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丹珠一聽就眼前一黑。
自己的任務可不僅僅是護送一船的秀女進京,最重要的一環可是把自家的妹妹們怎麽來的怎麽帶回去啊。
和卓看那丹珠呆呆的樣子就知道他現在肯定急的腦袋一團漿糊,根本不頂用。和卓定了定神,指揮那丹珠給阿瑪額娘寫信,總不能最後選秀都完了自家父母還什麽都不知道啊。
至于選秀指婚,還不就是撞大運。本朝女子都這樣,自己沒關系,可是兩個庶妹可不是來體驗生活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一輩子。只能好好表現了。
瑪法對于忘記給二兒子寫信說明情況表示非常內疚與自責。當時光想着幾個庶女選秀就選秀吧,沒準還能做個王侯的側福晉不也挺好的嗎。結果忘了和卓了。。。
瑪瑪也是擔心,到底是親孫女,好在之前已經和宮裏的晨妃打好了招呼。至少幾個孫女進宮選秀不至于受大委屈。
瑪法作為封建大家長,雖然腦子不聰明但是對于選秀這種事情其實沒什麽太多的想法。雖然自己是沒做到位,但是律法寫的清清楚楚,自己也沒做錯啊。和卓心裏真的非常平靜,到哪不是在小跨院裏發呆呢。
和卓的阿瑪額娘剛剛收到信,老實人也是有火氣的,烏雅氏最先想到的就是一家子什麽都緊着大伯,現在連選秀都不能給自己姑娘一個好前程。緊趕慢趕的就是要進京幹架。諾親要不是不能擅離職守,估計也得回來。
每三年一次的選秀正式拉開帷幕,每日甄選兩旗秀女。首日先是正黃鑲黃兩旗入禁宮。
家裏氣氛一直比較低迷,大伯一家雖然心裏放松也不好表現出來。
和卓本就不是照顧人的性子,但是看着兩個庶妹整日睡不好覺,也開解了一下。
能夠被指婚的,肯定是王公貴族。如果自己三人運氣好了,弄不好還能有個诰命。如果宮裏沒能看上,那就是撂牌子,不就是最開始想的最佳結局嗎?至于入後宮。。。不是和卓不自信,但自己這幫姐妹的容貌真的入不了皇上的眼,做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兩個庶妹一想也對。按照嫡母的性格,肯定是不會苛責兩人,但是真要為兩個庶女花心思找多好的郎君倒也未必。三個人各自想想都覺得好像也沒什麽差別,到底是不像剛開始的時候惶惶不可終日了。
第二天就是正藍旗的選秀。
家裏早就備好了兩輛馬車,兩三個人一輛早早的出發。從各個胡同裏不停的有馬車加入進來。因為每旗幾乎都是住在一起的,馬夫們一看,得嘞,這次選秀統領家有個女孩參選,跟着統領家的馬車走吧。浩浩蕩蕩的往禁宮行進。
和卓和順一輛車。和順就透露給和卓說這次的選秀早就內定了好幾個皇子世子福晉。到時候咱們都低調着,估計最後就被撂牌子了。和卓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其實對于選秀,和卓的想法和別人有些不同。這就是發老公吧。而且據說宮中一定會留飯,這個是禦膳房的飯啊!和卓真的超期待的。
天剛蒙蒙亮,就有無數量騾車整整齊齊安安靜靜的停在神武門外。下來的一水藍旗袍大辮子小姑娘。
和卓還以為大家會叽叽喳喳,沒想到安靜到落針可聞。
每個小姑娘都有一塊牌子,上面是自己阿瑪,瑪法的官職。雖然大家都是旗人,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統領家的女兒打頭,大家挨個的開始往裏進。登記的太監一看牌子,嘴臉都不一樣。這寫的滿的,自然就是上面有人的八旗子弟,要奉承着。這寫的寥寥幾筆的,那估計混的也不怎麽樣。
至于內定的貴族福晉,早就有嬷嬷在登記這裏候着專門伺候着了。和順一行雖然已經有了瑪瑪提前和晨妃打了招呼,但并不會在門口就派人來接。姐妹幾個一路當着送財童子,很順利的就過了驗身等環節。真正被領到後宮主位們的面前已經是快晌午的時候了。
這一上午折騰的,和卓肚子直叫。就等着開飯了。因為是賜宴,太後坐上座,其餘主位兩邊坐開,底下才是秀女們的八仙桌。
和卓一看菜色就高興地不行,有自己愛吃的排骨、蝦、還有好些沒見過的菜。可惜要等太後動筷子才敢開動。
太後等人看着這一水兒的小姑娘挺樂呵,有的想起了自己當年,有的想着自己能抱孫子了,總之都是喜事兒。面上自然都帶着笑。
整個大殿裏一共六桌秀女,每桌都有兩三個嬷嬷在。和順一下子就明白這是考察吃相吧,想給幾個妹妹使眼色。可惜大家做的遠,和卓眼睛裏只有飯。和順轉念一想,算了,反正奔着撂牌子去的。
一看可以動筷,和卓剛開始也不好意思太過分,同桌的小姐妹們那個斯文啊。就吃自己前面的菜。這可急壞和卓了,最喜歡的排骨離自己有兩個身位的距離,說遠吧不用站起來夾,說近吧又得伸直了胳膊。如何優雅的吃排骨呢?
