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軍訓轟動
接下來的兩天,大家也都是中規中矩地每天上午下午兩次訓練,其中一個晚上被突擊檢查內務。大家也早有準備,軍訓期間用品都是學校統一發的,自己帶的可愛的水杯之類都藏在櫃子裏。因此一眼望去,各人床鋪都是統一的綠色格子花紋,衛生間裏是手柄方向都統一的搪瓷大牙刷杯和紅色大腳盆。
連續兩日,一班的幾個女生,尤其是楊洋,秦愛倫,沈怡文等幾人的主旋律文章都寫得很好,寧宇,全烨幾人也抓拍了一些或搞笑或激動人心的軍訓鏡頭,由姬洛淩交給自家每日來送粥湯的阿姨帶出去洗印好。
周三晚上,姬洛淩,楊陽,寧宇,全烨他們寝室四人連同若錦寝室四人,加上封曉航,趕了幾個小時,終于把黑板報搞定了。正中央是陳俊彥的手筆,黃綠漸變色的四個花體隸書大字“迷彩日志”,四角是她親自畫上的歐式建築花紋,而整個版面則大致分為五塊,錯落有致地寫着幾篇短文,間隔處貼着幾張熱情洋溢的照片。軍訓的板報再有創意也不能太出格,做成這樣他們也算是盡力了,設計倒是其次,但整體幹淨整潔,字體漂亮,一眼望去倒是賞心悅目。
寫字的三人中,封曉航的字是那種最常見的硬筆書法,氣勢果決淩厲,筆畫老練。楊陽的字看着卻頗為秀氣,一看就是練過毛筆字的寫法,有些是繁體。但這兩人的字其實結構形狀筆畫等都頗為相似,只是封曉航顯然性格更為強勢,字也更大,因而看上去很不一樣。
但若錦的字體卻明顯與兩人都不同,整體看上去溫和寫意,細節處比如有彎折的地方很是婉轉随性,且豎排的兩字之間更多連筆,氣質更為惬意自然。要練成沈尹默這樣的字體,與個人的性格很有關系,若是為人倔強,個性強的人,是練不好的。而小孩子很少有能寫得好的。楊陽一眼就看出這是沈體,當即贊嘆:“蘇若錦,你居然能把沈老的字寫得這麽得其真意!小小年紀不得了哇!我甘拜下風,甘拜下風!”
姬洛淩在旁靠着課桌,兩手撐開抵着桌面,雙腳交疊,人微微前傾,姿态悠閑。看着若錦微微揚起的笑臉,他眼中熠熠生輝,唇角翹起。
若錦正在寫最後一篇文章的标題。其實粉筆并不好用,能寫好字的人不一定寫得好粉筆字,必須要對其質感熟悉才行。因此這幾人都是有過出版報經驗的。若錦因媽媽是老師,自小就能得到彩色粉筆,在老家的小洋樓側面玩“老師與學生”的游戲。而她內向安靜的童年玩的最多的就是自編自演地當老師了。一邊在牆上寫寫畫畫,一邊對着空無一人的地方“講課”。因而,粉筆是她最喜歡的玩具之一。
姬洛淩卻忽然興起,走到若錦後面,拿過了她手上的粉筆,不理會驚訝回頭的若錦,刷刷刷寫完了标題“青春本色”,然後拉着若錦就要去洗手。若錦邊走邊回頭,一看之下更是吃驚——這位要不要這麽全才?!他的字體乍一看下竟是有些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風采。粉筆字顯然看不出更多,但這幾個字由于筆畫少,反而是比較難寫的,尤其是“色”字,如何寫得漂亮而不僵硬,對于結構與筆畫的要求更高。總之,若錦只覺得對姬洛淩更為敬佩了。
“你練的王羲之的字?”若錦好奇道。
姬洛淩側頭看她,微微翹起嘴角:“被你看出來了。小時候什麽都學,鋼琴,書法,外語,甚至武術。直到初中才丢開了一些。”
若錦咂舌:“這麽厲害!——你父母還真是嚴格。不過那樣真的學到好多啊。——啊!你會彈鋼琴?!”小姑娘又開始後知後覺了。只有面對他和艾迪,她才不是那個理智的旁觀者。她會緊張激動,會語無倫次。
姬洛淩笑:“嗯。你不是想學?拜我為師啊。”
若錦瞪眼,怎麽,還會占便宜了?但她卻打從心底裏高興。這個少年,将會成長為怎樣的驚才絕豔?此時陽光熱烈,知了聲聲,他們所在的一樓走廊外花壇樹木郁郁蔥蔥。少年眉目清晰,笑容清俊。這場景,讓她産生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仿佛這一切曾在許久以前發生過。就如同一個美好的,光線都成牛奶色的美好夢境。恍惚中,她甚至産生了山中無歲月的感覺。
姬洛淩沒等到若錦回答,卻見她神情恍惚。他停下腳步,略帶疑惑地握住她的手肘:“小錦?”
