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見縣令

第二天一大早,蘇南珍和林文和趕早市。昨兒只有三十二個西紅柿醬,兩人不急着賣,所以早市都沒開封。

今天不一樣,五百多斤西紅柿醬,壓力太大。車子裝得滿滿當當,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一車貨拉進城,進城速度都比平時晚了一會兒。也因此沒能找到好攤位。

林文和趁着早市人多的時候扯着嗓子吆喝,“免費品嘗喽,不好吃不要錢。一斤只要兩文錢!”

大家聽到免費,便一個個好奇往這邊瞧,有那貪便宜的更是湊過來品嘗。

“這西紅柿醬酸中帶甜,甜中帶了點鹽,跟雞蛋一炒,不用放任何調料,絕對好吃!大姐,我不騙你,你可以嘗嘗。”

顧客:“你這只能存五天,也太短了!”

“大姐,放太多鹽那就成鹹菜了。你這擺上桌,紅紅的,顏色喜慶,不比那黑不溜秋的鹹菜疙瘩強啊。請客上桌,也是盤菜呀。”

……

一上午,他們的攤位前擠滿了人,有人嘗了一口,覺得滋味不好,扭身就走,但大多數都覺得這玩意又便宜又好吃,買一罐嘗鮮也不錯。

早市過後,兩人數了下,開了四罐子嘗鮮,總共賣出三百一十二罐,不得不說還是早市人1流量大。剩下的一百來罐,兩人便開始沿街售賣。

兩人經過上回那個酒樓,掌櫃看到林文和,立刻叫住他,“對了,你們現在還賣野菜嗎?”

林文和搖頭,“沒有,今天沒帶。”

平時家裏孩子會趁割豬草的時候挖些野菜,他順手帶進城賣。雖然現在野菜很便宜,但它無本,去地裏就能挖到。孩子們還是很樂意幹的。

可昨天為了弄西紅柿醬,孩子們都被抓了壯丁,估計沒人去割豬草,所以還真沒有野菜。

掌櫃有些失望,剛準備離開,掃眼看到那罐子裏放着一些紅紅的東西,好奇問一句,“這什麽東西?”

林文和随口解釋一句,掌櫃聽到獨一份,嘗了一下,頓時眼前一亮,“你還有多少?我都要了。”

Advertisement

說實話林文和其實并不想賣給酒樓。能進這酒樓吃飯的都是有錢人,這些人知道了,他擔心他的西紅柿還沒成功,就被人截胡。

不過人家都主動買了,他也不能拒絕,便将剩下的全賣了。

結完賬,蘇南珍和林文和一商量,兩人決定現在就去找縣令。

縣令是一縣之主,自然不是他們想見就能見的。

林文和從袖子掏了一串錢,将自己的來意與對方說了,那衙役臉色一變,“你說的是真的?”

林文和将剩下的一罐西紅柿醬拿出來,“東西在此,草民不敢撒謊!”

那衙役嘗了一口醬,确實沒吃過,便拿着罐子進去禀告。

蘇南珍和林文和在門口等了半個時辰,那衙役才招他進去。

原身對縣令沒有半點印象,林文和之前跟人打聽過,大多數也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五六年前來他們縣的。至今也沒有挪窩。

他的官聲不好不壞。沒有百姓罵他是貪官,也沒有百姓稱贊他是清官,總之是個沒什麽存在感的人。

而他到了屏山縣也沒做過任何一項利民或是剝削百姓的政策,百姓的日子還跟以前一樣。

林文和猜測此人一沒背影,二不是貪官或清官,三不是趨炎附勢之輩,是官員中最多的那種人。

衙役領林文和進了後院涼亭,便看到一個穿着廣袖長袍的中年男人站在庭中吟詩。

林文和跪下行禮,那縣令好似沒聽到,繼續在那邊吟誦,而後凝眉沉思,又拿筆記錄。

林文和見縣令不理會,便自己站起來,他身邊的衙役頓時瞪大眼睛,都不可置信了,這啥人,縣令還沒叫起呢,他自己倒是站起來了。

雖然他心裏不滿意,但他更不敢打擾縣令雅興,只能裝作不知。

兩人又等了半個時辰,那縣令終于将一首詩寫完,末了撫掌大笑,“我看你這回怎麽說。”

他招來随從讓對方将他的詩作拿回房,然後這才轉過身打量林文和,“你說你種出了新鮮果子?”

林文和點頭,“是。”

那衙役小聲提醒,“你應該加一句,回大人。”

他這邊剛說完,縣令就嫌他膩歪,揮了揮手,“行了,你們這些人就是麻煩,你先下去,我單獨跟這位小哥說話。”

衙役恭恭敬敬退到亭外十來步的距離。

縣令招了招手,林文和上前,“我問你,那種子哪來的?”