這個時候太後和皇後相視一笑,“讓嬷嬷們給各位秀女夾菜。”
皇後一聲令下,和卓面前的小盤子裏就多了一塊排骨,簡直開心到飛起。不過和卓吃的倒是慢條斯理,狼吞虎咽何以知其味?
在嬷嬷的幫助下,和卓幾乎把桌子上的菜全部嘗了一遍。雖然吃的很香,但是和卓覺得禦膳房也就那樣吧。估計好廚子好菜不會給秀女,所以這些菜色雖然沒怎麽見過但真不一定比自家的紅燒肉好吃。嘗個鮮,就那樣吧。
和卓最後以一杯清茶結尾。八分飽,剛剛好。
今天的相看也就到此為止。至于以後能不能再來,待會出宮前就有宮女太監來報信了。
晨妃作為主位之一也是在場的。看到沒人被第一關就撂了牌子還算面上過得去,也滿意而歸。
晨妃是蒙古來的,同和順的額娘一樣,都得管瑪瑪叫一聲安布。因為京裏沒什麽親人,反倒是和順的瑪瑪經常叫人稍些東西入宮,關系不錯。
烏雅氏總算是緊趕慢趕到了京城了。看着木已成舟,到底沒和公公婆婆鬧翻。主要還是對和卓有信心,那必須不能夠被貴人看上。
如此相看數次,滿滿登登的八旗秀女現在只餘下幾十人了。圖門家的幾個庶女進宮四五次就給撂了牌子,估計無論是從出身還是個人素質上都不出挑。和順和卓倒是過五關斬六将獲得了留宿宮中的資格,按照和順的話說,就是要到最後一環再被撂牌子,要不婆家還以為有什麽問題呢。
晨妃對于這個結果倒是不意外,和順落落大方,雖不美豔但氣度慷慨。和卓因為不怎麽說話,顯得有些冷,但樣貌是絕對的美人。如果能再喜慶溫婉些至少能做個鐵帽子王世子福晉吧。
可惜适齡的王公貴族的福晉基本都提前相看好了,早知道就應該讓孩子一直在京城,多出去走動走動。
還別說,這麽幾次的相看,真有人打起了和卓的注意。要不是和卓的家室做側福晉有點說不過去而且想着晨妃在這裏,估計早就打好招呼有了着落都沒開口。
大家問了一圈才知道因為去了膠東才沒見着這麽個美人兒,自然也就知道沒讓撂牌子。已經有幾位想給自家侄子外甥的問問了。
和順的額娘是正經蒙古貴族。這麽說倒不是為了凸顯和順的出身尊貴,而是為了說說和順的長相。
按理說和順阿瑪還是遺傳了一些阿禮的俊俏,但是抗不過自己瑪瑪和額娘都是蒙古閨女的事實,長的非常有蒙古族特色。臉若銀盤,心寬體胖。如果要找個對标物,遺傳了阿禮好樣貌的大堂兄摔跤是幹不過和順的。
晨妃不得寵的原因很可能與外貌有關,和順與晨妃長的頗為相似。晨妃這邊已經和太後和皇後說明了和順撂牌子的事兒。
後宮中最尊貴的兩個人看了看和順的長相沒說什麽,再一看圖門家這次有六個孩子選秀沒都撂了牌子也覺得圖門家還算是知道規矩識擡舉的。
和順和卓這邊收拾收拾就要入宮小住。按照和卓曾經看的宮鬥戲,這馬上就要大戰三百回合了。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自己是不是得配個解毒散什麽的。
不得不說,和卓雖然想的很多,但是由于自身情商太低,很多別人說的酸話和卓根本聽不懂。太遲鈍。
而至于勾心鬥角,晨妃身邊的人沒事兒就來看和順和卓。
和順是去哪裏都要拉上和卓這個傻妹妹,生怕落單被人欺負。畢竟瘦小嘴笨。
舒舒也在最後的名單中,三個人組成了小團體。自然沒有不長眼的去惹一看就不好惹的三個人。
最後能夠夜宿禁宮中的一共就這麽幾種人。第一種,出落标致的小門小戶的秀女。這種要麽成了側福晉,要麽被皇帝收入後宮。
第二種,已經找了路子撂牌子,回去就嫁人。這種的只願意低調做人。
第三種,入了貴人的眼,定好了福晉的位子。自然是不願意弄些有的沒的,丢了大好的前程。
☆、第 6 章
舒舒家走的是皇後的路子,舒舒的親姐姐嫁給了皇後的娘家侄子。
所以不僅晨妃的人總過來送東西,皇後的人也早就叮囑過了管事嬷嬷。
舒舒和順也很投緣,和卓自然高興,三個人在禁宮中倒是過得舒服自在。甚至約好了出宮後一起去紅樓吃全鴨宴呢。這可是近一兩年才在京城流行的。
和卓作為不多話的鋸嘴葫蘆,就聽舒舒和順倆人聊天也挺高興。
舒舒和順的阿瑪瑪法品級相當,都是二品三品的朝廷大員。一個是嫡幼女,一個是嫡長女。兩個人雖然一個在膠東,一個在京城沒怎麽見過,但是靠着認識的小姐妹友情迅速升溫。
和順也知道舒舒是要嫁給那丹珠的,看這個未來弟媳也挺順眼。
舒舒還半真半假的對和順說,“你這個妹妹什麽都好,就是不愛說話。”
和順一笑,“這你可真說對了,從小她就不怎麽說話。但是你別看她平常這麽安靜,真要有人欺負她了,那可沒有好果子吃。兇起來可不是一般的。”
舒舒還真不信。“誰欺負她啊,好話賴話她都聽不出來!氣死我了!”
