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原配在朝堂
鐘同知夫人有所求,她心動了,雖然沒有具體的打探出知府夫人她想要考核什麽,但是該學的那些總不會有什麽問題吧。
她回去之後,就把自己女兒叫了過來。
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就跟花骨朵一樣,看得人愛憐。
鐘可芹來到母親這裏,迫不及待的沖了過來,撲進她的懷裏,同知夫人抱住她,聲音溫柔的“罵”她,“怎麽這麽沒有規矩?你的請安哪裏去了?”
“哎呀,娘親,我想見你嘛,你就不要責怪女兒了。”
夫人抱住了這個心尖尖,“你呀你呀。”拍了拍女兒的後背,“之前給你布置的功課完成了嗎?”
少女有些心虛的吐了吐舌頭,“算是吧,差不多了,就差一點點。”
同知夫人豎起眉毛:“什麽叫做差不多,沒有完成就是沒有完成,我等會兒會跟嬷嬷說的,你要補課了,你接下來不能再偷懶,也要鞏固一下之前學過的知識,這次你要是偷懶,就別怪我對你動板子了。”
“娘,怎麽了?”少女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麽,娘之前對她的功課沒有管的那麽嚴的,現在還要讓他補課?
“你知道知府一家是從京城調過來的吧,知府受皇上的信任,知府夫人也交游廣闊,她的意思是想帶幾個學生,如果你能被她選中的話……”同知夫人看着女兒:“或許能給你帶來更好的前程。”
鐘可芹有些愕然:“啊?”
“知府夫人那裏還有宮裏的教養嬷嬷,她們教什麽你都要好好學。”
鐘可芹有些驚吓,“娘,先不說能不能考核進去,她們一定會很嚴格吧,娘親,我不想……”
“不行!”同知夫人斷然拒絕:“娘親會害你嗎?你老老實實的,你等會就回去把針線撿起來,我每天都會檢查,你不要敷衍我。”她的語氣很堅決。
鐘可芹知道,不能再說什麽了,只能苦下臉,“那要考核什麽呀?”要考核的話,鐘可芹不怕,她該學的也學了,不是拔尖的那一部分,也在中上等。
要是這樣她沒有考核通過,那她也沒辦法,說明沒有緣分。
Advertisement
同知夫人戳了戳她的額頭,“你這是什麽态度?你一定要考核上,知道嗎?你還小,不知道交際和人脈的重要性。”她隐去了希望知府夫人幫她找個好夫君這樣直白的話。
這個消息不是只有同知夫人知道,其他家裏有合适人選的也紛紛開始抱起了佛腳。
甄婉婉定下了一個時間,到了時間開了一個小宴,那些有意送自己家的女兒過來考核的人就來了。
人數出乎意料的多。
甄婉婉也不慌,她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試題。
她的考核并不是唯成績論,她的考題比較空泛。
比如第一題是一些基礎的填空題。
第二題是作詩一首。
第三題是你看過什麽書?最喜歡的是哪本書?哪句話?
第四題是你喜歡什麽?你有什麽願望?
第五題是你擅長什麽?
第六題是你以後想要做什麽。
大部分是主觀性很強的題目,鐘可芹看到題目後和旁邊的人面面相觑,然後就安靜的在紙上寫了自己的答案。
甄婉婉等了她們寫完了,交卷之後,就有仆人拿了帕子過來,讓她們繡點東西,什麽都可以。
無論是一朵花、一棵草,還是一些花紋。
然後她們就可以去玩了,甄婉婉要先批改他們的卷子,批改了以後,再叫人回來面談一次,面談後,她們就可以回去了。
鐘可芹回去了之後,同知夫人拉住了女兒的手,“怎麽樣?還好嗎?”
