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

五柳巷,林家。

出身書香門第的林秋芸,在其閨房的布置上,也是十分整潔兼具有書卷氣息。

閨門裏的芙蓉暖帳自不必說,每個大家閨秀的卧室,布置得大抵都相去不遠。卧室通往外間的門簾處,左邊牆角立有一高腳的木制盆景架,上方擺了一盆春蘭,墨綠色的葉子襯托着那幾朵紫色的花瓣,帶來滿室的馨香------

外屋的一面牆上挂着一幅裝裱起來的橫幅牡丹刺繡,七八種牡丹花的顏色盡展于畫中,旁邊還挂有幾幅稍小的花中四君子。

另一側,則是一面靠牆的榆木書櫃,一摞摞書籍被分門別類,整整齊齊地歸置了起來。四書五經一整套,其中涵蓋了《五經傳注》、《孝經》、《周禮》,以及朱熹所著的《四書章句集注》等儒家典籍。

除此之外,還有《女論語》,《女誡》和《女德》等女子必讀書籍,再有便是一些魏晉文賦,唐詩宋詞乃至元曲雜劇等閑暇讀物了------難得的是,書架上除了少數的幾冊珍本善本外,甚至還藏有異常珍貴的孤本,足見書香門第的底蘊。

下方是一張榆木書案,筆墨紙硯自不必說,案牍上還放了一只青瓷茶盞,此外便再無他物。書案的邊上,還擺有一張長長的琴案,琴案上有一張紋路精美流暢,光澤似金非金的古筝,以及一卷琴譜------

此時,林秋芸一身儒杉打扮,手上拿着一只風筝,正在屋裏不停地來回踱步,臉色顯得有些焦急。

自打那日詩會回來後,那一襲淡雅的身影就時常在眼前晃蕩着,每每想起他揮毫潑墨時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她就為之感到心醉不已。

窗外的細雨蒙蒙,窗內的男子閑庭信步,趙鵬的有意刁難,他的從容應對,表姑父的欣賞贊嘆,兩首詩歌,一種逍遙------

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印刻在了腦海當中一般,揮之不去;當日的那一幕幕場景,都深深地印入了心底裏,有些惱人。

可惜的是,當日表姑父沒能認出自己,便拉着那人匆匆離去------

林秋芸恍然驚覺,不知不覺間,自己似乎已經成了那人的“俘虜”。以前怎麽沒發現,才子還能如此的有味道,如此的與衆不同呢?

少女情懷總是詩。

林秋芸自己都不知道,以往的她對那些所謂的“才子”不感冒,其實只是因為見過的優秀少年太少,加上她自己又學識淵博,看過的儒家典籍數不勝數------但凡滿腹詩書之人,哪怕是對外表現得再謙虛,骨子裏或多或少會帶着一股子傲氣,只是其本人自己都不容易察覺到罷了。

這樣一位不讓須眉的女子,普通的才子,又哪能輕易入得她的法眼?

Advertisement

一見鐘情這種事,确實沒有發生在她身上過,看對了眼卻也是真的。

奇怪,真是奇怪!

為何僅僅只是見過一面,就輕易對他産生了好感呢?難道,自己就真是那般沒羞沒躁,不懂得矜持為何物的女人嗎?

或許,這便是人們常說的緣分吧?又或者,因為自己早便是他未過門妻子的緣故,所以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他一些?

林秋芸如是安慰着自己。

在猶豫了幾天後,林秋芸毅然決定,要将這只風筝還給其主人李謙------

“小姐小姐,老爺已經出門了!”

屋外傳來小蘭雀躍的歡呼,随即閨房的門也讓她給一把推開。林秋芸幾步來到門口,略帶緊張地看着問道:“車子也準備好了嗎?”

小蘭點點頭,補充道:“對了,聽說這幾日李公子都不在家,而是在德慶坊的那所宅院裏頭,擺弄他的桃花庵呢。”

“那咱們這便過去吧。”

“可是小姐------”

小蘭臉上帶着擔憂的神色,小心地提醒道:“咱們就這麽過去,會不會讓李公子覺得------覺得有些唐突?再者老爺回來後,若是知道了此事,也會訓斥你的。”

林秋芸微微眨了眨眼,笑道:“沒事,他又不知道,我是林家的姑娘。”

小蘭恍然大悟,脫口道:“噢------我明白了,小姐真聰明!”

“得了得了,咱們快走吧,鬼丫頭!”

“小姐,婢子還沒換裝呢!”

