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入京
羅靖動作太快,沈墨白來不及拉他,也只有在這裏等着。果然片刻之後侍衛來報,說是驿站之內已經搜過,并無什麽盜賊,鄭王即便下令逐人。知縣雖知不妥,卻不敢當面頂撞,只得轉身。侍衛關了驿站大門,那些丢失孩子的人家無計可施,哭哭啼啼,好不凄慘。
沈墨白見驿站大門已然關了,羅靖卻沒出來,不由着急,在驿站左近來回地走。這般吵鬧,碧煙碧泉自然也早醒了,見羅靖不在房中,也尋了出來。三人在街頭撞見,沈墨白将事情說了一遍,碧煙登時急了,碧泉便要潛進驿站裏去。三人繞到驿站後頭,只聽牆頭上微微瓦片聲一響,正是羅靖翻牆出來,臉色凝重,見了三人,連忙示意不要出聲,帶頭轉回客棧。
碧煙早急得心頭出火,一進門便拉住羅靖道:“爺,你怎麽進去了?”
羅靖止住她,掏出一件東西,放在桌上。燭光下衆人看去,原來是一挂長命小金鎖。這東西是富貴人家挂在孩兒頸上的,保佑兒女長命百歲。鎖片式樣不一,有些只是一塊金銀片,有些則是真正的鎖頭式樣,只是中空質輕。羅靖拿出來的這個正是中空式樣,可是此刻已經癟了下去。碧煙看不出什麽門道,疑惑道:“爺,這個——”
羅靖指着長命鎖上的凹痕道:“你仔細看。”
碧泉畢竟是跟羅靖的時間長,仔細看了一會,便看出跷蹊:“爺,這是被人捏下去的。”
羅靖道:“再仔細看。”
碧泉茫然。羅靖伸手按到凹痕處,道:“看出來了麽?”
碧泉仔細看看,猛然醒悟:“這是女人的指痕。”長命鎖上指痕纖細,羅靖的手指放上去根本嵌不進,顯然是女子所留。金銀器都不十分堅硬,要捏凹也并非不可能,但由女子一手捏凹,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羅靖并未收回手,只道:“再過細看。”
碧泉這次真的看不出什麽了,片刻,只聽沈墨白細聲道:“指痕前端是爪痕。”碧泉仔細一看,果然這凹痕前端細長尖銳,末端尤其如此,絕非人手能捏出的痕跡。這一下衆人都面面相觑,碧泉疑惑道:“爺,這是哪裏來的?”
羅靖冷冷道:“我在驿站裏找過,并無孩子的蹤跡。這東西,是從驿站二樓窗戶裏扔出來的,正好掉在院子裏,被我撿到。”
碧泉皺眉道:“這麽說孩子在二樓?”這東西顯然是從被盜嬰兒身上拽下來的,“可是二樓……”二樓就是鄭王和王妃的居處。
羅靖手捏着金鎖,緩緩道:“其一,鄭王為何要擄走這些孩子。其二,擄了孩子,為何要把這鎖片拽下來,又随手從窗戶裏扔出來。其三,在鎖片上印下這指痕的人是誰?其四,這爪痕是怎麽回事?”
碧泉低聲道:“能住在二樓的女眷,恐怕只有王妃和貼身的大丫頭。可是這爪痕……實在不像人的。就是女人的長指甲,也捏不出這般尖痕來。難道鄭王在房裏養了什麽怪獸?”