“還好吧。“她有些遲疑,“填空題我肯定都做對了,其他的我不知道她想聽什麽,我就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了。”
其他人回去後,家裏人問起也是大同小異。
這個考核跟她們出發之前家裏人說的不一樣,很大的不一樣,她們都吃驚了。
有些問題她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她們也不知道會怎麽評分。
甄婉婉對主觀題看的很仔細,她不是很在意她的學生之前是不是學的十分高深,雖然她們家裏條件不錯,但是大部分也不會請那些擅長吟詩作對的秀才舉人給她們上課,也不會培養她們讀書,大都是教養嬷嬷,或者家裏的夫人主母教她們看一些陶冶情操的書,讀一讀女戒,然後學一學琴棋書畫,以免得跟自己的未來夫婿沒有共同話題。
她們大都不會去鑽研四書五經,不會去看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要說有什麽比較喜歡看的,那就是話本或者是山川游記。
不是所有女兒家都能跟她一樣,自小跟着哥哥一起上學的。
綜合考慮後,甄婉婉選出了三個小女孩,年紀最小的九歲,跟莫嫣然同齡,最大的就是鐘同知的嫡幼女鐘可芹,十四歲。
她們來了這裏之後也很簡單,早出午歸,中午要是不想回去了,在這裏也有房間休息,再回去。
有了她們三個,莫嫣然就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她十分歡喜。
迅速的跟她們打成一片。
甄婉婉早上會先管事,把家裏的情況先安排好,這個時候她們會先跟着宮裏出來的嬷嬷聽她說一些宮廷的忌諱,或者是先安排女工學習刺繡,等她忙完了,就由她來帶她們念書,教她們詩詞歌賦。
時間非常充實,下午她們回去了,甄婉婉還會給她們布置功課。
鐘可芹覺得有些累,但又很有趣。
那些她沒有看過的地方,不同的風俗人情,實在太驚奇了。
同知夫人看她每天老老實實的去知府府上,笑眯眯的看着。
吳大山是江正縣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家裏在江正縣有個小院子,但也就是這樣了,沒有其他産業。
他本來是在酒樓後廚給人打下手的,但是那間酒樓倒閉了,他就沒了活計,之後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
幸好家裏孩子他娘能繡些東西送去賣,也能換點錢,不然差點家裏就要斷頓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很關注有什麽地方需有活幹,所以在味精工坊修建招人的時候,他是第一批報名的人,然後被順利的招進去了,開始跟着大家夥一起清理場地,修建房子。
讓他吃驚的是,這個工坊占地很廣,居然是用水泥修建的,地面是平整的讓人不可思議。
屋子也是由磚和水泥結合,十分結實,看着就很有安全感。
吳大山知道水泥是什麽東西,身為江正縣人,在那條路開始修建的時候起就沒有哪個人不找個時間專門去看看的。
他看了很激動,他知道水泥是由他們知府大人拿出來的,而且他們江正縣被選中了成為了第一批修路的地方,現在居然還有水泥拿出來修建工坊,這是要做什麽?
吳大山很期待。
或許他也能趁着這個機會,讓日子更好一點。
他每天早上過來,天黑前回去,一天二十五文錢,一個月下來可以攢半兩多的銀子。
他不敢偷工減料,也不敢拖延時間,但他還是期待着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這樣他能多掙一點錢。
只可惜人多力量大,這麽多人一起幹活,加上這樣的房子并不複雜,很快就建好了。
不過讓他喜出望外的是,這裏還招人,招長期在裏面幹活的,他立刻就報名了。
他們問自己他會幹什麽,他說:“我打雜的,體力活都行,之前在廚房幫忙。”
他忐忑又激動的看着他們。
然後他被選中了。
吳大山不知道他們看中了他的哪一點,能被選中就是好事。
他也在打雜,一個月四百文錢,工作一段時間後還會調薪,包一頓午飯,不包住。
不包住對于他來說沒什麽問題,他欣然接受。
然後他被分去燒火,這對于他來說确實是個拿手活,他能熟練的把握好火候。
要說這裏也有奇怪的地方,他們這裏每個步驟負責的人都不一樣,而且管的人也說了,不允許打聽別人做什麽工作,以防止洩密。
他這燒火的居然也不能說,但是吳大山不介意,只要給的錢準時發放,他又沒做什麽出格的事,有什麽的。
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是一種顆粒,會裝好,然後通過那條新修起來的路去府城。
吳大山還知道,他隔壁家那個壯實的後生就進了運輸隊,負責把東西運送到府城。
這份工作要出遠門,但是工錢也比他要高。
吳大山不羨慕,他有老有小,就喜歡在這裏待着,只是他還沒有去過府城,有朝一日,他也要帶着家人一起去看看。
味精送到了府城,要怎麽推銷這東西?
