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修複永樂北征,太子監國,前方不停傳……
第93章 修複 永樂北征,太子監國,前方不停傳……
永樂北征,太子監國,前方不停傳來戰報,朝廷氣氛緊張。被雷擊燒毀的三大殿依然是一片廢墟,沒得錢重修,就這麽放着,到處都是斷壁頹垣,據說夜裏還鬧鬼,宮人聽見凄厲的鬼哭之聲,夜間無人敢靠近這裏。
入秋漸涼。胡善祥削減了端敬宮的開支,用來采買棉花和布匹,牽頭帶着宮人們給北伐軍隊趕制冬衣,除了懷孕的孫太孫嫔,幾乎每個人都從天亮做到掌燈。
胡善祥所住的正殿,燈火甚至到了夜半才熄滅。
她本不擅長女紅,捉針捏線,手笨拙的很,跟着尚功局的人學了幾日,熟能生巧,每天也能縫十??來件了。
累嗎?确實累。胡善祥手上布滿了針眼,不過,只要不生孩子,她幹什麽都願意。
厚實的棉衣每天裝車運出去,胡太孫妃的名聲在軍中頗佳。
享受頂級榮華富貴的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屬罕見,連太子妃也感嘆道:“太孫妃除了生不出兒子,其他都做得無可挑剔。”
秋風秋雨,羊角燈發出柔和的光,胡善祥強打精神,将一件棉衣收尾,她學着尚功局繡娘的樣子,将手裏的針在頭發縫裏蹭了蹭再用,困倦中,針尖不慎刺破了手指,一滴血珠出來了。
她正要含手指,朱瞻基從身後觸不及防的探出腦袋,含住了她血珠的手指。
夫妻隔着手指四目相對。
片刻,朱瞻基松了嘴,端起茶杯漱口,問:“都三更天了,怎麽還不去睡。”
“快了,這件就差個收尾。”胡善祥繼續縫棉衣,“你先去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聽政,我起的比你晚。”
“不着急,我陪陪你。”朱瞻基在一旁坐下。
只有朱瞻基知道,胡善祥身體力行做棉衣是為了擁軍,她也是為了避開自己。
朱瞻基完成任務搬回來之後,兩人之間的交流都是以女兒為橋梁,只談孩子的事情,都刻意避開那晚的争執,以及三個侍妾的存在,沒有再紅過臉、吵過架,但,也僅限于此,夫妻兩個相敬如賓,人前還是恩愛夫妻。
兩人都很忙,朱瞻基協助太子監國,胡善祥擁軍做棉衣,朱瞻基忙到半夜回端敬宮,胡善祥不是已經累得睡沉了,就是在燈下趕工,朱瞻基又不是禽獸,看到疲倦的妻子,他像往常一樣挨着她睡,只是不幹別的了。
因要聽政,朱瞻基不到五更就起床,那時候天還是黑的,胡善祥睡得正酣,朱瞻基命宮女不要掌燈,他光着腳提鞋,抹黑去隔間洗漱更衣。
兩人已經三個月零七天沒有歡好過了。
朱瞻基一會拿着銀剪子給蠟燭剪燈芯,一會端着燕窩喂給她,不會問她冷不冷,要不要披件衣服。
胡善祥被他擾得一連縫錯了好幾針,“祖宗,你坐下不動就是幫我最大的忙了。”
朱瞻基這才消停,終于最後一針縫完,胡善祥用牙齒咬斷縫線,朱瞻基舔了舔嘴唇,喉結上下滾動,“好了,我們去睡。”
兩人并排躺下,朱瞻基繼續找話,“說起來,你還從未給我做過衣服。”
胡善祥閉着眼睛說道:“你又不是沒衣服穿。北伐軍等着棉衣過冬,聽說漠北很冷,都能凍掉耳朵。”
朱瞻基撒嬌,“等這陣子過去,你不忙了,給我做一件,什麽衣服都行,實在不行,縫一雙襪子也行。”
“行行行。”胡善祥說道:“快睡吧,我好累。”
“你答應了不能反悔,來,學星兒勾手指,我們拉勾。”朱瞻基的手從被窩裏“越界”了,理所當然伸到胡善祥這邊,到處摸她的手勾手指,還故意摸錯地方。
誰家的手長這裏啊!胡善祥伸手格擋,主動勾了勾他的手指,“好了。”
朱瞻基勾住了她的手指,圈起來,再也沒放,也沒進一步幹點別的,夫妻關系,出現裂痕只在一瞬間,修複起來就難了,急不得。
反正,來日方長,我不會讓你離開我的。
次日,拉棉衣的馬車來到端敬宮,胡善祥密會僞裝成車夫的唐賽兒。
唐賽兒把一堆瓶瓶罐罐、假頭發胡須等等給了胡善祥,“你如今都是太孫妃了,怎麽突然要學易容術?學這些江湖技藝作甚?看你天天縫棉衣,也沒空搗騰這些。”
