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上梁擺酒(上)

軒轅銘風的人雖然是離開了,可卻留下了一個讓張曉曉頭痛的問題。

“卧槽!這家夥留下這玩意到底是什麽意思?”張曉曉第n次拿着軒轅銘風留下來的白色玉佩翻來覆去的打量着,任憑她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不管怎麽樣,這日子還是照樣的過;就這樣時間在忙碌中緩緩地過去了,一晃就過去了大半個月;張大山跟張曉曉兄妹倆的房子,在衆人齊心協力的忙碌中終于初具雛形。

由幾棟屋子組成的四合院已經拔地而起,因為地基打的比較高加上又用小青磚砌了臺階;更加顯得這房子十分的高大堅固。

原本的破房子也被推到了,在它的位置上張曉曉讓人幫忙給挖了一口池塘;将原來自己屋後小溪中的活水給引了進去,她打算以後在裏面種點藕養點魚什麽的?既可以用來吃又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張曉曉家的房子除了院牆還沒有修好以外;所有的房子都已經建起來了,現在等的就是挑選一個好一點的日子上大梁了;到時候在将院牆給修起來,兄妹倆個人就可以住進去了。

鋪地用的大塊青磚也都買了回來,等到房子裏面全都用大青磚鋪好以後;就可以上梁了,趁着村子裏面請的幫工都還在;張曉曉又打發大家幫着去幾裏之外的小河邊撿了不少的鵝卵石回來堆在房子邊上。

她想着以後在院子裏用鵝卵石鋪幾條小路出來,也免得下雨的時候路滑泥濘不好走;而且有了池塘自然就不能夠少了花草樹木,說不定到時候自己這家就是四合院跟蘇州園林的混合體呢?張曉曉有點臭屁的想道。

這一天是張大山、張曉曉兄妹倆家上梁的大好日子,一大早起床以後張曉曉就看到了天邊的朝霞;唔……今天風和日麗的是個不錯的好日子。

頭一天的時候張曉曉就已經給了趙大牛銀子,讓他趕着牛車去了一趟鎮上;上梁的時候點心、糕點之類的零食不可以少,這不張曉曉特意讓趙大牛幫忙給跑了一趟。

等到張大山也起床以後,沒有多久趙登明、蕭氏兩口子就來了;跟他們兩口子一塊過來的還有趙百順、杜如花、趙大牛一家三口,他們兩家人除了來祝賀張大山、張曉曉兩兄妹上梁以外;之所以會過來的這麽早,主要是想看一看有什麽可以幫忙的。

雖然已經進入了秋天,可是這秋老虎的威力一點也不必酷暑遜色半分;随着天色越來越亮,給張大山兄妹倆幫工的村民們也都陸續的趕了過來。

來人大部分都是一家子全都到齊了,男的呢?主要是過來幫忙幹活,女的跟老人或者小孩子;則大部分都是專門過來慶賀張大山兩兄妹上梁吃酒席的。

一般上梁的時候主家都必須要請客擺酒的,這是規矩也是傳統;張曉曉今天身上穿了一件淡紫色的裙子,上面有着淡淡的蝶戀花的圖案;是在鎮上買的成衣可足足花了一百二十文,讓張曉曉肉痛了好幾天。

不過這一分錢一分貨可是一點都沒有說錯,原本就因為長期喝空間靈泉水變得越來越漂亮;粉嫩可愛的張曉曉,白皙的皮膚在淡紫色裙子襯托下;更加顯得粉妝玉琢起來,可讓前來慶賀的村民一個個的全都看傻了眼;唔……趙家村幾時變得山好水好開始出美女了?

張曉曉在蕭氏的協助下,一邊招呼着前來祝賀的客人;一邊指揮着棗花嫂子、李大嫂子她們幾個小媳婦炒菜做飯忙的腳不停歇。

Advertisement

原本張曉曉也想要跟着一起做飯幫忙的,卻因為這一次上梁請客來的客人比較多;而張大山又去幫工幹活那邊招呼去了,一時之間張曉曉還真的走不開;也幸虧了有蕭氏、杜如花倆個人幫着自己,所以才沒有手忙腳亂出纰漏。

蕭氏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邊臉頰紅紅滿頭大汗的張曉曉,忍不住開口打趣了一句:“我說曉曉啊!你們家這房子可算得上我們趙家村頭一份了,嬸子可還沒有看到那個村子裏面的平頭百姓家會修這麽漂亮;這麽大的房子。”

“對啊!”杜如花喝了一口水也附和着說了一句:“現在咱們這村子裏面可是人人都羨慕得很,說句不怕曉曉你笑話的話……就是嬸子看着你家這房子那也是眼紅得緊。”

杜如花的話雖然是這樣子說,可是臉上看着張曉曉的時候;除了欣慰并沒有其他的表情在裏面。

“如花嬸子。”張曉曉嗔怪的拉着杜如花的手說道:“你怎麽也跟蕭嬸子一樣,喜歡打趣人家?”

杜如花看着依偎在自己身邊的張曉曉心生感嘆的突然說了一句:“嗳……可惜啊!張大哥跟張大嫂兩口子走得早,要不然的話她們倆個人看到大山跟曉曉兩兄妹今天的成績;一定會非常欣慰的。”

張曉曉心裏面突然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陣酸楚,整個人變得有幾分恍惚焦躁起來;她知道這是原主留在這具身子裏殘留的意識,整個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好了,如花!”蕭氏看到張曉曉不怎麽好的臉色,趕緊開口打着圓場:“今天這麽高興的日子,你怎麽竟說一些讓人難過的話題;行了,休息夠了就接着忙活吧!”

太陽升起來一些的時候,張曉曉請回來的瓦工周師傅大聲的叫喊道:“吉時已到!大吉大利準備上梁咯!”聲音十分的響亮幹脆,讓原本一片熱鬧的場景瞬間就變得安靜起來;然後原本站在院子裏的村民們一個個紛紛走向了正房。

張曉曉拉着蕭氏跟杜如花兩個人的手,費力的擠到了前面;就見着自家的哥哥還有瓦工師傅的徒弟和幾個村民,正合力用胳膊粗的木頭棍子擡起一根巨大的包着紅紙的超長大梁木緩緩地走了過來。

“哎呦!這麽粗的大梁啊!”人群中不斷驚嘆議論着。

“就是嘛!我還是頭一次看到咱們村裏面有人的房子用這麽大的大梁,這得要花多少銀子啊?”

“乖乖……可不是嗎?看樣子這大山跟曉曉兩兄妹真的是發財了。”

張曉曉看着眼前的大梁,還有耳朵邊上村民們不斷的議論聲;饒是曾經見慣了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此刻也不能不贊嘆一句:這古代人的智慧還真的不容小觑,在這沒有鋼筋水泥混凝土的年代;就憑着磚瓦和木料建起來這麽大的房子,這手藝可都是真材實料沒有幾分真本事還真的不行。

張大山他們擡着大梁來到屋子前頭,小心的将大梁放在已經準備好的木枕上;放得穩穩當當以後,這才松開了繩子走到了一邊。

作者有話要說:新文傳送門--

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去踩^_^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