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孤真讨厭走黑路 回家就好啦

等到暮色時分, 親耕禮畢,宣帝的儀仗就回到天壇宮那邊。

蕭知珩人沒事了,這個時候自然得到聖駕前露個面。

伍一海面色有點猶豫, 問道:“殿下, 要這個時候去嗎?”

四下暗流湧動,這個時間去給宣帝請安, 怕是挑得不好。

蕭知珩聞言一笑, 道:“方才蕭知珂都下泥地了,孤仗着身子不好放肆過一回了。現在再不去請個安,孤可就太不孝了。”

伍一海皺眉,看了看天,又看看四周, 似乎是在擔心什麽。

蕭知珩目光冷漠, 慢騰騰地說了一句驚人之語,道:“把你一臉的匪相收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來陪孤行刺的。”

伍一海聽了面色大驚。

蕭知珩嘴裏時不時蹦出兩句大逆不道的話, 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很是從容自然。

而且他說完後,反而有點奇怪地又繼續問, “怎麽就孤的侍衛一個個都兇神惡煞的, 你們笑得文雅一點當真是很難嗎?”

伍一海覺得自己被埋汰得有點無辜。他只好努力地咧嘴露出一點十分僵硬且難看的笑容來。

“……”蕭知珩沉默了片刻,最後還是放棄了, “別笑。你還是繃着吧。”

伍一海立刻就把臉上的笑容收了,簡直是貨真價實的收放自如。

走到一半的時候,蕭知珩忽然停了下來,伍一海忙問:“殿下怎麽了?”

蕭知珩不知在看何處,喃喃自語道:“孤真讨厭走黑路。”

伍一海想說天還沒徹底黑下來, 他還沒開口,太子殿下就又自己接了話,“但走完,回家就好了。”

Advertisement

伍一海默默地跟在身後,沒出聲。

他覺得殿下思家了,可能還想葉良媛了。

不過這話他不敢說。

蕭知珩住的地方其實離宣帝住的地方不遠,但他特意繞了點路,幾乎把天壇宮都走了一遍。

伍一海在後面跟着,主子什麽都沒有明說,但他心裏就有數了。

宣帝行親耕禮,事必親躬,親力親為,是為大周的黎民百姓祈福,天子風範不減當年。但年紀上來了,體力終究是有些跟不上了。

最後宣帝是被擔憂聖上龍體的近臣苦勸,才勉強作罷。

蕭知珩聽着身邊的另一個随從說,神情淡漠,心裏泛起一抹淡嘲,宣帝最在意名聲,像這種程度的體力不支又算得了什麽?

只不過宣帝也許高估了自己,他要是再毫無征兆地累倒一次,那麻煩就大了。

守在門外的錢公公見到蕭知珩,有點意外。他忙上前,賠笑道:“殿下這趟來得不巧,陛下有些乏了,怕是不見人議事。您這……”

蕭知珩看了眼緊閉的房門,隐約聽到了裏面傳出的一些聲音,道:“何人在裏面?”

錢公公微愣,面上似乎有些為難,回道:“麗妃娘娘在裏面伺候着湯藥呢。”

最近一直都是這樣,麗妃獨具異族風情,且揉肩捶背樣樣不在話下,極會哄陛下歡心。

更重要的是,監天史上下皆言麗妃命中極貴,系青鳶星輔天子而生,這就正好言中了自累倒後感覺身體每況愈下的宣帝的心事。

如今陛下自覺精神好,便越發寵愛這個年輕的妃子。陛下的湯藥都是麗妃伺候的,而他這個老奴才只能在外守門了。

蕭知珩不知在想什麽,他聽完後,便只是扯唇笑了下,“原來如此。”

錢公公不知道蕭知珩這句原來如此的話外音,也只是跟着笑了兩聲。

蕭知珩沒走,也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有了攀談的閑心,又跟錢公公東拉西扯的說了幾句話。

這動靜雖說是不大,但也很難讓人忽視。所以,很快便驚動了在裏面解乏的宣帝。

宣帝遣走了麗妃,緊接着,讓人開門,把太子請進來了。

蕭知珩進了門,剛走到屏風,就碰到了那位麗妃。

此處隔間恰好無人,麗妃笑着行了禮,“見過太子殿下。”

對這位前北漠公主,蕭知珩的印象其實不深。此刻他就這麽靜靜地看着,只覺此人長相張揚豔麗,隐隐有一分熟悉之感。

麗妃自然是感覺到了對方打量自己的視線,紅唇微勾。她正想說點什麽,但是蕭知珩只是回了禮,嘴裏只有淡淡的一句:“您慢走。”