羅靖将鎖片來回捏了幾遍,終于道:“驿站防守太嚴,我們不能進去搜人。恐怕就是再搜,也找不出孩子來。明日我們晚走些,等鄭王上了路,我們去驿站裏看看。”
Advertisement
鄭王一行第二日清晨便離開了驿站。他前腳走,羅靖後腳就進了驿站大門。驿官并不知他昨天就已經到了,只知他是要進京的将軍,自然奉承。羅靖直接帶着碧泉等人就到了後院,一起動手在窗戶下的草叢裏搜起來。驿站要奉承來往官員,後院自然收拾得十分整齊,四人不用再多看就找到一處被翻動過的地面,挖不幾下,土裏便翻出一塊骨頭來,只有成人中指長短,看形狀卻是一塊小腿骨。碧泉手一顫,碧煙已經幾乎叫出聲來。羅靖臉色鐵青,再用力向下一挖,這一鏟,竟然翻上十幾塊白生生的骨頭,都只有尺寸之長,細如手指,極顯然的,這都是嬰兒的骨頭。碧煙呆了呆,幾乎嘔吐出來,連忙轉過頭去不敢再看。羅靖揮動鏟子挖了幾下,将所有骨頭都翻了出來,除去那些極小的,稍長些的腿骨脊骨足有數十塊,還有四個被咬得碎裂的顱骨,連腦髓也被吸得幹幹淨淨。
碧泉義憤填膺,呼地站起來:“爺,這鄭王真是慘無人道,我們去官府告發他!”
羅靖還在仔細看着那些顱骨,冷冷道:“安靜!你去告發誰?誰能證明這些死嬰是鄭王所為?就算官府相信,一個小小的縣衙,有什麽膽子有什麽資格處置鄭王?”
碧泉呆了呆,慢慢又蹲下身來。羅靖沉着臉将一個顱骨揣起來,其它的原樣埋好,站起身來:“走。”
馬車上,碧煙看羅靖将那顱骨拿在手中反複觀看,又是惡心又是害怕,忍不住道:“爺,你拿着這東西做什麽?”
羅靖将顱骨放在馬車中的小桌上,緩緩道:“你們看,這骨頭上其實有兩種齒痕。”
碧煙壓根沒敢正眼看這些骨頭,自然也接不上話,碧泉卻在車轅上道:“咬碎顱骨的似是什麽猛獸。”人之顱骨極為堅硬,縱然嬰兒骨骼脆軟,也不是輕易便能咬碎的。顱骨碎裂處深陷,像是被虎豹之類的猛獸長而尖的利齒深深咬合。
碧煙猜測道:“難道鄭王車隊裏還帶了猛犬?”鄭王素好田獵,這般猜想倒也合乎情理。
羅靖卻搖了搖頭:“無論什麽猛獸,都不能将骨頭啃得這般幹淨勻整。”除了幾處深陷之外,顱骨完整幹淨,不殘留一點筋肉。猛獸的利齒方便撕裂,卻不方便啃與刮。
碧煙強迫自己往骨頭上看了一眼:“那,那是什麽東西啃的?”
羅靖緩緩道:“是人。”
他這輕幽幽一句話說出來,碧煙只覺背上寒毛都豎了起來,顫聲道:“爺,你說什麽?會不會,弄岔了?”
羅靖緩緩搖頭:“我當初剛到大帥麾下,曾在駐地跟仵作做過事。這骨頭上啃咬的痕跡大小與人齒完全符合,而且十分整齊細小——啃咬之人,倒有一副好牙齒。”
碧煙一個幹嘔,捂住了嘴不敢再看那顱骨一眼,駭然道:“難道鄭王——吃人?爺,我們怎麽辦?”
羅靖默然良久才道:“我們什麽也不能做。一來吃人之事畢竟太過駭異,二來鄭王此時正如日中天,我們若說他竟然吃人,或者身邊有吃人的人,有誰會信?”他手指微微有些顫抖,很快用塊油布将那小小頭顱裹了起來,“不過總有一天,我們找到他謀反的證據,将他拉下馬來,那時這些舊帳,再跟他一起清算。”
京城很是繁華,但有了驿站這一出,羅靖等人都再無心欣賞。羅靖先在驿站安排了住處,然後去吏部報到,遞折子等皇上召見,最後去拜訪了一位舊時同僚韓闌。韓闌是丁蘭察的軍中參贊,寫一手好文書,因為沾了個“文”字,那次邊關大拆卸中被召入京中禮部做了個文林郎。說起來是清貴的京官,其實卻是硬生生将武轉文,閑置了起來。不過韓闌長袖善舞,雖則閑置,卻在京中交朋結友,消息頗為靈通,是丁蘭察在京中的耳目。他與羅靖在軍中時相處甚歡,今日京中相見,自然更是親熱。
寒喧過後,韓闌屏了下人出去,便道:“你可知道,鄭王入京了?”
