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

皇上寵愛誰,這點不得不佩服洪熙帝,真真把雨露均沾發揮到極致。

皇後看主位都到齊了,領着一大幫子娘子軍直奔太後處。

洪熙之所以雨露均沾估計就是看他皇阿瑪不幹人事兒。

先帝廣德,年輕的時候獨寵玲貴妃,嫡長子洪熙那是連看都不看。

中年的時候獨寵伊考皇貴妃,生出來的兒子各種給洪熙使絆子。

老年的時候獨寵宛如皇貴妃,差點立了小兒子做太子。

當時的皇後,現在的太後,十七嫁與還是皇子的廣德為福晉。要不是太後的娘家給力,廣德可能當不成皇帝。

為了自己的兒子洪熙能繼位,先是幹翻了玲貴妃,再和伊考皇貴妃鬥,最後還得壓着宛如皇貴妃。

用無限的智謀沒讓這些小賤人把自己拉下後位,害了兒子。可見太後的戰鬥力絕對爆表。

而且到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壓着娘家不讓兒子娶表妹,而是娶了一品大員的孫女。

洪熙一直給皇後面子也是因為在晉級之路上皇後娘家幫了大忙,還非常知情識趣。從不貪功,謹遵奴才本分。

太後看着滿屋子的兒媳婦其實沒什麽太大興趣,周圍的太妃都是當年太後自己的精兵強将。

洪熙不會讓後宮一人獨大,自然這屆後宮戰鬥力根本不值一提,太後覺得連戲都沒什麽可看的。

昨天還以為終于來了個給平平淡淡生活激起漣漪的石子,沒想到……淳貴人下面低眉順眼坐着呢。

太後轉念一想,哎,平平淡淡才是真。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給太後解悶。太後表示,我是不是應該把隔天晨安換成每周晨安。畢竟之後就要有孫媳婦來了。那得多少人啊,一屋子叽叽喳喳的。

Advertisement

太後對于她們說的根本不感興趣,只關心孫子們到底什麽時候結婚。

“皇後,你可得仔細盯着皇子們的婚禮。幾個皇子的婚事可不能差的太多。”

皇後趕緊領命。皇後一怕皇帝,二就怕這個婆婆。

當時嫁給洪熙的時候直接進了皇子府,沒怎麽和婆婆一起生活。但那時太後的傳說誰不知道呢?

等到進了宮,太後倒是頤養天年了,但是皇後是一點不敢怠慢。

太後看看天,估計皇帝要下早朝了就讓各回各宮了。“成了,都散了吧。”衆人起客。

不到一盞茶的時候,洪熙就到太後宮裏來請安。兩人的母子情有點奇怪。洪熙知道額娘為了護住他鬥了這麽多年,心中自然尊敬心疼太後。

但是吧,因為太後的主要精力在于和別人鬥,所以對于洪熙的管教其實很少,只要他平安不出幺蛾子。所以兩人的親情中又有點客氣的疏遠。

太後讓人上了茶點,也就皇上有這待遇。“皇額娘,兒子給您請安了。”

“皇子們的婚事到底何時能辦啊,我等着抱重孫子呢。”

“快了,禮部和戶部快定下來了。主要是一下子這麽多皇子結婚有點不就手。”

“皇上今天看着挺高興啊。”

洪熙一愣,“是啊,好久不曾休息的這麽好了。”

太後喝了口茶,“只要每個人恪守本分,皇帝自然能好好休息。”

崔乘岸濕了後背,這是敲打皇上寵愛淳貴人?