很簡單,只要在當地酒樓推出一道全新的名菜,廣邀饕餮前來品嘗,重點,這是獨家菜式。
府城的明月樓就是這麽做的,新推出了一道菜,用豆腐做成的,沒有放魚,但是入口即化,極其鮮甜,讓人恨不得把舌頭一起吞進去。
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其他酒樓急了,買了一份回來給大廚研究。
大廚看着那湯清澈見底,分析不出裏面到底是加了什麽,而且去到明月樓也不能只點一道招牌菜吧,多點幾個就發現之前吃習慣了的東西,現在突然變了,變得更鮮美了。
這下子跟明月樓勢均力敵的另外兩間酒樓也明白了,明月樓肯定是掌握了一個新的調料,或者是配方,才會有現如今這樣的效果,不然要是創新菜式的話,他們也行。
就算明月酒樓一直隐藏着他們加了什麽,但是老對手,某些時候比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費了不少功夫,才把原因挖了出來,就是在一間鋪子裏面有一種新推出的味精,這種細細小小的顆粒加進菜裏能夠幫助食物提鮮,功能強大,有些能夠起到點睛之筆,明月樓的人每天都有人喬裝打扮來這裏購買。
這東西數量不多,價格也不低,物以稀為貴,每天售完即止。
他們派了人一大早去守着,終于買到了。
回去一試,果然就是它的味道!
蘇荞初也把這東西送了一些回京都。
其中一份特別包裝的,不用懷疑,那是要獻給皇上的,其餘的也各有安排。
李道臻就收到了一罐子,蘇荞初特意讓人送過去的味精。
看着這包裝的精巧的藤條盒子,再打開露出裏面的陶瓷罐,他搖了搖,“這是一種調味料,據說味道不錯。”他把東西給了夫人,夫人收下了,“今晚我讓廚房的人用上。”
李道臻點頭:“能夠讓他特意送過來,應該是好東西。”
“而且估計他也是想用這東西為水原府提高收入,據說這是江正縣裏一個工坊生産出來的,這麽一罐,估計要花幾兩銀子。”
幾兩銀子,普通之家,一年也用不了幾兩銀子。
李道臻一直很關注水原府的情況,他和夫人娘家都有些底蘊,在蘇賢弟去了水原府之後,他也在那邊開了商鋪,讓人多注意着,自然就知道一些公開的消息了。
比如他剛去就拉了貪官下馬,建立了威望和民心。
又比如他夫人開了一個書店,裏面的書籍不賣只豬,想要來抄書的話,自帶紙墨附一份抄書費就能抄書,這個舉動可是要他們在當地的學子中積攢了不少美名…
他們要考科舉,知識的廣闊和深度都有必要。
他們之前去書店買書的話,書的價格昂貴,一套書指不定就要花掉十幾兩的銀子,現在只要花一點借閱費就可以抄一份帶走,這是他們賺了大便宜了,這是沖着提高當地的文教去的。
或許等到下一次科考的時候,他們考中的人數就會人數更多了。
還有他修路那麽大的動靜,話題自開始就沒有下來過。
他的野心很大。
李道臻都有些期待了起來,不知道他能做到什麽地步,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今晚嘗嘗加了這個調味料之後怎麽樣。”
如果好的話,他就去買一些送給親朋好友,這也是幫他提升名氣,酒香也怕巷子深。
能夠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樣子就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收入了,談錢好像很俗,但是生活是萬萬離不開這種俗物的。
廚娘收到了這東西,十分小心翼翼,看這東西包裝就知道不是什麽常見的,她動作小心,先是挑了一些就這麽放進嘴巴裏,然後他的眼睛就亮了,這個味道!