羅靖冷笑道:“不但知道,我在城外驿站還遇見了他。”
韓闌并不知他話中含意,點頭道:“這次鄭王借口新納王妃,入京來請皇上冊封。表面上看,他只帶了一百五十人的親衛,但這其中,有他不少死士。”
羅靖悚然一驚:“難道他敢弑——”
韓闌沉聲道:“皇上定于十日後在西山圍獵。鄭王素好田獵,自然要随駕,倘若他在此時布置死士,很難防範。”
羅靖捶了一下桌子:“皇上太過信任鄭王了!”
韓闌苦笑道:“鄭王文武雙全,又是一副恭敬之态,皇上愛惜人才,又太過仁厚友愛……”
羅靖眼中殺氣一現:“鄭王敢弑君,難道我們就不能殺他?”
韓闌深深看他一眼,緩緩道:“你以為沒有人做過?”
羅靖一怔。鄭王固然權勢滔天,朝中近半官員與之結黨,但也有正直不阿之人,欲将其除之。韓闌徐徐道:“你可知去年已告老的王侍郎為何被抄家?”
羅靖道:“難道他刺殺鄭王?”
韓闌點頭:“王侍郎傾家蕩産,雇傭死士,在鄭王為太後慶壽返回封地途中行刺。此事本來做得十分嚴密,因他已告老,誰也不曾料到。當時鄭王因被言官彈劾,不得不只帶數十人入京,這是天大的機會,可是竟被他料到,馬車中所坐的只是個替身,王侍郎卻被抄家滅門,若不是他一力攬下所有罪名,恐怕波及者将有數十乃至數百人之衆。”
羅靖皺眉道:“鄭王身邊只帶數十人,自然嚴加防範,這機會看似是好,其實不佳。”
韓闌搖頭道:“并非如此。當時王侍郎苦心孤詣,将手下安插在驿站中已有數年,為的便是此日一擊,其計劃周密,可謂萬無一失……可是鄭王似能先知,竟然先安排一個替身出京,自己輕裝簡從,自小路繞道而行,脫此一厄。事後有人精心打探,才知他新納一名王妃,善蔔筮之術,為他蔔出此行大兇,才讓他金蟬脫殼。”
羅靖冷笑道:“蔔筮之術——”突然想起沈墨白和左健,破天荒竟将後面的話咽了回去,緩緩道,“難道就是他今次帶進京的這位王妃?”
韓闌點頭道:“傳說這位王妃來歷神秘,有先知吉兇之能,的是異人。“羅靖默然片刻,冷冷道:“只怕不只是異人,還是異物。”取出那碎裂顱骨,将驿站中事講了一遍。韓闌聽得駭然不已,喃喃道:“難道竟是……妖怪?這也實在太過聳人聽聞……”精于蔔筮之術也就罷了,鄭王若是在家中養一個吃人的妖怪,那也實在太過駭人。
韓闌沉思半晌,道:“鄭王是否養妖,太過駭異,暫且不論,待我再打探消息。只是這次皇上圍獵,确實太過危險。言官已經幾次上書谏阻,但田獵講武是本朝傳統,皇上又是年輕好動,難以阻止。我已托人在內宮打通關節,讓皇上知道你身手非凡,若能陪駕射獵,你務必小心護駕。”
羅靖搖頭道:“皇上身邊侍衛無數,我一個小小外官,怎麽能得護駕?”