洪熙突然一笑,“自然是能的。”太後挑眉看了洪熙一眼,自己兒子喜歡,只要不出格就那樣吧。

高手過招,一字沒提和卓,卻都心裏有了數兒。

洪熙對于和卓,就像在水墨畫中看到一抹紅色。在衆多秀女中,洪熙一眼就看到和卓了。

一見鐘情,大多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不過是權衡利弊。只不過和卓入了洪熙的眼,目前為止。

洪熙這一天心情都好,周圍的人精自然感受出來了。衆人想了想朝堂,嗯,無大事。想了想後宮,哦,淳貴人。

從太後宮裏退出來,基本上晨安就算完成了。大家一般各回宮室。皇後招了皇子要成親的幾個嫔妃再說說這個事兒。免得招埋怨。

皇後雖然小心眼,但是一路緊尊娘家教誨,絕不跟皇上太後起沖突。他們說什麽咱們做什麽,還要做到位。

禮部尚書是李妃的娘家哥哥。作為一個汗臣,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是幾代人的積累。

這次成婚的皇子裏就有李妃的兒子,十皇子。也是這一批要成婚的皇子裏最小的皇子。

禮部是天天跑斷腿。畢竟三個月後就是娶大皇子妃,這是頭等大事。

之後每個月娶個皇子福晉。這是要逼死禮部的節奏啊。

李尚書自然不想外甥受委屈,所以撸起袖子和戶部吵架呢。

戶部忒欺負人,大阿哥婚事的預算足足比其他皇子多了三倍。你想當大阿哥舔狗也不看看排不排得上。

李妃早就接到了哥哥傳來的信兒,心裏不舒服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

皇後在上面侃侃而談,下面坐着的幾個嫔妃各有心思。位份最低的只是個嫔,自然不敢多話。可是榮妃早就想說道說道了。

作為家世可與皇後比肩的主位,榮妃在後宮也不是個善茬。

由于做姑娘的時候就和皇後不是那麽對付,所以最後一個成了福晉,一個成了側福晉可是把榮妃惡心的夠嗆。這麽些年,那是可着把這份惡心還給皇後為己任。

榮妃的大兒子是七皇子,其實除了大阿哥這個嫡長子,從二皇子到七皇子歲數不差兩歲。

據說這幾位皇子出生的時間,正是先皇想讓洪熙帝自生自滅的那段日子,哎,心情不好只能生兒子了。

榮妃的意思是,雖然大阿哥是嫡長子理當優容,但是剩下的皇子你随便辦辦,還不如普通大臣家熱鬧你幾個意思。

戶部尚書是皇後娘家的親戚,舊例都不看。兄弟們剛成個婚,就這麽往死裏欺負弟弟們。等你兒子登基了還能有大家活路?必須教你做人。

大阿哥的結婚銀子雖然确實比定例多了一些,但是沒多多少,這裏确實有戶部尚書的偏心眼。

其實普通皇子的結婚銀子完全看皇上的意思。說白了就是,你得寵,你爹願意給你錢,你就辦的熱鬧點。

戶部本着胳膊肘不能往外拐的意思,就給訂了個比較低的線,想着後面左加點右加點也不少了。

洪熙從來沒覺得兒子多不好,直到看到禮部上的折子說的錢,有點惱火。覺得兒子都是賠錢貨。

不說娶個皇子妃的錢,就是剩下幾個鐵帽子王世子的錢都讓洪熙心裏滴血,還不能少給了。

後宮這邊還在說着怎麽把婚禮辦的喜慶點,洪熙已經準備一切從簡了。

洪熙對于國庫是很看重的,還有很多規劃,絕對不能讓皇子們結婚亂花錢。

而且先帝廣德留下的家底可并不豐厚,要不是洪熙勵精圖治,估計糧倉裏的老鼠都快餓死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洪熙拿定了主意,就把這事兒放一邊了。剩下的細節就是臣子們的事情了。

