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林泉打消了之前想要安慰下屬的念頭,默默從側院退出來,因為他明白,只要沒人打擾,人家姑娘自己宅得很開心,完全不用他多此一舉。

既然這樣,他何必給自己多事。

想着今天夥計護衛大半都去了衙門,前面商鋪缺人,林泉又回到前面,帶着剩下的兩個護衛看店。

過了一會,小言和阿大阿二回來了,還沒等林泉開口問衙門怎麽判的,小言就急急的說:“東家,知府大人請您過府一趟。”

“請我去衙門,這是為何?”

“小的不知,是衙門的主簿看到小的,就讓小的回來通知東家您。”

林泉聽了滿頭霧水,一個小小的胡全,衙門随便一個小官處置了就行,怎麽還牽扯到主簿、知府了,府衙的各位大人有這麽閑麽?

不過知府大人相召,怠慢不得,林泉立刻回後院換了身衣裳,然後帶着小言去了衙門。

去了衙門門口一打聽,知府和主簿兩位大人果然沒閑到親自去審一個鬧事賭徒的地步,甚至兩人壓根不知道這事,之前小言幾人壓着胡全到了衙門,衙門當日值班的小官,收了錢,直接打了胡全一頓板子,然後把他丢到外出修黃河河堤徭役的隊伍去了,而主簿說知府大人有請,不過是主簿大人出來時恰好碰小言,聽到這是林記的小厮,就順口吩咐了一句。

所以知府大人叫他來,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

而且據門房透漏,知府大人不止叫了他,還叫了全城的富商。

知道是小言搞烏龍了,林泉放下心來,又得知知府大人叫了全城富商來,林泉心裏隐約有些猜測,看來這次八成是出錢的事。

等到林泉進去,正巧碰到相熟的錢記少東家,林泉隐晦一問,果然是出錢的事。

原來沂州城地屬魯地,除了地方有一套官員班子,還有一個分封的皇子,魯王,只不過這魯王是個皇子,不會插手地方政務,而且還住在沂州郡隔壁的莒南郡,所以平常大家都直接忽略這位王爺,只是過些日子就是這位王爺的四十大壽,知府得帶官員前去道賀,而賀壽就得有賀禮,這賀禮還得符合人家王爺的身份,這就不得不有勞城中各位富商出血了。

簡單一句話:知府大人去賀壽,衆富商湊錢買賀禮!

得知确定是錢的事,林泉放松下來,如今他窮得只剩下黃金了,最不怕的,就是參加這種捐款湊份子的活動。

Advertisement

而旁邊的錢元,對這事也是經過多次,早已習以為常,也十分淡定,不僅有說有笑的給林泉介紹衙門後院知府大人的宅院風景,甚至還和林泉猜測知府大人這次讓他們出多少。

兩人神色輕松的進了後院的正堂,卻不想一進屋,就看到面色凝重的其他富商,錢元趕忙拉了林泉一把,兩人找了個末席坐下。

坐下後,錢元偷偷扯了扯旁邊相熟的富商,“出什麽事了?不就是來湊點錢辦賀禮麽,往年不都這麽過來的,今年怎麽一個個這麽臉色這麽難看?”

旁邊相熟的富商微微側頭,低聲說:“今年是魯王殿下的四十整壽,知府大人的意思是,不僅要有賀禮,最好大家每人再獻上一兩件寶物,到時送上去也好看。”

“寶物?”錢元一聽也變了臉色,這捐點錢大家都不在意,可送寶物,但凡能稱上寶物的,可都價值不菲,就是對他們富商來說,也算是不小的負擔,而且今年一送,開了先例,那明年要不要繼續送,總不能因為明年人家魯王不是整壽就不送吧!

這升格賀禮好看,可降低賀禮就是得罪人啊!

