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3)

較得意的畫作之一演化來的。也不是要讨皇帝歡心,主要就是圖個樂呵。

搭配金邊紅牡丹絨花的首飾是一水的瑪瑙。旗袍也是牡丹,基本上就是直接把洪熙那副畫繡在了旗袍上。

腳上穿的花盆底,鞋面上是一朵立體的栩栩如生的金邊紅牡丹,連着一串的瑪瑙制成的吉祥圖案。花盆底本身還有牡丹浮雕。說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了。

一切收拾停當,和卓後面跟着三個小尾巴,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萬春殿行進。

☆、第 45 章

萬春殿作為後宮主要設宴場所,就是禦花園的主殿。雖然春寒陡峭,但是禁宮裏到處都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

禦花園想要一下子容納下後宮中所有嫔妃皇嗣就顯得過于擁擠了。于是讓人咬牙切齒的等級劃分再次實行。

太後、皇帝、皇後與妃子們自然是暖暖和和,寬寬松松的吃着宴。皇帝坐在正中間,一邊高臺上坐着太後,另一邊下首坐着皇後。

再往下就是幾個主位的單桌。洪熙看着和卓坐的和自己這樣近,臉上的笑意不自覺又多了幾分。

再到下面就要下幾層臺階了。幾十桌的十人圓桌,衆人按照位份規規矩矩的坐着。

太妃們直接都沒進主殿,而是在偏殿擺了一桌,倒也和美。

成年的皇子們早就在年前最後一次早朝拜過年了,守歲直接就在宮外的府裏過。

剩下的未成年皇嗣們在另一處偏殿由奶嬷嬷們照看着。等到宴席畢,才湊到一處守歲。

主要是這幾年皇帝太勤于耕耘,幼崽們有點多。全弄到宴席上,估計比孟姜女哭長城還可怕。

皇帝今天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穿到了可心之人身上,那心情指數爆表。皇後看在眼裏,心想,就差給皇帝套上牡丹葉子了,呵呵,男人。

和卓對于今天的菜色挺滿意的,居然又有自己沒吃過的美食。還在想從哪裏吃起,突然,就聽德克濟克身邊的小果子在外面吼道,“公主掉冰窟窿裏了!”

