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詩會
其實,蘇夷光在獲封郡主前,并沒有見過齊國公世子幾次。齊國公夫人在這之前,并不喜歡她和齊國公世子見面,對此,蘇夷玉表示無所謂,反正她也不是很想嫁給齊國公世子。
在她成為郡主後,齊國公世子倒是出現在她面前的次數多了起來,連齊國公夫人出門也會提起這門娃娃親了,要知道在這之前,齊國公府和齊國公夫人巴不得不承認這門親事。
所以,即便之前蘇夷玉沒有回來,蘇夷光也沒有想要嫁給齊國公世子的想法。
至于永淑公主口中的,只要她在的宴會,齊國公世子都會出現,蘇夷光不可置否,這是事實,她無法反駁。
其實,齊國公府的做法算不上錯的,畢竟人都是利己的,齊國公府一開始不想要這門親事,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她有了身份地位後,又開始到處宣揚這門娃娃親,這就讓蘇夷光覺得厭惡了。
不過,大部分都不知道齊國公府之前的做法,所以很多人都會和永淑公主一樣,覺得齊國公世子對她這個未婚妻有情。
“是娃娃親,但是我和齊國公世子并沒有接觸過幾次。”蘇夷光道:“以前沒有,後來也沒有,一共也沒說上幾句話。”蘇夷光還是有些清高的,甚至有些記仇,她記得之前齊國公府對她的态度,所以後來也根本不想搭理齊國公府。
齊國公夫人幾次入府見她,她也都是能推就推,當天要不然進宮,要不然去莊子上。幾次下來,齊國公夫人許是看出了她有意躲避的心思,也就漸漸地來得少了,但每次見她卻都是一副親熱的樣子。
說起清高,其實蘇夷光更是一個現實的人。如果她沒有大佬們,她也許真的會走齊國公夫人的路子,沒有依仗的她,清高不起來。估計在讨好齊國公夫人的過程中,她會犧牲很多自己的本性,丢失很多初心。
宣平侯府的情況,和趙氏對她的不喜,她要是不反抗,還指不定要受什麽磋磨,所以比起犧牲一些性子,蘇夷光更想要将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她可以想像,要是她沒有紅包群,也不能讨好齊國公夫人,嫁給齊國公世子,下場将會是怎樣。估計就是宣平侯會為了利益将她随便許給別人。
至于獨自一人脫離宣平侯府,她如今以郡主之身脫離宣平侯府都不容易,更何況只是一個普通的姑娘?她要是脫離宣平侯府,首先就是立戶口的問題,黑戶在大魏可謂是寸步難行。至于立女戶,那更是難上加難,她要是郡主也許可以辦到,但她若是一個沒有靠山的普通女孩,別說立女戶,就是官府的大門她都進不了。
在大魏,前世她看得那些女主傲氣,不拿一分錢就離開的情形在這裏寸步難行,她敢保證,要是她敢像小說裏那麽做,等待她的絕對是露宿街頭,然後被官府當作黑戶帶走。
所以,蘇夷光真的慶幸自己有紅包群這個金手指,可以讓她活得輕松,活出自己。
永淑公主聽了蘇夷光的話,也看出來了好友不怎麽喜歡齊國公府的這門婚事,道:“現在你那個四妹妹回來了,和齊國公府的婚事你們宣平侯府是打算怎麽辦的?”
“你要是不喜歡這門婚事,就不要認,反正當初老宣平侯定下的人也不是你,本來就和你沒有關系。”永淑公主很為自家好友考慮,接着道:“要是宣平侯府逼你,你就去找皇祖母和母後!”說完後永淑公主又加上一人道:“還有太子,太子自小就照顧你,對你有求必應,一定會給你做主的。”
Advertisement
蘇夷光聽了永淑公主的寬慰,一頭黑線,她去求太後和皇後這沒有毛病,但去找太子?蘇夷光果斷地否定了這個想法,她雖然把太子當程當成兄長,但是太子到底是外男,她一個未及笄的小姑娘跑去求太子為她做主婚事,蘇夷光想想就覺得尴尬。
“太子殿下為國操勞,這點小事還是別麻煩殿下了。”蘇夷光制止了永淑公主的想法。
“說的也是,太子繁忙又嚴肅,還是別為了這事打擾他。”永淑公主覺得蘇夷光說得也對,點頭道。
“好了,這件事你別操心了,我自有分寸。”蘇夷光笑笑道,“你這次出來不就是為了玩的嗎?平寧不是都給我們準備好了嗎?”之前平寧縣主就和她說,永淑公主愛玩的投壺等游戲早就讓侍女準備好了。
永淑公主聽到後,立時把齊國公世子的事情抛在腦後,她好不容易出宮一趟,就是為了找小夥伴玩的。
“正好這有酒,我們說好了,誰輸了就罰酒一杯。”永淑公主拿着羽箭,指着旁邊的梅子酒道。
蘇夷光笑着應好。
兩人的技術相差不說,勝負都有,等到羽箭投完,一壺梅子酒也喝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平寧縣主也走了過來,看到兩人玩得盡興,哼哼道:“你們兩個也不知道幫幫我!我都快累死了!”
