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準備。
荀襄聽見唐孚又喚她“小姑”,再注意到她手裏拿了許多白花花的月事帶,只覺得頭更暈了,氣若游絲地說:“怕是不見好。嫂嫂還是不要喚我‘小姑’了,阿襄便好。”一聲聲“小姑”讓她覺得她已不是稚嫩的豆蔻少女了。
“阿襄不必擔心,這幾天多多休養,不沾冷水便是。”唐孚走過來輕聲安慰她,又将手裏的月事帶包好,說:“這些你拿回去,過幾個時辰換一次就好。”
荀襄沉聲悶道:“麻煩嫂嫂了。”好像有人說過,女孩子來了月事就是變成熟了。
她長大了。
ˇChapter 11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08:52
荀襄捂着小肚子躺在床上,雖然經期已經過去許久,可她還是敏感地覺得那陌生的疼痛還在那裏徘徊。
唐孚告訴她,女孩子初來月事的前幾個月,每次的時間都不是很一致的。荀襄只想未雨綢缪,恨不得每天都墊上月事帶,雖然會覺得那裏鼓鼓的很難受。
也不知道是不是唐孚把這惱人的事告訴大家了,她總覺得荀爽審視她的目光又多了些,荀谌見了她則是一臉唏噓,荀彧雖然沒表現什麽,但是對她的問候和關懷也多了些。
最正常的大概是郭嘉了,一切如常,只不過某天帶她去城南吃了兩碗紅棗紅豆“雙嬌羹”。
“缺席”的荀攸在荀彧的婚禮後,應大将軍何進的征召,馬不停蹄地前往洛陽就職。荀攸帶着妻小啓程那天,荀襄還特地忍着月事的疼痛去小菜園裏挑了兩捆嫩綠健康的小油菜,塞進荀攸的行囊裏。她覺得對荀攸來說,一路上吃不到新鮮的青菜應該是很痛苦的。
荀襄又翻了個身,瞥到案上擺着的紅豆羹,是唐孚早上來送給她的,還是她親手煲的。不過此時已經涼了,她之前嘗了幾勺,味道有些淡。她猜唐孚還是姑娘時應該是養尊處優的,好在性格上倒不像那麽難處,二伯母陳氏看着這個兒媳婦這般模樣,心裏也稍稍松了下來,不過面上還是很客氣冷淡。
荀襄嘆息一聲,怎麽看起來主子是個好脾氣的,帶來的下人卻是不好相與的樣子。荀府的下人雖不多,可對新駐紮進來的唐氏一夥打心眼裏排斥,那些唐氏來的人也像是頤指氣使慣了,好像被唐孚訓斥後才收斂了些。
荀襄和別家姑娘不一樣,七歲以後就沒有貼身丫頭了,不過這都是荀爽的意思,也不能排除荀襄鮮有人能招架得了的本事。所以她每次都是将換下來的月事帶包起來,偷偷拿到外面去丢掉。
唐孚還道這是件喜事,可她覺得沒有什麽比這更折磨人了。
況且她總覺得父親他們都知道了這惱人的事,總覺得是唐孚“洩密”了,因此對她的殷切關照也有些耿耿于懷。
Advertisement
荀襄在床上自哀了好一會兒,透過窗戶看看外面的天色,驚覺該起床陪荀爽用早膳了,忙連滾帶爬地起身洗漱穿衣,誠惶誠恐又萬般躊躇地出門去了。
荀爽近日都叫荀襄定省,陪他用早膳,這是以前荀彧等“賢侄”才有的殊榮,荀襄真不知父親怎麽突然對她“重視”起來了。雖然通常一席飯下來父女二人并沒有幾句對話,荀襄只好以眼觀鼻。
“等會把這個新茶給彧兒送去。”荀爽放下箸,拿起絹帕拭了拭嘴,沉聲吩咐道。
“是。”荀襄随着荀爽的節奏細嚼慢咽,此刻也沒吃飽,不過還是連忙應了,将桌上的一袋茶葉取了來,輕聲出門去。
走到外面她才偷偷地打開只帶瞧了瞧,新茶的清味兒香鼻悅神,她也不能分辨這是什麽茶,只知荀彧一向好茶,茶與熏香總是密不可分的。荀爽足不出戶多年,這茶怕是他在洛陽的舊友給他捎來的優貴品種,他還特意叫她給荀彧送些去。
“嫂嫂。”荀襄進了荀彧的屋門,第一個見到的人卻是唐孚,可一見着她,荀襄便會想到那不堪回首的一天,唐孚所謂的值得高興的一天。
“阿襄來找夫君的?他此刻正在更衣呢,你在此稍等。”唐孚正命下人将早點擺上案,又是置好一番碗筷,又問:“阿襄可要在嫂嫂這裏再吃些?”荀襄掃了掃一桌比起荀爽那裏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平淡早點,還是點了點頭,唐孚就命下人多添一副碗筷。