Advertisement

和卓蹭一下就站起來了。一般在後宮,大家說的公主絕對就是寧楚閣,不做他想。

整個宴席亂作一團。不過相比于太後皇帝吩咐奴才,和卓比較直接,直接沖出去了。一陣風吹過,洪熙帝都沒來得及攔。

禦花園只有一個湖,要說冰窟窿只能是那裏。和卓嫌棄小果子跑的慢,甩掉花盆底就向那裏沖刺,一騎絕塵。

洪熙帝在後面爾康手都沒夠到。崔乘岸更是只來得及撿鞋子。小安子手裏拿着披風一個勁的追。

太後也急眼,這可是自己教養長大的乖孫女,在後面也是緊趕慢趕的往湖邊小跑。

禦花園的宮殿容納後宮這麽老些人是擠了點,但是從主殿跑到真正的湖景這裏居然也七拐八拐的有小800米。

和卓看着自己的德克濟克和額爾赫在岸邊吼着,湖邊圍着一群人。

和卓趕緊沖過去扒拉開人群,寧楚閣還是不見蹤影,前面不到兩米的距離一個冰窟窿黑洞洞的。

和卓雖然是一個現代人,但是真的沒遇到過救人的事兒。和卓穩了穩心神,德克濟克看見親媽來了,趕緊說清楚了。

寧楚閣就是掉進的這個冰窟窿,現在還沒出來。剩下的人被二公主攔着不讓叫人,還是奶嬷嬷大聲呼叫引來了太監宮女,這才叫來了德克濟克和額爾赫。

等德克濟克拎着額爾赫跑來的時候,已經有無數宮女、嬷嬷、太監和侍衛跳進去過了。沒撈到人,但是整個冰層是被砸碎了。

和卓一聽,這都掉下去挺久了,心涼了半截。

二話沒說,把旗頭一扔,系上剛才侍衛用過的繩子就跳進冰窟窿去了。額爾赫當場就哭了。

洪熙帝趕到的時候只看見佳人跳水,說是肝膽俱裂也不為過了。

等到太後和其他嫔妃皇子趕到的時候,就看見皇帝沖一堆侍衛太監嬷嬷宮女在嘶吼。大家還都死命攔着皇帝往岸邊走。

太後一看皇上的樣子,還以為寧楚閣不行了,當場眼睛一紅。太後眼淚還沒出來,和卓嘩啦一下被拉上來了。

手裏箍着寧楚閣,披頭散發宛如水鬼。寧楚閣一身的白毛現在反倒成了累贅。

小安子領着人趕緊給兩人裹上披風,禦醫們手腳麻利的接過寧楚閣。對視一眼,公主不大好啊。

和卓一看禦醫們在那裏幹坐着不動,推開就給寧楚閣壓水。洪熙看和卓都瘋魔了,上前抱着濕噠噠的心上人,眼淚是真的流出來了。

和卓掙開洪熙帝,繼續給寧楚閣搶救。這次是從後面抱起寧楚閣,手壓住胃部環抱擠壓。

別說,這個動作還是有點用的,寧楚閣吐了幾口水,終于喘過來氣了。和卓抱着女兒,也是哭出聲來。

有孩子的嫔妃們看着狼狽的淳貴妃倒是罕見的心有戚戚然。為母則強啊。洪熙也是松了一口氣,趕緊讓人把兩個人送到最近的宮殿裏換身暖和衣服。

和卓直接說:“不,回一心宮。”

和卓不錯眼的盯着寧楚閣,還得拉上德克濟克還有額爾赫。太後湊過來看寧楚閣确實是出氣了,也跟着要一起。

二公主幾個被德克濟克的太監們攔着,洪熙這才注意到。看了崔乘岸一眼就跟着和卓走了。

禦醫們其實心裏也苦,淳貴妃敢那麽摔打公主,奴才卻是不敢。現在公主活過來了,又顯得禦醫的技術不太好。看皇帝那眼神,就差指着鼻子罵庸醫了。

這邊寧楚閣還沒清醒,那邊和卓就暈過去了。一掀轎簾,淳貴妃就歪在轎子壁上,小安子當場就吓跪了。

洪熙沖過來看着大寶貝抱着小寶貝都沒回音,心裏直突突。一個公主抱,就帶着人沖進了宮殿。

太後沖着禦醫開罵了:“還愣着幹什麽,要你們何用!”太醫飛速随着萬歲爺跑進了一心宮。

一心宮裏到處都是三個小祖宗剪得窗花和做的小燈籠。四個豎着出去的結果橫着回來倆。

看着一心宮的布置,洪熙的眼淚就沒停過。拉着德克濟克和額爾赫,洪熙想着和卓的點點滴滴,手都是抖的。

崔乘岸安排好了那邊。剛到一心宮,看着皇帝的樣子,心裏一萬匹草泥馬飛奔而過。但凡淳主子或者公主出事兒,估計這後宮就得瑞血兆豐年了。

禦醫仔仔細細的號脈,把話術理順,跪在地上抖着嗓子說:“回皇上、太後,淳貴妃因激寒驚動,小産了。”

洪熙當場就掀了桌子。

禦醫鼓足勇氣:“公主肺部受損,奴才等用金針之法與通宣理肺湯……”

