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培養明君第六步

禁衛軍軍官好像還好好的組織了一下語言:“陛下很好。”

董卓面無表情的看他一眼:“說實話。”

禁衛軍軍官很糾結的說:“陛下的天賦不算頂尖,但是…”他好像很欣慰的樣子:“陛下學習十分的認真刻苦,有先賢之風。”

我現在關心的不是他有沒有什麽先賢之風,我關心的是他以後能不能領兵打仗。董卓內心默默的補充道。

“會努力,肯學就好,好好教陛下。”董卓勉強的說,以後應該還會有補救的機會…吧。

“是,相國。”禁衛軍铿锵有力的回答了,然後又去敲打皇帝這塊榆木了。

皇帝就站在那裏很認真的聽啊聽,然後接着又是去騎馬,董卓看着灰塵飛滿了整個奔馬場,男孩子騎在馬上,雖然他不算強壯甚至可以說也不算太健康,可他還必須是皇帝。

“走吧。”董卓對身後的人說道,路上他又開始憂心起皇帝的教育問題,嚴格來說他還是覺得諸葛和龐培這兩人最為合适,可是先不論請不請得來,就算是請來了,對于讓諸葛亮教育這個小皇帝,董卓還是有點猶豫。

你看阿鬥,活生生的慘例子啊!

到了府裏他立刻召見了李儒,李儒到的時候還穿着便裝,他行了禮之後,問道:“相國有何事?”

董卓也不虛虛實實的說那麽多話,他平靜的說:“我想将諸葛亮收入麾下。”

李儒愣了下:“相國指的是……卧龍諸葛?”

不錯啊,諸葛亮的名聲居然連李儒都知道了,話說李儒難道不是涼州人嗎?怎麽會知道諸葛亮的名號?

“是,你聽說過他?”董卓自己給自己倒杯茶。

“臣的故交曾經與臣提到過諸葛孔明一人,只是諸葛孔明在長安并不為人所知,相國竟也知道諸葛孔明。”李儒說道。

因為我開了外挂啊騷年……

Advertisement

“諸葛孔明一人,我也只是聽人談起,據說他只居一席之地而知天下事。”董卓眯起已經不算是縫縫眼的眼睛說道:“我想讓去把他請過來,只是不知該派誰,你有什麽人選嗎。”

他是的确不知道該派誰,本來若是派李儒是上上之選,但是現在李儒是他最忠心也是最得力的助手,若是李儒去接諸葛亮,他無疑少了一大助力,立了一個明顯的死亡flag。

李儒開始思考起來,片刻後他說道:“相國覺得,若是去請那諸葛,人應該是怎樣的人?”

“為人當要謙和有禮,不可傲慢,不可虛浮,貌可放在最後一位,但是才華不可讓人小觑。”董卓按着諸葛亮的尿性來了這麽一句。

李儒搖搖頭:“若是這樣,那現在相國的麾下,除了我,便再無他人了。”

喲你還真不謙虛啊!

董卓內心冒出這一句話,但是面上仍舊是雲淡風輕:“那現在該如何?”

李儒回答到:“雖然現在相國麾下沒有這種人,但是儒有一友人,才華過人,但是符合相國所需。”

董卓立刻表态:“願知其名!”

“原瑾。”李儒吐出一個短短的名字,“此人不慕名利,好住竹林之中傾心學問,對天下大事了若指掌,甚至連儒有時都甘拜下風。”

董卓仿佛看見了一個白發飄飄的老頭子盤着腿在竹林裏面喝茶論道,跟個神經……咳咳,那啥似的。

“先生說的話,我相信。”董卓點頭,經過不短的相處,他相信了李儒對于董卓是忠心的,也看見了他的能力,雖然不知道他識人的能力如何,不過應當是不遜于其他才能。

“隔日我會抽空去拜訪那個…原先生,不知先生是否可以引見?”沒見過人就貿然将別人送出去接人,還是比較欠揍的。

“當然。”李儒略微驚訝的點頭,像是沒料到董卓如此爽快:“我會向他說明。”

将諸葛亮籠絡到自己這一方這件事不能太久,這四個月就最好完成。

可要是諸葛亮他看着沒有三顧茅廬不願意跑到董卓麾下打工呢?

董卓望天,摸摸鼻子。

啊……綁架?總之他是絕對不能落到別人手裏給自己添堵的。

————————

晚上有一場那誰誰家的宴會,董卓現在對于這一套也是不那麽陌生了,所以自然是要去。

現在的問題是曹操大人,我們文武雙全的曹操大人一臉悲憤莫名的看着在那裏騎馬,騎馬完了練劍的小皇帝。

“曹大人?”董卓看着旁邊的曹操。

“陛下的體質堪憂啊。”曹操幽幽的說。

董卓覺得曹操現在大概也就是他第一次看皇帝訓練時候的心情,他寬慰到:“陛下的體術課開始才不到半月,這樣已經是很好了。”

“唉,我們做臣子的更要努力啊!”曹操不知道為什麽又想到了這方面,一臉熱血,看起來憂國憂民:“若是我們做臣子的都不努力開疆擴土,複我國威,這天下該怎麽辦啊!”

曹操大人,你可不可以不要每件事都會想到‘開疆擴土,複我國威’上面,你對打仗是有多大的執念啊?

董卓抑制住扶額的沖動,看着皇帝好像快下課了,走向他這裏,笑着說:“相國。”

旁邊曹操行禮,董卓也跟着行了個禮:“參見陛下。”小皇帝連忙制止:“相國不必多禮。”

他身後的那個什麽興的小太監——董卓至今也沒有記住他的名字——捧着一條汗巾來給小皇帝擦汗。

董卓忽然發現皇帝好像長高了那麽一點點……是他的錯覺嗎?哪有一吃飽還沒到兩個月就長高的。

啊不對人家好像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呢。

董卓拍拍皇帝的肩——的确逾越,不過他就是逾越了,你能把他怎麽着?小皇帝瞬間一臉受驚的表情,但是壓制下來了。

“陛下日後要掌理這大漢天下,凡事要多勤奮啊。”

皇帝點頭說道:“是,我明白了。”

曹操對這一幕倒不會像以前一樣憤憤不平的大叫董卓犯上了。

因為在他看來,雖然董卓這個樣子對一個皇帝來說的确是逾越,但是這是不得不做的,因為這個皇帝實在是……必須要讓人管管他。

總之,管管也就是管管,總之,管到最後,這大漢的天下,到底都是天子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