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章節

是個誠惶誠恐、又少言寡語的內秀女子。

丁夫人只是瞄了她一眼,然後起身走到她床邊的衣櫥前,兩手一拉打開櫥子的門,裏面挂着一件整整齊齊的大紅嫁衣,繡工精美,絕不比任何一個繡娘的手工差。

誰又能想到這件嫁衣出自看似平庸的環燕之手?除了丁夫人。

“這件嫁衣在此等候了許多年吧。”丁夫人轉過半個身子,睥視着環燕,而環燕在這尖銳的注視下又将頭低了幾分。

“是。”這嫁衣是她在洛陽時就縫制好的,與曹操的婚約一立,父親便命她速速将嫁衣備好。她本想将它留在洛陽,同這古城被罪惡之火燒盡,可轉念一想,這又能改變得了什麽?

“下個月,等将軍平定兖州,他便娶你過門。”丁夫人甩下一句話,不容置喙。

環燕與環魚俱是呆楞了數秒,環燕率先回過神來,壓抑着內心不平的情緒,使自己的聲線盡量平穩:“是,夫人。環燕知曉了。”

“嗯,你不必操心太多,一切交與我處理,你只須安心照顧好自己的身子。荀姬那裏,我會另尋人過去代為照料。”丁夫人吩咐下最後一句,便施然而去了。

“姊姊……你不要不開心。”待丁夫人一走遠,環魚便跑上前拉住環燕的手,輕搖着。

“姊姊沒有不開心。魚兒,現在唯一能支撐姊姊走下去的目的就是為了你以後能幸福,所以為了魚兒,姊姊也不會不開心。”環燕牽了牽嘴角,将環魚攬入懷中。

環魚悶在環燕懷中,小聲道:“可姊姊心愛之人并不是曹将軍啊,丁夫人也好兇……姊姊不要為了我委屈自己。”

環燕摸了摸環魚的頭,輕責道:“非議夫人的話不可亂說!能嫁給曹将軍怎麽會委屈了姊姊,将軍是個有擔當又難得的英雄啊。”

環燕擡起頭來,無意間對上鏡中的自己——一個美麗妩媚的出挑女子,雖年過二十,卻還是少女打扮。她在洛陽的同伴怕是早已做了母親,她想起當年方豆蔻時,她拒絕了一家又一家年輕公子的心意,覺得他們都及不上上心中的那個人的一根頭發。後來,她的同伴們都在背後譏笑她不識擡舉,最後竟許給了個校尉做妾。

這一次她再也反抗不得,只得委屈接受。而多年後事過境遷,她來到陳留,竟覺得這樣的結果好似上天在補償她。

ˇChapter 15ˇ 最新更新:2013-07-23 10:54:00

初平四年春,曹操降百萬黃巾,收其精銳三十餘萬編為青州兵,領兖州牧。

Advertisement

荀襄感受着曹府內外散發出的喜氣洋洋,不僅因為新年已至,還為曹操打贏的新仗慶賀。她此刻正在滾着做元宵用的糯米團,環燕來了興趣也跟着學,不過卻一直不得其法,有大有小,有圓有扁,相比之下荀襄滾的元宵便圓潤有致,兩人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哎呀,這元宵到你手裏就滾的容易,換到了我手裏就不成模樣了。”環燕一不小心又做扁了一個,喪氣地扔下面團,抱怨道。

荀襄有些忍俊不禁:“只是可惜了這些面了。”

“看來我還真是笨手笨腳的,這些細致活一樣也做不來。”環燕盯着沾滿面粉的雙手,嘆了口氣,但若是教荀襄瞧見她的繡工,一定會大叫她騙人。

“阿襄又快過生辰了吧。”環燕索性不給荀襄添亂了,看她搓元宵。

荀襄聽了,手下動作不由得一頓,回道:“嗯。”

“又長大了一歲。”環燕語氣輕快地說道。

荀襄垂下眼睑,輕聲道:“小時候還在颍川時,我總盼望快些長大,每到了要做元宵的時候,就又要長大一歲了……總覺得等我長大了,就會離兄長們的生活近一些……可現在他們離我反而遠了,倒是幼時在一處學習、玩耍的時候多些。”随着她長大,看着兄長們娶妻、入仕,也終于奔向不同的地方,去兌現當年曾一同在颍川書院大肆談論的夢想,那時他們席地而坐,午後的陽光和着書香,還有爽朗的笑聲,都不會使他們忘記銘刻在內心的初衷。

荀谌在冀州為袁紹效力,荀攸也在尋找明主,荀悅留在颍川閉門著書,而她在陳留,目睹了荀彧幫曹操打贏了至關重要的一仗。

“在阿襄心裏,兄長們是不容非議的存在吧。”說到這裏,環燕微笑起來,目光柔和。

“是啊,他們就像光一樣,讓我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和腳,本能地向着他們靠近。”荀襄也笑了。