一個國家有多少事兒呢?就是皇帝不眠不休也批不完奏折。所以洪熙在當了這麽多年帝王後,訂好了基調,剩下的別人辦。

辦好了重用,辦不好你全家完蛋。但是帝王的掌控欲非常可怕,你不僅要辦的漂亮,你還要讓帝王時時刻刻知道你做了什麽,不會彙報的都歸于辦不好一類。

洪熙晚飯特意去了坤寧宮。做了二十年夫妻,洪熙還是給皇後面子的。

“皇後,孩子婚禮的事情我想了想,不能助長攀比華而不實的不正之風。就從老大的婚禮,一切從簡。

這才第幾代,就已經有八旗子弟馬不能騎馬不能射箭。他們會什麽?會溜貓逗狗,一個個根本不務正業。

要是能讀書也還罷了,可是國子監裏有幾個認真讀書的蔭監生。”

“皇上說的是。我八旗子弟馬上得天下,咱們大阿哥還經常帶着小十六練習騎射呢。說是不忘本。

這次娶皇子妃,臣妾私以為只需按照最低的皇子禮儀即可。皇額娘都說了,這麽多皇子呢,不好讓大阿哥太突出的。”

“嗯,我心裏有數。大阿哥是嫡長子,自然不同。”

皇後看洪熙至少能讓自己兒子壓別人一頭也沒什麽怨氣了,話鋒一轉,“皇上,臣妾要給皇上請罪。”

“你何罪之有啊。”洪熙放下了茶杯,蔟了一下眉頭。

皇後一看洪熙有點不耐煩,有點幽怨,哼,不就是你現在的心頭肉淳貴人嘛。

“臣妾讓淳貴人先學學規矩再上綠頭牌,沒想到擾了皇上的雅興。”

洪熙一直不太喜歡皇後的假惺惺。但是,還能離咋的。

“你是後宮之主,淳貴人的事兒就這樣吧。”飯也不想吃了,回禦書房繼續批奏折了。

皇後看洪熙直接就這麽走了,氣的咬牙切齒。還一點辦法沒有。

“去,讓內務府把給淳貴人安排的嬷嬷們撤了。我倒要看看她能得寵多久。”

☆、第 11 章

和卓這裏,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崔乘岸接了洪熙的旨意,自是讓禦膳房不遺餘力的給永福宮送上新鮮的吃食。禦膳房哪敢怠慢,按照三次點心,兩次正餐的規格流水似得送過來。

晨妃看着心裏真是五味雜陳。如此英武的君王誰不喜歡呢,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洪熙帝除了每月來一次永福宮和自己探讨蒙語的奧秘,平時見不到摸不着。

要說多慘倒也沒有,自己的生辰每次都被記得清清楚楚,給的賞賜一看就是用了心的。就連草原盟會也願意帶上自己,還許回娘家小住。

可是越是溫柔越是貪婪。在宮裏十年的歲月磨去了少女懷春,早死了心。但現在看和卓,原來只是不對的人。

和卓正好想來邀請晨妃一起享用美食,晨妃眼不見為淨,拒絕了。

和卓一吃今天菜色就知道,之前所有吃的都不是禦膳房認真做的。現在才是禦膳房的真實水平。

明明是茄子,可是就是感覺吃的是雞肉,還比如碧綠碧綠的油菜居然是豆腐做的。和卓總結來說就是,一定不能讓東西原汁原味。

幾個嬷嬷自從知道皇帝昨晚上沒有綠頭牌都來找淳貴人,腰杆一下子就軟了。

今天學規矩就是默默在旁邊說,和卓讓春紅夏白記下來,好時刻提醒自己。和卓倒是沒有為難幾個嬷嬷。

等到晚上的時候,內務府直接召回了幾個嬷嬷更是皆大歡喜。

生物鐘非常規律的和卓已經決定要好好适應宮裏的時刻表了。其實起床時間是一樣的,關鍵是在家的時候晚上睡的早。而且平時沒事兒就在小跨院裏發呆。

可是進了宮,每天的晨安可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小安子看着呆呆的淳貴人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假裝不經意說:“主子,奴才給您進些筆墨。

這整個後宮的主子們都好個文墨,尤其是扇面上作畫賦詩。皇上是最看重這個的。”