韓闌微笑道:“皇上既要田獵,明日在宮中射鹄。我已買通了內侍,在皇上射鹄之時報你候召。若是能在皇上面前射箭,你便有機會。”羅靖在軍中就是神箭手,無論遠近大小,可稱百發百中。當今皇上也喜射獵,尤喜善射之人。羅靖倘能在他面前一展身手,其他不論,單只此次圍獵,要随駕倒是大有可能。
羅靖嘆道:“這也非久長之計……”
韓闌也苦笑道:“若不如此,又能如何?如今大帥遠在青州不得起用,朝中雖有正直之士,誰能動得了鄭王?皇上又如此信任,除非有他謀反的實證,否則……我們也只能隔靴搔癢。”
羅靖微嘆口氣,沒有回答。鄭王反心在他們看來可謂昭然若揭,但在皇上那裏卻未必如此。何況鄭王精明之極,要拿到謀反的實證,殊非易事……
韓闌送出去的金銀珠寶并沒有白花,申牌時分,羅靖已經跟着一個內侍走在皇宮的禦花園之內。內侍走在他前面,看起來像在帶路,其實是邊走邊向他交待事情。
“皇上正與鄭王在禦花園射鹄,咱家給你通報了,皇上正高興就傳召。進去了咱家可就幫不上忙了。”
“多謝內侍大人。”羅靖不動聲色地又塞過去一顆珍珠。內侍臉上露出笑意,嘴上卻是客氣的:“舉手之勞,這怎麽好……”
“一點小意思,內侍大人肯笑納,是在下顏面生光。說起來,在下還有幾件事想請教內侍大人呢。”
“羅将軍太客氣了,有話請講。”
“聽說鄭王爺此次是帶了王妃入京的?”
“不是正妃,是新納的側妃。”
“怎麽不帶正妃入京,反而帶着側妃?”
內侍嘿嘿笑了:“這位側妃娘娘出身貧寒,鄭王爺是特地來向皇上為她讨封诰的。”
“在下聽說,這位娘娘善蔔筮之術?”
“将軍消息靈通得很哪。正是。昨天側妃娘娘在宮裏陪着皇後玩猜枚,咱家在一邊伺候,親眼看見娘娘百猜百中,委實有趣。不過這位娘娘實在古怪極了,聽說是極喜吃燕灸。而且身有奇症,不得沾水。皇後娘娘賜茶賜水,一口也沒有喝。咱家就奇怪了,不喝水,豈不要渴死麽?”
“那王爺此次入京,可給皇上帶什麽奇異之物了?在下聽說王爺也是極好射獵的,前年皇上壽辰,還帶了一匹白狼送給皇上賞玩。”
“這倒沒有。前面就到了,将軍自己當心了。”
羅靖也聽到前面傳來的笑鬧之聲,于是不再發問。沒有什麽奇獸,那麽顱骨上的兩種齒痕,看來确實是出于一“人”了。
禦花園裏熱鬧得厲害。羅靖剛剛看見裏面的一群人,飕的一聲,一支箭已經射了過來,走在他頭裏的內侍尖叫一聲,吓得不能動彈。羅靖倏地一腳踢在他膝彎上,內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那支箭擦着他的頭皮飛過去,直射羅靖。內侍只覺有什麽東西落在臉上癢癢的,伸手一抹,是幾根斷發。他戰戰兢兢地轉頭往後看,本以為要看見羅靖滿臉鮮血的模樣,卻只聽身邊風聲輕輕一響,羅靖已經繞過他走上前去,雙膝跪倒,雙手将箭高高舉過頭頂:“臣羅靖,叩見皇上。”
