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搞錢 朱瞻基一開始的反應是懷疑,“怎……

朱瞻基一開始的反應是懷疑,“怎麽會?這才不到半個月。”

胡善祥擺出算盤,撥動算珠,“這半個月來,被淘汰的、還有實在混不下去主動離開幼軍的有一萬人,你可憐他們背井離鄉來京城參軍不容易,空着手回家,無産無業的,誤入歧途幹些雞鳴狗盜之事,每人發二兩銀子的遣散費,自力更生,這一下兩萬兩銀子就沒了。”

“遣散的數目還在随着訓練的難度越來越大、幼軍越來越不好混而日益增加,照這樣下去,幼軍成立之日,至少有一半人,也就是兩萬五千人被遣散,費用需要五萬兩。”

胡善祥拿出一本帶着油煙味的賬本,“還有,幼軍的夥食是全軍最好的,遣散了一萬,還有四萬張嘴要喂,你以己之力擡高了京城雞蛋和肉的價格。遣散費加吃的,進項少,坐吃山空,就像把銀票放在火堆裏燒,半個月就燒沒了。”

朱瞻基指着賬本,“這裏還有一百萬貫,能撐一陣子。”

胡善祥說道:“這是大明寶鈔,商家不收的,形同廢紙。”

大明寶鈔是洪武帝開始就推行的紙鈔,最開始是給官員們發俸祿用的,但印的太多了,不能兌現,被商家拒收,不能流通,如今大明寶鈔廠已經改行做擦屁股用的草紙,銷路還不錯。

朱瞻基心裏裝着天下,平日對庶務金錢并不關心,他又從未缺過錢,為了安置唐賽兒的白蓮教,他把積年累月的財富随手拿出來給她,目前這些産業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是絕對見不到回頭錢的,本來私庫就不剩多少了,還要養無底洞般的幼軍,可不就捉襟見肘了嗎。

朱瞻基問:“我的私庫裏除了那些不能變賣的賞賜之物,能夠立刻拿出來的金銀有多少?”

胡善祥伸出一個巴掌。

朱瞻基:“五萬?”

胡善祥搖頭。想得美!

朱瞻基:“五千?”

“五百。”胡善祥殘忍的打破了朱瞻基的樂觀,“私庫的現銀馬上就要見底了,現在是四月底,夏糧還沒豐收,殿下的皇莊遠水解不了近渴。用來加餐的肉蛋頂多撐到端午,二兩銀子的遣散費到月底就拿不出來了。除非殿下停止用私庫貼補這兩項開支。實在不行,先舍棄一項。”

“不行,兩邊都不能省。”朱瞻基說道:“會影響軍心和我在軍中的名聲。我連自己的親兵都養不起,真是笑話。以後誰會為我賣命。”

胡善祥曉得朱瞻基好面子,“你要撐住這個排場,沒錢可撐不起來,得想法子搞錢。你要不找爹娘要點?”

Advertisement

反正胡善祥在閨中時,和小姐妹辦詩會、游湖賞荷花等聚會,私房錢不夠了就找親爹胡榮要,要多少給多少,還問她夠不夠,不夠再添點。

胡善祥覺得,太子在應天府監國,應該能幫到兒子度過難關——把幼軍的遣散費解決了也行,皇太孫尚未成婚,在家靠父母,天經地義嘛。

朱瞻基想都沒想就立刻否了,“不行。太子監國,殚精竭慮,多少雙眼睛盯着他,盼着他出錯,我不能給他添亂。”

其實東宮過的緊巴巴,并不是監國就能搞到錢。東宮最艱難的時候,太子妃張氏甚至找了小姑子永平公主借錢,以解燃眉之急。

這種尴尬事,愛面子的朱瞻基絕對不會和胡善祥明說的。

“那怎麽辦?”胡善祥說道:“私庫裏的寶物器皿都是有标記的,進出皆有記錄,我問過唐賽兒,她說宮裏的東西就是拿出去典當變賣,商人輕易不敢接手,怕萬一事洩掉腦袋。”

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

朱瞻基要體面,要面子,要軍心,就得不要臉的要錢。

朱瞻基掙紮了很久,說道:“只有皇上才能幫我。可是,我不知道怎麽開口,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讓皇上失望過。這一次伸手,不曉得皇上會怎麽看我。”

實在有損完美“好聖孫”的形象啊。朱瞻基一直背負着“好聖孫”的包袱,要抛開談何容易。

說到底還是拉不下臉呗,在親爺爺面前撒個嬌有那麽難嗎?

胡善祥此時還并不能理解朱瞻基的包袱,心想身為人臣,就得幫上司解決問題才能升官嘛,她托腮想了想,“我有個法子,只是需要你配合。”

朱瞻基問:“如何配合你?”