洪熙聽不下去了,直接到床邊看着。結果和卓的房間和寧楚閣的房間離的還不近……洪熙是看了這個看那個,要是有個計步器估計有小一萬步了。

德克濟克和額爾赫也是老實孩子,跟在皇阿瑪屁/股後面寸步不離。好不容易額爾赫肚子叫了,洪熙這個老父親才想起來晚膳就吃了半截。今兒還是除夕呢。

太後就舒服多了,雖然對淳貴妃的觀感不錯,但能和自己的親孫女比嗎?老神在在的守着寧楚閣。

別說,這還真是第一次太後來寧楚閣的閨房。這整個紫禁城,除了皇帝,太後從來是不會屈尊降貴到別人的寝宮做客的。

知道寧楚閣的病得慢慢養之後,太後總算靜下心來看看自己孫女的小房間。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雖然太後是不大看得上淳貴妃的學識,但是審美倒是在線。沒弄些花裏胡哨的擺件。不過太後覺得有點樸素了。

其實光洪熙帝特別賞賜給寧楚閣的東西就不老少,所以和卓就在屋子裏放了四個多寶閣,每個月換一次擺件。就算是皇後宮裏都不一定能這麽換。

但是太後的偏心眼和皇帝一樣一樣的,沒過一會兒,太後私房的好東西就一擡一擡的進了一心宮。最關鍵是把自己□□好的宮女給了寧楚閣。

就今天這架勢,還是奴才不行。看淳貴妃那樣就不是個能管家的。救人都自己跳下去,根本不會指揮人。

淳貴妃太後是不想管的,但是寧楚閣可得現在就加上這門課,将來嫁人才能不吃虧。

洪熙這邊陪着太後和倆兒子在偏殿胡亂對付了些吃的,那邊和卓、寧楚閣先後醒了過來。和卓根本顧不上自己,随便裹了個袍子就往寧楚閣的房間走。

奴才們也不敢狠攔,只能趕緊跑到偏殿禀告皇帝。

和卓看着寧楚閣真是恨不得将二公主碎屍萬段。什麽孩子還小不懂事,那就讓她投胎重新懂事好了!

“寧楚閣,別怕,額娘在呢。咱馬上收拾收拾,你最近就和額娘住一個屋。”

洪熙後腳跟來,看着和卓抱着寧楚閣不撒手,趕緊說:“你自己的身體都不顧了!趕緊回屋裏躺着去。”

和卓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滑胎了。因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懷孕了。只是覺得全身不得勁兒,想着可能是跳進冰水裏感冒了。

寧楚閣也還沒緩過勁來,幸虧剛醒過來就看見額娘,要不然更害怕。

洪熙見不得兩個心肝寶貝泫然欲泣的樣子,趕緊讓人把寧楚閣裹緊了移到了一心宮的主殿。太後在後面撇了撇嘴。但一想淳貴妃也不容易,好歹是沒說話。

和卓看寧楚閣安置好了,才騰出手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甭管太後皇帝是不是在旁邊站着,和卓覺得這倆兒子必須得誇。

“德克濟克和額爾赫這次做的很好。要不是你們倆,姐姐就危險了。德克濟克不僅僅救了姐姐還能照顧弟弟。額爾赫也很好,沒有讓額娘分心,也知道幫着哥哥。”

作者有話要說: 本周雙更不一定穩定,如果某天大家只看到了一更,不用等,明天見。愛你們~感謝在2021-01-31 08:37:44~2021-02-01 09:10: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晚晚 10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 46 章

兄弟倆與有榮焉的挺了挺小胸脯。德克濟克說道:“兒子以後也要保護額娘、姐姐和弟弟。不讓別人有可趁之機。”

額爾赫也趕緊操着小奶音說:“兒子也會的。”

寧楚閣這邊總算有個笑臉:“今天還是除夕呢,皇阿瑪皇阿奶為了兒臣的事情還在這裏。兒臣已經沒事兒了,有額娘弟弟們照顧着。”

太後是不管寧楚閣說什麽都高興的:“皇阿奶在宴會上就想着你,本來就是想和你一起看煙花。現在你在這裏,皇阿奶也不走了。就在這裏陪你。”

洪熙終于算是能插話了:“你們還有力氣在這裏說這麽多,趕緊躺下休息。”