“傻人有傻福,那些對和卓說酸話的人最後都氣死了,畢竟不理她們才難受啊。這叫一拳打在棉花裏。”
舒舒一想也對,和卓默默地說,“喂,我還在這裏坐着哎。”三個人笑做一團。
舒舒打心眼裏覺得和卓是個貼心小跟班。悶葫蘆的好處就是你對她說什麽都不怕傳出去,也從來不怼你。別的小姑娘還給自己出出主意,傳傳消息。到了和卓這裏,基本屬于舒舒說什麽,和卓聽什麽。偶爾幾個字回應一下,表示和卓一直在聽。
和順對于和卓其實沒什麽太多印象。在京城的時候兩個人都小,就算在一起玩兒的時候和卓也總是坐在旁邊發呆。後來一個在京城一個在盛京,兩三年見一次,和卓還是安靜的坐在旁邊。唯一的優點就是聽話,特別容易讓人忽略的妹妹。
住在宮裏其實并不閑,每日都要應對360度無死角的考察。
這其中但凡互相使絆子的基本上第二天就收拾包袱回家了。才十幾歲的小姑娘,就算再機靈也瞞不過在宮裏待了一輩子的老嬷嬷。
婦功自然也是在考察範圍內的。不求娶個繡娘回家,但心靈手巧的媳婦人人都喜歡。
和順對于女紅真的盡力了。和卓好歹還能縫個東西出來,和順就連形都沒有。
繡花吧,和卓讨了個巧,繡的是随處可見的野花。看着紅紅綠綠的倒也喜慶。和順不信邪,非得繡個牡丹。這最後一片粉配綠,真是看瞎了眼也看不出來是什麽。
晨妃看着這還沒到最後一環,也不能直接撂牌子啊。就趕緊給打圓場,孩子是緊張。太後皇後也不願意得罪後宮裏唯一的蒙古妃子,捏着鼻子忍了。但是心想,就這樣的,根本不用報備撂牌子好嗎,根本不可能嫁進王侯家的。
和卓做的筆袋,這個主要是給那丹珠做過好些,最熟練。而且只要不裝筆,就看不出一用就散架的特性。還是比較具有迷惑性的。雖然繡工不出挑,但好歹繡了點東西,也能看出來是花兒。筆袋不是特別精致,但是好歹能知道是幹什麽的。
皇後其實對于和卓這種長相的不怎麽感冒,看着就覺得不喜慶,拒人于千裏之外。太後,嗨,太後現在就關心自己的七八個孫媳婦是不是名副其實。可得給自己的孫子們把好最後一道關。
晨妃是從沒見過和卓的,就算安布進宮來看自己,也沒帶過別人。對于長相和自己相似的和順那是一百個順眼。和卓嗎,就那樣吧,順帶手的就照顧了。
舒舒的女紅還是非常能看的,也算是給皇後長了臉。皇後其實挺想讓舒舒嫁給自己的子侄的,奈何皇上早就給皇後的大阿哥找好了媳婦。可惜了舒舒還一直在膠東,沒能回來。
和卓看着這留下的幾十秀女,心裏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估計大半都請過教養嬷嬷教規矩。別說別人,就連舒舒和和順都有嬷嬷的。所以看平常說話行動,自己和她們是不太一樣的。
不過沒關系,只要我不說話,不動換,成為一個合格的壁花,大家就看不出來我的與衆不同。哎,我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秀女中大家也看出來了,但凡是被太後拉到身邊坐的,基本上都是提前訂好的皇子福晉。就有巴結奉承的。
和順和其中幾個姑娘也算是手帕交了,現在選秀的時候大可不必站出來認親。只是帶着舒舒和卓認識了一下。還是三個人在一起,老老實實的等着撂牌子呢。
和卓的呆其實就是懶,骨子裏的懶散。宮裏規矩大,不能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吃的方面也不像在家裏的時候,随便就能吃個零嘴。這可把和卓難受壞了。
在家裏作為小透明的和卓其實日子非常舒服,因為沒人管。自己除了每天早晚到諾親和烏雅氏跟前站站,剩下的時間就是在自己的小跨院裏待着。最多等兄弟幾個有時間的時候教姐妹認字,或者是兄弟幾個帶着姐妹去跑跑馬。