等到晚飯上來,李道臻和夫人都嘗了一口,一道很普普通通的燙青菜,現在吃到嘴裏去,比原先多了一股香味,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有些停不下來。
“這就是味精的功效嗎?”廚娘點頭應是,“是的,老爺夫人,這東西加進菜裏面後,可以提升食物的鮮美。”
“原來這樣,确實是好東西。”
夫人:“一次要用多少?”
“一點點就夠了,那一罐子可以用幾個月。”
李道臻點頭表示知道了:“賞!”
沒多久,李道臻派去買味精的人回來了,抱了六個小的陶罐回來,“回老爺,這味精限購,我們六個人去買了六罐,想要再叫人過去買的時候已經賣完了。”
“賣完了?這麽快。”
李道臻有些驚奇。
“是,很多是那些酒樓的人來買的。”
李道臻:“看來他們的消息很敏銳啊。”
李道臻有些期待,“明天夫人可有空和我一起去酒樓?”
他夫人明白點頭,“妾身自然是有空的。”
這些酒樓比較敏感,在水原府流傳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了,但是他們沒有地方可以買,現在終于有了,當然就行動了起來。
京都不缺貴人,也不缺有錢人,他們一般舌頭都很刁鑽。
有了新的東西,他們想要嘗一嘗,要是下手慢了,別的酒樓都有,就他們沒有,那他們無疑就會流失客源。
這不是他們想要看見的。
就跟在水原府一樣,因為味精能夠給美食增色,廣受好評,又因為貨不足,已經售罄,不能滿足需求,賣出去的那些價格很快就被炒起來了,甚至還得了一個味金的美名。
雖然蘇茂初不在京都了,但是這三個字依舊在這裏被頻繁提起。
蘭瓊縣距離京都不遠,加上劉逸雲本身就有派人去水原府潛伏下來,注意着蘇喬初的動态。
他知道味精的時候很早,他覺得皇上真的是太過于偏愛蘇茂初了。
水泥這種東西,到現在還牢牢的掌握在皇上的手中,結果蘇茂初居然也能使用,他就這麽希望蘇茂初走捷徑,拿到亮眼的政績嗎?
這對于其他的地方官員來說,根本不公平。
加上他現在又拿出了味精,他知道的,已經有好幾個有影響力的詩人為此作詩,影響力更廣泛了。
為什麽他會有這麽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是什麽人在幫他?
“叩叩叩…”有小厮在敲門。
“進來。”
小厮手裏捧着一個托盤,裏面是粥和一些好克化的食物:“這是夫人讓人送過來的,老爺別誤了飯點,對身體不好。”
“放下吧,我知道了。”在小厮關上門走後,看着這些東西,劉逸雲沒有說話,只是緩緩的笑了,笑容裏面滿滿的都是諷刺。
看着蘭英生下來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她自己卻一直沒有好消息,她急了,越來越放低身段。
他只是兩天沒有過去,她就讓人送吃的,提醒自己過去了。
她不是說自己身體有問題嗎?現在外面的人說的是他有問題,還是她有問題?
之前預想的場面成真,但是劉逸雲的心底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他想要有一點能夠讓他高興的事情發生,比如他聽到蘇茂初傳來了噩耗。
什麽時候才動手,讓他能聽到這個噩耗?
那幾個蠢貨,不要讓他對他們失望啊。
作者有話要說:二合一
周末愉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