和卓:“哦,好風雅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和卓自己壓根就沒準備投皇帝所好,整個才藝啥的。再說了,按照和卓的意思,怎麽滴,皇上喜歡關我什麽事兒啊?誰愛弄誰弄去。

小安子深吸一口氣,行吧,淳貴人,你開心就好。

嗨,其實和卓哪裏是不想舞文弄墨呢,還不是自身條件過低,實在是不想丢人現眼。與其給後宮衆多高手當分母,還不如什麽都不做保持神秘感呢~~

雖然宮裏晚上可以點牛油大燭,但是享受過電燈的和卓還是覺得不得勁。可是不幹點什麽吧,肯定是要睡着的,惡性循環,自己的生物鐘就改不過來。

于是,和卓從嫁妝裏找出了弓開始空射。箭屬于利器違禁品,不讓帶進宮。

小安子都看傻眼了,淳貴人,您是真的彪。

洪熙還是點了和卓的綠頭牌,今晚月朗星稀,适合散步。皇帝駕輿就這麽慢吞吞的來到了永福宮,也不讓提前通知,響鞭也沒抽。

皇帝一下子就聽到了彎弓空射的聲音,再一看。好家夥,和卓大馬金刀的立在那裏練拉弓呢。

一時雙方都有點尴尬。和卓覺得自己在洪熙面前應該面子裏子全都丢光了。洪熙沒想到冷美人居然還能挽弓射箭。這弓哪來的?

洪熙不僅想了還問了。“你這弓不一般,哪裏來的?”

“回皇上的話,是奴婢的嫁妝。無論男女,圖門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弓。”

洪熙掂量了一下弓,估計能有半石。八旗子弟,能挽一石弓的就能上戰場了,三石弓以上就是勇士了。

當年的太/祖就是能挽6石弓的猛人,傳說一箭破城。洪熙自己能開兩石弓,還是中二期的時候咬牙練了六七年。對了,阿禮好像也能開五石弓。

半石弓對于圈養多年的八旗子弟可不是每人都能拉開的。想想自己的那些兒子,呵呵,突然不想花錢讓他們娶媳婦了。誰能拉開三石弓才能結婚!

“全家都有,可是全家都能挽弓射箭?”

“對,除了娶進門的媳婦,圖門子弟從小騎馬射箭。可奔襲百裏不停,射箭十有六中。”

洪熙頗為驚異,微微皺眉,“阿禮當年弓馬騎射就是頂尖的,朕倒是相信。你父兄也可以?你呢?”

“回皇上的話,奴婢的阿瑪雖不如瑪法天生神力可開五石弓,但騎射娴熟,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至于奴婢的哥哥”,

和卓一笑,“他喜歡讀書,但是一考不好就出去跑馬,總是比奴婢強的。其他叔伯兄弟姐妹都更能吃苦。奴婢差一些。”

“去取朕的弓箭來。”洪熙來了興致,“那我們就來比試比試。”

不過一會,偏殿的小花園就亮如白晝,靶子也擺好了。洪熙自傲的說,”朕的弓重兩石,雖未能承襲太/祖六石弓的神話但箭無虛發。”

和卓心想裝逼誰不會啊:“圖門氏以制弓起家。別稱圖牛弓。幹用柞木,冠牛角,弦為牛筋,合魚膠絲線,塗臘漆。三年得一弓。太/祖的六石弓就是圖牛弓。”

洪熙一想,你不說我還真忘了,對啊。你們家就是作弓的。不再多說,連射十箭,都在靶上,不過只有兩個正中紅心。

和卓一看,這個箭無虛發好像和我們家規矩不太一樣啊。射中紅心不是才算嗎?不過到底沒敢在正散發着趕緊誇我的中年危機男人面前說這話。

崔安達和周圍的奴才早就大聲歡呼,“聖上威武!”

洪熙側眼瞄了一眼和卓,怎麽還不誇我?