衆人看皇帝發話了,也不好反駁。

“崔乘岸。”

“奴才在。”

“今年就在一心宮這裏加一個放煙花的地方。另外讓皇後主持家宴,朕晚些再過去。”

“喳。”

和卓以為自己沒什麽大事兒,想着太後皇帝在這裏,自己也不好真就躺床上歇着。

洪熙哪能看着心上人這麽不自在呢,趕緊沖過去把人壓進了被窩。聲音都有些哽咽,在和卓耳旁說道:“你才是病的最重的那個,別傷心,咱們之後還會再有孩子的。”

和卓緩了好一陣兒才明白過來,眼眶紅了。洪熙這邊看着和卓,太後那邊看着寧楚閣。雖然是在一個屋裏,倒是平靜。

額爾赫還是有些害怕,想要爬上和卓的床,被洪熙無情掃走。只能退而求其次,跟在德克濟克後面當個胖尾巴。

和卓緩了半天,想着還有三個孩子等着自己呢。深吸一口氣,直勾勾的望着洪熙:“皇上可要為我們做主。”手上使勁抓住了洪熙。

這邊寧楚閣又睡過去了,太後想着也不能太厚此薄彼,還是準備回去給剩下的孫子們發個壓歲錢。皇帝這邊也得顧念着皇後的面子。兩人相攜而出。

整個禦花園好似沒發生過任何事一般,只是皇後代大家問候了淳貴妃。太後發完紅包,連煙花都沒看就回一心宮了。對于皇帝,太後是放心的。

像除夕這種大日子,帝後應同寝。皇後今天倒是開了竅似的。

“皇上,今日之事臣妾也有不查之罪,定會嚴查後宮。今時不同往日,皇上還是去淳貴妃處看看公主吧。臣妾會為皇上守歲祈福的。”

皇帝到底沒同意。

“這個事情不怨你。規矩就是規矩,你也不要多想。”後宮衆人看皇帝還在這裏,大致猜想貴妃與公主應是無大礙的。也是緩解了些許緊張。

不過心裏也都怨二公主不是東西,好好的喜慶日子就被攪黃了。皇帝不高興了,誰能有好日子過?

卻說赭石真是沒想到二公主能幹出這種事,反倒有些後怕。到時候二公主會不會連累自己,甚至報複自己?

這邊正想着,崔乘岸已經堵到了赭石,準備帶下去了。

本來這件事情,應以石答應因挑撥皇嗣事發自盡,與二公主禁閉于宮室為結尾。但是二公主卻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路。

石答應能夠挑撥二公主與寧楚閣的關系,二公主就能有樣學樣的唆使石答應兒子皇二十子站在與淳貴妃子女鬥争的最前線。

二十皇子這個急先鋒居然直接在玩鬧的時候,拿起石頭砸了額爾赫。雖然被額爾赫的太監小栗子擋住了,但是影響太壞。

和卓這次是根本沒等皇帝那邊說什麽,直接到了二十皇子和二公主新搬到的阿哥所。跟洪熙說了讓他好好辦,看來還得自己出手。

阿哥所本來是七歲以上阿哥的專門住所,但是後宮裏基本都不按這個規矩走。

後來慢慢演變成,很多受寵嫔妃的子嗣都是一直在額娘宮中住到出宮開府的。就算無寵的嫔妃,也盡量不讓自己的孩子到這裏來住。

住進來的,主要是那些死了額娘的皇嗣。因為洪熙帝的子嗣中女兒太少,加上二公主實在是不招人待見,直接讓二公主和二十皇子一起搬了過來。

所以阿哥所雖是皇嗣住所,但大家心裏都明白,這裏的皇子皇女可不是有光明未來的。比如,現在這裏只住進了二十皇子和二公主。

其實也有其他喪母的皇子們,但是都被求子心切的嫔妃們領着住進了別處。

等到皇帝、太後、皇後收到信說二十皇子與二公主被淳貴妃杖責的時候,和卓已經回到一心宮,和幾個孩子正在吃進貢的草莓。

皇後本來還想申斥淳貴妃,聽說皇帝已經過去了還是作罷。誰知道皇帝怎麽說呢,估計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要不要去阿哥所看看?不去。什麽臭魚爛蝦的值得自己大冷天的跑一趟。只是按照宮規,取了牌子讓太醫院派個大夫過去了事。

