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接二連三登門的客人

第070章 接二連三登門的客人

李謙自然不難猜出,楊清就是那推波助瀾之人。

從下人回報的現場情形,以及端午詩會過後,楊清遲遲不來看望自己這個病中的好友,就能看出他是有些心虛的。

兩相一結合,真相也就顯而易見了。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楊清确實是觸犯了李謙心中的禁忌,因此他才想決定敲打一番,免得日後他再得寸進尺,做出什麽無可挽回的事情來。

當然,他同樣也清楚對方沒有起什麽壞心眼,所以才能如此輕易地揭過去,沒給倆人之間造成什麽難以消除的隔閡。

今日注定不得消停,剛打發走了楊清沒多久,上門來探望的人又來了。

來人是吳老書辦和他的外甥榮榮。

這段時日裏,老吳着實費了不少口舌,才算是堪堪說動了自己的妹妹,答應了他推薦小榮入公門的提議。過程當然也不會太簡單,他是在搬出了李謙這麽個靠山後,才得以解決------盡管這是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他連山頭都還沒拜呢,就已經扯起了李師爺的大旗唬人,将來如何發展猶未可知。

所以,他在聽說李師爺染了風寒的事情後,就一直想着過來探望探望,順帶着拉上自己的外甥“拜山頭”------這不,縣裏忙完了端午節一應諸事,他便打聽清楚了李謙的住址,今日帶着禮物上門來了!

李謙對這舅甥倆的印象不錯,畢竟也是幫過自己一回的人,禮儀周到的接待還是很有必要的------很奇怪,人總是習慣于對外人更有禮貌些,關系親近的人之間,反而少了那許多的客套。

君不見,大多數人在父母面前說話時都表現得很不耐煩;在損友面前都是互相爆粗口,你一拳我一腳,似乎不打兩拳不關系就不夠鐵一般;在妻子面前大都不會顧及形象,怎麽舒服就怎麽來------咳咳,別想歪了!說的只是當面摳腳丫子,挖鼻孔,被窩裏放屁等不太文雅的習慣而已。

當老吳提出想讓自己幫忙,舉薦榮榮進入衙門,做個白衣書辦的請求後,李謙沉吟片刻,目光看向了小榮。

“你當真要入公門?雖說做了這書吏,你也依然可以應試科舉,但衙門事務繁雜,總歸會讓人分了心,于你将來舉業不利------”頓一頓,他繼續說道:“其實你本身畫功了得,若是加以習練,假以時日,當個宮廷畫師應該也是不成問題的。這方面,我倒是可以幫上點小忙,想來也不算什麽難事。”

甥舅倆聞言皆是驚愕無比,壓根就沒想過李謙願意幫他們這麽大的忙。雖說無親無故的,李謙不會為他們花錢打點疏通關系,但有他這麽一位兩榜進士的說項,只需一封書信送到金陵給他的那些同年舊友,便能省卻中間不少麻煩,不可謂份量不足。

老吳登時就有些猶豫了,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一時短見而毀了親外甥的前程,恐怕他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Advertisement

其實不止是他,榮榮初聽這話時,同樣也面現猶豫之色,但他很快就做好了決定,毅然向李謙拱手道:“承蒙師爺擡愛,好意榮榮心領了!宮廷畫師的前程好是好,只是我們家拿不出那麽多錢來打點疏通上下關系------再者,小榮已是七尺男兒之身,又如何忍心為了自己個人的前程之事,再去拖累父母雙親?”

“好,有志氣!”

李謙聽了這話,一時也是覺得提氣無比,再看向對方時,目光中都不覺帶上了幾分欣賞之色。他其實也就随口那麽一問,若是對方真有當畫師的打算,幫這點兒小忙也不算什麽------不過說實話,剛才那番話也不無試探之意,眼下自己可正缺人手呢!

宋忠那個王八蛋,拿了個驚天大案來坑人,硬是用一道密旨把自己給拉上了賊船,不用心幫忙還真不行,指不定要掉腦袋------老朱可不是好相與之人,錦衣衛的鷹犬們也都不是什麽善茬兒,沒一個是易與之輩!

忠誠才是作為下屬最重要的品行,一個人不容易受到誘惑,那麽忠誠度還是比較高的------前提是誘惑不能太大,超出了這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範圍!

至于個人能力的問題,倒是無須考慮太多,只要不是個只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就行。

只要具備了這一點,讀過書的人反而能把事情給辦得更好,這就是讀書人的優勢了。智力超群的文人一旦玩起手段來,可比那些只懂得蠻幹的粗人強太多了,他們才是真正的陰謀家!

僅只通過初步的接觸,李謙就能看得出來,榮榮是個才思敏捷的讀書人,盡管他八股文寫的可能不算好,其他方面卻是沒有太大的缺陷------嗯,這個小弟可以收!