“該我了。”和卓不愧為母胎單身直女,只是覺得激起了鬥志。

洪熙撇了一下嘴。呵呵,這要是別的女人,早就滿眼星星了。蹦着高的給朕加油。你就沒有什麽表示嗎?

越重的弓能射的越遠。和卓的半單弓按理說,射程肯定要比洪熙帝的兩單弓近很多,但是現在靶子放的距離相同,和卓也沒在怕的。

主要是,皇上,你靶子的位置可不是兩石弓的,就是半石弓的距離啊。

轉了轉拇指扣,和卓也連發十箭,果真六中紅心,剩下的全在靶上。

小安子心說,姑奶奶,您不能掉幾箭嗎?

洪熙,他自閉了。突然覺得今夜風涼,透心涼。

此時,小花園很安靜,只有風吹過燭火的聲音。

氣氛過于尴尬,但是和卓肯定感覺不出來啊。畢竟要是沒達标不等于欺君了不。

“皇上您看,我沒騙人吧。”

洪熙攢了攢拳頭,“再陪我吃點夜宵吧。”技不如人,朕忍了。

“好啊好啊。今天禦膳房傳膳都特別好吃,我還特意給皇上留了好幾塊點心呢。”和卓高興的跟着洪熙往偏殿走去。

“給朕留?”洪熙一偏頭,眉微挑,有點疑惑。

“嗯嗯,我也想讓皇上嘗嘗。啊,奴婢想讓皇上嘗嘗。”

看着面前少女明媚的笑臉,洪熙一笑,是自己在皇位上久了,孤單了。

“那朕就嘗嘗。以後不用稱奴婢。”崔安達在旁邊膽戰心驚,淳貴人真乃神人也,居然剩東西給皇上吃,皇上還高高興興吃了。哎呦喂,真是活久見。

偏殿裏沒有熏香的味道,不像其他的宮殿總是各種香料。

和卓賣力的推薦着:“這個是玫瑰荔枝酥。我在很小的時候吃過一次荔枝,就是這個味兒。而且不是很甜,不會吃一口就膩住。

這個是蘋果酪,我從來沒想過蘋果還能這麽做。這個……我看昨天皇上喝的綠茶,要不要嘗嘗茉莉花茶?”

洪熙對于這些小甜點不怎麽感興趣,但是對于喜歡這些小甜點的人很感興趣。

“你怎麽知道朕今天還會來?”

和卓臉有點燒,“我不知道,但我想着總能讓皇上嘗到的。”

洪熙定定的看着和卓,一眨不眨,摸了摸和卓的腦袋頂兒,寵溺的說:“那就嘗嘗茉莉花茶。”

和卓不愛笑,但對洪熙總是笑,不知為什麽,但是嘴角就是不由自主的翹起。

洪熙也不愛笑,可是看到和卓一笑總是跟着笑,天清氣朗。

崔安達偷眼看着兩位主子愛的對視是真的服了。

笑的見牙不見臉的是皇上?那個小氣吧啦,每天要把國庫銀子點一遍,記仇三代,有仇必報,眼高于頂,對誰都不滿意的洪熙帝居然笑的這麽……溫暖?!!

洪熙帝,出了名的難伺候。

茶按照季節只喝三種,明前毛尖,君山尖茶,回青鐵觀音。

怎麽泡那更是講究。用什麽水,煮多久,洗幾次茶,用什麽器皿裝等等。那是每一個環節都有說法。

然鵝,崔安達看着正給洪熙帝泡茶的淳貴人是一言難盡。

和卓順手拿起桌上的杯子,從桌上的小罐子裏夾出了一點兒茉莉花環放入杯中,再從桌上的茶壺裏倒出開水。

“皇上,這個稍微泡泡就有味兒。香吧。”直接把杯子推到洪熙面前。

洪熙稍微抿了一下嘴,“你都喜歡喝什麽茶?”不着痕跡的離茶杯遠了一點。

“我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不過我不是那種能把喝茶喝出花來的人,品不出個所以然。

就比如茉莉花茶,這個叫銀環茉莉,是花茶中的上品了。可是我喝起來和普通的也沒什麽差別。綠茶比如碧螺春和信陽毛尖我就分不出來。”

“那你怎麽知道我昨天喝的是綠茶?”

