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溫情

“阿宴昨夜和我說了。”鐘氏輕聲道,“圓圓爹娘沒尋到,就讓她住在府裏。”

靜楠的身世,荀宴并沒有大肆宣揚,對鐘氏也只是幾句話帶過。

如今她年紀尚小,并不記事。不告知他人此事,待長大後,她亦不會知曉。

于靜楠而言,這樣許是最好的。

鐘氏含笑,“若有人問起,就說是遠房分支家的小姑娘,也不必找什麽理由。”

溫氏颔首,如此她便懂了。

“至于和文澤的輩分……”思及小孩對荀宴的稱呼,鐘氏額外叮囑了句,“暫時還不好定,平日以名字稱呼就好。”

溫氏繼續應聲,“兩個孩子剛好可以作伴,府中也熱鬧些。”

“正是如此。”

“圓圓。”文澤的聲音響起,他指盤認真道,“不可以挑食,蔬菜也要吃的。”

原來這一桌早飯,靜楠特意挑的肉包和葷菜吃,對于蔬菜,半點不沾。

大概是在庵中吃多了素,如今小孩對肉食有種莫名的執念。

平時,文澤其實也是挑食的,被長輩叮囑後不情不願地改了。這會兒見到新的小夥伴如此,便模仿爹娘的模樣教導。

靜楠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和他對視,“沒有。”

“有。”文澤指着她面前的小盤清炒蓮藕,“看,一點兒都沒動。”

靜楠想了想,忽然伸手把蓮藕往他那邊一推,好似這樣,這盤菜就不屬于她了,“沒有了。”

Advertisement

文澤:……

許是沒想到還能這樣耍賴,又許是不知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一時間,他陷入了迷茫中。

溫氏撲哧一聲,忍俊不禁。小孩子辯論的模樣實在有趣,何況,她這兒子是個小正經,這模樣相當少見。

只吃肉确實不好,但靜楠初至荀家,她們不想管教太多,令她生了畏懼。

二人幹脆旁觀不語,讓孩子們交流。

片刻,文澤反應過來,漲紅了臉,“這樣不可以的。”

靜楠眨眨眼,看着他,仿佛不明白為什麽不可以。

她将藕又推了推,模仿大人喚他,“阿栾吃。”

“……”文澤一陣沉默,臉色更紅了些,好半晌才舉起筷子,一本正經道,“好吧,我這次幫你吃掉,下次不可以再這樣了。”

如此互動,看得鐘氏、溫氏二人連連搖頭。

荀家男兒都不善對付女子,看來在小小的阿栾身上,也是如此。

用罷早飯,府中兩位女主人便忙碌起來。

當前最緊要的,是着人給林琅和靜楠整理出住處。

府邸雖不大,多住兩人還是綽綽有餘,荀宴交待過不要讓他們離他太遠,鐘氏思忖一番,道:“阿宴住處附近不是還有兩間屋子麽,地段都不錯,幹脆将中間的花草移了,三間通在一處,也方便。”

溫氏補充,“圓圓好歹是個小姑娘,她屋子周圍的花草小門還是留着吧,反正,和我們那兒通着。”

鐘氏深以為然,事情便這麽定下。

靜楠從未擁有自己的小屋,對此也無概念,被告知此事後,只疑惑問了句,“哥哥?”

她還以為,這是要和荀宴、林琅分開的意思。

鐘氏溫柔解釋道:“哥哥也有自己的屋子呢,這不是和他分開,只是不睡在一塊兒,其他時候都可以在一起。”

靜楠點點腦袋,由她牽着去看內室。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杏色帳幔,随窗外清風微微飄動。榻右置了一座衣櫥,內分四層,分別用來放衣、襪、鞋。

正中擺放一座游魚戲水屏風,隔開的,是一方小桌和小小的妝臺。

但靜楠年紀尚幼,妝臺中擺放的都是些孩子玩具。

能有如此細致的布置,足以說明荀家的用心之處。

“圓圓喜歡嗎?”溫氏問。

“喜歡。”靜楠微頓,“謝謝姐姐。”

溫氏笑了笑,也沒在意這稱呼,“喜歡的話,抱一抱姐姐怎麽樣?”