太後對于淳貴妃這麽不理智可是不太高興。這好好的苦主倒變成了惡人。怪她自己不争氣。

聽說皇後已經派了禦醫過去,那自己也就不費二道手了。還得踅摸名醫給寧楚閣調理身體呢,可不能落下病根。

洪熙對于踏足阿哥所是想都沒想過,但是聽了禦醫的彙報。其實兩位皇嗣都只是皮肉傷。但是杖責這個事吧,特別跌面。是要脫褲子的……

說是二公主想不開,要上吊。沒成功之後,整個人都不大對勁。

等處理完手頭上的奏折,洪熙還是去了一心宮。看着和卓,第一次眼神不是溫柔似水,而是隐隐有怒火。和卓看着皇帝來了,也沒有親親熱熱的請安。

兩人就這麽隔着老遠站着不說話。崔乘岸就跟蒸桑拿似的,汗嘩嘩的流。

“是不是你打了二十皇子和二公主板子?”

“是。”

洪熙就這麽看着和卓,好似不認識眼前這個女人一般:“你這是傷害皇嗣你知道嗎?”

“那他們傷害我的孩子的時候算什麽?就不痛不癢的關禁閉?”

“你這是在怨朕?”

“不敢,我只是替我的孩子讨公道。”

“不敢?讨公道?你好大的膽子!”

“是啊,我好大的膽子。寧楚閣現在還只能卧床休息,我失去了一個沒成型的孩子,額爾赫還被欺負。我看是我太好說話了,才讓孩子們受苦。”

“放肆!之前的事情已經有了定論。額爾赫的事情朕自會訓斥二十皇子。這些事情還輪不到你來管。”

“哼,皇帝自會看着辦的。都是皇上的骨血,皇帝自然各個都珍惜。”

“你簡直不可理喻!從今天起,淳貴妃在一心宮中禁足,無朕手谕不得外出。”洪熙說完拂袖而去。

不過幾日,二公主生病夭折。二十皇子倒是見好。

當日,太後下懿旨,将淳貴妃降為淳嫔。長公主寧楚閣、皇十七子德克濟克、皇十八子額爾赫交由太後撫育。即刻搬離一心宮。

皇後聽到這道旨意反倒一笑:“這是等着淳貴妃,哦,淳嫔去求饒呢。皇上給人降了位份,奪了孩子卻解了禁足。可真是用心良苦。

這用的還是太後的名義。等于撇清了關系,不是皇上自己要給淳嫔面上無光。就看淳嫔能不能接住了。”

太後冷着一張臉看着眼前的三小只,心裏對于皇帝這麽偏袒淳嫔是不太高興地。還用着自己的名號。

規矩不可費。淳嫔害了皇嗣是不争的事實,結果雷聲大雨點小。三個孩子送到這裏來的意思不就是只要淳嫔認了錯就接回去嗎。

有本事,皇帝把淳嫔的孩子也弄阿哥所去啊。當然了,寧楚閣肯定是要留在自己宮裏住着的。這公主可比皇子金貴多了,不能随便摔打。

太後一邊想着,一邊興奮的讓人收拾出來了三間大房。尤其是寧楚閣那間,就在太後正房旁邊。還讓小廚房趕緊做點心。

寧楚閣等三人可不太高興。三小大人一個個臭着臉,身後跟着好些箱籠。看的太後太妃們心疼的不行。好似淳嫔的罪過也不是太難以原諒了。

崔乘岸看着皇帝沒事兒就看門口,心裏還能不明白?這是等着淳主子過來求饒呢。

可是這麽些天了,淳主子是一次沒來過。兩人關系降到冰點,還不是抹不開面子。

崔乘岸都替兩個人着急,心說再不和好,皇帝估計就真不記得淳主子喽。淳主子,您倒是服個軟啊。

後宮也沒有普天同慶。但凡心思多的都明白,皇帝可沒真的厭棄了淳嫔。要不冷宮那麽空,怎麽不見人搬家?

