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作品
第97章 作品
方鈞指着那一沓文件:“都是這兩天發來的邀請,《狂熱偶像》的票房很不錯嘛畢竟。”
顧嶼眉頭微挑:“都是這兩天的?”
“嗯哼。”方鈞坐到顧嶼旁邊,啃着之前削好的菠蘿,“演藝圈這群人見風使舵的本事比你以為的強多了,再怎麽說也不能和錢作對吧?”
高誠事件之後,不少業內人士和品牌對顧嶼采取了觀望的态度,可現在,《狂熱偶像》票房的成功證明了顧嶼還沒有被觀衆所抛棄——既然他能夠保持長紅的态勢,那些想分一杯羹的品牌自然又都過來了。
劇本也是。
顧嶼簡單掃了幾眼:“居然又是一部娛樂圈題材的,我記得……這種類型的電影應該很少吧。”
“嗯。”方鈞點了點頭,“可你要知道,溫馨親情片原來也很少,今年清明檔居然就有了。”
這倒也是,以前青春片火的時候,圈子裏一股腦去拍青春片,把題材的熱度都榨幹了,後來喜劇火了,又一個個去拍喜劇了。
“你覺得我能不能演喜劇?”顧嶼問。
他唯一的一次喜劇嘗試好像還是《演技派》那次,演了《逃跑的女郎》裏一個角色。
“emmm……”方鈞托腮沉思,“還是算了吧,你看起來只能演智商不是很健全的帥哥。”
顧嶼:“謝謝你最後兩個字的定義。”
承認他是帥哥,他已經很滿足了。
方鈞:“不用客氣,我在大馬路上遇見誰都喊帥哥。”
顧嶼:“……”
Advertisement
顧嶼不再理睬方鈞,一門心思地看起最近遞給他的劇本,不得不說,大概是他演的電影越來越多的緣故,最近遞過來的本子和他之前演過的題材上都有些重疊。
“警匪懸疑、青春愛情、古裝……”顧嶼粗略掃了一遍,“我再仔細看看吧。對了,你有什麽推薦?”
“這幾個吧,本子質量還不錯。”方鈞問顧嶼,“你對商業大片有沒有興趣?要不要試試看?”
顧嶼好奇道:“你怎麽突然給我推薦這個?是不是本子質量不錯?”
“嗯,還可以。”方鈞猶豫了片刻,“不過風險也很大。”
聽他這麽一說,顧嶼反而來了興致:“給我看看。”
方鈞從擺在桌子另一角的文件裏抽出一份遞給顧嶼:“這個。”
一部科幻題材的大制作。
講述了人類去外太空探險的故事。
這種類型的題材海外市場涉獵比較多,對方很敢拍,風格也相對天馬行空,而國內科幻題材的電影則很多是從人文的角度出發,更崇尚人定勝天,這種差異主要在觀念上,而并非純粹的技術差距。
顧嶼并不是那種迷信技術的演員。
“他們這次據說不是小打小鬧,想玩點真的。”方鈞給顧嶼說着自己聽來的八卦,“所以,很缺錢。”
顧嶼揉了揉太陽穴:“又來?”
他發現了,來找他的電影都有一個定律——總之,就是前期各種困難各種不被看好,然後,等着他以主角的身份閃亮登場,拯救世界。
“因為想玩點真東西嘛。”
顧嶼:“……”
Fine。
雖然産生了沒錢拍什麽拍的想法,可顧嶼還是從方鈞手中接過了劇本。
現下國內的科幻題材電影,除了敢于嘗試的大導演之外,大多集中在——網絡大電影。
粗糙的背景、無厘頭的劇情、某些聽起來很厲害轉念一想這次在放什麽屁的創意,別說坐個飛船搭個火箭,主角到外太空和外星人談戀愛的都有。
對了,外星人還會說中文,漢語十級的水平。
但是想玩真的,真的很燒錢。
能不能收回成本也不一定。
但在顧嶼眼裏,這個科幻劇本的題材的确很有創意,有探險有科普,很容易激起觀衆對同一題材的關注。
在目前的電影市場,科幻這類題材依然是一片真空。
雖然不乏大導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但和其他題材相比,這種題材實在很難模仿,就算有一部電影票房大爆,後續也極少出現題材相似的作品。
最關鍵的理由,就是燒錢。
電影能提供的資金畢竟有限,不少出色的特效師甚至都被挖去做游戲了,而和高昂得過分的成本相比,能不能收回票房也是未知之數。
在這種情況下,導演和演員們往往會選擇更安穩的題材。
顧嶼嘆了口氣:“這麽大的一筆投資,把我賣了也幫不上忙啊。”
“你果然有興趣。”方鈞也跟着嘆氣,“我本來是不想給你看的,反正還有《天機》,不是嗎?”