她看出來,小孩乖巧,但不大會主動親近人。

便是對三弟,至多只是敢伸手牽一牽而已,若非不是怕惹人不喜,便是從未有人教過她。

既到了荀家,溫氏想,小孩兒麽,多撒撒嬌才是好的。

靜楠仰起腦袋,看了看她,在溫氏的鼓勵下投入了那微張的懷抱。

女子溫軟清香的懷抱,是小靜楠從未體會過的,與妙光師太、荀宴林琅,曾經的阿娘都截然不同。

像一團柔軟的棉絮,被包裹在其中,溫暖怡人。

大約是溫氏含笑的面容太柔和了,靜楠無師自通地、忍不住在她懷中蹭了蹭,軟軟喚了句,“姐姐。”

“哎。”

“姐姐。”靜楠看着她,眨眨眼。

“嗯?”

小孩從荷包中掏出最喜愛的雪花酥,遞去。

“給我吃的嗎?”

點點腦袋。

溫氏愈發開心,又抱了抱她,将雪花酥接過,“謝謝圓圓,姐姐很喜歡。”

聽了這話,小孩嘴角止不住地上揚,眸光明亮,顯然也是高興的。

恰時,微風和煦,夏陽正好。

溫氏哄孩子很有一手,短短一日的時間,就已讓靜楠十分信賴她。

跟在她身後轉,像個小尾巴。

荀宴歸府時,看見靜楠一刻不離地跟着大嫂,微微一怔。

“圓圓。”他喚道。

靜楠畢竟同他最熟,聞聲立刻小跑了過來,甜甜叫了聲,雙手奉上一捧楊梅,“姐姐給的。”

楊梅大而紅潤,看得出定是極甜。小孩初次嘗楊梅,沒有章法,腮畔染上點點紅色汁水,變成了小花貓。

荀宴未接,糾正她,“喚嫂嫂。”

“姐姐?”

林琅亦出聲,“是嫂嫂,不能叫錯了。”

嫂嫂這個稱呼,于靜楠而言陌生無比。她根本不清楚這詞意思,因此略歪着小腦袋,好奇望兩人。

林琅聲音一滞,因她這可愛的模樣,無論如何都再說不出話了。

萌混過關的方法,在荀宴這兒卻不适用,他伸手一彈小孩額頭,“叫嫂嫂。”

神色淡淡,倒是不見兇态。

溫氏見狀并不插手,立在一側含笑看着。

非她對自家夫君有意見,但嫁入荀家六年,從三弟阿宴被接回府中的那日起,她就感覺得出,這個弟弟,其形容氣勢與家中其他男子都不同。

清貴,夭矯不群。

女子微妙的直覺讓她隐隐意識到,三弟絕非池中之物。

身為長嫂,她同荀宴打交道的地方并不多,只是因此更加謹慎些。

靜楠是荀宴帶回的小姑娘,所以他教導孩子,溫氏便不會過多置喙。

教了半晌,重複十幾聲,被彈了幾次額頭,靜楠終于學會了“嫂嫂”這個稱呼。

只是這段時日小孩被寵慣了,乍然被這樣對待,不免抿着唇,有點委屈。

耷着小腦袋失落的模樣,任誰看了都要不忍。

但荀宴是何人,他調|教下屬都很有一套,何況是個孩子。

一只泥人做的小猴突然出現在靜楠面前,一擺,一弄,都能做出不同姿勢,極為生動。小孩的目光幾乎瞬間被吸引過去,目不轉睛,興趣滿滿。

荀宴也不逗她,直接把泥猴放到小孩掌心,“給圓圓的。”

“謝謝哥哥。”小孩認真感謝,轉瞬就把方才的小小委屈丢在了腦後。

微微颔首,荀宴對溫氏道:“辛苦大嫂了。”

“圓圓乖巧,我也喜愛,沒什麽辛苦之說。”溫氏道,“家中只有阿栾一個孩子,他常覺孤單,圓圓來了倒是正好呢。”

荀宴一笑,忽然感覺腿上一暖,低頭看去,原是被靜楠抱住了。

小孩抱住不止,還用臉蛋蹭了蹭,竟是一副撒嬌的模樣。

她仰起腦袋,雙眼亮晶晶,像是在讓人摸摸腦袋。

荀宴頓了頓,順從心意摸去,“明日帶你出門玩兒。”

作者有話要說: 日常和劇情交錯着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