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置地
這幾日,明珠閑來無事,最愛和銀姑閑聊,聽一些風土人情。
銀姑從小就跑江湖,對這些自然十分熟悉。從常州府開始講起,一直往北,挨個大城郭都說了一遍。尤其是講起奇人異事,聽得人匪夷所思,不敢相信。
小秋和小冬還好,不是愛熱鬧之人,小春和小夏簡直崇拜死銀姑。
明珠暗笑,這個小夏,前兩天還那樣防着銀姑,不過幾日就好成一個頭,真是好笑。不過,這個銀姑也是好本事,梧桐苑上上下下,就沒有不喜歡她的人。
“常州地界田地還十五兩一畝,為何到了山東就十兩一畝?可是土質不好?”明珠很是敢興趣。
銀姑便道:“常州一個是水多地少,再一個天氣炎熱,一年兩季很是穩妥,中間還能夾雜着種些蔬菜之類。十五兩還是普通地,那水田都到了二十兩一畝。山東就不同,到處是地不說,有時候老天爺不賞臉,便只能保一季收成。還有些不太好的地,不過七八兩銀子一畝。”
明珠點頭,“還只當地價都差不多。京城這裏也是,好地想買都買不到,一般的也要十幾兩銀子一畝。聽說南邊還有三季水稻?”
銀珠笑,“姑娘懂得可真是多,不過也只是聽說在南海那一小片地方,奴婢倒沒親見過。不過聽說三季那種,口味并不好吃。當地富人多是從北邊買米。”
明珠又問各地人口建築,尤其是流民多少。
銀姑将知道的情況一一道來。心想姑娘真是與衆不同,不問吃什麽穿什麽,倒是問這些奇奇怪怪的。
不過主子也是奇怪之人,倒也正好配對。可惜姑娘太小,不然直接綁回去當個壓寨夫人多好。她最瞧不上磨磨唧唧談戀愛,直接滅燭滾被窩多實在。
明珠聊熟了,便想讓銀姑教導一二拳腳功夫。
唬得銀姑不行,連連擺手,“使不得啊姑娘,這拳腳功夫需得吃苦,姑娘嬌貴身子,怎受得住。”姑娘這愛好也忒不一般。
明珠便笑,“是不是你們師門有規矩,不得随意外傳功夫?也罷,不逼你就是。”
銀姑搖頭,“那倒不是,我們就是镖局,又不是門派,學的功夫十分雜亂,哪裏有什麽規矩。何況如今奴婢已經賣身為奴,自然是姑娘的人。當真是怕您吃苦受累,哪個大家閨秀能做來這個呢。”
“我們家也是沒有兒子,父親才不得不讓奴婢習武,好繼承衣缽。再說父親也沒想奴婢能真練成,想的是學點皮毛,再找個徒弟倒插門,讓他訂立門戶就是。”銀姑從小就不服,憑什麽女孩子不如男人,倒是功夫比那些男人都強一點。
Advertisement
明珠挺喜歡銀姑這點,很不服輸。不過,這種人能賣身為奴,很是不合理。
但她想着,如今看她不順眼的,不過是蕭家這幾口子。可蕭家這些人,明顯不能打動銀姑這樣的人。
即使銀姑賣身有緣故,但暫時應該不是沖着殺她之類來的。明珠覺得,與其收買銀姑這樣有能力有個性的人殺她,還不如直接給她下點耗子藥之類的省事。
為此,明珠很想得開,好好待銀姑,等她想離開,給足銀子就是。
她覺得,銀姑估計是得罪了大仇家,來她這裏避一時之難的。
“要不你閑着無聊的時候,拿我當練手的,順便教一教?”明珠堅持道。
祖宗哎,您可饒了我吧,誰敢拿您當練手啊,主子還不直接廢了我。“不敢不敢,奴婢好好教導就是。只是姑娘若是累了,可別硬撐着。”
銀姑怕把姑娘練得皮糙肉厚,将來主子一把火将她燒上天。
幾個丫頭勸說無果,還被明珠拉着一起鍛煉,從此開始走上不歸路。還好,因着正在長個子,且愛美,明珠才只在早晨、傍晚稍加練習。
她練武只是為了強身健體、逃命利索,可沒想真跟人硬幹架。
平嬷嬷是個想得開的,也不多加勸阻,由着姑娘性子來。她覺得,姑娘自從開始習武,能吃能睡身體棒,比什麽都強。
等過了伏天,天氣稍微涼快,明珠便和平嬷嬷商量買地之事。
“嬷嬷,讓平叔走一趟南邊,一路買些田地如何。銀子放着也是白放着,不如吃些租子。”明珠道。
平嬷嬷有些吃驚,“姑娘缺銀子了?不能吧,大小姐可是留下不少,幾輩子都用不完。咱們京郊有莊子,吃用不缺,姑娘何苦操心這些。”
她心道,姑娘才多大年紀,便天天想這些,當真可憐。大小姐若是還在,肯定心疼死。
