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鲫魚七分一斤,鯉魚五分一斤,黑魚一文一斤,鲈魚八分一斤,餘下大小雜魚的價錢也都在五分到八分不等;而且鎮裏的市集收魚的要求是必須要活的魚,對于自己一叉子叉死的魚,通常都是要壓下價錢的。
想到這個,元疏憶就是一陣郁悶。她的耐性不太好,對于釣魚這樣老僧入定的一樣活計,她是怎麽也做不來的,于是她退而求其次的想到了用叉子叉,可是誰知道那收魚的人也是夠挑剔的,竟然說死了的魚的價錢要比活的魚少一半,因為不新鮮了。
哪裏不新鮮了啊,她可是特地早上天未亮就去捕,在開市之前趕着送過去的啊!
越想越生氣,元疏憶捏着手裏的牛皮軟鞭,她恨不得抽死那個人!
只是想想殺人犯法,即使她身份特殊也不能免責,到時候反而會連累拓拔谌,這樣的念頭也就斷了。
元疏憶躺在拓拔谌家唯一坐下去不會發出“咯吱咯吱”聲響的躺椅上,幽幽的嘆了口氣。
什麽叫“一文錢難倒一個好漢,”,什麽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麽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什麽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元疏憶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她真是不想說有關于這些的事了。
上好的白米要三貫錢一鬥,中等的青粳米也要二十文一鬥,就是陳年的米也要五文一鬥。元疏憶眯着眼回想自己在初五那日鎮裏開市的時候和拓拔谌一起将賣魚攢的一貫錢拿去買米糧,那天的天氣多好啊,她蹦蹦跳跳的在路上走着,仿佛看見白花花的米在那裏擺着供她享用,她滿心歡喜的以為她們可以擺脫每日野菜白水的日子了,誰知到最後她們手裏的錢只夠買兩鬥青粳米的。
這還不算,後來拓拔谌想想還要給她娘和她爹買祭品,不顧元疏憶幽怨的可以把她戳出個洞的眼神,愣是只買了一鬥青粳米,剩下的錢全給了棺材鋪子裏賣香燭紙錢的了。
元疏憶怨念了。
她知道對于祖宗先輩的祭祀絕不能怠慢,她也會在每年逢大日子的時候給祖宗送上太牢(注: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為“太牢”),但她那都是裝裝樣子,反正錢也不是她的。只是沒想到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竟然看見拓拔谌這樣如此遵守禮法的傻姑娘,自己都快餓死了還管這些。
元疏憶嘆氣,她覺得這拓拔谌比自己族裏的那群人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天色将晚,元疏憶将拓拔谌家唯一一把還能坐人的躺椅搬到庭院裏,看夕陽西下,霞染天光無限色,享涼風習習,夜靜輕梳人柔細。
當然,這得忽略滿院嗡嗡吵人時不時在你平滑的皮膚上咬個紅斑的蚊子和燥熱難耐的天氣。
躺椅搖啊搖啊,晃晃悠悠,晃晃悠悠,不經意間,一天的勞累就得到了釋放,元疏憶舒服的伸個懶腰,她覺得拓拔谌家最讓她滿意的就是這躺椅了。
“吃飯了。”拓拔谌走到元疏憶跟前,看她出衆的容貌在霞光下更是奪目,輕輕喚道。
Advertisement
“哼……”元疏憶在那躺椅上自在的翻了個身,将自己埋進鋪了墊子的躺椅裏,聲音甕聲甕氣的“我不餓,你吃吧。”
她哪裏是不餓,她是不想吃那連鹽都沒有的水煮野菜吧。拓拔谌看她這別扭的樣就想笑,她記得這位姐姐第一次吃的時候臉上那不斷變換的表情,雖然最後她咽下去了,可她的臉色,實在是不怎麽好。
“不吃會餓的。”拓拔谌好心好意勸她。
“我嘴裏臭,不想吃。”元疏憶将頭從躺椅裏擡起來,張開嘴巴,對着拓拔谌哈了口氣,不依不饒“我好久沒漱口了,察覺不到那飯菜有什麽味兒了,吃了也是白搭,我不吃。”
水煮野菜能有什麽味兒?這個人,想逃避也不帶這樣兒的。只是洗漱……拓拔谌無奈了,她也好久沒用青鹽漱口了。每日将就着多用水漱漱口也就罷了,畢竟她們現在連吃米都要節省點的。
“這幾日挑擔子的貨郎都沒過來,等過來了我再用米跟他換鹽可好?”拓拔谌繼續哄孩子一樣繼續哄着在躺椅上耍賴不起來的人。
聽聞有鹽可以吃,元疏憶的眼一瞬間就被點亮了,只是又聽說要等幾天她又不高興了“我們為什麽不在官府那裏買啊。”她哀怨的戳戳躺椅上一個被蟲蛀出的洞,“販賣私鹽犯法啊。”話是這樣說,只是她心裏也明白越是在這樣的窮鄉僻壤,私鹽越是走俏,官府屢禁不止,而相對于官府惡意的擡價,那些挑着鹽走村串巷的鹽販子賣的鹽,可就便宜多了。
“天高皇帝遠。”拓拔谌沒說別的,她自小就知道在這個村裏的生存之道,她只想好好的活下去。
“天高皇帝遠,天高皇帝遠……”元疏憶喃喃着重複拓拔谌的話,忽的她眼睛一亮,提議道“我們也販賣私鹽吧!”她審過一個賣私鹽的商人,兩年時間不到就家財萬貫了,按照這樣算的話,她們也能馬上就家財萬貫,而且這村子離京都那麽遠,繼伯父是不會找她的麻煩的。
拓拔谌沒理她的話,只是催她,“快吃飯吧,今天我熬了點粥。”
那有什麽用,說是粥,其實只有一丁點米好不?想要飽腹,不還是要吃水煮野菜?!元疏憶不情不願的從躺椅上下來,跟着拓拔谌走到正堂,看着她像往常一樣跑到東屋拜了娘親的牌位以後,兩人才坐在有些不穩的竹凳子上相對着一張損了桌角的木桌子吃着飯。
劃拉着陶瓷碗裏的幾粒米,元疏憶一手撐着臉,躍躍欲試的對着拓拔谌說道“明天我們就去找找制鹽的材料,然後就開始販鹽,好不好?你的腿腳不好,咱們也不走太遠,在這個村子裏賣就夠了,然後用賣鹽得來的錢給你雙親買祭品,再買買一些雨季要用到的東西。對了,現在是初八了,你不是說再過一個月就要下雨了,在那之前咱們把鹽制好,然後再去賣,明天你也不要去釣魚了,陪我一起找堿土,好不好?”