胡善祥說道:“就是表面不配合但實際上是配合。”

朱瞻基被這繞口令般的話繞暈了,胡善祥如此這般仔細解釋給他聽,“……把這出戲演好了,或許就能有錢。”

當天,胡善祥照例把朱瞻基在幼軍的日常記錄下來,交給錦衣衛送入宮中給永樂帝禦覽。

永樂帝關心大孫子,每日都會過問朱瞻基近況,今天胡善祥在朱瞻基的起居注裏除了例行寫他從早到晚幹了些什麽,還額外寫了最近變熱了,他每天都洗澡,今天還洗頭發,盆中漂着一層發絲,約有一小束。

才十八歲就掉頭發?還掉那麽多?毛發衰,是因腎水不足,莫不是那裏出了問題?

這可不行,大孫子還沒成婚呢就成了禿頭。

永樂帝吩咐內官監太監馬雲,“把寫皇太孫起居注的人叫來。”

第一次面聖,胡善祥有些緊張,緊緊跟在馬雲身後,馬雲驀地放緩了腳步,她差點一鼻子撞過去。

馬雲上下打量胡善祥,“你是馬尚宮親自考校進來的,十五歲就當了女官,成為皇太孫書欽點的女史,真是年少有為啊。”

胡善祥一進宮就成了皇太孫心腹,還一口氣通過了向來以嚴格苛刻、不近人情馬尚宮的考核,最終被皇太孫“金屋藏嬌”,藏在內書房當女史,輕易不讓外人見她,又聽說她長得嬌俏美麗,林林總總,皇太孫又正青春年少,宮裏背後各種閑話不少。

胡善祥之名“如雷貫耳”,就連馬雲都聽過她的名字。

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胡善祥忙道:“下官承蒙皇太孫殿下和馬尚宮賞識,得到進宮當差的機會,定竭盡全力,不負重任。”

馬雲見她明明稚氣未脫、緊張得鼻頭冒汗,雙手交叉在腰間,由于太過用力,手背青筋微微凸起,卻努力裝作成熟穩重大人模樣回話,覺得有趣,說道:

“待會皇上問什麽,你答什麽便是。”

胡善祥說道:“多謝馬公公指點。”

養心殿。

胡善祥施了一禮,“微臣胡善祥拜見皇上。”

永樂帝打量着胡善祥:“你姐姐胡善圍曾經輔佐仁孝皇後打理後宮……你們姐妹長的不像。”

胡善祥說道:“微臣與胡尚宮是同父異母的姐妹。”

永樂帝說道:“不過你們姐妹都是有才學、勇敢果斷、臨危不懼之人——我已經聽皇太孫說起過你們在德州是如何認識的,看來你們胡氏姐妹與我們皇家有緣。”

胡善祥說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微臣以姐姐為榮,立志考女官,走出閨門,踏上姐姐走過的路。有志者,事竟成,雖然……幾經波折,但是老天還會成全了微臣,誤打誤撞來到了北平城的新宮,微臣願意效力大明宮廷。”

最近和朱瞻基相處久了,胡善祥耳濡目染,也會說一些場面話。

永樂帝指着朱瞻基的起居注,“你今天寫皇太孫在幼軍軍營的記錄,太孫大把大把的掉頭發是怎麽回事?怎麽以前沒有這樣的記錄?”

胡善祥說道:“之前皇太孫一直在大營的澡堂和幼軍一起洗,所謂微臣并不知。今日皇太孫說晚上睡在大通鋪,人挨人,有些幼軍又髒又臭還懶得不肯洗澡,頭發身上長虱子,要微臣帶着宮裏除虱子的藥汁,在庫房裏等殿下洗完後,幫殿下塗上藥汁,以防被過了虱子。所以微臣也是第一次見銅盆裏的掉發,就記在起居注了。”

永樂帝問:“起居注上記載太孫黑了,瘦了,但身體還好,突然脫發,是怎麽回事?”

胡善祥嗫嚅片刻,好像有什麽難以啓齒,“可能是天氣變熱的緣故,微臣夏天也是容易掉頭發。”

永樂帝目光一沉,“朕日理萬機,可沒有時間聽你講敷衍的話。”

胡善祥輕咬朱唇,好像做出了什麽重要的決定,說道:“皇太孫最近遇到了一些難處,但是殿下不準微臣給皇上添負擔,說皇上操心的事情太多,非要一個人硬扛着,心力交瘁,故,大把大把的掉發。”

永樂帝問:“太孫何事如此憂慮?”