“因為顏色很綠啊。後來我看到茶葉了,一根根立着,應該是信陽毛尖。”

洪熙看着和卓一臉得意,說服自己嘗了嘗小可愛親手泡的茉莉花茶。別說,真的不錯。有那麽一股子天然去雕飾的味道。

“那你可真聰明。”說着捏了捏和卓的臉蛋兒。

☆、第 12 章

一夜無話。

次日洪熙一動和卓就醒了。和卓先是有點不好意思,接着趕緊起來了。

洪熙看着和卓紅了臉,嘴角就沒放下來過。臨走看了眼和卓的妝匣就上朝去了。

“崔乘岸。”坐在肩輿上的洪熙帝閉目養神ing。

“奴才在。”崔安達趕緊俯身過來聽令。

洪熙睜眼一轉,“着人修繕暢春園的馬場,令選幾匹溫馴的母馬過去。早朝後直接讓其善到禦書房來見朕。”

“喳。”崔乘岸心想,看來皇上這是要帶淳貴人去暢春園騎馬,這淳貴人是真的要上天啊。

當然,和卓一直到很多年後才真正意義上的去了暢春園看到了特意為她修繕的馬場這是後話了。

其善是內務府主管大臣。聽到洪熙親傳,這是……因為之前派了嬷嬷整治淳貴人?冤枉啊皇上!

崔安達也不知道洪熙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自然沒給其善透露。不過其善已經想好了108種謝罪話術,只求皇上給條活路啊!

洪熙知道其善來了,眼睛都沒擡,“其善,朕記得波斯曾經進貢過一套藍寶石的頭面首飾。”

其善一聽,這什麽玩意兒?“奴才,奴才不知。奴才即刻去查。”

洪熙撇撇嘴,“你找出來之後送到永福宮淳貴人處。另外,上好的茶具一套,再弄些話本一并送過去。”

其善雖然莫名其妙,但還是乖乖應承。跪安的時候逮到崔安達一通問,崔安達心想,呵呵,那位,絕了。只說:“皇上吩咐了,大人照做就是了。”

其善也有心,自此就有內務府在民間收集各種話本。

這也促使了話本在青朝的一個創作高潮,精品話本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各種同人文。是華夏歷史上最早發現的同人文。

洪熙看着奏折,突然對崔乘岸說:“以後每日晚食前半個時辰讓靶場準備好。”

“喳。”崔乘岸心裏想,這是準備找回場子重振雄風?

其善很快就知道洪熙帝是如何寵淳貴人的了。光內務府送去的賞賜就幾乎天天一趟。更不要說賞賜本身的價值了。

更是不停的有皇帝谕旨特制貢品,流水樣的往淳主子處送去。這真是獨一份的榮寵了。

自打淳貴人進了宮,皇上幾乎夜夜宿在永福宮。而這不宿在永福宮的日子,也幾乎分給了後宮的主位們。祖宗規矩,皇帝也得打卡上班啊。

争寵争寵,得争才能得寵。可是淳貴人……這……好像啥也沒幹啊?!

淳貴人其人,從來沒有什麽病了讓皇上陪着啊,突然去乾清宮送點吃的啊,甚至永福宮都沒出過。

每日請晨安就沒看她說過話。就算別人酸她幾句,淳貴人從沒回過嘴。

太後都納悶,“都說不會叫的狗咬人,你說她到底是會叫還是不會叫啊。”用狗來比喻兒子的小妾,嗯,太後非常有創意了。

宮裏的女人,除了皇後要當個管家婆,其他人并沒有什麽事兒。現在見天兒的沒有皇上滋潤,自然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說起了罪魁禍首。