明珠笑,“就因為不缺銀子,才想買地。如今四處不太平,多買幾個莊子,總比窩在一處強。”
平嬷嬷勸道,“別處哪裏有京城保險?天子腳下,最是放心不過。就因為到處作亂,我們才不能到外面去啊。”
明珠心道:當年四處雖亂,好歹是小亂,唯獨北京和京城最可怕,血流成河不為過。也不知,新皇之後将各處收拾過沒有,不會是成為割據王侯之類的吧。
她意識到自己純粹是瞎操心,趕緊回歸正題。将歷史上各類造反解說一通,說得平嬷嬷都下了買地決心。
“派阿福去倒也放心,只不過兒大不由娘,如今他有孩子有婆娘,心也比原來大了。你這裏還是多派幾個人去才好。”平嬷嬷嘆氣道。
兒子大事上倒是不容懷疑,但自從有家有口,也學會藏點小錢了。兒子自以為是做的幹淨,哪裏瞞得過定國公府的人,簡直丢她這當娘的臉。
兒子是親生的,但姑娘也是她一手帶大的,兩邊都不舍得,平嬷嬷也是無奈。
明珠拍拍平嬷嬷的手,“人之常情,平叔從來不做過分的事,這點還是放心。”
京郊莊子是平阿福管着,若真是貪心不足的,可不會只弄那點好處。總體來說,已經很是不錯。水至清則無魚,這點道理明珠還是懂的。
平阿福這裏帶着一人,明珠三舅那裏又找了兩個可靠之人,帶着萬兩銀子便去了南邊。
這次所帶銀兩并不多,主要是探探路子。明珠再不敢托大,将身家性命全寄托在一件事情上。
等到了休沐之日,明珠帶着明安又去了定國公府。
老太太吳氏很是不滿,對着蕭相說起不是,“明明是咱老蕭家的種,天天往明家跑,真是丢臉。你也該說說他們,給立一立規矩。”
蕭相聽自家老娘這樣說,也很是心累。他雖貴為丞相,位極人臣,但權勢并沒多大。世家勢力擺在那裏,他這種寒門出身的又算什麽。
且人人都知道,他是靠着定國公府起步,若沒有他們幫扶,探花郎多了去了,有幾個笑到最後。尤其沒有靠山的,最後還不都是要麽在翰林院苦熬,要麽到六部、地方混個小官當當。
他是村裏第一個探花郎,在縣裏也有些名氣,她老娘就被別人捧上天,以為自己兒子無所不能,娶公主都綽綽有餘。
實際上,他不過是個窮小子而已。可惜,他娘老子始終看不清,還處處為難寶兒和明珠姐弟。
當初老娘做得那些事,若是沒有他給擦屁股,如今早叫定國公府給滅了。
“娘,孩子大了,由着他們去吧,難不成還不讓他們去外祖家了。”蕭相好好勸說。
吳氏想想算了,終究明家勢力大,她這點還是能看清。“那也行,下次多帶着琳琅和琉璃去多好,都是姐妹,也出去見見世面。”
琉璃和平日一樣,木頭人一個。琳琅卻很是欣喜,眼角都帶了笑。
琳琅平日裏百般讨好明珠,可不是為了那點子東西,就是想讓她帶着多出去而已。
祖母村因怕被人嘲弄村裏人,從不出去交際。焦氏倒是有些,卻都上不得臺面。她明明丞相之女,卻還不如普通小京官之女交際多。
若是明珠肯帶她到定國公府,再拓寬一下交友圈子,定能讓人看到她的好。
琳琅苦讀詩書,苦練女紅,為的就是終有一日能有展示機會。
蕭相看了看兩個女兒,心中嘆氣。若是妻子在世,定能教導得更好,不會是如今這個模樣。一個想法太多,一個唯唯諾諾,一點不像他的女兒。
“好,娘,我和明珠說說。”蕭相算是答應下來。明珠雖和他不太親,但他說話還是管用。
明珠剛出了正門,便聽馬車外一聲,“表妹,這是往哪裏去,可用我護着些?”
明珠心裏嘆氣,撩開車簾子笑道:“姜表哥,你趕緊讀書去吧,秋上還要考舉人。我就是去外祖家,安全得很。”
姜松然是她姑母家獨子,從小長在蕭府,跟着府裏先生讀書。
表哥為人溫文爾雅很是不錯,只可惜,姑母性子比祖母還難對付,時不時就成為潑婦,還不像祖母好臉面,簡直難纏。
在姑母眼裏,表哥簡直是神仙一般,尋常姑娘可不看在眼裏。
“先生說我今年未必能中舉,倒不必着急。要不我跟車送到定國公府再回來?”姜松然覺得表妹好似待他不太親近,他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明珠揮揮手,“不必了,姜表哥,趕緊讀書去吧。”說完就吩咐走人。
她可不想招惹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