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農家子的救贖4

蘇啓下了牛車便和蘇大壯道謝,朝着家裏走去。

一進門就見張小環趟在床上面色蒼白,似乎睡着了,蘇三伯正在桌前寫着什麽。

老林氏則坐在一旁長籲短嘆,看到他進來就和他說道,蘇啓才弄清了事情始末。

今天上午在地裏張小環忽然暈倒了。老林氏連忙喊人幫忙擡了回來,又請了蘇三伯過來。

原來張小環現在已經懷孕2個多月了。

別看張小環每天都在地裏忙活,幹勁十足,實際上身體很差。她從小就營養不良,生下狗蛋後也沒有坐好月子。每天幹的多吃的少。按照蘇三伯的話說:在不好好調養身子,這個孩子可能保不住。

蘇啓從記憶中回想起,确實有這個事。只是蘇家哪裏還有銀錢去買補品,安胎藥。那時也只是沒有讓張小環繼續下地,所以這個孩子最後還是自然流掉了。

見蘇啓還在發愣,蘇三伯朝他說道:“我這開了一副安胎藥,有幾味藥材村裏沒有,需要到縣裏去抓藥。價格也偏高,具體到底怎麽做你要想好。”

看這情況抓藥似乎不太可能,蘇三伯頓了頓,随後又接着說道:“她現在身子虛弱,就算不抓藥,也不可過度勞累,這下地幹活這些事還是免了吧!”

“我知道了,多謝三伯,我會去縣裏抓藥的。”蘇啓接過一紙藥方說道。

蘇三伯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接着說道:“到底是一家人,診費也不必給我。去縣裏抓了藥,記住每日早晚煎服兩次。需要連續吃五日在看情況。張氏身子太虛,又懷了身孕,平日裏最好是多吃些好的補補身子。”

蘇啓連忙道謝,同老林氏一起把蘇三伯送出了門。

關上門後就見老林氏滿面愁色,随後進了房門不知從哪拿出一個陶罐。把裏面銅錢嘩啦啦的倒在桌子上,接着一個個數起來。

蘇啓走過去坐在椅子上。老林氏幾下便數完,同他說道:“家裏只有這些銅板,一共四十五文。你去縣裏看能不能買藥回來。”

“好,娘......等會把家裏雞殺一只,炖給小環吃吧!”蘇啓接着說道。

現在家裏還有倆只母雞,每天都勤勤懇懇的下蛋。老林氏一直挺寶貝的。

但此時聽蘇啓這樣說,她也沒直接拒絕,猶豫了一下便同意了。

蘇啓把身上四文錢和那四十五文錢放在一起,全部倒入陶罐裏。

接着走到床邊上,把上面的木櫃打開,裏面放置滿滿的書。一本本規整又幹淨。

蘇啓把木櫃慢慢挪到院子裏,打開書本一本本的翻看,裏面有他小時候學的三字經和千字文,也有蘇父的抄錄的筆記和書本上的備注。

從字面上就能感覺到,蘇父是一個很儒雅的人。當年沒能考上舉人,反而只能病在家中是其心裏的一大憾事吧!

蘇啓大致翻看後整理了一遍,分出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蘇父抄錄的手稿和策論,以及做過筆記的書籍。另一部分則是他幼時讀過的書,以及從外面書鋪子買來的詩經和禮記之類。

張小環醒了就見蘇啓在翻書看的認真,也沒打擾他,直接去了竈房準備燒火。

蘇啓翻看整理了大半天,聞到一股雞湯香味飄散而來,不盡覺得饑腸辘辘。收拾好了便進房門。

見他進來老林氏便說道:“雞快頓好了,準備開飯吧!”

飯桌上。

包括狗蛋每人面前都放着一碗雞湯。狗蛋已經迫不及待喝了倆口,小嘴上還泛着油光。

張小環則是一臉愧疚,看着面前放的滿滿一碗肉,顯然是已經知道專門為她殺的雞。

蘇啓端起碗喝了一口雞湯後說道:“娘,我打算把家裏的書賣一部分。”

“怎麽能把書賣掉,不行,這事我不同意。裏面有你爹最喜愛的書,經常拿出來反複品讀,還在上面寫了東西。”說完老林氏放下碗,雙目微沉。

她顯然是想到了什麽,又接着說道:“這可都是你爹生前留下來的墨寶啊!不能人都走了連個念想都沒有了。啓兒,這書真的不能賣!”

這還是蘇啓第一次見他娘對他這麽生氣。但事關蘇父也能理解,他馬上解釋道:“娘,爹寫過的書兒子怎會賣呢?我還打算留給狗蛋接着讀,他還能記得他爺爺。兒子是打算把家裏一些其他的書賣了,先換比銀錢。”

“只是......書也可以留着,以後狗蛋能接着讀啊!”老林氏還是有些遲疑。

“狗蛋現在還小,等以後要讀書也可以在買新的回來。不買藥小環肚子裏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蘇啓淡淡回道。

就家裏現在的四十來文錢根本就不夠。

老林氏顯然也想到這一茬,便沒在反對。

張小環坐在一旁插不上話,她也不想反對。邊想着邊夾起一塊肉吃起來,她覺得肚子裏孩子更重要。

翌日,清晨。

因為要背着書,今兒個蘇啓是坐的蘇大壯的牛車來到縣裏。這次也沒有占他便宜,還是給了倆文的搭車費。

蘇啓下車後循着記憶尋到了書齋的位置。因為今天來的早,也沒有見着來買書的學子。

蘇啓進門往左側看去,只見中年掌櫃正靠着搖椅,悠哉的翻書看。面前擺着書桌,上面還放置着茶壺透着渺渺清香。

掌櫃正拿起茶杯準備小酌一口,才發現蘇啓站在門前。滿面驚訝朝他問道;“蘇公子,今兒怎麽有時間來我這了?”

掌櫃自然是認得他的,當年蘇父還在世時經常來縣裏書鋪買書,偶爾也會帶着兒子來到縣裏。

“今兒個我是來賣書的。麻煩掌櫃給看看這些書能賣多少銀錢?”蘇啓邊說邊放下背簍。

大越朝現在還沒有發展出印刷術,賣書掌櫃自然是收的。有些學子抄書後,也是可以拿到書鋪換銀子的。不過對書本幹淨,字跡公整要求會高點。

聽到他說要賣書,掌櫃一臉唏噓。這個時代不是實在沒銀錢的人家都不會賣書的。

因為有幾本禮記和詩經等書,掌櫃大致翻看整理。大多是從前在他這買過去了,兜兜轉轉又回來了。畢竟是二手書,掌櫃還是壓低了價格,一起折算5兩銀子。

蘇啓收了銀子,便背起背簍,便走出書鋪。

看着他離開的背影,書鋪掌櫃感慨道:“蘇秀才當年何等風光,也不曾想到會有今日吧!”

不過也不關他的事,搖了搖頭便接着茗了口茶看書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