蘇夷光和永淑公主兩人攤攤手,蘇夷光指了指杯子中的最後一杯梅子酒道:“最後一杯了看我們還想着給你留着,喝了歇一歇,看我們對你好吧。”
“我看你們是喝不下了。”平寧縣主确實累了渴了,将梅子酒一飲而盡,然後對着兩人道:“你們也別想躲清閑了,宴會就要開始了,你們兩個不到,我連開席都沒法開。”今日來的貴女中,身份最高的就是永淑公主和蘇夷光了,特別是永淑公主,今日沒有皇子,永淑公主就是最尊貴的,尊者不到,宴席是不能開的。
聽到平寧縣主的話,蘇夷光和永淑公主兩人只能放棄現有的寧靜,随着平寧縣主往宴會地方而去。蘇夷光三人來的時候,宴會中的人都到得差不多了,見到三人,園中的人都起身和三人見禮,永淑公主叫了起後,衆人才落座。
蘇夷光的身份高,郡主之身,落座的時候是在永淑公主身邊,而不是在給宣平侯府準備的坐席上。
在衆人坐下後,便有人對平寧縣主建議道:“縣主,我們今日不如詩酒助興。”
這都是慣例,提建議的是一位青年,蘇夷光認得,那是國子監祭酒的嫡長子戚文華,素有才名,會提出作詩的建議也不奇怪。
平寧縣主聽到也點頭道:“戚公子的提議不錯,這美酒我已經給諸位備好了,就等着今日的佳作了。”
“還請縣主出題。”戚文華又接着道。
平寧縣主看了看園中,笑道:“如今正是初春之景,園中萬物複蘇,不如諸位便以今日園中的初春之景作詩一首。”
說完後拍了拍手,有侍女上前,平寧縣主接着道:“這一串沉香佛珠是贈與今日魁首的,佛珠特地請靈華寺的主持開過光,家中有禮佛的長輩應會喜歡,諸位大展身手,贏得佛珠,也是對長輩的一片孝心。”
佛珠确實令人心動,不是因為佛珠的價值,而是因為它的意義。請靈華寺主持開過光的佛珠本就十分難得,再加上是給長輩的,若是贏得佛珠,不僅能一揚才名,更能展現自己的孝心,得個孝名,所以在場的不少人都有一争之心。
“敢問縣主,誰來評選呢?”章三姑娘顯然也十分在意這詩會,也笑着問道。
聽到章三姑娘的話,平寧縣主望向旁邊的蘇夷光和永淑公主相視一笑,明白了彼此的心思,平寧縣主答道:“我與公主和永嘉郡主來評選出前三名,再由諸位共同選出魁首,大家覺得如何?”
雖然評委是三個女子,但在場的青年們也沒有異議,只要是這三位是場上身份最高的三人,男子中身份最高的國公世子也只是從二品,而三人中身份最低的平寧縣主也是正二品,身份上比不過,他們也不敢有異議。
作為評選之人,蘇夷光自然不用作詩,逃過一劫的蘇夷光和平寧縣主還有永淑公主坐在高位,看着下面有人寫詩行雲流水,有人半天都不落筆。蘇夷光只覺得過了一把監考老師的瘾,用上帝視角看這些人寫詩,感覺不要太爽。
當一炷香過後,衆人所作的詩都收上來後蘇夷光三人對着詩品評着,雖然她們三個作詩一般,但鑒賞的眼光還是有的,很快就選出來了十篇不錯的詩文。
令蘇夷光高興的是大姑娘文采不錯,寫的詩也在前十名之列。不過,更令她吃驚的是蘇夷玉的詩,其文采甚至在素有才女之名的章三姑娘之上,位列前三甲中。
永淑公主和平寧縣主顯然也發現了這點,看向旁邊的蘇夷光。為了好友,她們也不想讓蘇夷玉出風頭,只是到底怎麽辦還要蘇夷光自己拿主意。
蘇夷光莞爾一笑,道:“若她真的有才,我一次擋住了她的光芒,還能永遠擋住不成?我向來不喜歡做虧心的事,是她的就是她的,我從未想過要搶屬于她的東西。”
最終,前三甲的詩作公布,分別是齊國公世子,戚文華和蘇夷玉。
作者有話要說: 時間設置錯了,本來設置的是三點,結果少拉了一下成了三點五十九,剛剛改回來,讓大家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