“我看她長不了。哼,姿色也就那樣,還不如王答應呢。”

“王答應倒是漂亮,可是皇上看不見有什麽用啊。我聽說王答應沒事兒就在皇上經常去過的地兒路過。真夠可以的。”

“她進宮有五、六年了吧。”

“上次選秀進宮的,三年了。臨幸過一次,估計早忘了。”

“別說她一個小答應,你看幾個主位,照樣不好使。就連一個宮的晨妃不照樣冷板凳坐着。”

“不知用了什麽狐媚手段呢。不知羞恥。”

“比咱們都年輕,皇上圖個新鮮罷了。別看她現在得意,等到時候皇上把她忘到腦後,有她哭的時候。”

榮妃對于皇上早就不抱希望了,但是對于自己能不能成為貴妃,甚至皇貴妃,自己的兒子們有沒有好前程才是最關心的。

這不,特意挑了個黃辰吉日到坤寧宮找皇後談談心。

“皇後,這是臣妾新得的佛珠,可是五臺山主持開過光的。知道皇後素來虔誠,就想着給您請來結個善緣。”

皇後對于榮妃的造訪那是非常不樂意的,兩個人不對付是公開的秘密。一看這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居然無事獻殷情,肯定非奸即盜啊。

“榮妃好不容易得來的佛珠豈能我一句話就拿了來?倒不如榮妃帶上,随我一起多為皇家祈福。”

“也罷,那臣妾就自己留着了。”皇後一聽,呵呵,你還真是不見外啊。這麽一說就收回去了,我看你是本來就沒準備送給我。

“最近後宮流言四起,皇後是不是應該整治一番,免得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這管理後宮之事就不勞榮妃費心了。”皇後心說呢,有本事你去找皇上哭去啊。讓我做惡人。皇上正在興頭上,我是瘋了還是傻了。

“哎呀,我是怕有的人被取而代之啊。”

皇後冷笑一聲,“是啊,可能過幾天就又多了一個妃位了。”

榮妃放柔了語氣, “那位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最後主位除了咱們從潛邸出來的幾個,只有一個漢妃一個蒙妃。

選了四次秀,過了十幾年,有哪一個人得了那位的青眼。可是這次,我有點心慌。”

榮妃示意宮女放下裝佛珠的盒子,“本來就是給你的。七皇子那裏還有好些事兒我得看着。”說完行禮走了。徒留皇後一個人胡思亂想。

估摸着太後午休起來,皇後候在了慈寧宮外。

皇後看着座上的太後,咽了口吐沫才開口。“皇額娘,媳婦今天……”

“有點遲疑就別開口,免得傷了顏面。”first blood。

“您一定聽說了最近後宮的事情。”

“我沒聽說。”double kill

“淳貴人她……”

“她是個啞巴,不會說話?”triple kill

“不是,她魅惑……”

“我看她連笑都不會,還魅惑。”quadra kill

“她肯定背地裏……”

“皇上不是沒去過別的嫔妃處,自己留不住人怪誰啊。”penta kill

太後看着底下的皇後,還是耐着性子多說了幾句。

“皇後,皇上有因為淳貴人罷黜斥責任何嫔妃嗎?”

“沒有。”

“那皇上有因為淳貴人斥責任何皇子嗎?”

“沒有。”

“皇上因為淳貴人免了早朝,誤了國事嗎?”

“沒有。”

“是了,既然都沒有,那皇上願意去哪裏做什麽都是皇上的事情。皇上的皇子足有十幾個。每一位皇子也都睿智康健。你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可是,可是……”

“沒有可是。回去吧。”

皇後一步三回頭的走了。太後真是恨鐵不成鋼,“你們說,當初我給皇兒娶了這麽個媳婦,還不是看她家作為文臣領袖,家教必不會差。

現在呢,真是越活越回去了。還有那個什麽淳貴人,不知道要勸着皇上雨露均沾嗎?”