荀彧還未出現,荀襄與唐孚對面坐着,誰也沒有動筷,她将那包新茶放在案上,盯着唐孚衣擺的繡紋研究起來。因為唐孚是新婦,穿的衣服大多是嬌美的淡緋色,用的繡線則是绛色的,線條精美,大氣典雅。
自從荀彧成了家,他的房間果真一點也不像單身男子住的地方了。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都被唐孚用花草妝點起來,多了幾樣別致的玩器,當然最難以令人忽視的還是唐孚這位女主人,還有立在一旁的唐家奴婢們。
荀襄真覺得他們就像憑空多出來的一樣。
“你們先下去吧,把回廊外的花澆一澆。”唐孚似是看出了荀襄的排斥,将身後候着的下人遣退了去。
“嫂嫂喜歡養花?”荀襄覺得她又有必要開始與唐孚沒必要的對話了。
唐孚含笑道:“還在洛陽時閑來無聊學來的一處本領,現下都交給婢女們打理了,不過煩悶時看看花花草草倒也不錯。夫君似是偏愛蘭花,我便養了幾株。”
荀襄颔首,屋子裏果然多了幾株修剪別致的蘭花。她之前倒不曾聽聞荀彧還鐘情于某些花草。
“阿襄這回帶什麽好吃的來了?”荀彧終于出現,含着笑看着這一對姑嫂。也難怪荀襄來他這裏的次數頻繁了些,多半時候也會拿些點心當障眼法,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有一半是來自荀爽的授意。而荀襄當然聽得出荀彧的調侃,揚了揚手中的一包新茶,道:“是父親教我來的,可是新茶呢。不如我去煮來嘗鮮吧!”
唐孚本想使婢女去煮的,也得作罷。荀彧笑着向她解釋道:“阿襄什麽都喜歡親歷親為,這樣的性子也好。”都是荀爽教育出來的。
荀襄煮茶的手法已稱得上熟練,她已斟好了一杯擺在荀彧面前,而荀彧竟不是端起來品了,而是轉手遞給唐孚,請她先嘗。唐孚輕聲道謝後品了一品,贊道:“妾身雖不懂茶,可這茶的味道比平日裏喝的那些出脫許多,前味微苦,後味清甜。”
荀襄只當她是客氣話。
“荀彧阿兄,你呢,娶親前就像這杯茶。”荀襄也給自己斟了一杯,淺色的茶水在杯中還能閃出些許波光。她又指了指案上的小米羹:“現在像這個。”
荀彧被她的比喻逗樂,問:“這是如何說法?”
荀襄啜了一口清茶,味道果然如唐孚所說那般。道:“這茶聞起來是清冽悠遠,小米羹則是香甜,倒是能填飽肚子。”
ˇChapter 01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10:43
荀襄天還沒亮就裹着一小包行李溜進了停在荀府馬廄旁的馬車裏。這輛車是被用來裝行李的,她便将自己埋在行李中間,只留出一點縫隙用來呼吸。懷裏的小行李裝的多半是些充饑的點心,她的多半行李都拜托給了郭嘉。
雖然荀彧和荀谌看着郭嘉比來颍川時多了一倍的行李表示驚奇,可也沒有細問。
不錯,荀襄這次的大計就是躲進運行李的馬車,偷偷跟着荀彧他們到洛陽去。
這次的計劃難免少不了個幫兇,舍郭嘉其誰?
荀襄又往行李堆裏縮了縮,運行李的馬車比不得坐人的,底板又冷又硬,還有些簡陋。初春還是有些發寒,她真有些後悔沒穿件厚些的衣服。
雖然她出了一身的汗——都是擔驚受怕來的。不管路途中會不會被荀彧兩兄弟發現,荀爽這個做父親的也是早晚會知道的,只求她能如願跟到洛陽去,荀爽縱然是滔天的怒火也燒不着她了。
荀彧等人此去洛陽是為着拜會名士,還不知要多少時日,唐孚月前被診出喜脈,就只好把她留了下來。不過她這個不受待見的媳婦一個人留在偌大的荀家,荀彧心裏也有些不踏實,将為人父的心情,荀襄也體會不了,只想着若是荀爽命荀彧把她押回颍川,她就可以留下照顧荀彧等人為借口,這個兄長可真是個優質的擋箭牌。
荀襄期待又忐忑的功夫,太陽便升起來了,她已能聽見下人們起來幹活喂馬的動靜。郭嘉跟她說她須在這馬車上老老實實呆一整天,到了晚上才能出來,借着天黑荀彧也不好再把她送回來,而一晚上的時間足以她“說服”荀彧了。
要在這颠簸的馬車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