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猿獻壽

黃先生在寇姥姥這裏用過午飯,就拿手帕包裹住那塊小石虎,連同佛像一起帶回去打算仔細研究。臨走的時候黃先生還喊了金匠同行,對寇姥姥保證道:“待我研究完,一定完璧歸趙,保準兒修得跟您以前拜的一個模樣。”

金匠誠惶誠恐,肩上擔子很重,苦着臉并不是很想跟黃先生同去,被拽着出門了。

九爺在這裏吃過飯,便回去,謝璟随同一起離開。

路上的時候,九爺問他:“你對家裏人可還記得什麽?”

他說得委婉,但謝璟聽得出,笑笑道:“爺不用擔心我,我從小就跟着姥姥,打從記事起就沒有見過父母,姥姥很少提他們,偶爾說起我娘,說我娘是個大善人,性格好,人也聰明,我背書快是随了她。”他頓了一下,又低聲道,“姥姥她從一開始就跟我說了,她說我在這個世上已沒有親人,但在我心裏,姥姥就是我親人。”

九爺見他低落,手中折扇晃了晃,輕輕敲了他腦袋一下。

謝璟愣了下,就被九爺牽過手,那把折扇落在他掌心。

“以後有我。”

白府到了,馬車停落。

九爺先行一步,下了馬車。

謝璟低頭看着折扇,這是九爺的新寵,剛收來一段日子的名家折扇,扇墜是拇指大的橄榄核,上頭雕了十六童子嬉戲圖,只這一枚,千金難求。

他沒看那枚核雕,還是握着感受上頭前一位主人的溫度,又擡頭看看猶在晃動的車簾,心口發燙,那份兒熱度一直蔓延往上,眼眶微微發熱。

黃明游拿了小石虎回去邊翻看古籍邊研究,一時半會沒什麽進展。

另一邊,黑河酒廠則進展順利。

從初夏至今,新老廠房合并之後,原來那些夥計已經逐漸學會使用機器,開足了馬力,一晝夜最大的時候可制造白酒三百餘桶。

酒廠用的是大木桶,一桶白酒五十斤重,算下來便是一萬五千餘斤。

Advertisement

要是這樣生産三個月,比之前整個黑河所有商號全年的酒加起來還要多,一衆人興奮至極。

黑河本就是一條方便水路,上游左岸有小島,可做停放船只的天然船塢,這一來不僅方便了酒廠原材料的進出,更是為對俄國銷售産品提供了方便途徑——這麽多酒,也只有俄國人能全盤吃下,他們無酒不歡,尤其喜歡烈酒。

酒生産出來不難,難的是賣。

白家同邊境港務局的官員熟悉,幾番商談之下,竟同意一同出發去對岸俄國商貿小城訪問。

這次出行不同平時,随行從簡,白容久帶人斟酌挑選,除去張虎威等三名護衛,其餘則帶了一名精通中俄兩國語言的翻譯,以及一位經營酒廠多年的管事。俄國人同其他國家貿易也不甚相同,他們交易只認人,不怎麽認廠,白家在黑河的三家酒廠合并,名字自然也全用了省府的名號,帶一位常年同洋人打交道的管事過去,也方便許多。尤其是這管事對交易諸事十分熟練,俄國話也會說上幾句,忙起來也可充當翻譯。

謝璟幫着收拾行李,有些不舍。

九爺瞧出些許,他臨走之前給謝璟找了個差事。

被帶來的是一幫孩子,大約有十來個,最大的估摸着九歲,小的六、七歲左右,穿着補丁衣裳,統一剃了光頭,小和尚一樣被推到謝璟面前。

九爺道:“這些是破廟結案時救出來的幾個孩子,我這次大約出去一個多月,想着你左右無事,就把他們托付給你。”

謝璟問:“爺要留下他們嗎?”

