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面店轉讓
第37章 面店轉讓
最終明謙也沒有同意灌灌的請求。
實在是灌灌不适合服務行業,依依雖然口不能言,但她只要會微笑就行了。
而灌灌只要張嘴發出聲音就是在罵人,明謙擔心他一開口惹怒顧客,然後兩人對噴,到時候拉架都來不及。
臨走的時候灌灌格外不舍,恨不得抱住明謙的腿,他一臉悲戚地說:“我不要工資還不行嗎?天殺的你看看我吧!”
明謙:“……”
灌灌假哭道:“那群該死的鳥在這兒只知道欺負我,天天吃我的果子,亂拉屎,種子發芽了還要我去清理,它們全都是該死的直腸子!”
“你帶我走,我天天給你唱歌。”
坐在依依背上往回飛的時候,明謙抹了把額頭的汗。
不是他不近人情,實在是灌灌真的沒法幹服務行業。
到店的時候正好早上九點半,明謙去後廚看了眼,陳言已經把今天的南瓜餅胚做好了,反正南瓜餅的美味來源于羹石水,是不是明謙做都無所謂。
“辛苦了。”明謙提着一袋奶茶,“你們喜歡什麽就自己拿。”
他另一只手單獨提着一杯,這是給幽君準備的。
幽君就喜歡被“特殊”對待。
哪怕奶茶都差不多,也不能跟其他人的放在一起。
“你的沒放珍珠。”明謙走到前臺,把給幽君買的奶茶遞過去。
Advertisement
幽君微微皺眉:“為何不放?”
明謙理直氣壯道:“因為我不愛吃珍珠。”
幽君沒有再說什麽,他的眉頭舒展開,嘴角微微上揚,只是不仔細看絕對看不出來。
明謙知道自己猜對了。
他昨晚總結了一下幽君對“你把我放在心上”的看法。
他把他覺得好的東西給幽君,幽君即便不喜歡也不會拒絕——因為按照他的邏輯,大約就是只要你把我放在心上,我就能對你很寬容。
他要的不是某樣東西,而是一種态度。
以前明謙不懂,只聽談戀愛的朋友說起過,不過朋友們大多是抱怨女朋友太麻煩。
現在他倒是懂了。
禮物什麽人都可以送,東西誰也可以買,可你用不用心才是最主要的。
不用心的東西,人一生可以收到不少,用了心的才珍貴。
明謙覺得現在的自己都能去當情感大師。
不過他勸完對方會不會分手那就不一定了。
“咱們今天中午要是不忙的話就去隔壁吃幹鍋吧。”明謙朝廚房喊了一聲。
陳言他們立馬答應。
畢竟天天吃面也不是個事,哪怕是異獸也不能總吃面。
歲如一大早就開始跑外賣,明謙也沒想到這麽一大早就有人點外賣了。
這幾天下來歲如已經習慣了外賣員的工作,也不再抱怨麻煩,她也發現只要她不偷懶,不中途去玩耍,其實工作也不算忙。
“好多都是送去辦公樓。”歲如也不懂,“他們中午在辦公室裏吃火鍋味道不大嗎?”
明謙:“……應該是管理層才會點吧。”
員工中午哪有時間吃火鍋哦。
歲如對高樓大廈沒什麽好感,因為千篇一律,不夠新奇,要是每棟大廈都設計的稀奇古怪才有意思。
明謙喝着奶茶,準備喝完了以後就去後廚幫忙,剛坐下就接到了潘陽的電話。
“小明,牛皮啊,都被本地官博點名了。”潘陽也不客氣,上來就直奔主題。
明謙莫名其妙:“怎麽了?我最近可惹事,店裏也很安生。”
潘陽笑道:“不是,是把你的店列入本地必去十家美食店之一了。”
明謙忽然站起來,激動道:“真的?”
潘陽:“真倒是真的,不過咱們本地官博的流量你也知道,昨晚發的,現在下面的評論都沒過百。”
明謙:“……”
白高興一場。
不過轉頭一想也不算白高興,畢竟這也勉強算是得到了官方認可。
要是他臭不要臉一點,還能在招牌底下拉個橫幅,标榜自己家是必去十家美食店之一,還能多騙點人進來。
但也沒那個必要,因為店裏現在接待客人已經夠忙的了,除非能擴大店面增加人手。
潘陽:“我看你店生意不錯啊,刷短視頻經常看到主播探店,全都贊不絕口,你有沒有想過換個大點的鋪子?”
明謙:“想是想過,但是沒有找到合适的。”
潘陽:“我爸媽有個鋪子,在中心城區,最近正好空了,這樣,不收你租金,算是我入股,怎麽樣?”
