼就會開始瘋長。加上他們從來都不依賴自來水,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斷地供給到各個院子,而城裏人在水源被切斷之後,生活将會變得很困難,也許他們鎮上還稍微好一點,因為那裏分布着大約有七八口水井。
然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個三合院裏生活着許多人,而不像是在城裏,大家把門各自緊鎖,一家人或者一個人,瑟瑟發抖地躲在陰暗的角落裏猜測着前方究竟還有怎樣的災難。不管有些人是否承認,人類都是群居動物,不管這個世界究竟嚴酷到那種程度,只要和同類緊緊挨在一起,人們就會更有安全感。
高長已經受夠了一個人在黑暗中茍延殘喘,這一次他決定和別人共同面對末世。幸運的是,他還套住了一只犬神後裔,對于一個已經死過一次的人來說,自己的伴侶到底是人是狗,好像也并不十分要緊,最最重要的,他是否能夠陪伴着自己度過每一個黑暗的夜晚,和自己共同掙紮在這個讓人絕望的末世之中。
眼看着就要過年了,高長他們的三合院裏十分陰冷,大家每天晚上都會在院子裏燒起好幾個火盆,所有人都圍在火盆邊取暖透氣,屋子裏又冷又悶,他們待一整個白天就夠了,不想在沒有太陽的晚上也待在裏面。
這兩天他們最關注的問題,就是三合院後面的水池,這個池子裏的水是高長他們村裏的人用皮管子從山上的泉眼裏拉下來的,這麽多年下來,除了去年因為水管堵塞太嚴重換了一次管子,其他時候都沒有出過什麽問題。但最近不知道為什麽,水池裏的水位下降得很厲害,現在已經快見底了,而水管這頭的出水也越來越少。
大家很難确定為什麽水流會變小,也許是因為山上那個泉眼出水少了,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皮管子漏水。想要确認原因,就得有人先上山去查看,但是這一次要讓誰去呢?這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夜晚的大山絕對比田野危險很多。
“要不,高長你和大黃走一趟?我看你們大晚上都敢到外頭去抓蟾蜍,膽子也大,大黃也厲害,不用怕那些東西。”就在大夥兒紛紛沉默之際,村裏一個三十多歲的媳婦說話了,這些女人,巴不得趕緊定下來個人,自己男人就不用大晚上跑山上去冒險了。
“我不去,今兒肚子疼。”
高長正坐在火堆邊烤火,他從家裏拿了舊枕頭出來,自己一個大黃一個,一人一狗靠在一起取暖。大黃的毛又濃又軟,犬類的體溫又比人類高很多,這一烘一烤,高長就忍不住有點昏昏欲睡,他白天用來修行的時間太長了,雖然修行能讓人保持不錯的精神狀态,但是畢竟還是不能代替睡眠。
“那明天再去也成,咱們多等一天也沒關系。”那婦人步步緊逼,絲毫不給高長拒絕的餘地。
“老子不去,要去你自己去。”高長掀開眼皮看了對方一眼。
“也不能讓高長一個人去,這樣,年輕力壯的,挑幾個人跟他一塊兒上山,就是先去看看到底怎麽回事,看一眼就回來。”村長這時候也說話了。
“這事鄭春化你也得去,年輕人腿腳賊利索,上回不是許多人都見你從人家二樓跳下來嗎,跟只貓似地,這回也幫咱們院子上一趟山嘛。”村長一開口,剛剛還觀望着的人也都開了腔,一上來就有人推薦鄭春化。
“我也肚子疼,明天後天都疼!”