九爺看他一眼,不答反問:“人是你救的,去留憑你。”

白九爺帶隊遠行,青河白家一切照舊。

只除了謝璟。

謝璟看着眼前一幫光頭“小和尚”眼生得很,一個有印象的都沒有,還是東院一個叫王肅的護衛過來給他解了惑。

“小謝你忘了?那天你讓我留下在戲班門口盯着,說那個程班主要跑,我就一直盯着,遠遠瞧見他們一幫人上了馬車就追過去,結果掀開簾子就瞧見了這幫小孩——就他,脖子後頭插了兩根竹竿,撐着一件黑袍一路小跑,跑的還賊快,我還當是那班主,好家夥給我追了一路!”王肅指了其中一個大點的孩子,那孩子聽到吓了一跳,直往人堆裏躲,看都不敢看王肅一眼。

謝璟這才記起:“原來是他們。”

王肅道:“之前官府送來一袋銀元,九爺讓給他們一人幾塊銀元,拿去分了。這幫孩子們剛出府沒一會,就有幾個被人搶了錢,他們裏頭有人還算機靈,帶着往府裏跑,靠近大門之後果然沒人敢再來,他們就在門口磕頭,說什麽也不肯走,就讓他們先躲兩天,給口飯吃。”

謝璟:“九爺讓的?”

王肅:“哪兒啊,九爺那麽忙,哪顧得上這些,是府裏二少爺逃……那啥,提前了兩個時辰從族學回來吃晌飯,剛好瞧見,就收進來了。”

謝璟:“……”

提前兩個時辰,那不叫逃課叫什麽。

哪兒有早上剛出門就繞回來吃飯的。

謝璟揉揉眉心,又問:“他們現下住在哪裏?”

王肅道:“就住在雜役房,找了一個大通鋪,現吃飯扣的是二少爺的月銀。”

謝璟好奇:“二少爺這麽好心?”

王肅猶豫片刻,壓低聲音道:“也不算,這幫小孩一進來就給二少爺磕頭,手裏頭還有銀元的全都拿出來給二少爺了,說起來,二少還賺了十幾塊。”

謝璟:“……”

白二虧心不虧心,這錢都賺。

謝璟看了這群小孩,開口道:“你們大師哥是誰,站到第一個來,後面的依照高矮排序。”

一群小孩小聲說話,但沒一個站出來。

謝璟又道:“若大師哥不在,就選一個出來,把隊排好,速度要快!”

大約是謝璟臉上沒什麽表情,這幫小蘿蔔頭格外聽話,很快就推了一個出來打頭,其餘一個挨着一個排排站好。

謝璟瞧了一眼,打頭的剛好是王肅之前點名的那個機靈些的,“你叫什麽?”

“白糖糕。”

“……二少爺取的名兒?”

“嗯。”

謝璟問過去,清一色全是點心名,什麽白糖糕、蘿蔔糕、海棠糕、赤豆糕全出來了。

謝璟頭疼,對他們道:“這名字太難記,我只取你們頭一個字喊你們。”

一幫小孩紛紛點頭,只白糖糕因為撞了府裏的姓,被喊做“小糖”。

謝璟在他們跟前來回走了兩趟,一幫小孩仰頭看他,視線随着他來回移動,有兩個年歲小些,跟着晃慢了,兩顆小光頭“咚”地碰在一處,頓時倆人都疼得皺起小臉,憋出兩包眼淚在眼眶裏轉悠着不敢掉。

謝璟站定,視線落在他們身上:“今天上午集體上課,下午考試,不管是今天現學的還是過去學到的,全都拿出來給我瞧瞧,想留下,全憑你們自己本事。”

上午,謝璟先教了他們十個字以及最簡單的算術,等吃過晌飯也沒讓休息,讓王肅幫着訓了一下操,一套長拳打下來,竟然全都跟上了。

王肅教了兩遍,基本都會了,只個別年紀小的孩子還點記不住出拳順序。

謝璟給了他們一個鐘頭的休息時間,之後便是考試。

十個字,能記住一半的已是好的。

算術,算下來正确的只有兩三人。

那套長拳開始考試的時候,王肅站在前頭剛想喊開始,就看到打頭的那個小糖站了出來,顫顫巍巍地走到隊伍前頭中間的位置,然後蹲好了馬步,準備起勢。

王肅道:“開始,第一式!”