沉吟片刻,李謙輕輕颌首道:“此事就交給我吧!不過,我不打算讓你做這縣衙的書辦------”

老吳聞言心中一驚,隐隐有些失望,卻仍是強笑道:“師爺肯幫忙就是擡愛我們甥舅倆了,若是舉薦小榮做這白衣書辦有些為難,便先讓他當個白役也行------”

榮榮心中也是一沉,再聽了舅舅的話後,不禁感到更是失落了。

白役就确實讓他感到有些委屈了,像他這樣過了縣試府試二級考的童生,可比許多只能識文斷字的人要強太多,将來即便真連秀才都考不上,做個蒙學先生也還是不成問題的。讓他屈身做個小小的縣衙白役,頂了天也就是給捕快們充當幫手而已,都是些粗人才會幹的活計。

不過他也知道,在每一個衙門裏,即便只是個小小書辦的位置,都會有許多豪強大戶在盯着,随時準備着将他們宗族裏的子侄給安插進去,這樣以後辦事時也能方便許多。

“呃------你們誤會了!”李謙聽了老吳的話不禁一陣愕然,轉而有些尴尬地笑道:“也是我沒把話說清楚,見諒見諒!我是說,我打算舉薦小榮當師爺。”

“------”

話音一落,倆人皆像是在做夢一般,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師爺?

我的天,是我們沒聽錯,還是李師爺一時口誤?

居然是師爺!

“魂歸來兮------”

李謙頗不正經地伸手對倆人招了招,待到他們回過神來後,才笑道:“你們盡可放心!旁人我不敢說,咱們的縣尊大人,是一定會同意此事的!”

甥舅倆仍然處于震驚中,呆怔了片刻後,才算是反應過來自己該表達謝意了,當即便忙不疊地向李謙鞠躬道謝------

李謙伸手攙起這個,那個又拜了下來,扶起那個這個又拜了一拜,弄得他都覺得累得慌,最後倆手同時把人一攙,肅容說了句“你們再這樣客氣,我可就反悔了”,才算是結束了這種拜來拜去的局面。

------

------

今日的桃花庵,可謂是“賓客雲集”,接二連三登門拜訪的客人,都快把李謙的門檻給踏破了------這不禁讓他感慨不已,心道這要全是登門提親的媒人,那才叫一個酸爽------

然而這一回登門的人,李謙就真不好怠慢了,因為來人正是知縣王倫。

堂堂的一縣之尊,方圓百裏之侯,親自登門拜訪自己,也算得上是“一顧茅廬”了,李謙不親自出迎都不行------為了表示敬重,李謙甚至還親自将對方引領到了正堂,并請他上座。倆人好一番的互相辭讓,最終還是東西昭穆而坐。

“怎勞東翁親自登門?”

“應該的,應該的------”王知縣也跟着客氣了一句,看着他笑道:“先生病體未愈,本縣早該過來探望才是,無奈諸事纏身,還望先生見諒!”

李謙可沒功夫一直跟他客套下去,因此只随口接了一句套話,便直言道:“正好我也有事想找東翁商量,不想您卻是心有靈犀般,親自過來了!”

“------”

王知縣臉頰狠狠抽了抽,敢情自己成了主動送到砧板上的肉了------轉念一想,這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李謙有事相求于自己,那麽自己請他幫忙出謀劃策,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先生但說無妨!”

“嗯,我想向東翁舉薦個人------”

“沒問題!”

“------”

這回換李謙郁悶了,心說我話都還沒說完呢,你這迫不及待答應的感覺是腫麽回事?

“咳,呵呵------”

王知縣略有些尴尬地笑笑,打着官腔道:“能得先生舉薦之人,定然是德才兼備,身世清白,本縣用之有何不可?”

“東翁果然是任人唯賢,頗為古聖先賢之風!在下深感欽佩------”李謙一見他如此爽快,便也打了個哈哈,送上幾句奉承之語。

兩榜進士的馬屁非同凡響,那可是連當今聖上都無比受用的,王知縣自然也不例外。不成想,李謙竟是忽然話鋒一轉,正色道:“不過在下覺得,此人智計無雙,堪為大用,東翁應将其奉為上賓,入幕輔佐才是!”

“------”

這話可沒法接,因為按照王知縣原本的打算,是要讓李謙來給他當謀士的。如今雖說同樣是得了一謀士,可問題是他連那人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甚至是面都沒見過,焉能不問根底就将自己的全副身家都壓上去?

這就不是卧龍與鳳雛的區別了!

兩者皆不常有,得一可安------縣衙!如今他可就只見到了李謙這麽一個,又哪肯輕易丢了眼前這西瓜,跑去撿那芝麻?

然而再看向李謙那一臉篤定的笑容時,王知縣只覺得腦海中靈光一閃,像是突然間開悟了一般,猛地一拍扶手道:“好!本縣答應了!”

“------東翁,你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