和卓倒是冷靜,不愧為人間清醒。和卓自然知道自己做的過分了,但是不後悔。自己的孩子自己來守護。要想自己的孩子活得好,就得狠心。

至于旨意,和卓心裏明白皇帝是留了情面的。可是去求那個男人和卓卻又不願。

說是寒了心倒不至于,洪熙帝對自己是真心維護的。但是和卓就是覺得累了,就是日子過得太舒服了想作妖。

是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給孩子們報仇,可是和卓就是想親自、當面恨恨的教訓二公主和二十皇子。

憑什麽自己這個大人就得大度,就得讓着惡毒的小孩,就得讓自己孩子吃虧。

反正孩子們現在跟着太後也好,能學到如何在宮裏生活。而不是自己這種不夠成熟、不切實際的思想。

☆、第 47 章

和卓也是硬氣。直接把皇帝賞賜的東西打包裝好,鎖了好幾大間房。開始穿起自己的嫁妝。連首飾都不願意帶,妝面更是不講究。乍一看很是落魄了。

這不,就有些捧高踩低的、腦子不好使的人要來碰瓷了。

和卓現在也是破罐子破摔。論武力,後宮估計沒人是和卓的對手。直接K.O.對手很是過瘾。

太後皇後聽說後,除了窒息沒有什麽別的感想。這淳嫔,是不想好了?還有那些過去送菜的,大家能不能控制一下自己。

太後一邊看着德克濟克的功課,一邊放棄了教導淳嫔的日程。一個德克濟克已經耗費了太後所有的心力,淳嫔愛咋地咋地吧。把天捅破了,不還有皇帝縫縫補補呢嗎?

皇後?皇後才不管呢。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招惹淳嫔,讓她們嘗嘗踢鐵板上什麽滋味。要不還以為後宮好混呢。

至于沒能控制自己去挑戰和卓的。按照和卓之前的策略,那就是老娘不跟你一般見識。但不代表老娘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慣着你。

一言不合,直接揪頭發都是輕的。好多,那是直接被和卓單手拖出了一心宮大門。看和卓這身手,那是真沒浪費了一天好幾頓的飯。

大家都是自重身份的人,被和卓這麽扔出來是面子裏子丢幹淨了。就連一心宮的奴才們也驚呆了。主子這是,被刺激到了?終于暴露本性了?

洪熙帝這邊還在殷殷期盼的問呢:“淳嫔知錯了嗎?”

那邊就收到和卓大殺四方的消息。因為氣不過,還是再次踏進了一心宮。多寶閣上自己賞賜的東西全都撤掉了,而且也沒補新的,就這麽空空的放着。

再看和卓,穿的很是樸素不說,氣色也不大好。是啊,小月子也就剛做完。洪熙憋着氣說:“聽說你又闖禍了?”

和卓也是真能氣人:“回皇上的話,奴婢知錯,準備出家贖罪了。”

洪熙蹭一下就跳起來了:“你連佛經都看不懂你還出家?”

和卓一昂頭,和洪熙對視:“因為我無法原諒,看了半天佛經我就更生氣。所以我要出家和佛祖辯出個所以然,打出個勝負。”

洪熙的臉都扭曲了。想笑又生氣,想發火又想笑。咳了兩聲緩解了一下尴尬。越想越生氣:“好,你想出家,朕倒要看看你能堅持多久不吃肉!”