小糖站在前頭,嘴裏喊了一聲,後面的孩子跟着他開始做。

從第一式,一直到整套長拳打完,小糖都沒出錯。

他動作沒錯,後頭那些孩子便不會出錯。

大約是怕惹惱了眼前的管教,小糖又帶頭翻了幾個跟頭,後頭的孩子們別的不會,也唯獨會這些,跟着也翻起來,還有做正反卧魚的,全都不惜工夫。他們在戲班的時候學了不少動作,每個人都是被打了無數次,又是身骨軟的年紀,這些動作最為靈活。

他們沒有再像那天一樣跪在白府門外苦苦哀求,謝璟指了一條路出來,他們就咬牙去拼。

謝璟看了那幫小光頭,倒是莫名有些好感。

王肅一個粗壯漢子倒是比謝璟還容易感動,在一旁壓低了聲音求情道:“小謝,要不然讓他們過了吧?”

謝璟微微點頭,沖那幫孩子們喊了停,一群小孩額頭頂着細密汗珠,眼巴巴看過來,小糖退到他們當中,也擡頭看着,他臉上滾了汗下來和着剛才在地上撲騰的塵土混成了兩道泥印子。

謝璟心裏有數,對他們道:“從明天開始,你們每天早上來東院找我,我帶你們學本事,至于吃飯,依舊找二少爺院子裏領。”

小唐鼓起勇氣問道:“我,我們可以留下了嗎?”

謝璟搖頭:“現在還沒定,一個月後再考一次,通過了才行。”

一幫小孩稍微松了口氣,一個月,好歹這個月有地方住,有飽飯吃。

白府後頭有一個閑着的戲園子,建在湖心亭子裏,之前還在家中聽堂會,因為白家老爺和大少爺都不怎麽喜歡聽戲,只喜壽日才在家中叫堂會,慢慢也就空出來了。現在大多在外頭劇院常年訂了包廂,家裏這處一向沒什麽人去,連二少爺逃學都知道往劇院包廂裏跑,不會來這荒涼地兒。

謝璟帶了李元過去,在戲園子裏教那幫小孩排練猴戲。

一幫小孩雖不知道為什麽又開始排戲,但都很聽話,給口飯吃,就認認真真翻跟頭。

謝璟站在一旁看他們,李元坐在一邊石頭上,也在瞧着。

謝璟問他:“裏頭有認識的嗎?”

李元道:“倒是能認出兩個,但也叫不出名兒來,他們跟我不是同一班,應當是班主從其他戲班買來的,瞧着基本功還算紮實。”他點了其中幾個,指給謝璟看,“這幾個好一點。”

謝璟點點頭:“是不錯。”

他說完又有點猶豫,“要不還是找個師傅來教吧,我之前唱旦角,水袖什麽的倒是還能還行,猴戲不成。”

“已經找了。”

“誰?”

“玉成社尚玉樓,尚老板。”

李元吃驚不小,手裏拐杖都握緊了:“省府那位尚玉樓,尚大家?你怎麽認識他,不是,怎麽還能請到那位真神?”但凡北地學戲的沒有不認識這位的,尚玉樓戲好,是公認的數一數二的名角兒。

謝璟笑道:“我不認識他,不過他下個月要來白府,給白老爺子祝壽。”

李元恍然:“我懂了,你是要排一出戲,然後堂會那天拿去恭賀白老爺子,讨個彩頭……也不對啊,那和尚大家有什麽關系?”

謝璟道:“玉成社沒有武生,尚玉樓唱老生和花臉拿手,武生全靠當地武行借人,這裏有現成的一群小猴子,他不會不用。”

李元有些遲疑:“那若是尚老板他自己從省府那邊租借了武生帶來呢?”