明謙聽懂了潘陽的話。
但他還是沒有答應:“陽子,我沒打算從這邊搬走,這邊挺好的,顧客都習慣了。”
“就算要搬,也不會搬去中心城區。”
去了中心城區就意味着要提高盈利,要麽對廉價原材料妥協,要麽只能漲價。
可明謙不願意漲價,不願意讓火鍋變成普通人消費一次就要肉疼的食物。
尤其是他現在也不缺錢,他沒有那麽大的理想。
他有房子,有事業,有認可他的客人,這就足夠了。
明謙的追求并不是讓自己的火鍋店變成高端火鍋點,進店的人要麽在進來之前就得勒緊褲腰帶,要麽就是不缺錢的人。
而且他也不想跟好朋友有利益上的糾纏,親兄弟都有為了錢反目的時候,更何況朋友呢?
哪怕兩個好朋友住在同一個屋檐下都可能會産生矛盾,更何況一起開店了。
到時候這店是算潘陽的,還是算他的?
潘陽沉默了幾秒:“我知道了,反正你要是有困難就來找我,我別的沒有,錢還是有一點的。”
明謙:“好。”
挂斷電話,明謙沒有再想這件事,而是去後廚幫忙切菜和裝盤。
上午十點半以後,客人們陸續登門。
很多都是熟面孔,有住在明謙樓上的錢陽和鄭婉,也有拿着手機來錄視頻的周梅,就連昨天來過的吳淼也來了,張霖今天還是老樣子,剛落座就點了兩份南瓜餅和鹵菜。
中午來吃飯的人大多不是為了交際,只是單純的來享受美食,所以基本沒人點酒。
就算點了,也是一小瓶白酒或啤酒,再點一份鹵菜當下酒菜。
“老板,生意這麽好的呀。”錢陽笑着對明謙說,“發財了哦。”
明謙也笑:“我也希望我發財,你們要是常來,說不定我很快就發了。”
鄭婉喝了碗湯,喝完才說:“之前不是說幫你找推廣嗎?我朋友那段時間忙不過來,最近才問了另一個朋友,他粉絲更多。”
明謙擺擺手:“現在生意還行,不用啦。”
鄭婉:“免費的呢,他也是在網上看到了視頻,才答應了。”
“大u主拍探店視頻也是要看人氣的,他給你曝光,自己收獲人氣,雙贏。”
來探店的太多了,明謙現在已經不怎麽需要曝光,但鄭婉費了心的事他也不能拒絕,因此說:“那行。”
他準備錢陽和鄭婉結賬的時候給他們免單。
中午來的食客能把店內坐滿,但基本只能坐滿兩輪,三輪是不可能的。
上客之前明謙已經被自助區準備好了。
除了水果和銀耳湯以外還上了兩種涼菜,一種是涼拌黃瓜,一種是涼拌豆幹。
“我去弄點涼菜過來。”錢陽站起來,他最近又瘦了,工作太忙,今年又總是出差,在外地忙東忙西也沒有心情好好吃飯,好不容易放假回來,他準備把自己在外面損失的肉補回來。
“多夾點黃瓜,我喜歡吃。”鄭婉叮囑道。
錢陽驕傲的一甩頭:“你喜歡吃什麽我還能不知道嗎?”
現在自助區前有不少人排隊,畢竟店面就這麽大,自助區就更是小小的一角,同時只能容納三個客人打蘸碟。
因為今天新上了銀耳湯跟涼菜,所以這兩樣更受時刻的歡迎。
錢陽好不容易排到,趕忙夾了一盤涼菜,然後又趁排隊的人變少去打了兩碗銀耳湯。
剛剛喝了清湯的鄭婉不急着品嘗銀耳湯——實在是這玩意她自己也經常在家裏煮,沒什麽出奇的,煮得再好也都是那個味,她的筷子直直地朝着涼拌黃瓜挺進。
“好脆!”鄭婉剛吃完一塊就迫不及待地朝錢陽喊道,“你快試試,這黃瓜好新鮮,特別脆,還有點甜!”
鄭婉喜歡吃黃瓜,自家的冰箱裏還放着不少水果黃瓜,但她總覺得水果黃瓜沒有普通黃瓜好吃,但普通黃瓜卻又不是每根都好吃,以至于她每次去超市買黃瓜都覺得自己在抽獎。
運氣好就好吃,運氣不好就會又澀又苦。
清甜爽口的黃瓜是越來越少見了。
以前水果黃瓜也不錯,這段時間她在超市買的卻不怎麽樣。
但是明謙店裏的黃瓜卻格外合她胃口,很脆,有很濃的黃瓜的清甜味,并且一點都不澀口,即便加了料也不會覺得佐料太重掩蓋了黃瓜本身的味道。
畢竟在她看來,吃黃瓜吃的就是黃瓜的本味,如果佐料的味道掩蓋了黃瓜的味道,那就沒什麽好吃的了。
錢陽擺擺手:“我不愛吃黃瓜,那玩意有一股怪味,我吃豆幹就行了。”
鄭婉翻了個白眼:“豆腐才有一股怪味,一股豆腥味,怎麽做都不好吃。”
兩口子的口味南轅北轍,倒是難為他們能結婚在一起。
錢陽吃了一筷子豆幹,享受的畢竟嘴巴,吃豆幹吃的就是嚼勁和豆香,越嚼越香,再配一杯小酒,簡直不要太爽。
有客人沖明謙喊:“老板,你們店裏怎麽什麽都好吃?”