《天機》同樣是一部商業電影。
事實上,顧嶼演的幾部電影,《畢業季》和《江湖》雖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電影,可電影創下的票房成績,卻絲毫不遜色于某些大片——從這一點上來說,顧嶼沒必要刻意追求所謂的大制作。
那些大制作電影的最終票房也未必比得上《畢業季》。
“先放在這兒,我接不接還不一定呢。”顧嶼把這個劇本放到一邊,又去看方鈞捧來的其他文件:“還有其他工作嗎?”
“多着呢,只是電影宣傳期不想太麻煩你。”方鈞瞪了顧嶼一眼,沖他伸出手,“恭喜,《狂熱偶像》的票房。”
顧嶼和自家經紀人碰了碰拳:“我運氣确實不錯。”
“繼續保持。”
作為顧嶼的經紀人,雖然對對方有各種各樣的吐槽,但是唯有表演這一點方鈞挑不出對方的毛病。
顧嶼覺得這是自己運氣不錯,可方鈞并不這麽認為。
如果不是對方腳踏實地磨練演技、把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到最佳,他不會收獲觀衆的信賴。
而不管是大導的作品《驚鵲》,還是章輝的《畢業季》,顧嶼全部都一絲不茍地完成,不會因為配置而忽視自身對表演的嚴格要求。
對方的成功或許有運氣的因素在,但絕不僅僅是因為運氣。
每一個演員都是這樣。
正因為不是一部電影成名的天之驕子,才更應該珍視自己職業生涯的每一部作品。
“怎麽又是晚會?”顧嶼嘆了口氣,“我還是早點進組拍戲吧,我已經不太想參加這些晚會了。”
“這也是工作。”經紀人苦澀一笑,“正如我的工作是幫你擦屁股。”
顧嶼:“10%行不行?”
方鈞終于換上和善的笑容:“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還是遇見一個懂自己的人……”
顧嶼:“……”
是的,他百分之百确信,他的經紀人那兒可能有點問題。
……
《狂熱偶像》的熱度比顧嶼想象中還要高。
有觀衆喜歡許榛絕望之後的新生,有觀衆喜歡他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有不少年輕粉絲看中了許榛最後的那個舞臺。
所以方鈞遞過來的邀請裏,有不少指明了讓顧嶼表演《狂熱偶像》最後一段的。
而且這些節目的開價都很高,一場表演在20萬到50萬之間,在偶像行業裏,這已經是頂尖的價格了,畢竟只是一次舞臺表演而已。
顧嶼倒是都沒接,在《狂熱偶像》下畫之前,他都得保留這份神秘,不能破壞了沒進過電影院的觀衆的那份新鮮感。
非舞臺表演類的工作顧嶼倒是接了好幾個,還有一些官方牽頭的活動他也不能錯過。
總而言之,不在劇組拍戲的日子并不比拍戲輕松,甚至更累一些。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顧嶼連臉都懶得洗,可是出門的話他得配合場景換不同的套裝,也要适當化妝,一天悶下來,顧嶼覺得自己的臉都油了。
但随着《狂熱偶像》的熱映,這種日子大概要持續很久。
《狂熱偶像》上映一周,票房破了6個億,清明假期之後,電影的日票房沒有再破過億,但始終有大幾千萬,屬于相當不錯的成績。
簡音導演甚至都沒想過電影會票房大爆,她給人的印象是偏文藝氣質的導演,賺錢這個詞往往與她無緣,可這一次,就一部《狂熱偶像》,簡音俨然成為了圈子裏人人追捧的金牌導演。
不管怎麽說,電影票房突破10億應該沒有問題。
局限于題材,這部電影必然不會像《畢業季》那麽受歡迎,但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出色,現在僅票房這一項已經超出了成本十幾倍。
據姜船所說,她現在寫一部劇本的價格比幾個月錢漲了五倍不止,就算這樣,她以前寫過沒賣出去的那些本子,也被各大電影公司一搶而空。
“這就是窮人乍富的感覺。”姜船感慨道,“一開始我确實有些慌,不過最近我已經恢複了。我都這個年紀了,與其想着賺快錢,不如把自己該磨練的本事磨練磨練,《狂熱偶像》畢竟不是我的終點。”
顧嶼笑了笑:“簡導也是這麽想的。”
“我和音姐這是不謀而合?”姜船在電話裏笑了笑,“音姐應該比我更懂,這都是人生經驗啊。”
“是啊。”顧嶼附和。
“你別跟着是啊,聽起來跟活了兩輩子的老妖怪似的,你才多大年紀,懂什麽?”
顧嶼:“……”
其實他就是活了兩輩子的老妖怪來着。
雖然兩輩子都沒有那麽老。
“對了,我這次找你不是想跟你聊《狂熱偶像》,我朋友那邊有個本子,發給你,你看看有沒有興趣?”
“行啊,你發給我看看。”顧嶼應了下來。
姜船挂斷電話就把劇本發了過來。
顧嶼:“……”
還真巧了,對方介紹給他的劇本就是之前方鈞拿給他看的那個科幻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