林文和也沒瞞着縣令,便将自己媳婦救人,神仙賜種的事說了。

哪知縣令一聽,立刻臉色大變,“奸佞小人,竟敢糊弄到本官頭上了。來人!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屏山縣的百姓也許不知道他們的縣令是何人。但衙役們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早年他父母被道士騙光家裏所有錢財,差點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要不是他那年僥幸中了秀才,得了岳父資助,說不定他家就悔了。

是以他對道士最是深惡痛絕,更恨他們借着鬼神之說四處騙人。

立刻有幾個衙役過來,說着就要拖林文和下去打板子。

林文和何時見過這種陣仗,忙跪下救饒,“大人,草民說的全是實情。當初我和我媳婦在打谷場救了天火,神仙還替我家磨面呢。這可是千真萬确的事。”

縣令一聽,擡了擡手,“那面是你家磨的?”

林文和沒想到縣令還知道面的事情,忙不疊點頭,将賣面給陳掌櫃的事說了。

原來陳掌櫃買完面,沒有直接放店裏兜售,而是直接拿這些面送人情,給縣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送了一份。這裏面自然也包括縣令。

當初縣令聽說這面是神仙磨的,還以為陳縣令故弄玄虛,但吃了之後,确實發現這面蒸出來饅頭确實更白,他也就沒退回去。

可現在再聽當事人說,縣令又多了幾分驚異。

磨面還有可能造假,這獨一份的種子,他要怎麽造假?

縣令将信将疑,揮手讓衙役退下,“你種了多少畝?”

“回大人的話,草民種了十畝。”

“竟然這麽多?”縣令雖然喜歡舞文弄墨,卻并不是那不懂民間疾苦的貪官,他也知道底下百姓日子過得有多難,可他沒有生財辦法,只能寫詩打發時間,聽到林文和一次就種了十畝西紅柿,不由怔住,“你就不怕種不出來東西?或是結不了果子?”

林文和自信滿滿,“不怕,神仙不會騙人的。”

這眼神清澈透亮,對神仙充滿自信,縣令沒話說了,“明天,你們先別忙着摘西紅柿,本官要親自去看看,要是畝産真如你說的那般高,本官自會向朝廷禀告,你算是立了一件大功。自有你的好處。”

林文和立刻謝過。

出了縣衙,林文和便将縣令的原話重複一遍給他媳婦聽,蘇南珍自是喜不自勝。

回了家,林文和便去地頭,将這一好消息告訴爹娘,他們全都喜氣洋洋。

林婆子連連追問,“縣令有沒有說什麽時候來?”

林文和搖頭,縣令只說會來。

林婆子卻也不失望,只道,“明天叫大牛二牛過來幫我看着,我回家捯饬捯饬,縣令親自來咱家,咱們可不能失禮,我得換件好衣裳。”

林文和笑着應了。

林老實擡了擡眼皮,“那今天弄的醬怎麽辦?你還賣嗎?”

林文和點頭,“當然要賣。縣令來了,有你們和族長接待,那麽多番茄,可不能糟蹋了。”

涉及到錢的事兒,所有事都得給它讓道,哪怕縣令也不行,林婆子連連點頭,“是這個理兒。縣令來了,咱家有面子不假,可這面子也不能當飯吃呀。你盡管去!”

林文和說了一會兒話,就回家歇息去了。

第二天,蘇南珍和林文和去早市賣西紅柿醬,剛把東西擺下,就有不少客人圍過來。有不少正是昨天買過醬的顧客,這些人過來是退陶罐的。

蘇南珍挨個給退,有的人吃着這醬好,又買了一罐。

因為圍的人很多,看客好奇,便也湊過來,聽到好評如潮,也激起興趣,買一罐回去。

五百多罐很快兜售一空,兩人趕着回家迎接縣令,沒有沿街叫賣,直接出了城。

到了家,問了三春,聽到縣令還沒來,兩人終于放下心。

兩人草草吃完飯,就去了地頭。

白天空曠,再加上番茄只比膝蓋高那麽一點,小偷不敢上門,林家人便蹲在地裏除草。

林文和在地裏找到林婆子,将醬全部賣完這事跟她說了,林婆子自是高興不已。

兩人一邊拔草一邊唠嗑,“娘,我這西紅柿也掙着錢了,我打算明兒就送七蘇去臨村學堂念書。”

林婆子擡頭打量他,“這麽快就攢到十貫錢了?”

林文和撓頭,“暫時還沒有,等把這地裏的西紅柿賣了就有了。”

林婆子到底沒說什麽,這是說好的事,老三既然掙着錢,她也不能攔着,“行,那你送去吧。”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說着話,林婆子擡頭休息的時候,無意間瞥到田埂那條小道來了不少人,她面上一喜,“該不會是縣令來了吧?”

林文和點頭,“應該是。”說着站起來,理理身上的衣服,與他娘一起往地頭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