鄭春化這一回也不買他們的帳了,平時去地裏砍點菜什麽的多跑幾趟他都無所謂,反正天天都在院子裏憋着,他偶爾也想出去透透氣,地裏畢竟也沒什麽大危險,就算運氣不好碰上一兩只瘋貓瘋狗的,一群大男人也都對付得了,頂多受點傷,回來用香灰敷一敷過陣子就好了。
這上山可不一樣,大晚上到處都烏漆抹黑的,誰知道那些林子裏草叢裏都藏了些啥。現在高長不就在家裏養着許多蟾蜍嗎?大冷天的不冬眠也沒事,這山上萬一要是有蛇該怎麽辦?現在連醫院都關門大吉了,被毒蛇咬上一口,搞不好就英年早逝了。
“你他娘的來月經呢!一疼就是三天!”對于鄭春化這個人大家基本上沒什麽忌憚,這家夥因為動人家的老婆被人追着打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時間久了,大夥兒跟他說話也都很随意。
“你管我是來月經還是年經,反正我就是肚子疼,上不了山,你說咋滴吧?”鄭春化死活說自己肚子疼,就算擺明了是在騙人,院子裏這些人也不能真把他怎麽樣,好說歹說都沒用,只好把目标又轉移到了高長身上。
“高長啊,古人說能者多勞,你好歹也算是咱們村的一份子吧,凡事不要這麽計較,能擔待的就多擔待着些,大夥兒會在心裏念着你的好的。”村長語重心長地給高長做起了思想工作。
高長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然後擦幹眼角的淚水,盤腿在髒兮兮的枕頭上正襟危坐道:“村長啊,你恐怕是對這句話有些誤解,古人說能者多勞,是指能幹的人總是要幹很多活,而不是說能幹的人就非得比人家做更多的事。”
“莊子說‘巧者勞而智者憂’,這句話闡述了能幹的人往往都很辛苦的事實,而不是他自己要求能幹的人要多幹活。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顯然是有偏差的,古人也說‘己所無語勿施于人’,你看,你這種理解就跟這句話很是矛盾。”
“再者說了,在太陽出毛病之前,咱們誰不用養家糊口啊?就算是條光棍也得自己養活自己不是?沒理由說這會兒出事了,外頭危險了,大夥兒反而就可以縮在院子裏不出去幹活了……”
“你說誰縮在院子裏呢?”一聲粗嘎的抗議打斷了高長的侃侃而談,這麽難聽的聲音,一聽就是個變聲期。
高長擡頭看了他一眼,這小子叫鄭縱鳴,十六七歲的少年,長得挺修長,看骨節,力氣大概也不小,但是自從藍色陽光出現之後,他好像一次都沒有出過這個院子,從前他不想跟青少年計較,勉強把他們劃入小孩子的行列,自己多跑幾趟就多跑幾趟吧,反正帶着大黃去地裏的話,應該也出不了什麽危險,就是麻煩點而已。但是眼前這個少年,顯然并不領他的情。
“那要不今天晚上你幫咱們上山去探探情況?”高長扯着嘴角就笑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白眼狼啊。
“你自己愛去就去,不愛去也沒人求你去。別弄得大夥兒都欠你多大一個人情似地!”這個變聲期嘴皮子還挺利索,只不過就是有點拎不清,不曉得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這會兒他這幾句話一出口,村裏幾個經常出去幹活的男人頓時就變了臉色。
“你小子瞎咧咧什麽呢?大夥兒別跟這混小子一般見識,高長你也別生氣,啊,一會兒我回去收拾他。”這會兒孩子他爸出來了,說小話賠不是,若是要較真的話,這個男人出院子的次數也少得可憐,他兒子到底哪兒來的那麽足的底氣?
“收拾什麽?直接扔牆外去得了,這麽個東西,養大了也成不了什麽正經玩意兒。”高長也不是沒脾氣的,他從前多少也覺得同個院子的人,沒必要事事都那麽計較,畢竟大家好他也好,別人都死光了他也快活不到哪裏去,卻沒想到有些人這麽快就把客氣當福氣了。
“不過是個孩子,也至于你說出這種話來?就是上趟山的事,你愛去不去吧,總不能讓全村老少跪在你跟前求着你去,真以為咱們院的人少了你就都活不成了嗎?”說話的是前陣子死了兒子的鄭國超,因為高長沒給他兒子開門這件事,一直對高長很不滿。
“那你就活給我看看呗,老子還樂得清閑呢。”高長說完就從地上站了起來,提着那只被他用來當坐墊的舊枕頭回屋了,大黃也叼着自己的枕頭跟在他身後,一人一狗進屋就把門鎖上了,外頭這一院子,就沒幾個好貨色,有空給他們跑腿,還不如多多修行呢,起碼修為還是自己的。
“他娘的以後幹活得悠着點,一個不小心就被人當驢使了。”這就是高長這一輩子在迎接末世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第一條心得。
“嗚……”大黃對他的心得不予置評,它原本就對這個村子裏的事不太關心,剛剛被火堆烤得昏昏欲睡,這會兒回到床上了,就鑽到被窩裏繼續睡,還有什麽比在大冷天裏睡覺更舒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