“噢,那就趕緊的------”

------

------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自打當日詩會過後,這首朗朗上口的《桃花庵歌》,很快就成了杭州城裏大街小巷都在傳唱的歌謠,就連只有幾歲大的孩童都學會了。

有那好事者,還送了李謙各種各樣的雅號,譬如“桃花仙”,譬如“桃花公子”、“桃花居士”或“桃花進士”等。總之,這些稱呼全是根據詩歌裏的“桃花”一詞來取的,這回他算是徹底出名了。

李謙聽到這些,也只是一笑置之,随即便做出決定,将自己在西湖邊上的那處居所,打造成為真正的“桃花庵”!

戲要做全套,既然有了桃花庵歌,桃花庵又怎能少得了呢?

至于沈溍的提醒,他自然也是毫不在意的,那本就是自己當衆寫下《桃花庵歌》的本意,刻意做給朝廷看的,本來就是要告訴所有人,自己所向往的是隐士般的生活,對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也是帶着些許鄙夷之心的。

如此一來,朝廷又怎麽可能再推薦自己這樣的人,入朝為官呢?

盡管李謙此舉表現得很是輕狂,其才華卻是難以掩蓋的,林北冀卻是沒想到那麽多。

李謙的這位未來老丈人,可不認為單憑一首詩就能絕了李謙的仕途,自然不肯放過這麽一個人中之龍。于是乎,沈溍又受了這位親戚的囑托,登門拜訪了李謙,為林家說好話來了。

這麽一位大人物登門造訪,李謙卻沒表現出半點受寵若驚的樣子,随口扯了些亂七八糟的話來敷衍了一番,便算完事。

只是,他對于林家的觀感卻是越來越差了。

有這必要嗎?

自己也沒有強硬要求過,非得退了這門親事吧?

事實上,對于這門婚事,李謙如今也是抱着一種無所謂的态度的。他了解自己父親的性子,這婚怕是不好退了,這年代的人最是看重孝道,自己倒不如将就着些吧。

反正這個年代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只是正妻的地位比較高而已,真要是碰到了喜歡的姑娘,幹脆就收為妾室好了------

相敬如賓的夫妻,在這年頭可不少,大都是“父母之命不可違”之下的産物。

這種門當戶對的聯姻方式,夫妻之間其實也是不容易産生真正的愛情的,男人們要麽納幾個自己喜歡的小妾,要麽就養外室------養外室的情況,通常是由于正妻的娘家很有勢力,迫不得已而為之。

管他呢,就當是娶回來尊菩薩,對她敬而遠之就是了------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李謙一邊哼着自己老早就聽過的歌曲,一邊自己動手栽植着桃花,邊上幫忙的還有幾名下人,以及花錢雇傭來,自稱是所謂“花把式”的倆人。

看着眼前滿院的桃花幼苗,李謙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将來那滿院桃紅的場景來。

到時,自己坐在桃樹底下,置身于這滿院淡雅幽香的環境中,品着小酒,下下棋撫撫琴什麽的,倒也算是逍遙自在了。

“少爺少爺,噢不,桃花庵主,有客人來啦!”正在前院忙活的子佩一路小跑着,前來禀報道。

“客人?又是那些個文人嗎?就說我不在!”

李謙頭都沒擡,随口便賞了對方一碗大大的閉門羹。他實在是很不喜歡臉上帶着假笑,去應酬每天前來登門拜訪的那些所謂士子文人,互相之間說着一些諸如“今天的天氣哈哈哈哈”之類的無聊話題。

還讓不讓人安生了,沒正事你上門幹嘛來了,就為了說幾句廢話麽?誰有那功夫和你們扯閑篇啊!

“可是,這人不是文人呀------”

子佩歪着小腦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該如何形容那上門之人,只好俏皮地笑道:“少爺當真不見嗎?那人家這就去回了他,到時你可別罵我喲!”

“唔?”

李謙還當是來了什麽大人物,不見似乎也說不過去。思索片刻,便起身來到門前的水缸邊上洗淨了手,親自出門迎客去了。

身後的子佩望着他的背影,有些吃味地跺跺腳,又低下頭來,小聲嘟囔道:“那個姑娘,也太漂亮了些------哼,人家才不會告訴你,你的衣衫下擺上還沾着泥土呢!”

獨自在那嘀咕了片刻,等到她再次擡起頭來時,才發現李謙已經不見了人影,心說壞了,自己得看着點自家少爺才行,別輕易就讓外邊的那些狐貍精給騙了!

“哎呀少爺,你等等我呀!”

小丫頭确實是讓李謙給慣壞了,如今已經越來越不懂得規矩為何物了,特別是不在莊裏時。她嚷嚷了一聲,便一路小跑着跟了出去------

------

------

(PS:感謝【就是這麽6666】的打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