謝璟果斷否決:“不會。”

尚玉樓那人鐵公雞一只,一枚銅錢掉在地上都要扒開磚縫去找,從省城一路過來數日奔波,要他補貼武行那些銀錢,他才不肯。當年他跑武生,去的最多的就是尚玉樓那邊,那位恨不得掐着懷表算時間,只是尚玉樓對武生也關照,知道武生們要賣力氣演出,每餐都會特意加些肉。至于尚老板本人,則跟着一起吃大鍋飯,米飯裏有勺肉湯都美滋滋。

尚玉樓不抽不喝不嫖不賭,生怕壞一點嗓子,這位尚老板每日比其他人多的也只有開場前一碗粥,潤潤嗓子。

謝璟就沒見過唱戲那麽好,還能把自己唱那麽窮的一位。

李元雖還有疑惑,但謝璟這麽說了,他就沒再多問,只坐在一旁指導那些小光頭。到時候上了妝,帶上猴兒帽,就瞧不出是小光頭來了,如今這麽一個個滿地滾倒是還有幾分活潑可愛。

過了一會,謝璟忽然開口問道:“現在讓你看戲,行麽?”

李元反應片刻,眼睛瞧着謝璟猜着他的意思答話:“還行,其實唱戲也不是全都是苦的,我瞧見他們,就想起我小時候了,那會我還常溜出去找你摘榆錢。”

謝璟不擅長安慰人,拍了拍他肩膀道:“你命大,以後的好日子還長。”

李元只恨那半塊磚頭沒早兩年砸下去,聽到謝璟安慰的話,小心藏起心裏那一點鋒利的爪子,怯怯點頭跟着道:“是,以後的好日子長着了,過去都過去了,現在和以後才是要緊的。”

謝璟對他這麽快振作起來很滿意,李元比他想的要堅強許多,能走出來才能享受當下,不委屈自己。

李元留神看着謝璟的反應,眼睛追着他,謝璟笑,他就跟着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也笑了。

李元覺得這樣可真好。

像是站在最前排——不,就蹲在戲臺的一角,一邊擦着細柱欄杆,一邊擡頭就能瞧見一身銀甲的角兒站在正中央,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滿足。

他見過最好看的就是趙子龍,亮銀槍,鳳翅盔,一身白袍铠甲,少年英雄,戰無不勝。

謝璟就是他心裏的“趙子龍”。

謝璟不便露出自己懂戲的模樣,讓李元在這裏指點,自己回去給黃明游送飯。

黃先生自從九爺一行離開青河縣之後,更是待在家中,連東院都不來了。他從省府來的時候帶了三輛馬車,車上裝的都是書,如今落腳之地也只留了一張床鋪和書桌的位置,其餘地方全部都安置了書架。之前書桌上還能供人喝茶對弈,此刻不論桌上還是鋪着毯子的地上,全都堆滿了書。

黃先生就坐在這堆書裏,一手拿着那只石虎,一手不住翻書,放下一本又立刻拿起另一本,他瞧見謝璟過來立刻道:“小謝來的剛好,快,把門口那本《後鑒錄》遞給我!”

謝璟給他拿了書,想找一塊地方放下食盒都找不到,只能把盒子暫且擱在床鋪上:“先生,先吃飯吧?”

黃明游拿着書眼睛盯着一目十行,全然投入進去,壓根就沒聽到謝璟說了什麽,只答:“啊,好。”

謝璟等了片刻,又輕聲喊了一遍,這次黃明游已聽不到其他聲音了。

謝璟低頭看了一眼,散落的書籍裏攤開了竟有半數,離他最近的就是一本《鹿樵紀聞》,剛打開翻了幾頁的樣子,黃先生用一支毛筆夾在書頁權當做了記號,估計是得了靈感,又去翻看其他書了。

謝璟不便打擾他,把飯菜放下,出去問了伺候的小厮,叮囑他道:“你好好照看先生吃飯,若他現在不想吃,就先不要打擾他,飯菜涼了就去東廂找寇姥姥要一份,那邊爐子上熬了肉粥,先生什麽時候餓了,你就什麽時候去端來給他吃。”

小厮答應了一聲,又道:“九爺臨走特意差人吩咐過,已留了銀錢,不讓晚上去打擾姥姥休息,囑咐我們買些吃食,定不會餓着先生。”