若錦還沒回過神,只輕輕地說:“i-just-got-a-déjà-vu.”
姬洛淩一愣,随即了然一笑。他雖然沒有她那麽敏感,但卻知道她所說的是什麽感覺。兩年前那個異國的午後,年少的他就産生過如出一轍的感覺。于是他也輕悄地回答:“moi-aussi.”
Advertisement
“你們回來了,來看看最終成果吧!”楊洋熱情的聲音傳來,兩人終于回神。
班級門口的宣傳欄則是每個班級的獨特口號,或者說slogan,幾人商量後決定用-has-no-bounds,即智慧無疆界。口號嘛,一定要夠響亮大氣,他們作為理科尖子班,自然更是不怕用“智慧”這個大詞,而整句話更是顯示了一種博大的胸懷——歡迎各班來學習切磋啊!
至于标題之下的介紹內容,陳俊彥無厘頭地主張就放他們的“班花”,姬洛淩同學的一些事跡介紹。沒想到全票通過了!姬洛淩無奈,不過他也習慣了!于是他的學生照也被搜刮來貼上去。反正這種評比,本來也是娛樂性質的。
周五下午,若錦正在寝室最後一次撥弄着吉他準備,忽然有人敲門,而後被輕輕推開。是二班的一個女生葉妮,與若錦她們隔了一個寝室。她手上托着兩個紙碟,上面盛着兩塊鮮奶蛋糕,嬌聲道:“你們好呀!今天我生日,請你們吃蛋糕哦!”
臨近門口的楊洋趕忙接過來,而若錦幾人則異口同聲地說着生日快樂。葉妮眨眨眼,看了看抱着吉他的若錦,笑道:“我聽說了,你今晚要表演的,加油啊!”
若錦笑着道謝。葉妮又驚道:“咦,你怎麽還沒化妝啊!哎呀不行不行,你跟我來我們寝室!我來給你化!”說完她過來拉着若錦就走。
來到她們寝室,若錦一進門就被震懾了,衣櫃,牆面,貼滿了日韓的不知名的明星,這是個“哈日韓”寝室啊!葉妮已經按着她坐在自己座位上,翻出了自己的彩妝包。
若錦一看,樂了,這小姑娘裝備齊全啊!居然大部分都是nars的。nars是英國名牌,國內還不曾有專櫃,若錦前世留學期間收了不少眼妝産品,因為非常喜歡它的色彩搭配。仔細一看,葉妮居然有收它的duo-eyeshadow-rated-r(雙色眼影,色號rated-r)。實際上這款本是幾年後才有的,若錦很高興,她最愛這個顏色搭配,是鮮豔的chartreuse(淡黃綠色)和cobalt-blue(钴藍色,接近寶藍色),在白皙的膚色上巧妙搭配的話會非常出彩。
前世若錦經常看一個彩妝達人arora的博客,裏面這款的應用非常成功,是用黃綠色塗滿眼窩與眼褶的前半段以及下眼線的前半段,藍色則只塗眼褶後半段和下眼線後半段,這樣的搭配不會太豔,藍色壓住了跳躍的黃綠色,非常驚豔。
若錦已不自覺地拿起了這盒眼影。葉妮看到,叫道:“哎呀,若錦你太會挑了!我也是最愛這款了,可惜我膚色黑,塗了不出彩呀!你正好可以用,要是喜歡就送你了!”葉妮是個非常外向熱情的女孩子,長得高高瘦瘦,眉毛和頭發濃黑,膚色略暗,總體來說可以說是“黑裏俏”。
若錦吓一跳,這女孩子還真是大方!要知道這個牌子的彩妝可不便宜,這一盒兩百塊還是要的。雖說對若錦而言不算什麽,但作為高中生,已經算是大手筆了。因此她本想拒絕,但葉妮很是真誠,個顏色她又實在喜歡,現在要去英國買也不現實。于是她說:“那我可真的收下咯?我下周給你帶一個生日禮物!”
