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說親

老嬸子笑呵呵地話着家常:“你家妹崽今年16了吧?”

劉大洋說:“是啊,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功夫孩子就長這麽大了。”

“不知道你們給她相看人家沒?”老嬸子說,“如果沒有, 我這裏有個頂頂好的人家要說給你。”

劉大洋趕忙拒絕道:“老姐姐你的心意我領了, 不過我們家妹崽還小着呢, 今年才高中畢業,我準備多留她在家裏幾年。”

劉亞芬這時也在旁邊插話:“我們家這個連被子都還沒學會套, 哪裏是嫁人的時候, 老大姐你還是把那頂頂好的人家說給其他人吧。”

原主所在的村莊比較落後,哪怕解放了, 但各個村子生活的人都是從前的宗族後代,并沒有被打散重組,所以宗族勢力沒有被取締跟清除。

目前大家依舊保留着過去男尊女卑的思想, 即便女性已經走出家門,但她們除了需要背負更多責任外, 本身并沒有獲得更高的地位。

女人們每天要去大隊裏上工,回家後還要承包所有家務, 家裏家外一把抓, 所以這裏流傳着一句話,如果女孩子學會套被子, 就是可以出嫁了,因為這樣代表着可以伺候男人。

如果哪家人講自己的女兒學會套被子了, 其他人就知道她是想說親了。

劉亞芬這時拿這句話出來, 就是想要委婉拒絕說親。

哪知道老嬸子是一個不懂見好就收的, 人家說客氣話,她卻将話當真,當即皺眉端起一副老大姐的樣子說教:“大洋啊, 不是姐姐我說你,你就是把女兒嬌慣得太過了,你看看有哪個人家讓女兒讀到高中的,要我說讓她上上掃盲班,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你看,現在可不就壞大事了嗎?說親都不好說。”

說到這裏老嬸子話鋒一轉:“不過幸好有我,今天給你帶來一個好消息,你知道三隊那個李大力嗎?”

她前面的那番話,說得劉大洋跟劉亞芬黑下臉來,他們二人對這送上門的親事并沒有多少歡喜。

劉璃也被這老太太的話氣到了,想要站出來分辨幾句,卻被劉亞芬攔下來,她對劉璃輕輕搖頭,低聲說:“別說話,讓你爹說。”

這個年代雖然提倡自由戀愛,但女孩子真的親自做主自身親事,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傳出去名聲也不好聽,劉璃只能閉嘴繼續聽着。

劉大洋眉頭皺得死緊,但顧慮到媒婆的嘴不好得罪,生怕她離開後到處散播對女兒不利的流言,所以還是很客氣地說:“老姐姐,不瞞你說,我送妹崽去上學,就沒想讓她嫁農村人,不然幹嘛讓她讀高中呢,就是想以後給她找個好人家能門當戶對、夫唱婦随,所以這李大力家不管多好,那都不行,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老嬸子不将他拒絕的話當一回事兒,反而喜笑顏開地說:“哎呦,大洋呀,這不正好嗎?李大力家有五個弟崽,這前面的老大、老二、老三都在大隊的地裏刨食,但是供出老四讀了書在鎮上做事,現在娶了個城裏的媳婦兒,已經是城裏人了。”

“我要給你說的就是他們家的老五,現在正在部隊裏當兵,還是軍官呢,別看他現在才是個排長,不過你們家亞武不也在部隊裏嗎?到時候兩家成了好事,這郎舅姻親好辦事,大舅子稍微拉拔一下妹夫,讓他提提級別,很快妹崽就能去随軍了,這到了部隊上生活,那邊還給家屬安排工作,可不比在城裏舒服呀?”

“另外妹夫級別上來了,還可以反過來幫襯姐夫,他們倆在部隊裏只要擰成一股繩,團結一心,還怕軍隊裏的路不好走嗎?這親事多好,互惠互利,你也想你家亞武在部隊的路子走得順吧?”

劉璃聽完這段介紹,心裏卧槽卧槽的,這說親的目的也太明顯了,頭一次聽到把吃軟飯說得這麽清新脫俗,這哪裏是為了她呀,分明是沖着劉亞武來的。

這樣的人家嫁過去有啥好的,萬一哪天他們找到更好的目标,她肯定得下堂,傻了才會嫁過去。

劉大洋本來就不想要這樁親事,現在更嫌棄了,馬上拒絕說:“我也是當過兵打過仗的人,知道當兵有多辛苦,稍有不慎就要為國捐軀,随軍家屬聽着是舒服,可在家屬院的日子沒那麽自在,我跟亞武吃苦沒關系,但我的女兒肯定不行,老子打拼那麽多年,就是要讓她過得好,過得開心,不然送她讀什麽書?直接去種地就好了,我是絕對不會讓她嫁給一個軍人擔驚受怕的,老姐姐,這樁親事我不同意,你就別再說了。”

再說他可能要跳起來罵髒話了,他兒子就一個小小的連長,哪裏有什麽能量可以在軍隊裏提拔妹夫,就算有那個權力,他也不會讓兒子幹這個蠢事。

老嬸子沒想到李家這麽好的條件,劉大洋居然不同意,頓時有點傻眼,不過她都收了媒人錢,肯定要把這事辦妥了。

她再次勸說道:“大洋啊,你聽姐說,不是姐嫌棄你家妹崽,但你看啊,她被你嬌生慣養16年,連一次地都沒下過,嫁過去肯定幹不了活吧?就是教也要浪費時間,這附近哪裏有人家養得起閑人?”