後宮這邊聽說了淳嫔居然鬧着要出家,倒是覺得這得在皇帝面前多大的臉面撒這種嬌呢。

關鍵是皇帝也沒說什麽別的,居然送了一尊佛像過來。還讓寧楚閣過來教她額娘念佛經。洪熙想着,閨女都過來了,和卓總不能再使性子了吧。

本來洪熙還想狠狠心,不給一心宮小廚房送肉。後來拐彎抹角的讓晨妃沒事就給和卓弄點牛肉幹,也是非常口不對心了。

寧楚閣見到額娘那是免不了撒嬌賣乖的。因為名醫的診治,身體沒有問題了。又因為年輕,很快就活蹦亂跳了。

慈寧宮的小廚房那完全就是寧楚閣的天下。太後太妃能吃多少東西?加在一起還沒德克濟克吃得多。

寧楚閣讓做什麽就做什麽,太後還自覺跟着孫女享福了。天天那嘴就沒合攏過。寧楚閣必須惦記着自己媽啊。這不,給和卓帶來的食盒至少五個。

反正教導德克濟克這些年,寧楚閣是徹底佛了。所以對于教自己額娘讀佛經這個事,那就沒當回事。

讀什麽讀啊,靜下心來吃點好的,不比什麽都強?再說了,皇阿瑪是讓額娘讀明白佛經的意思嗎?

和卓看見女兒心裏也開心。母女倆還看什麽佛經啊,抱着食盒就開吃。

寧楚閣這邊一點沒埋怨額娘不來慈寧宮看自己,還把德克濟克與額爾赫的日常,事無巨細的叨叨叨。

真的是貼心小棉襖。寧楚閣明白額娘肯定是面上不好看,不願意随便在宮裏走動,更不願意去太後宮裏找不自在。

和卓聽着三孩子過得好,雖然想念孩子,但是放心了。等過了這個風口,自己就可以多去看看孩子,孩子也能經常回來看自己。

佛經解說起來,對于和卓來說是有些枯燥乏味了。寧楚閣自身水平也有限,畢竟也就是十歲不到的小丫頭。

但是額娘認不全佛經上的字确實不大行。看額娘文化水平實在有限,寧楚閣還特意給額娘抄了佛經做字帖。

這讀不懂,照着抄總是誠心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換個概念,書抄百遍,應該也差不多吧?

和卓實在是記不住佛經上的字,好多都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幹脆漢語拼音一寫,記得就很快。

寧楚閣看拼音實在好,趕緊讓額娘寫全了,教給了德克濟克用。只希望德克濟克可別再留級了。眼瞅着旁聽生額爾赫都快比補課生德克濟克有學問了。

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和卓沒敢用英文字母的拼音,而是民國時候咱們華夏自己的老式拼音。現在灣灣還在使用。

但是悲催的是,這玩意兒也得先背下來哪個音配什麽切音。德克濟克背不下來啊。

不說德克濟克又被鄙視了。幾個孩子現在是隔三差五就過來看和卓。要不是怕皇阿瑪不高興,得天天來。

和卓這邊看着孩子們每次對自己都是欲言又止,立即說:“這個事兒和你們一點關系都沒有,別一天天苦大仇深的臉。你們這樣會禿頭的知道嗎?

再說了,你們覺得額娘現在不舒服了,只能說明你們不知道人間疾苦。額娘現在的日子比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更何況額娘确實做錯了事情,你們皇阿瑪反倒已經開恩了。你們別一天天的吊着個臉,日子該怎麽過怎麽過。額娘現在也沒覺得不好。”

看自己的幾個寶貝實在是蔫兒了吧唧的,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和卓只好給了每人一個小禮物。因為在太後手底下生活,還得給這個假婆婆一個。

想了想自己的手工,給孩子們做點東西的心思就歇了。那就另辟蹊徑吧。和卓進了小廚房。

還沒穿越的時候最喜歡吃零食,這裏沒有的話就自己創造一下。什麽山藥片、辣鴨翅等等。難道不應該出現填補一下大家的精神世界嗎?!