麗妃愣了下,然而下一瞬蕭知珩留給她的只有一個冷漠的背影,這瞬間就把她嘴邊要說的話給堵住了。

三番幾次被同一個人拒絕的滋味是極其不好受,驕傲的麗妃自尊接連受挫,心底有點惱火。

但她也沒做什麽,美眸中帶着一絲陰狠,她只是冷冷地笑了一聲。

本來她還想着試一試蕭知珩能不能合作,現在看來是不必了。

呵,自求多福吧。

麗妃離開後,便有一個不起眼的內監迎上來了,躬着身,送主子離開。

宣帝剛喝了一盅吊精神的參湯,氣色紅潤,便将太子喚到跟前來,說道:“朕方才在回來的路上問了劉愛卿,說祭禮一事,早已經安排妥當了。太子可清楚嗎?”

這話聽起來像是例行公事的詢問,但若真是如此,宣帝也不會特意多問一句了。

劉老大人是那種極重規矩的老臣,為人古板,即便從前朝堂上盛行結黨分派也從不站隊,如今卻對太子很賞識。

這讓人費解,自然宣帝也想知道太子是不是已經開始拉攏老臣了。

蕭知珩怎麽聽不出來這話是什麽意思?他壓着胸口那一陣隐隐湧上來的煩躁,也沒打算找什麽完美的借口打消宣帝的疑慮。

他如實回道:“兒臣在離宮前曾被兩位老大人提點過,大概知道一些。”

宣帝點了點頭,道:“你這才剛聽政,要上手理朝務難免會磕磕碰碰,旁人多加提點是應該的。”

蕭知珩沒出聲。

宣帝說了一會兒有些幹渴口苦,便要喝水,正打算喊人。

這時蕭知珩慢騰騰地起身,慢條斯理地倒了水,恭謹地将杯盞遞了過去。

宣帝一時有些恍惚。

他都有些忘記,上一次太子默默地給自己倒茶,是什麽時候了?

應該是在這孩子很小的時候,七歲?十歲?那個時候,身子還沒那麽差的小太子聰穎乖巧,是有些黏人的。

宣帝陷入了模糊的回憶,飲盡了水。他又看着沉默不語的蕭知珩,常年病重奄奄一息的孩子此刻在自己跟前安然無恙地坐着說話,讓他的內心有一點感慨。

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走到今日,已經衰老。

人老了就多思,譬如此刻他與太子相處如此疏離,竟感覺到了幾分說不出來的遺憾。

此時外面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殿中早已點了燭火。人在昏黃的燈下,就平白多了幾分蒼涼。

宣帝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好不容易才說了句示弱的話,道:“朕老了,往後朝中的大小事,只能指望你們了。朕對太子……也是寄予厚望的,太子能明白嗎?”

這麽多年了,這還是強勢的宣帝第一次流露出服老示弱之态,也是第一次對蕭知珩說這樣的話。

可蕭知珩聽了,只覺得諷刺,心裏反複地咀嚼着寄予厚望這幾個字,心底的冷笑一陣陣襲來。

是啊,可不是寄予厚望麽?畢竟不是誰都能當皇帝所珍愛的棋子的。

蕭知珩聲音冷靜,道:“兒臣無能,命數不定,沒有那個福氣,恐怕有負父皇所托。”

宣帝面色變了變,仿佛是被戳到了痛處,便道:“誰說你沒有福氣?朕對太子寄予厚望,太子自然就有這個福氣。”

說着,宣帝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神情變得有些陰沉。

他竭力放平了自己的語氣,面上似有幾分深沉的悲哀,便溫和地開口問道:“太子是不是還在擔心從前的事?或者,心裏是在怨恨朕?”

當年行宮那件事,兩人避而不談。宣帝差點賜死了太子,遮掩了陳年舊事,也算是一并掩蓋住了傷疤。兩人維持着父慈子孝的表象,粉飾太平,相安無事。

這麽多年過去了,不曾提起,也不覺得有什麽。但此刻宣帝乍然一提起,就像是活生生撕了結痂的傷口。

誰都不好受。

蕭知珩覺得好笑極了,明明是心知肚明的事,為何偏偏要反問起他來,卻是錐心痛悔的語氣呢?可笑。

蕭知珩壓着嗓子,悶咳了一聲,靜靜地說道:“不敢。父皇是君,掌天下人的生殺予奪大權。況且,父皇對兒臣已經夠手下留情了。”

宣帝一聽到手下留情,臉上的神色劇變。但他還是勉強撐住了,鎮定下來,斥道:“太子在胡說什麽?哪裏聽來的這些不像樣的話。”