黃明游查了将近一個月的時間,他足不出戶,翻遍古籍,依舊沒有找到關于石虎的線索,但不知為何,總覺得瞧着眼熟,只差一線就能參破秘密。

那就差了那麽一線。

黃先生悵然走出院子,洗澡換了身衣服,打算去附近書店逛逛。

一個月廢寝忘食,黃先生身上衣服都大了一圈兒,走在路上的時候習慣性摸摸小肚子,手感都不如之前,他心裏忍不住嘆了一聲,石虎的事兒解不開,他飯吃起來都沒以前香了。

青河縣地界小,僅有的幾家書店裏也沒什麽好逛的,那些書黃明游要麽就是已經看過,要麽就是瞧不上,轉了一圈又走了出來。他打算去東院看看,九爺雖不在家中,但東院的書也不少,而且九爺好收藏,或許能瞧見什麽想起點端倪,對石虎有所幫助。

黃明游剛走到東院,就瞧見謝璟扛了一只木箱在往外走,好奇問道:“小謝,這是去哪裏?”

謝璟放下木箱,跟他問好:“先生出來了?我去後面戲臺那,白家老爺過兩日大壽,家裏搭堂會,我去幫忙。”

黃明游瞧他額上挂了薄汗,連忙伸手:“我幫你一起擡,你這一個人也……呃!”黃先生憋紅了臉也只顫顫巍巍擡起一個角,試了兩下又給放下了,悻悻道,“算了,你自己擡罷。”

謝璟利落扛起來,還在問他:“先生也去看看嗎,今天戲臺上排到猴戲,很熱鬧。”

黃明游左右沒什麽事兒,就答應下來,跟他一起過去了。

路過花園的時候,裏頭姹紫嫣紅,一排排垂柳葉子油亮碧綠,葉片已全然舒展開。黃先生眼睛落在上頭,忍不住感慨:“花都開了這麽多了啊。”

謝璟笑了一聲,道:“是,先生埋頭讀書已有二十七天。”

黃先生是在九爺離開之後,就沒踏出房門。

他也有二十七天沒見着九爺了。

後院,戲臺上。

已經有一幫小猴子,在那熱熱鬧鬧大鬧天宮了。

下頭布置得基本妥當,謝璟放下箱子,取了裏頭的道具遞給那幫孩子,又給黃先生搬了一把太師椅過來,找了最好的陰涼位置,讓他舒舒服服坐在那裏看。

黃明游平時也愛看戲,瞧了一會問道:“這演的是《白猿救母》?”

鑼鼓聲太響,謝璟俯身靠近:“是,不過改了些地方,選了裏頭最熱鬧的一段,改叫《白猿獻壽》了。”

黃明游點頭笑呵呵道:“改的不錯,應景兒!”他拿手比在嘴邊,大聲問謝璟:“不過這猴戲太熱鬧,白家老爺愛看嗎——”

謝璟:“無礙,我打問過了,白老爺和二少爺同一天的壽辰——”老爺不愛看,二少和那般半大小孩肯定捧場。謝璟話還未說完,就聽得身後有人喊他名字,他耳朵靈,聽到一聲就回了頭,白明禹穿了一身嶄新長袍,就站在他身後。

二少爺大約是剛跑過來,氣息還不穩,臉也有些紅,站在那吭哧半天道:“你過來一下,我有話跟你說。”

“我這裏還有些事沒忙完……”

“趕緊的,別惹少爺發火啊!”

謝璟走過來,就看到二少爺擡頭看着樹梢,也不說什麽,他要走,這位又不肯。

謝璟問:“二少爺到底找我什麽事兒?”

白明禹不拿眼睛看他,有點得意又故意繃着臉問道:“我聽說,你特意給我排了一場猴戲祝壽,是不是?”

謝璟:“……是。”

白明禹看他一眼,又看看戲臺上鑼鼓喧天熱鬧的模樣,嘴角的笑意是徹底壓不住了,努力咳了一聲,挑挑眉毛道:“好好排,到時候少爺可要請好多人來看啊,別給小爺丢臉。”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白明禹(美滋滋):我就知道,你果然同我最好!

謝璟:二少爺說笑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