“知府大人這是怎麽想的,就算是整壽,加點賀禮也就是了,也沒必要這麽大手筆啊?”錢元不解。

旁邊富商用眼暼了一下上位幾個富商悄悄說:“聽那幾個老家夥透漏,聖上年紀大了,這兩年有些不好了,想立太子,長皇子秦王是正宮嫡出,又素來有聲望,本來是妥妥當當的太子,只可惜秦王子嗣不興,今年都快五十了,膝下還只有兩個郡主,這就導致了聖上一直拿不定主意立秦王為太子,而秦王之下幾個皇子,也心思浮動,不過秦王殿下也不是吃素的,今年終于狠下心來,打算過繼一母同胞魯王的長子為嗣,穩定大局,如此一來,魯王的身份也跟着水漲船高,知府大人還不上趕着去巴結。”

錢元林泉兩人聽了恍然大悟。

魯王雖也是皇後嫡出,可因為生的晚,上面已經有八個哥哥,皇位一看就沒他什麽事,所以魯地這些官員平時也就敬着,可一旦魯王把自己長子過繼給太子,而太子這個年紀,幾乎已經不可能再有兒子了,那幾年之後,說不定魯王就是未來皇帝他親爹,怨不得知府這次下這麽大血本去賀壽。

只是,這事對知府大人是一個進階的良機,是好事,可對他們這些富商,就是大大的不利。

因為這些錢,都是他們出!

沂州這些富商,已經能想到,以後每年的賀禮都得水漲船高,而且魯王就住在隔壁郡,以後哪怕換了知府,新上任的知府只怕也要得更狠。

難怪剛進門時屋裏富商一個個都愁容滿面,氣氛凝重。

林泉看了旁邊錢元一眼,只見他也神色凝重,似乎在盤算其中厲害關系,林泉也轉過頭,裝神色凝重。

雖然上貢多少對他影響都微乎其微,不過別人都如此,他若不随大流,豈不是顯得怪異。

所以等知府帶着主簿進來時,就看到滿屋子都是面沉如水的富商。

不過知府是誰,人可是一方父母官,沂州的封疆大吏,才不會管自己手下的富商願不願意,人家一坐下,就開門見山的說:

“下個月初十,是魯王千歲的四十整壽,按慣例要大辦,本知府請各位善人來,是想商量一下賀禮的事,不知各位善人有何看法?”

知府說完,就看向坐在下首第一位的那個老人。

這個老人是沂州花記錢莊的東家,也是沂州的首富,知府看向他,自然是想讓他表态。

不過花記老板也不是吃素的,穩穩當當的開口,“魯王千歲的整壽,既然要大辦,那賀禮自然不能寒碜,往年都是每家出紋銀三百兩,今年我先開個口,我花記錢莊出紋銀五百兩!”

知府大人聽得一噎,往年每家出三百兩,今年出五百兩,聽着很大方,可往年不過是随便買點賀禮糊弄個沒用的藩王,肯定夠,可今年是巴結未來皇帝的爹,這點夠什麽。

知府大人微微咳了一下,“前兒聽到風聲,這次魯王整壽後,魯王世子就要奉旨進京,各位都是消息靈通之輩,這意味着什麽,應該不用本官說吧,每家五百兩雖然不少,可想置辦點出彩的賀禮,卻是不能,各位還是多進點心吧!”

衆人聽了心中大罵,花記老板只說他花記出五百兩,什麽時候變成了每家五百兩,而且居然還嫌少,還想要更多,他們雖然是富商,可錢也不是大水淌來的。

花記錢莊對面的一個老頭開口,“老朽知道此次是魯王大壽,賀禮不能輕,可大家也都是小本經營,再多拿錢,實在拿不出,還望知府大人見諒。”

知府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孟老說得也有道理,一下子讓大家拿那麽多錢,确實不容易,不如這樣吧,每家出五百兩,再出一件家中寶物,如此,賀禮也能看得過眼。”

衆人:……

mmmp,千防萬防還是沒防着知府這混蛋的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