蕭知珩輕聲笑了,胸膛裏那股陰沉沉的郁氣始終壓制不下去,便惡從膽邊生,他心裏忽然生出一種不管不顧的放縱,想摧毀點什麽。

他道:“難道不是嗎?因為愧疚,父皇對兒臣一直都手下留情。說來也是祖宗保佑,兒臣命大。父皇慈愛,可憐兒臣自幼喪母,命輕福薄,便什麽都不再計較。您對兒臣千恩萬寵,把兒臣的命吊着,也算是安慰自己,也安慰母後的亡魂了。”

所以宣帝才會這樣為難,對他手下留情,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又不費餘力地利用。

當然後面那一句蕭知珩沒有說。

不過就光憑上面說的幾句,就已經成功觸怒了宣帝。他的面色已經非常難看了,擡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氣道:“你!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混賬話!”

蕭知珩當然是知道的,他頭腦清醒得很。

他道:“父皇想聽實話,兒臣便說了。舊事罷了,父皇何必動怒?”

“不論是母後,還是兒臣,生死皆在您的一念之間。只是母後為何會在您生辰那日病故,兒臣不敢查,也無處可查,所以一直都想不明白——”

“夠了!住口!”宣帝有點心慌,怒喝道。

蕭知珩當真是住口了。

他的面上還帶着一絲疏離而溫柔的笑,似乎什麽都沒說起過的樣子。

宣帝卻心神不寧起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今日身體疲累情緒大起大落,喝了九紫參湯撐着沒歇息,精神不好隐隐出現了幻覺,還是因為心不安所致——

在這幽暗的燈光下,他看着笑着的蕭知珩,竟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一點死去的元後的模樣。

蕭知珩仿若不知宣帝晦暗不明的眼神,他緩步上前,垂着眸眼,把倒下的杯盞扶正了。

宣帝死死地抓住了桌角,逼迫自己冷靜下來,氣息變得有點深了,道:“太子今日是想跟朕翻舊賬的?你知道了什麽?”

“兒臣什麽都不知道。”

“你……”

“所以今日才冒死來問父皇。”蕭知珩态度恭謹,輕聲笑着問,“兒臣不孝,父皇這次會賜死兒臣嗎?”

大概是情緒一時激動,宣帝只覺得氣血湧上腦,有些緩不過勁來,他心裏有種不好的預感。

宣帝深深地呼吸幾口氣,手都微微顫了起來,“來人……”

宣帝話音一落,外面果然就來人了,錢公公驚慌失措地跑進來。

錢公公大聲道:“陛下!陛下不好了,天壇宮失火了!”

宣帝一愣,驚道:“什麽?!”

他的耳朵裏嗡嗡作響,嘴裏有一股腥苦味,幾乎要說不出話來,“……怎麽回事?”

“奴才不知!天壇宮突然失火,地宮下存放着大批祭祀用的爆竹煙火,這孽火一起,便輕易撲不滅了!”錢公公跪在地上,此時他已是焦頭爛額,急道:“火勢已經連到了太子殿下的寝宮,兩宮比鄰,這火馬上就到這邊了!奴才請陛下移駕!”

宣帝怒意更盛,猛地站起身,眼前卻是一陣發黑。

蕭知珩眼疾手快,扶住了身形搖晃的宣帝,對着錢公公,開口道:“那愣着做什麽?還不快移駕離開。”

錢公公道:“是,是是!”

說着,幾個人就把隐隐有些氣短的宣帝接了出宮。仿佛在頃刻間,外面的黑夜就變了天,火光沖天。

這種時候,侍衛們也無暇顧及其他,一路護送着宣帝到最西邊安全的偏殿。

宣帝心神不定,待在正西偏殿也久久都沒有緩過來,太陽穴突突地跳。

蕭知珩也沒有多好受,面色極差。不過他還是冷靜的,像是等這一刻,已經恭候多時了。

過了好一會,宣帝恢複了一些,就隐隐聽到了打殺的聲音。他以為自己聽錯了,身心疲憊地問道:“不是撲火,外面又怎麽了?”

心腹侍衛一聽便立刻出去探查情況了,但是一出去,便沒有再回來。

宣帝意識到事情不對。

再讓錢公公出去,這次人倒是沒多久就回來了,哆哆嗦嗦地說道:“陛下。好像是,三皇子來……來救駕了。”

宣帝先是一愣,瞬間就反應了過來,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混賬!他來救什麽駕!”

角落處的蕭知珩皺眉壓住了咳意,他清俊的面龐隐在陰影之中,指尖掐入手心,疼意讓自己清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