“銀耳湯裏還有蓮子,老板,我每天都想問你到底還想不想掙錢了。”
“這蓮子芯都被去掉了。”
“老板,再這樣吃下去我胖的找不到女朋友怎麽辦?”
……
明謙把南瓜餅送到張霖那一桌,笑着說:“你先長胖了再說吧。”
“老板,你會不會再在自助區加東西啊?我之後一段時間都有事,要是你還要加菜,我怎麽也要想辦法過來。”
明謙讓陳言去給三號桌拿飲料,轉頭才回答:“應該不會了,現在店面小,再加就放不下了。”
食客們都嘆了口氣
“怎麽不去租個大點的鋪子。”
“這店确實小,我頭次來的時候還被門口排隊的隊伍吓着了。”
“對了,趙大瘋不是來你的店找茬了嗎?你關注後續沒?”
明謙忽然記起還有這麽一碼事,他搖搖頭:“我沒關注。”
食客高興道:“他的直播間被封了,平臺讓他整改,從他到店裏鬧事到現在,他都沒開直播了,聽說因為這件事,之前被他可以找茬的幾家店聯合起來要告他。”
“現在他可頭疼了。”
明謙雖然差點把他忘了,但聽食客提起這件事也覺得挺痛快。
當做一件壞事沒有處罰,還能得到好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效仿,但如果做這件壞事的人受到了懲罰,得到了報應,那模仿他的人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
趙大瘋不是第一個開這種直播的人,但他這件事至少能提醒他的同行,這錢不好掙,掙了就要承擔後果。
·
趙大瘋坐在電腦前,他的右手還是沒法動,之前他去過好幾家醫院,也照過好幾次片,但得出的結果只有一個,他的骨頭完好無損,手不能動應該是他的心理問題,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
他在最後一家醫院鬧過,但依舊沒有辦法。
後來他去針灸過,同樣沒有效果。
他能感受到右手的存在,只是不能操控它,這只手依舊有觸感,可它就是動不了!
跟廢了一樣!
尤其是他慣用的手也是右手,有手不能動,帶給他的影響實在太大。
更讓他崩潰的是直播間被封禁,之前粉絲的打賞也提不出來。
粉絲群剛開始還有不少聲援他的人,但很快粉絲群就不再有人說話,還有不少老粉退群。
他好不容易另辟蹊徑,吸引了這些粉絲,在主播圈子裏混出點人樣來,這麽快就被打回原形。
最開始他做的就是普通探店視頻。
但觀衆嫌他長得醜,嫌他吃的東西便宜,嫌他吃東西的樣子不夠讓人覺得美味。
他都努力去改了,卻依舊沒有看到半點成效。
直到他發現了另一種探店視頻。
一種充滿惡意的探店視頻,不斷的給店員找茬,居高臨下的,以消費者的身份去欺淩他們。
那些觀衆想看這個,好像他們也在欺負人,欺負了別人,自己身上積累的壓力就會一掃而空。
然後他嘗試着去做這種視頻,最開始他根本不敢!
也做不到去為難那些服務員。
都是打工人,為什麽非要去欺負別人呢?
直到他遇到了一家服務态度特別差的店,他鼓起勇氣痛斥了服務員,叫來了經理,經理在了解前因後果後讓服務員給他鞠躬道歉。
那天的直播熱度上了分區首頁。
當天一共收獲了近萬的打賞。
于是他開始專門去服務态度不好的店,他覺得只要這樣就能維持話題和良心的平衡。
可态度不好的店畢竟是少數。
等他把本市的這種店全都去過之後,他就沒有素材了。
第一次故意找茬是什麽時候?趙大瘋已經忘了,只記得自己當時迫切的需要新素材,需要留住熱度和粉絲,他需要錢。
開了第一例,接下來就容易多了。
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打賞,粉絲們捧着他,誇贊他。
他離不開這一切。
趙大瘋已經很久沒有洗頭了,頭發油膩,身上的衣服也有段日子沒有換過,散發着汗臭味和馊味,他自己卻一點都聞不到。
今天他還收到了律師函,有幾家店的老板聯合起來把他告上了法庭。
他的“事業”結束了。
即便平臺解封,他也不可能再回去直播。
此時此刻,趙大瘋頭一次問自己——我真的錯了嗎?