“也就李大力家條件好,五個弟崽都是争氣的,他們家的日子可不比你們家差,李大力的媳婦說了,只要你家妹崽嫁過去,她保準當自己女兒那樣疼,一點活都不用她沾手,就跟在娘家一樣,只要李漢級別一到,就讓她去随軍,她絕無二話也不添亂。”

“你看這麽好的人家上哪找?就是城裏也找不到,城裏的婆婆可不好搞,弄不好還要嫌棄你家妹崽是農村妞,你說是吧?”

這話頓時讓劉大洋跟劉亞芬氣死,上他們家裏來說親,還敢這麽貶低他們的女兒,明明是看中他們家的條件,想要軟飯硬吃,還要人感恩戴德,簡直過分。

在場的人臉色黑如鍋底,媒婆卻像是沒看到一般,繼續說道:“你看妹崽都16了,還不說人家,你們倆是疼女兒,可也要顧全大局,看看你兩個兒媳受不受得住?”

這話讓大嫂跟二嫂再也聽不下去,從房間裏走出來。

“老嬸子喲,瞧您這話說的,我跟阿珍哪裏會受不住小姑?你就幫我們回了這樁親事吧,畢竟人家李大力家條件這麽好,我們家福薄,可享受不來。”大嫂說,“剛剛聽您說了,擔心小姑嫁不出去,影響家庭和睦,我在這裏跟您說說心裏話,您別擔心,就算小姑嫁不出去,我們家願意養着。”

“我跟阿珍嫁進來時,小姑年紀還小呢,姆媽要上工,疼惜我跟阿珍,讓我跟阿珍在家裏帶小姑,小姑可以說是在我跟阿珍懷裏長大的,她雖然是我們小姑,但感情上,我跟阿珍都把她當女兒那樣疼,自家的女兒嫁不出去又怎麽了?我們願意寵着,就算她一輩子不嫁人,在家裏當老姑婆也使得,以後我兒子跟侄子都願意養着,您老就別操心了。”

二嫂也說:“是呀,大嫂的說的也是我的心裏話,老嬸子你就回去吧,家屬院的日子大嫂見識過,她自己都不樂意待不想随軍,我們更不可能讓小姑子去,所以這軍屬的福小姑是享不了,您就幫李漢找個能吃苦耐勞的吧,回去就跟那邊的人說,我們還想再留着小姑當多幾年姑娘,你們要是有心,就等過幾年再說吧。”

三隊李大力家她們也認識,那李漢都二十五六歲還沒成婚,在農村算大齡未婚男青年,他們家裏人現在着急,肯定不願意再等幾年。

就算他願意等,她們也不會讓劉璃嫁過去,李漢都比劉璃大了快十歲,老牛吃嫩草,美不死他,劉璃的條件比許多城裏女孩還要好,咋到他們嘴裏就那麽不堪呢,還想讓劉亞武提拔他,想都不要想。

“唉!你們……嗐!”老嬸子當了這麽多年媒婆,都沒見過這樣的陣仗,一下子給整不會了。

“你們可要想清楚了。”她說,“李漢條件多好,打着燈籠都找不着。”

這條件放出去,不知道多少女孩子前赴後繼想嫁他,這家人怎麽就油鹽不進呢?

劉大洋擺手說:“已經想清楚了,我還要留妹崽四年,等她20歲再相看,你回去告訴李大力家,讓他們去別家說吧,反正我們家最近是不會嫁女兒的。”

老嬸子還想再搶救一下,說:“你們真想清楚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劉大洋本不想說得那麽難聽的,但架不住媒婆不依不撓,只能敞開了說:“老姐姐,你就別再勸了,這李漢條件我是真看不上,我家妹崽要嫁什麽軍官沒有?不說亞武現在軍隊裏那麽多戰友,就是我過去那些老戰友,現在也還有在軍隊裏當領導的,随便讓他們找一個,想要比我們家亞武級別高的都有,你看我給她找軍官了嗎?不給她找,就是不想讓她嫁軍人。”

他都說那麽明白了,媒婆也知道這事成不了,只能黑着臉說:“得了,我這是操的哪門子心,既然你們都不急,那我就去回了李家,到時候你們後悔也來不及了。”

她說完拂袖而去。

劉璃松了口氣,差點就要出大事了,還好劉家人給力,沒讓她失望,把媒人弄走了。

媒人走後,大嫂翻了個白眼說:“這李家也真是的,若有心說親,怎麽找阿蘭嬸當媒婆,這附近哪個媒婆不好,非得找她。”

二嫂也心有戚戚焉點頭說:“就是,心也太不誠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