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林間小庭院
兩人之間的距離靠的越發近了,南沂柏說:“她可有為難你?”溫未瑤搖搖頭,在她看來,貴妃娘娘也是可憐人。
南沂柏點頭,說:“這就好。”
不想再提這個問題,溫未瑤在他手心寫到:“你一會還有政務?那我一個人回去吧。”南沂柏拉住她,笑着說:“那些政務,只怕是永遠都做不完,難得今天你身子好一些,我帶你去皇宮裏轉轉。”
溫未瑤本來想拒絕,一來,南沂柏這幾天忙的腳不沾地,肯定還有不少事情等着他處理,二來,這個皇宮自己已經十分熟悉,實在沒有去轉轉的想法。不過想來,兩人的确是從進宮之後,就很少有機會安靜的在一起聊天。
看他興致盎然,溫未瑤不好拒絕,只能點頭,南沂柏就拉着溫未瑤慢慢的走着,他問溫未瑤:“未瑤,你還記得長公主的摘星樓嗎?”
溫未瑤點頭,她自然記得,那個摘星樓很是漂亮,放眼整個南國,只怕都沒有幾處美景能夠超越。
南沂柏接着說:“那個摘星樓,是我當時一時興趣所建的。”溫未瑤想起來,當時長公主還頗為自豪,想來應該就是因為這個摘星樓是南沂柏所建的吧。
南沂柏說:“當時不知道,後來我去摘星樓上才發現,在那裏剛好可以看見将軍府,後來我就時常去摘星樓,想着你會在将軍府做什麽。”
溫未瑤擡頭看他,南沂柏不由得抱緊她,說:“想來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此生,我只能和你在一起了,我認命了。”
溫未瑤感動不已,兩人緊緊相擁,南沂柏在她耳邊說:“你還記得嗎?我曾經問過你喜歡什麽樣子的生活,當時你說喜歡閑雲野鶴,自由自在。林間小道,雲卷雲舒。”
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溫未瑤自然記不清,看着她迷蒙的眼,南沂柏揉揉她的腦袋說:“看你這個樣子,多半是忘記了,是吧?”
溫未瑤低頭,南沂柏又說:“今日坐上皇位,實屬迫不得已,形勢所逼,日後若是有機會,我就與你遠離這宮牆,古道西風,閑雲野鶴,天高海闊,只有我們兩個人。”溫未瑤只當他是在開玩笑,可是偏偏南沂柏說的很是真誠。
這就是兩個人之間的承諾嗎?南沂柏對她說:“帶你去個好地方。”說罷,又吩咐身後人不要跟上來。
南沂柏就這樣拉着溫未瑤快步走着,一路上的侍女太監都驚訝的看着這皇上拉着魏姑娘幾乎小跑的去後花園。
一路上,兩個人都手始終緊緊拉住。到了後花園的時候,溫未瑤已經氣喘籲籲,南沂柏卻沒事人一樣。
等到溫未瑤平靜了一會,南沂柏才拉着她進去,溫未瑤不解,不就是後花園嗎?忽然,南沂柏将她拉進了一個假山之中,誰知道,外面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嘉善去,在裏面竟然別有風景。
假山之後,想來應該是連接了另一個院子,但是這個院子中間也是不少的大而空的石頭堆砌而成。
剛好夠成人的身高,寬窄也剛好夠兩個人經過。一邊往裏面走,南沂柏一邊說:“這個地方,是無意間發現的,後來我覺得要是在裏面再弄上一個花園,一定更漂亮,沒想到工部那些人動作倒是挺快。”
溫未瑤嘆氣,工部都是做些造橋修路的大工程,沒想到居然被南沂柏抓來給他修小花園。兩人大概走了一百多步,就從镂空的假山縫隙中看見了後花園的風景。
視線改變之後,後花園仿佛來自另一個時空,再加上南沂柏拉着她快步走,那些風景很快從眼前溜走。
越是看的不真切,竟然越是覺得好看。忽然前面一陣亮光,似乎是走到了一個庭院,說是小庭院也還是有一些牽強,因為真的太小。
但是,這樣一個小地方,竟然也種的有蔥茏翠綠的樹叢,樹叢之下,姹紫嫣紅的不知名小花開的正豔。
在這之間還有一小條挖出來的小河,河岸周圍是約有人膝蓋高度的假山,樓閣。看起來格外有意境,樓閣雕琢精細,上面還隐約刻出來窗戶的花紋。在一片錦繡繁華中格外古香古色,正好逢上一陣清風。
花朵被吹的挨得緊緊的,落下不少花瓣,有一些掉落在小河處,花瓣在河水中不停轉圈,旖旎不已。
小庭院的四周,是以青石板堆砌而成,爬山虎約莫就占了一半。随着清風吹過,爬山虎的綠葉相撞。
河水上也泛起漣漪,就仿佛是真的溪流一般。
兩個人站在這裏,顯得有一些不搭調,甚至還有一些破壞了風景的美感。
南沂柏将她抱在胸前,輕聲說道:“我曾經無數次想過,今後我們倆就住在這樣的地方,再也無人打擾。”
溫未瑤靠在他胸前,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兩個人的未來,南沂柏已經不做聲的規劃好,而在這人生之中,沒有其他人。
小庭院雖然小,但是兩人情之所至,不由得纏綿許久才出來,等到出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午膳時間。
有南沂柏在,後花園裏自然沒有其他人。後花園裏一直都有着盛開的花,無論是什麽時候來,都能看見花期正盛。
清風徐來,花香不斷,兩人靜靜的一起走着。靜得只能聽見兩個人互相的聲音,遠遠的還能夠看見中元殿的屋檐上的飛龍,日光照射下琉璃瓦片閃耀這耀眼的光芒。這才讓溫未瑤靜下心來,這并非是虛妄之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
京城的皇宮裏,南沂柏與溫未瑤在書房內,南沂柏将一幅圖展開放在書桌上,這幅圖是南沂柏登基以前以南餘為首的皇子派的勢力。
“未瑤,這是你要的圖。”南沂柏對着溫未瑤說,“南餘的所有黨羽名單都在這裏面,包括曾經聯系緊密的,還有現在已經脫離南餘了的人。”
溫未瑤看向這幅圖,圖中為首的是南餘,以下皆羅列着朝中各大臣依附南餘的勢力,這些勢力非同小可,小則縣吏,大則朝廷裏的重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