若錦沒想到葉妮的裝備這麽齊全,連刷子都是品牌的,有m.a.c,也有bobbi-brown的。于是她也有了化妝的興致。前世她不怎麽化妝,只有有活動時才會意思意思化一下。但是她卻喜歡收集色彩美麗的東西,于是彩妝品她着實屯了不少。因此雖說手法不怎麽熟練,但由于博文看得不少,倒也沒出錯,眼線也小心翼翼地畫得滑順。最終成果與arora的相差無幾,只除了沒有戴假睫毛和美瞳。
當她出現在班級整隊處時,所有人都呆滞了。這是哪裏來的豔麗美人?上身是寶藍色麻質修身襯衫,下搭米白色棉質長裙和淺金色涼拖,手腕上綁着以嫩綠色水彩花紋的絲巾巧妙紮成的花朵,頭發還是随意披下來。走近細看,原來還畫了眼妝,整體就是寶藍與嫩綠巧妙搭配的感覺,用色大膽跳躍,讓人眼前一亮。
姬洛淩只覺得呼吸都凝滞住了。他穿着白色襯衫,深藍色牛仔褲,白色運動鞋,是一副清爽簡潔的打扮。但白襯衫穿在他身上偏偏與衆不同起來,大概還是身材與形體的關系,潇灑得不得了。若錦反正只要看到他都會發會兒呆。
負責主持軍訓期間學校各項活動的是教務主任兼一班班主任陳數,以及校長辦公室主任兼一班語文老師傅敏。若錦直到周四全校參與演出的同學在音樂廳排練時才驚訝地得知,傅敏居然也是教一班。前世若錦在七班,他也是她的語文老師。而這一次,他居然還成了校長辦公室主任。
最終,若錦班級入選三個節目,即若錦與姬洛淩的彈唱,楊洋與封曉航的拉丁舞,以及沈怡文的小提琴。不得不說,封曉航在這方面還是頗有天賦的,才兩個晚上,就已把一支拉丁舞學得差不多。
在後臺等待時,楊洋與封曉航很是激動地說說笑笑,沈怡文則安靜地坐着。若錦與姬洛淩一個坐着平複心情,一個則靠坐在一旁的桌子上,安靜等待。
由于準備時間有限,教官們也不講究,因此只由陳數簡單開場白後晚會就開始了。
最多的就是獨唱,也有幾重唱的,其次是樂器類,也有幾個小品相聲和舞蹈類的。其中十班和八班合作的一個相聲很不錯,兩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倒真有些相聲演員的架勢。五班一個芭蕾舞不錯,女生很有白天鵝的風範。九班一個女生鋼琴彈得不錯,只是唱歌的女生沒有那麽出彩,兩人合作可惜了。楊洋與封曉航的拉丁舞則由于熱情奔放,盡顯少女美好曲線而得到了很高的呼聲。
若錦和姬洛淩的演出則由于陳數對姬洛淩和英文歌曲的偏愛,是作為壓軸。當他們登臺,底下一片呼聲,仿佛對這兩人早已熟悉。
若錦與姬洛淩對視一眼,姬洛淩做一個手勢,兩人同時開始彈奏。臺下氣氛由于姬洛淩精彩的電音而陡然更熱。直到一段前奏完成,才漸漸靜下來聽。若錦開唱:“she‘s-got-a-smile-that-it-seems-tome/reminds-me-of-d-memories/where-everything/was-as-fresh-as-the-bright-blue-sky——”
她沒有改唱女聲版的“he”,而是沿用了原版。當她唱起這首歌時,心裏想的其實是艾迪。是她們共甘苦過的青春。雖然這首歌唱的其實是愛情。
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當她唱完,發現臺下一片寂靜。10秒後,爆發出全場最熱烈的掌聲。等到掌聲終于漸歇,忽然不知哪個男生大喊一句:“再來一首!”于是底下有人大聲附和起來。
若錦與姬洛淩對視。臺下還在大聲高呼着“再來一首”。若錦欣喜于大家的反應,與姬洛淩商量後,決定再來一首。
此時興奮到極點的她,搖滾的一面也真正出來了,很是有範兒地抓起豎着的話筒,對臺下大聲道:“這個時候大家應該喊——encore!(法語<再來一次>,即<安可>)那麽,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我們就再獻上一曲!”
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只能挑兩人都熟悉的。因此也只有之前若錦準備過的avril的i’m-with-you最适合了,雖然姬洛淩不怎麽聽流行,但好歹這張專輯如今正紅呢。
“i‘m-standing-on-a-bridge/i‘m-waiting-in-the-dark/i-thought-that-you‘d-be-here-by-now——”
若錦的清甜嗓音剛出來第一句,臺下就轟動了!這首歌正是近來最受青少年追捧的啊!“艾薇兒”三個字已經成為了“酷”與“個性”的代名詞!
由于情緒亢奮,後面的高音爆發區倒是有了出乎意料的效果,雖不如外國人中氣足,但也別有風味。“isn’t--trying-to-find-me/won’t-somebodye-take-me-home”一句仿佛忍着哭意,至後面爆發的“it’s-a-damn-cold-night”一氣呵成。而後的“won‘t-you-take-me-by-the-hand/take-me-somewhere-new”則仿佛帶着隐隐的希望,而若錦唱的同時看着姬洛淩,姬洛淩同樣看着若錦,仿佛在鼓勵與保證。兩人的配合自然流暢,仿佛本該如此。
其實搖滾是一定要看現場才會更享受的,而樂隊的現場表演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臨場發揮有時比枯坐寫歌更能激發靈感,很多優秀的吉他手的絕世solo都是臨場發揮,比如槍花的slash等等。喜歡看現場的搖滾迷等待的就是那不同的瞬間。
若錦與姬洛淩的首次合作顯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夜之間,已經成了所有新生心中的黃金拍檔,甚至衆人已自發開始将他們看作一體,昵稱“蘇姬”,仿佛一個古典美人的名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