胡善祥嘆道:“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皇太孫品行高潔,一直視錢財如糞土,現在卻被錢財所擾……”

胡善祥一五一十的把皇太孫用私房錢貼補幼軍的巨額遣散費以及改善夥食、用來給出身貧寒的幼軍強健體魄的事情說了。

“……短短十天就勸退了一萬不合格的幼軍,殿下心善,每人給二兩銀子的遣散費,要他們回家能有糊口立業之物,以免誤入歧途,禍害鄉裏。”

“以微臣這些日子的觀察,幼軍參差不齊,還要再淘汰一萬五左右,需要三萬兩銀子的遣散費,而皇太孫能夠立刻動用的現銀不過五百兩,故,皇太孫為錢財之事頭疼不已。”

永樂帝聽了,反而不擔心了,“這孩子就是喜歡什麽事情都憋在心裏,就怕給朕添麻煩。”

胡善祥連忙說道:“皇太孫乃純孝之人,他說身為孫兒,不能給皇上分憂也就罷了,萬萬不可給皇上添憂。”

這話說的,永樂帝心疼不已,吩咐道:“馬雲,你帶胡女史去朕的內庫,支五萬兩給她。皇太孫還沒成家,他那裏養得起一支軍隊。”

永樂帝又對胡善祥說道:“以後皇太孫有什麽自己解決不了的難處,不要替他瞞,告訴朕。”

胡善祥自是滿口應下,然後跟着馬雲去庫房了。

給了銀子,永樂帝還是擔心大孫子,次日偷偷微服去明智坊草場幼軍大營看朱瞻基。

看着女扮男裝、惟妙惟肖的胡善祥,永樂帝微微一怔,想起少年時隐瞞皇子身份在未來岳父中山王徐達麾下從軍,邂逅了僞裝成軍醫的仁孝皇後。

也是這般塗得灰頭土臉,貼幾粒雀斑,上半身平平整整,應該也是穿着藤甲或者竹衣來掩飾女兒身。

微服在外,便宜行事,不用行君臣之禮,永樂帝坐在一輛堆滿甜瓜的車上,僞裝來營地送貨的。

胡善祥把永樂帝帶到倉庫深處,朱瞻基已經在這裏等候皇帝。

“皇爺爺。”朱瞻基半跪在永樂帝膝蓋邊,永樂帝坐在一個小杌子上,伸手從頭摸到腳,“頭發少了,瘦了,還曬黑了。”

其實并沒有少頭發,永樂帝被胡善祥的鬼話騙了,先入為主,又加上身為祖父疼大孫子,就覺得朱瞻基真的操心過度狂掉頭發。

有一種脫發,叫做你爺爺覺得你脫發。

朱瞻基說道:“千金散去都能還複來,頭發掉了還能再長來,皇爺爺莫要憂心。”

祖孫情深,馬雲和胡善祥識趣,都悄然退下,守在外頭。

馬雲問胡善祥:“昨晚五萬兩銀子進了皇太孫的私庫,解了太孫殿下燃眉之急,殿下很高興吧。”

胡善祥時時刻刻保持警惕,說道:“太孫殿下更多的是感激和感恩。”可不能說朱瞻基見錢眼開,孝道要擺在第一位。

馬雲又問:“太孫殿下沒責怪你洩露私庫空虛一事?”

這是個送命題,有或沒有都是錯的。有,就是太孫不領情。沒有,就是太孫沒有原則。

胡善祥沒有直接回答,假裝把問題聽岔了,說道:“為君分憂,乃是為人臣的本分。”

皇帝,皇太孫,都是君。最後兩個君都很開心,過程就不重要了。

約過了半刻鐘,朱瞻基送永樂帝出來了,永樂帝上了車,吃着甜瓜,問馬雲:“你覺得胡善祥如何?”

馬雲說道:“雖比不得她姐姐胡善圍長袖善舞,八面玲珑,但言辭機敏,時時刻刻都維護皇太孫,不卑不亢,一點不像剛進宮當差的女官,是個人才,或許這就是天分吧,胡家的女兒教養的都不錯。”

永樂帝頓首道:“胡榮會教女兒啊,胡家家風良好,雖有胡尚宮帶給的榮華富貴,但族中子弟個個守本分,她父親人稱胡大善人,樂善好施,能做到富貴不易的人不多了。一般人得了富貴,尾巴恨不得翹上天去。”

倉庫裏,胡善祥把賬本裏新添的進項給朱瞻基看,朱瞻基看到五萬兩個字,眼睛都亮了。皇爺爺這是用真金白銀來疼他。

胡善祥玩笑道:“殿下知道這世上什麽最值錢嗎?”

朱瞻基說道:“真心?忠誠?愛……愛情?”最後一個說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胡善祥說道:“是親情啊,皇上對你真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