諾親只對兒子上心,烏雅氏只對那丹珠上心。幾個女兒各找各媽。和卓又不會找存在感,每天基本上就是躺在床上看看話本,想想吃什麽讓廚房做了送過來。雖然聽起來無趣又憋悶,但對于資深宅女和卓來說真的太舒服了。
可是這一進宮,天不亮就請安,居然大家都不吃早餐!天天請安就一上午,中間能稍微吃點點心墊吧墊吧。午休還得按時按點的來,下午是否繼續還要看主位們的心情,晚飯後好歹有個自己的時間,和順和舒舒是絕對不放自己直接睡覺的。和卓真的,太難了。
就連自己從來沒擔心過的梳頭洗澡上廁所都變成了一個大難題。和卓有點忍不了了,在想要不自己給自己使個絆子,趕緊被撂牌子回家?
和卓還在這裏得過且過呢,舒舒和順就被撂牌子回家了。感情自己這麽一猶豫,就剩最後一輪了。
兩個人臨出宮前對和卓是千叮咛萬囑咐。好在三天後就是最後一輪,當天就能回家,總算是有個盼頭。
倆人一走,和卓直接打點銀子,總算是吃上了自己想吃好久的點心。還能存一點當早飯吃。
秀女只剩一半不到。大都是皇子的準福晉。和卓現在只想趕緊出宮回家,好好躺床上伸伸腿。這天天正襟危坐給主位們解悶自己可受不了。
當今聖上洪熙帝。這位可是有大氣運的人。和卓本來對于這些根本不感興趣,但是天天聽大家說怎麽都能勾畫出個大概了。
洪熙是本朝第四位皇帝,親生母親就是先帝的皇後,現在的太後。14歲被立為太子,26歲順利繼位。算是古往今來,為數不多能繼承大統的太子了。也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自小便被稱為神童,文治武功都沒有能挑出毛病的地方。就連兒子都已經有了快二十個。因為皇子們年齡相近,光這一次選秀就能娶七八個兒媳婦回來。兒子跟批發似的。
和卓對洪熙的評價就是,完美主義者。這位絕對特別吹毛求疵,自說自話。不過對于洪熙的長相居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起過,難道是因為長得太醜?和卓倒是有點好奇起來。可惜不能直視天顏,要不怎麽也得看看啊。
好不容易三天過去了,和卓現在可是歸心似箭。甭管自己的終身大事,先趕緊出宮才是正經。
和別人的緊張不同,和卓特別坦然。這倒是讓和卓有點鶴立雞群的意思。
仍舊是藍旗袍大辮子,每排六個秀女,一排一排的走上去給皇帝和後宮主位浏覽。皇帝看的很快,會對早就屬意的兒媳婦人選多問幾句。
流程嬷嬷們早就教過了,見到皇上如何請安等等。但是仍舊有秀女太過緊張,自然是被撂了牌子。
和卓覺得別的秀女們見的是封建王朝能左右自家性命的皇帝,而自己覺得只不過是見公司的大老板。大老板器重我,給個好前程皆大歡喜。
雖然對于天子長什麽樣真的挺好奇的,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君不見多少次的虐戀情深還不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所以和卓是眼觀鼻,鼻觀心,老老實實的排在隊伍裏。
大殿裏洪熙帝坐在主位,兩邊是太後、皇後等後宮主位。晨妃也在其中。秀女們是一排一排進殿,所以和卓看不見也聽不到前排的過程。
和卓瘦高,排在最後一排。這次總算是聽到了前面那排進去之後的對話。準皇子妃之一就在前面那排。
所謂的皇子妃人選等确實都被多問了幾句。洪熙帝的聲音低沉,說話不緊不慢。感覺還是挺有壓迫感的。
除了秀女回答,太後皇後等人居然一聲不吭。皇帝也似乎并沒有在秀女面前和其他人閑聊的閑情逸致。
到了和卓這一排,皇帝本來沒準備多問。但是一擡眼,看到了和卓。和卓生的白淨,長身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