太後只要一想到自己鬥戰勝佛般的一輩子,自然是不喜歡妖妃。可是淳貴人離妖妃的段位還差十萬八千裏啊。就這,殺雞焉用牛刀。

皇後一看救兵沒搬來,還落了臉面,心裏是一萬個不高興。再一想,哼,還不是榮妃這個禍頭子撺掇的!簡直可惡。

現在淳貴人可是整個後宮之敵,怎麽能只有自己落埋怨呢?沒有一個嫔妃是無辜的!

榮妃聽到皇後吃了太後的閉門羹,心想皇後果真坐不住。皇後這一輩子,除了投了個好胎,真是一無是處。

就希望所有人捧着她,圍着她。哪那麽多好事兒?單就太後皇帝就不理她這份胡子。

淳貴人一進宮就想給人一個下馬威,結果自己進陷阱了。

現在還是不知道韬光養晦,給皇帝寵着的人恩威并施。反倒是來了個完全不理不睬。哼,真是浪費了那麽好的家室。

榮妃打着自己的小算盤,美滋滋的等皇後她們挑釁完淳貴人,自己再拉攏一下受了委屈的淳貴人,皇上還不得覺得自己識大體?

得了聖心還不就擁有了全世界。

第二日請晨安,皇後手下頭號馬仔麗嫔就開始了吊書袋。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除了晨妃和和卓都是讀過四書五經的人,不說融會貫通但是總比這倆人墨水多。

晨妃想當年為了能入洪熙帝的眼,那也是好好學了漢語滿語的人。

雖然由于後來看清了事實的本質有些荒廢,但這并不影響晨妃的文化水平還是能聽懂五六成的。

到了和卓這裏……不好意思打擾了。

其實滿屋子後宮怨婦不過是敲邊鼓說了說什麽美人遲暮啊等等典故。

哎,讓各位對牛彈琴了,正主和卓根本聽不懂好嗎。

你們說這麽隐晦,先從《史記》引出韓非子,然後說了半天。最後才點到《說難》。

和卓一個沒看過不說,色衰而愛弛,她也不知道出自《說難》啊。

皇後坐在上首,看着榮妃低頭飲茶一字不說,那必須不能讓你閑着!

“看來各位的學問都很好。不過大家不知道吧,榮妃打出閣前就是出名的才女。前兒還和我論述過《主父偃上書武帝》呢。”

榮妃心想,你想拉所有人下水?沒看出來道行高了啊。

☆、第 13 章

“皇後,您看都什麽時辰了,咱們趕緊去給太後請安吧。”榮妃一個八卦掌,推回去了。

和卓看着一屋子的女人只想說,雖然不知道你們都在說些什麽,但我快餓死了。咱們能不能趕緊去給太後請完安各回各宮,我等着吃飯呢。

“榮妃娘娘趁着現在大家都在,也讓我們長長見識啊。可不好藏私的。”麗嫔看榮妃就是不上當,有些着急了。

“哎,麗嫔,榮妃妹妹不想分享就算了。待會到了慈寧宮一起說給太後娘娘聽也是沒差的。”皇後一個連環腿,話頭又回來了。

榮妃一聽皇後這話頭可就不樂意了。感情你自己在太後面前沒臉,還要拉上墊背的?

這麽些年,說好聽了,皇後是寬容仁和。說不好聽了,就是無能。皇後要是普通人家的嫡福晉倒是顯不出錯兒來,但是後宮之主可真是全憑了皇帝看在她娘家的份上做了這麽些年。她自己還不自知。說她德不配位也不冤枉皇後。

榮妃微笑着提醒:“皇後娘娘,那咱們就趕緊去太後娘娘那裏吧,免得她老人家等着咱們。到了那兒,咱們還可以向皇額娘讨教呢。”皇後看榮妃就是不接話茬,自己又實在沒辦法,只好憤憤的帶隊向慈寧宮進發。

太後看着一屋子莺莺燕燕,別說,冷着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