“嗯。”拓拔谌也沒留心她到底說了什麽,也許是因為多年缺衣少食的緣故她對于食物有着無與倫比的虔誠,在吃飯的時候一直奉承着“食不言寝不語”的原則,說起來,拓拔谌的教養真是不錯,比自幼受過專門訓練的元疏憶的教養還要好。此時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碗裏的食物上,沒留神元疏憶到底說了什麽,只是依稀聽她說了“明日不要去釣魚”的話,以為她是倦了,想起她這幾日的辛苦,心裏又暖又軟,于是毫不猶豫的應了她“好。”
得到滿意的答複,元疏憶這才眉開眼笑的開始吃碗裏的東西,就算是沒有味道的水煮野菜她也不嫌棄了,光是想着明天她心裏就高興起來,心想她娘逼她學了那麽多雜亂的東西,還不如她自己因為興趣學的有用呢。
吃完了飯,拓拔谌把兩個陶瓷碗和一個缺了角的陶碟子都收了,拿進竈房裏去洗,元疏憶拿着絲瓜瓢沾了水将桌子抹了抹,再把桌子凳子都收拾齊整,又拿着竹掃帚将地掃的幹幹淨淨的。
等她忙活完,拓拔谌也洗好了東西,她端出早就燒好了的水,兩個人輪換着洗了澡,拓拔谌從櫃子裏拿出蒲扇,各自就躺在了鋪着草席的木板床上。蒲扇扇出來的風一絲一絲的刮在人身上,清涼清涼的,元疏憶也不覺得熱了,拉着拓拔谌的胳膊就睡了過去,不久拓拔谌因為襲來的困意也進入了夢鄉。只是拓拔谌怕元疏憶再次半夜醒來喊熱,她不敢睡得太死,睡着時依然留了一分警醒,扇着蒲扇的手一刻不停的在繼續着。
平常的一夜又這樣過去了。
拓拔谌所在的小村莊名叫石頭村,村裏四周八方圍繞的都是崖壁和陡峭的山,這村子的來歷嘛,說也玄乎。說是不知道哪一天從天上忽然之間掉下來塊大石頭将原本是平地的土地給砸了個大窟窿,後來那大石頭漸漸的沒了,被砸出來的窟窿也漸漸化成了谷地一樣的地勢,村裏人的祖先,也不知是那一輩,看見了适合居住的這地方,就拖家帶口的将族人遷徙到了此處,子孫後代在這裏生活繁衍,漸漸的村裏也就有了現在的一百多戶人家。
因為被山擋住了,村裏與外界的聯系全靠一條不知何時修的棧道,通過這棧道去往外界。這道元疏憶與拓拔谌趕集時也走過,雖然不長,可是卻陡峭的很,走在上面跟踩在雲上似的,特別是從上面往底下望還能看見深不見底的深淵。即使她不怕死,走在上面也是戰戰兢兢的,再反觀瘸了腿的拓拔谌和每日往返于鎮子上做苦力的那什麽“大牛哥”,元疏憶承認自己實在是弱的很。
就算村裏人早就練就了在棧道上行走的本事,可到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村裏人還是不願意去市集的,況且集市上賣的東西又貴。
于是相互交換成了解決大家必要生活需求的一個好方法。
“張嬸子,聽說你男人想要吃雞了啊。剛巧,我家孫子也想吃鴨了呢,這樣,咱們換好不好?”
“哎,劉大娘你等等啊,我去給你抓去。”
這樣的對話每日裏在石頭村是層出不窮,就連拓拔谌也是曾經用魚跟人家換過稻谷的,只是相比較在村裏換,她更喜歡在鎮上買就是了。
日常的吃食可以互換,那油鹽醬醋這樣的東西又怎麽辦呢?
所以說,貨郎的重要性就體現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