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票房上漲
第63章 票房上漲
《江湖》上映第四天,也就是元旦節結束的首日,電影以7,246萬的票房第一次登頂票房排行榜榜首。
《最終決戰》的數據是5926萬,上映第四天,這部電影終于進入了票房的疲軟期。
當日票房結果出爐的時候,許多業內人士忍不住擦了擦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
《江湖》竟然超過了《最終決戰》,這怎麽可能?
可榜單上明晃晃的數據卻不會騙人。
這部上映以來一直不被看好的武俠電影,竟然成為了日票房冠軍。
“嗚嗚嗚這部電影真的太好哭了,我今年只為兩部電影哭過,一是《畢業季》,二是《江湖》,全部是顧嶼演的電影。”
“季命的命運……這種絕望感只有淩之淮這樣的導演才能帶給我,電影的畫面太美了,但那種意境才能襯托出季命的孤獨。”
“看了《江湖》,再看《最終決戰》,只會覺得後者索然無味。”
而在評分網站上,《江湖》的分數始終居高不下,這一年間,大大小小的電影上映了數百部,《江湖》的打分一直穩定在前三。
顧嶼在電影中的表現被誇了又誇,不少人認為,季命這個角色至少可以幫顧嶼再入圍一次楓葉獎。
作為老年季命的扮演者,呂邵陽平生第一次被這麽多人關注。
不少《江湖》的書粉拿原着裏的劇情和電影中的劇情進行對比,在他們看來,淩之淮的這次再創作抛棄了原着中一些無關緊要的情節保留了精華,在節奏和氛圍的渲染上已臻化境。
從某種程度上說,《江湖》這個片子并不是那種慢吞吞的、玄之又玄的古裝片,劇情節奏利落、畫面漂亮,演員的演技也非常出彩……許多觀衆一開始都被悲劇結局給擋回去了,他們以為《江湖》會是那種慢吞吞的裹腳布劇情。
進電影院之後,觀衆們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Advertisement
論爽感、論刺激、論畫面,《江湖》一點也不比《最終決戰》差,甚至更甚一籌。
《最終決戰》裏也有主要角色為拯救城市犧牲的劇情,那樣的情節并沒有騙走觀衆的眼淚,但《江湖》做到了。
淩之淮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江湖》是他導演生涯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我現在最佩服顧嶼的眼光了,他到底是怎麽挑片子的啊?”
“表示我家愛豆要是有顧嶼的眼光,現在早就紅了好嗎?”
“就算有顧嶼的眼光,沒有他的演技也不行吧,瞧瞧人家演的季命。”
網上那些古裝美男的剪輯視頻,季命在《江湖》中的片段必須被納入其中。
相比較大團圓結局,悲劇的結尾反而更容易讓觀衆記住。
而季命這個角色符合所有人對美強慘這個詞的定義。
少年手刃仇人那一瞬的紅眼、血染上白袍的壯烈……角色的命運越是凄慘,觀衆的心便越疼。
上映第五天,《江湖》和《最終決戰》的票房差距達到了5千萬,因為在這一天,《江湖》的總票房突破了8千萬,《最終決戰》的票房數據卻一直在下跌。
網上有關《江湖》的段子、書粉對原着的分析以及無數剪刀手們剪輯的《江湖》視頻……都在推動着觀衆對電影的熱情。
到這個時候,業內人士們面上不說什麽,心裏都在嘀咕。
顧嶼這是什麽好命?
逆風翻盤這種事情來一次就夠了吧?可顧嶼呢,從《驚鵲》到《畢業季》再到最近的《江湖》,三部電影票房全部逆勢上升,就算《江湖》爆不到《驚鵲》和《畢業季》的級別,在今年的票房排行榜上必然有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是,和《畢業季》不同,《江湖》一看就是那種很受評委喜歡的有內涵、藝術性強的拿獎片。
說得難聽一點,就算有評委不給《江湖》投票,也會有一群專家跳出來問為什麽。
原因呢?
論資歷論成就,淩之淮可謂國內第一線的影壇大咖,那些評委還未必比淩之淮資歷深。
何況顧嶼對季命這個角色的演繹有目共睹。
傅繼是武俠大師,早年的不少作品實現了影視化,捧紅了一大批業內活躍的男女演員,改編的各個版本有褒有貶,但幾乎每個版本的演員們都遭受過質疑。
《江湖》因為風格的原因,幾乎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改編。
或許因為這是傅繼的遺作,也或許因為季命不同于對方作品中的其他角色,很少有演員願意挑戰季命。
也沒有人能演出他們心目中的季命。
——但在看過淩之淮這一版的《江湖》之後,很多書迷的看法改變了。
顧嶼俨然就是他們心目中少年季命的模樣。
潇灑風流、天真純澈……仿佛書裏那個季命活了過來,他把季命遭受變故的那些情節也演繹得極為出色,不會有人比顧嶼更好了——這是書迷們一致的看法。
“感謝淩導,找了一個超帥的帥哥來演季命。”
“感恩,顧嶼恰好是又有演技又長得特別好康的男演員,我小時候為季命流的眼淚沒有白流,他到現在還是我心裏的男神。”
在《江湖》的帶動下,各大書店銷售的《江湖》實體書銷量都跟着增長了一波。
《江湖》拍攝期間的細節又被挖了出來。
包括趙杭、嚴修和顧嶼共同投資《江湖》,原定的男演員沈川偷偷跑路的事都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江湖》眼下票房已經過了4億,奔着5億去了。
按顧嶼的投資比例,他又可以從《江湖》這部電影中獲益多少呢?