胡善祥說道:“心血來潮,等以後閑了學來玩玩,只是這事別告訴皇太孫,他又要怪我多思多慮,沒事找事。”
唐賽兒說道:“這是我們女人之間的秘密,你放心,絕對守口如瓶。”
胡善祥把這些東西都收好,現在她一個孫媳婦是走不了的,如果将來朱瞻基成了皇帝還是不肯放過她,她要鋪好其他的路。
這一年的秋冬就在緊張忙碌過去了。
北伐頻頻傳來捷報,大明這幾年的情報和搞戰術平衡起了成效。
且說蒙古分裂成瓦剌和鞑靼兩部,瓦剌最強。前些年大明逮着強大瓦剌部死捶,終于把瓦剌部給捶散了,首領馬哈木死後,鞑靼部乘機崛起,攻占草場,還把瓦剌部的王子脫歡俘虜到鞑靼部,恣意侮辱。
朱瞻基要鞑靼部的內應也先土幹暗中保護脫歡,并想法子把脫歡送回瓦剌部。飽受胯/下之辱的脫歡一回去,朱瞻基就暗中給予糧食和武器,幫助脫歡召集父親舊部,一統瓦剌部,發誓讓部落再次偉大。
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為了複仇雪恥,瓦剌部新首領脫歡向大明稱臣,并在永樂帝這次親征後,也向鞑靼部宣戰,和大明一起捶死敵。
所以,等永樂帝帶兵趕到戰場時,瓦剌部已經擊潰了鞑靼部,奪回以前的地盤,永樂帝“撿漏”,在黃河以北又擊潰了剛剛吃過敗仗的鞑靼部,北伐勝利。
暗藏在鞑靼部的內應也先土幹圓滿完成了任務,就幹脆帶着家人和外甥把臺投奔了永樂帝,由暗轉明。
也先土幹是這次北伐最大功臣。永樂帝親自給他取了漢人的名字,叫做金忠,還封了他為忠勇王——這是大明第一個活着就封王的異姓王。
外甥把臺,永樂帝也賜給漢名,就沿用了朱瞻基給他取的名字,叫做蔣信,封了都督佥事,正二品的官職。
從此金忠和外甥蔣信改頭換面,成了大明的将領,和北伐軍一起班師回朝。
這次北伐成功,一切皆因朱瞻基在七年前收複了金忠和蔣信這對舅甥開始,永樂帝對大孫子的謀劃很滿意,終于可以安心的把大明交給他。
到了十一月,永樂帝班師回朝。這次能活着回來,又聽說太孫宮有侍妾懷孕,子嗣有望,永樂帝自是龍心大悅,好好的過了個年。
除夕守歲,星兒早早在永樂帝懷中睡去,朱瞻基用毯子包住女兒,送回端敬宮去睡,胡善祥不在,宮人說她被太子妃叫去端本宮打牌去了。
現在胡善祥和太子妃的關系好得很,朱瞻基再不用擔心媳婦受委屈,他去了端本宮,裏頭骨牌聲陣陣,太子妃、東宮兩個有頭有臉的側妃,以及胡善祥一起打牌。
胡善祥面前的小銀馃子堆成小山,太子妃等三人的銀馃子“粒粒在目”,顯然是胡善祥一家獨大,贏了三家。
朱瞻基來了,東宮的郭側妃打趣道:“喲,你們小夫妻是商量好的吧,知道贏了就過來接人,好找個理由下桌。”
郭側妃出身豪門,乃是武定侯府的嫡女,還給太子生了三個兒子。家世好,長得美,還能生兒子,她是太子最寵愛的侍妾。
東宮的張側妃也笑道:“這可不行,那有贏了錢就下桌的道理,勞煩太孫等一等了,等我們打回本再來接你媳婦。”
張側妃的娘家比郭側妃還硬,乃是英國公府的嫡女,後宮張貴妃的親侄女。雖然一直沒有生育,但是太子和太子妃都很尊重她。
正因如此,郭側妃和張側妃這兩個庶母都敢和皇太孫開玩笑。
“碰。”胡善祥面不改色,繼續打牌,“我今日運氣好得很,願意奉陪到底,就怕各位輸不起,到時候不認賬。”
太子妃其實很欣賞兒媳婦這種“橫掃千軍”“正室最大”的氣勢,不被出身高貴的庶母們壓制,但是場面話還是要說的,“都是長輩,怎麽說話的?贏了錢也別得意忘形。”
“和了。”胡善祥把牌一推,“都說賭場無父子,那麽牌場就無婆媳了,給銀子吧。”
衆人皆笑。她們當然不在乎輸贏,打牌就是守歲無聊消磨時間罷了,胡善祥把贏的銀子全部賞給伺候牌桌的宮人們,宮人吉祥話說個不停,都贊太孫妃賢惠,會做人。
胡善祥笑眯眯的,到處撒錢,好像已經融入紫禁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