滿禦花園的人都靜了一下。剛才那一箭,是鄭王射的。射鹄是立起标靶射紅心,因為标靶是不動的,射了幾箭皇上就覺得沒意思。于是鄭王就提議射活靶。當然禦花園裏不能弄什麽兇猛野獸來,還有妃嫔在,那不安全,于是內侍從獸苑抱了一只大紅雉雞來,在爪子上拴了一朵碩大的絹花,皇上和鄭王就射這朵絹花。雉雞能飛而飛不高飛不快,被箭一吓到處撲騰,倒是個很好的靶子。論箭術,鄭王當然強過皇上,可他故意射不準,剛才那一箭沒有射中雉雞,卻正好對着剛剛進來的內侍和羅靖飛了過來。他倒不是有意射死人,但要真是射死個把人,他倒也不在意。萬沒想到進來的此人竟然一腳踢倒了內侍,而後輕輕巧巧一偏身,将他的箭接在了手中。縱然他射箭時未用全力,但空手接箭……他自問身邊的親衛也難有幾人能做到的。
皇上倒是先驚後喜:“平身。愛卿就是羅靖?朕聽說你在邊關英勇無比,獨力斬獲北蠻先鋒将軍之首,又在雍州活捉積年流匪。今日一見,果然身手不凡。”
“皇上過獎了。臣在邊關殺敵是本份,能擊潰北蠻前軍,乃軍中上下戮力同心,又托皇上洪福,才能大勝。雍州剿匪,臣也是得了百姓相助,方能一舉殲滅。臣不敢妄自稱功。”
他這麽說,皇上倒更高興了:“嗯,少年謙讓,将來必成大器。來來來,朕聽丁侯說你身手了得,箭術尤精,方才看你接箭,果然敏捷,且來射幾箭給朕看看。來人,給他拿弓箭。”
羅靖站起身,已經有內侍将弓箭取過來了。羅靖上手一試,心裏便嘆氣。這是軟弓,也就射個三五十步,當真上了戰場,用這種弓那就是找死。看來皇上的臂力也就只能開這種弓了,因此這宮裏備的,也只有這種弓。
“皇上請下旨,臣射什麽?”
皇上也知道射鹄這種事對馳騁沙場之人而言實在無聊,正在左右尋找目标,鄭王已經笑道:“皇上,不如讓羅将軍将那絹花給皇上射下來。”
絹花大如碗口,雖然系在雉雞身上,要射中卻也不難。可是鄭王說的卻是射“下”來,也就是說,要把絹花與雉雞分開。而絹花是用一根紅線系在雉雞爪上的,那線就是普通用來納鞋的線,雖不如絲線細如發絲,卻也粗不到哪裏去,何況雉雞又在不停地驚飛,要将紅線射斷,談何容易。
一時間連皇上也有些猶豫:“這——”羅靖卻已躬身道:“臣大膽一試,若箭術不精,還請皇上恕罪。”直起身來,挽弓搭箭。
鄭王臉上掠過一絲笑意,突然搶先一箭射出去:“待小王将它驚起來,将軍也好射中。”這一箭正射中雉雞腹下,雉雞吃痛,拼死地撲騰起來,一直蹿上了半空。羅靖眼睛盯着雉雞,口中淡淡道:“多謝王爺。”陡然一箭射出,只見那支箭緊擦着雉雞腹下飛過,雉雞受驚,斜斜撲騰出去,而半空中一件東西飄飄搖搖墜下來,正是那朵絹花。羅靖緊上兩步,将絹花接在手中,轉身對着皇上跪倒,“臣幸不辱命。”
“好!”皇上頭一個拍起掌來,“丁侯果然不說謊。來人,賞!”
內侍忙不疊捧賞物來,其實不外是什麽綢緞金錠,只不過是皇上賞賜的,那份量又不同了。皇上意猶未盡:“好箭法。朕兩日後要到西山圍獵,愛卿随駕,到時候,朕要再看你的箭法。”
“臣遵旨。”羅靖目不斜視地回答,不過他縱然沒有回頭,也能感覺到鄭王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像針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