光是猜測都能讓媒體酸到不行,衆所周知,《畢業季》的分成數字已經夠讓人眼熱的了。
“有顏有錢還有演技,23歲的我卻一事無成。”
“別罵了別罵了,現在就去整容!”
“顧嶼的眼光真是太絕了,《畢業季》的票房已經是奇跡了吧,來一次還不夠,他還要來第二次。”
“不愧是我的男人,顧山芋就是最強的!”
“樓上請不要和我搶男人,謝謝。”
“抱走我家顧山芋,不約。他現在明明就睡在我的身邊。”
沈川的臨陣脫逃自然惹來一陣嘲笑,他跑路和顧嶼救場的時間其實相隔并不久,可他偏偏放棄了,沒有堅持下來。
“喬奚舟不要的《畢業季》,沈川不要的《江湖》,顧山芋,每天解鎖一個撿漏新姿勢。”
“沈川這會兒估計在家偷偷哭呢,大家就別笑了。”
沈川的确很想哭,《江湖》上映的時候他還慶幸自己放棄了季命這個角色——在他看來,參演淩之淮的電影雖然是一種機遇,可季命這個角色明顯就是吃力不讨好,書粉們一個比一個戰鬥力強,角色情緒轉換又太多,他這樣的年輕演員其實很難駕馭好。
他在劇組裏呆了幾天,已經感覺力不從心了,後來劇組遇到資金問題,沈川借機解約從劇組脫身。
誰想到,接了少年季命的居然會是顧嶼,對方居然把季命那麽難演的角色演成了經典。
所以現在,《江湖》票房上去了,沈川也忘了自己根本駕馭不好季命這個角色的事了,只怪自己運氣不好……甚至怪顧嶼接下了這個角色,害他也挨罵。
顧嶼幸虧不知道,如果他知道,恐怕也理解不了沈川的腦回路。
但圈子裏永遠不缺少這種人,也不缺少一位演員放棄的角色被其他人演紅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到釋然。
他們往往不會反省自己,只會認為對方是命好而已。
這是一部分人的劣根性,很難被徹底改變。
沈川的想法也反映了這部分人的觀點——确實有人認為顧嶼命很好。
他們甚至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演部《騎驢去找馬》之類的電影,是不是也能像顧嶼一樣爆了?
這種自殺式行為最終都被各自的經紀公司攔了下來。
經紀公司:“不如也把你們丢進星遇娛樂去試試?”
值得一提的是,在顧嶼沒有關注的情況下,星遇娛樂已經于不久前正式破産,戚時不知用了什麽方法竟然簽進了吳惟聲的瀚海娛樂。
星遇這條破船倒是想揪住戚時不放,破産前倒了戚時一堆黑料,戚時也不甘示弱,趁着星遇不行了連踹了好幾腳。
說狗咬狗一嘴毛都侮辱狗了。
“吳惟聲那個蠢貨,以為戚時進了公司當小輩就能折騰他了,他也不想想,就他那個腦子,玩得過戚時嗎?”
夏齊與提起來就想翻白眼,他們公司那個跟他差不多的歪嘴龍王都把他煩透了,龍王還只是有點茶,茶的程度比起戚時更是差遠了。
“關你什麽事,你這麽激動做什麽?”寧川笑嘻嘻道,“這樣才好玩,不是嗎?”
“戚時進了瀚海竟然,他挑戰有點多啊。”徐樂道,“我記得……星遇當時有幾個練習生是被瀚海給搶了吧?他們找戚時幫忙戚時沒幫,只能跑路,結果現在戚時竟然和他們跑到一家公司了。”
“有趣。”
Link成員們還在記恨戚時當時蹭顧嶼熱度的樣子,現在提起他也只是當說笑而已。
對戚時那種心胸狹窄的人來說,顧嶼現在的發展就是對他的最大報複。
顧嶼倒是很淡定:“我不同意你們的說法。”
“?”
“說我報複他,他配嗎?”
“哇哦!夠酷!”
就為顧嶼這句話,寧川大半夜拉開窗戶,對着夜空吹了個無比響亮的口哨。
然後,果然被鄰居投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