等到洪熙在太後處吃了這些小零食的時候,太後還自得的對手下們說:“哀家就是看皇帝和淳嫔到底是分不開,就想着幫一把。淳嫔能孝敬到我這裏也是有心了,就給他們搭個臺階嘛。”

和卓心裏才不是這麽想的,完全就是交的幼兒園費好嗎?不過每次交接食物的時候,和卓都不忘關注孩子的思想健康。

什麽不能因為一時的低谷就一蹶不振,什麽長風破浪會有時。

中心思想就一個,咱們不欺負別人,但是誰敢欺負你們,立即告訴額娘。額娘撸起袖子就去辦了他,不用你們那個渣爹邋邋遢遢的辦不利索。

而這些話傳到了皇帝耳中,洪熙就一個想法:那你倒是過來說句軟話啊?!你就知道和朕置氣,你是覺得朕好欺負是嗎?朕絕對不會再去找你的!

太後壽辰,壽禮那是琳琅滿目。但這裏面最讓太後驚訝的就是淳嫔的禮物。這一看就是孩子在自己手裏,準備的特別用心。

這次和卓進獻的是抄好的佛經。太後都驚訝于這字看着真是太工整了。不是說沒什麽文化嗎?

後來還是寧楚閣發現,額娘居然用淡墨榻了一遍原本的經書,然後再用金墨描上去的。也是非常聰明了……

洪熙帝自打繼位以來,除了蒙古,只出巡過一次到泰山。再就是禦駕親征膠東。現在四海升平,洪熙帝就想着去江南好好看看文勝之地。

其實主要是,又攢了點銀子。洪熙帝現在被錢燒得慌,想花點奢侈奢侈。

洪熙帝帶上了李妃,漢妃是有重要政治意義的。

比如像泰山封禪,這個就得帶正宮皇後才有分量。入了族譜的正室嫡妻,才有資格出席這種象征着正的活動。

去蒙古,就帶上晨妃,滿蒙一家親。我娶了你們草原女兒,你就得給老子安安靜靜的窩着。

說回去江南,那就得是李妃了,咱們滿漢融合。你們別想着前主子了,好好為大青發光發熱。

皇後現在對于這種掐尖的事兒是不上心了。但是,自己選擇不去,和皇帝連問都不問就點了李妃是兩回事兒。

但是皇後對于這種安排除了接受又能怎麽樣呢。說自己就是想出去玩?這個時候好想學習淳嫔,不理皇帝啊。

不過皇後自己不能去,可以讓十六皇子跟着去啊。只要兒子在皇帝面前挂上號不比什麽都強?

皇後這麽一求,其他嫔妃也是有樣學樣,各種推薦自家兒子。什麽兒子大了,能給皇阿瑪保駕護航;兒子向往文勝之地,想向大儒請教。

洪熙看着他們叽叽喳喳一聲不吭,直接定了随駕的人員。壓根就沒皇子。

洪熙心說呢,朕當年相信這幫兔崽子放手讓他們去平寇,結果呢?朕絕對不吃二茬虧!等朕确定哪幾個是好的再拉出去溜溜。

☆、第 48 章

這次洪熙也學聰明了。還留什麽監國啊,讓他們每日彙報。重臣留一半在京城處理公務,另一半跟着一起下江南視察。

彼時,從京城到江南已經頗為便利。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就能直達杭州。當年和卓從京城到膠東就有部分水路是京杭大運河的範疇。

本着來都來了,洪熙帝每一站都要下去視察。這麽一算,這一趟南巡沒個大半年回不來。

就算不停靠,從京城到杭州走大運河就要兩個月。更何況這次洪熙帝是準備好好視察一下基層建設。

要說洪熙帝是有點賭氣的成分在的,心上人不來主動認錯,那朕就帶着別的女人出去玩兒。朕也不是說見就能見的,哼。

李妃是沒想到這種好事兒能落到自己頭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