剛開始他只是想掙點小錢,沒日沒夜的看別人的視頻,學習別人怎麽擺放鏡頭,怎麽跟粉絲唠嗑,怎麽要打賞。
怎麽就錯了呢?
趙大瘋的額頭磕在桌子上,他後悔了。
可能他老老實實做探店視頻就不會有今天。
也可能他不故意找茬也不會有今天。
但世上沒有後悔藥能吃。
他只能去承擔後果。
·
涼菜和銀耳湯受到了食客們的一致好評。
尤其是涼菜,明謙不知道去加了幾次,但每次過不了半小時就被吃光。
明謙只能再去後廚拌。
拌涼菜沒什麽訣竅,明謙自己拌的時候會往裏面加點白糖,他媽就是這麽拌的。
本地人也喜歡加白糖。
有時候吃到白糖,咬在嘴裏沙沙的也很香。
今天中午一共上了十幾桌客人,到下午兩點半才空閑下來。
明謙坐在門口玩手機,被隔壁面店的張哥叫了出去。
“張哥,什麽事?”明謙把手機裝回兜裏。
張哥點了根煙,把明謙引到小巷子才說:“我跟你馮姐準備把鋪子轉租出去。”
明謙有些驚訝:“現在生意不是變好了嗎?”
張哥點點頭,臉上滿是滄桑:“我們不是本地戶口,孩子今年讀高三了,想高考得回原籍,本來我們準備她回去,我繼續開店,但是老家又出了點事,我媽癱了,離不開人。”
“所以我們就想要不就直接回去吧,都回去,到時候在老家盤家店,樓上樓下的那種,老家房租也便宜,樓上住人,樓下開店。”
“我也問過了,我的店和你的店中間的牆可以打通,不是承重牆。”
張哥揉了揉鼻梁:“不過轉讓費我是不會打折扣的,你要是願意,明天我就把房東叫過來。”
“轉讓費是多少?”明謙問道。
張哥說了一個數。
明謙抿了抿唇,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安慰的話,過了幾分鐘他才說:“行,你明天把房東叫來吧。”
張哥松了口氣,這邊的轉讓費現在可不便宜,他之所以找明謙就是因為明謙現在生意好,需要更大的店面,尤其是兩家店挨在一起,中間的牆可以打通。
這樣明謙就不會砍價了。
轉讓費跟房租不一樣。
張哥簽了五年的合同,還剩下三年,轉給明謙過後這三年的房租明謙還是要出,并且要額外給張哥一筆轉讓費。
市面上都這樣,好地段的鋪子可遇不可求。
雖然能擴大店面,但明謙的心裏很平靜,并不像自己想的那麽開心。
可能是因為這個鋪子之所以能到手,是因為張哥家裏發生了不幸。
“張哥,你跟馮姐手藝好,回去了肯定也能把生意做起來。”明謙幹巴巴的安慰。
張哥笑了笑,笑容裏都是疲憊:“別的我也不想了,反正先把這兩年熬過去吧。”
張哥拍了拍明謙的肩膀:“好好幹,你現在生意好,就更要把心思放在生意上。”
他說完後就叼着煙走了。
現在張哥的店裏還有好幾個吃面的客人。
不知道将來這些客人再來,發現愛吃的那家面館已經不在了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店面的交接辦的很快,房東也高興張哥能這麽快找到下家,價格談下來也不便宜,一個月房租就要兩萬多,明謙一番講價還價之後終于降到了一萬六。
畢竟店面不大,而且說難聽點,要不是因為明謙的火鍋店,這一片還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态。
簽完五年的合同,又把轉讓費給張哥,明謙終于又做完了一件大事。
張哥:“我這周就搬走,店裏的桌椅你還要不要?”
明謙搖頭:“要不了,沒法放鍋。”
而且他的桌椅都是訂做的,這邊要是還用張哥的桌椅,跟火鍋店的風格就不一樣了,兩邊直接割裂開。
張哥抹了把頭發:“行,我到時候叫人來拉走。”
他還是舍不得這家店,所以才想熬到最後一天再走。
在這座城市打拼了好幾年,還是買不起這裏的房子,落不下戶口。
張哥走到火鍋店門外,火鍋店內人聲鼎沸,客人們有的在笑,有的只顧着埋頭苦吃,門外還有很多排隊的客人。
他深吸一口氣,聞到了裏面火鍋濃烈的香味。
誰能想到這家店剛開業的時候還跟他的店一樣,整天都難等到幾個客人呢?
他也知道明謙是因為兩人的交情才一口答應那比行情高的轉讓費,可他需要錢,只能厚着臉皮報出那個數字。
他很羨慕,但是不嫉妒。
人人都有自己的命和運,強求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