環燕面露向往之色,道:“真羨慕阿襄,有那麽優秀的兄長,尤其是文若先生……無人莫不贊之。”

“我也很羨慕環姊姊有個那麽聽話的妹妹啊!小時候可一直想要個妹妹陪我玩呢。”荀襄滾完最後一只元宵,将它們送進鍋,連着環燕那些奇形怪狀的元宵一同放了進去。

“呀,我做的就不要煮了吧,多難看啊……”環燕紅着臉阻止荀襄,可哪還來得及?元宵都已經下鍋了。

荀襄安慰她道:“沒事的,總歸是你忙了一天的心意,即便不好看,也是很好吃的。”

可環燕還是臉紅着,很是不知所措。

-----------------

今夜曹操設了宴,主要是為了致謝荀彧,表彰這第一大功臣。雖然之前他曾辦了一場軍宴,邀了麾下将士,犒賞諸君,可這次就更傾向家宴了,可謂彰顯足了荀彧的榮光。

荀襄也在出席之列,正巧與環燕姊妹等女眷坐在一處。她悄悄看了看,今日男人們都是身着常服,可也能看得出哪些是文士,哪些是武将,她雖不認識許多,除去熟悉的,便只能認得出幾個面熟的曹氏将軍,還有一個體格健碩,身粗面憨的猛将,曹操頗為看重他,名叫典韋……如此,今日出席的都是曹操所倚重的人物。

“諸位,曹某今日收到一封賀信,可卻不是一封普通的賀信……”酒過三巡,曹操一肘撐着案,一手舉着酒樽朗聲道。

“小戲鬥膽猜測,可是冀州袁紹發來的?”戲志才放下酒樽,一臉正色道。

“不錯,還是小戲你料事如神。袁紹欲與我軍結盟,聯合劉表,共讨袁術。”曹操先是贊許一眼戲志才,才道出要點。此語一出,席間并無嘈雜之音,反倒是一片寂靜之色,可見此事在諸将耳裏聽來并不意外。

袁術眼見袁紹吞下冀州,他在江州就坐不住了,直接與遼東的公孫瓒結為盟友,欲南北共同夾擊袁紹,而曹操所在的兖州則首當其沖,實乃一大阻礙;另外偏安一方并無戰火的徐州也加入了袁術的陣營,對袁、曹二人來說,可謂是北、東、南三面夾擊。

袁術勢衆,公孫兵強,陶謙富庶,相比之下,袁紹與曹操方入主新州,根基未穩,在兵力上亦不占優勢,所以結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又有一場硬仗要打啊!”曹操笑着說。

一個壯漢突然站起來,想必是喝多了酒,紅着臉道:“主公,現在我們已添了三十萬青州兵,兵力益強,聯合劉表夾擊袁術,不是什麽難事。”

“彧以為青州兵尚不可用。”荀彧出言相阻,戲志才聞言亦點頭贊同。

那壯漢聽了一愣,似是沒想到會有人反對,不過還是耐着性子問道:“荀先生,這青州兵為何就不可用了?”

……

“這個人是誰呀?”荀襄見狀偷偷詢問身邊的環燕,而環燕果真是了解的多些的,她低聲回道:“這人名叫許褚,幼時便跟着曹将軍了,兩人關系很深厚。”

荀襄點點頭,又聽荀彧回道:“青州兵雖人數衆多,卻軍心不穩;前身是黃巾流寇,缺少作戰素質,一時間無法統禦得當,不能同我方的其他軍隊相比。”

曹操聽後點頭,喊出夏侯惇來:“元讓,你以為如何?”新收編的青州兵正是由夏侯惇接管。

夏侯惇只簡單回了:“惇與荀先生同意。”

“嗯……”曹操沉思了片刻,便道:“如此操練青州兵之任便托付于你;明日便答複袁紹結盟之事,以示我軍意已絕。”

同是初平四年春,袁紹、曹操、劉表締盟,共伐幽、徐、江三州。

“怎的還沒過上元節,就有元宵吃了?”酒又過三巡,負責端菜的婢女又将荀襄與環燕的勞動成果端上了桌,曹操見了,不由得問起來。

那婢女恭敬回道:“是荀姬與環姬兩位貴女做的。”

衆人聽了,皆紛紛把目光投向荀襄與環燕這邊來,兩個姑娘只得低頭裝羞澀,荀襄掩着唇小聲急道:“我本想是煮了咱們私下吃的,怎麽被端上了桌!”若只是席上相熟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