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投稿

“我們也搬去市區吧!”

聽了這話,苗苗的嘴巴瞬間變成了O型,半天也合不攏。這這這……難道說,她家老爸也穿了?或者說,腦子抽風了?又或者說,她自己瘋了?

“你瘋了?”讓苗苗大松一口氣的是,自家老媽還算是正常的,至少母女倆的想法是一致的:“好端端的,為什麽要搬到市區去?”

被母女倆鄙視的郁家老爸,很是無奈地開口解釋:“其實,我有這個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你從去年起就沒去過單位裏,自然不知道現在單位裏有多混亂。”

“什麽混亂?”

“效益越來越差,又沒有什麽好辦法,聽說明年鎮子上又會有一家百貨公司,這麽一來,我們那個單位……”皺了皺眉頭,老爸突然覺得,當年把自家老婆的工作賣了換錢是多麽得有眼光啊!

“我們是國有企業!”老媽話一說出口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所謂的國有企業的一份子了,頓時就有些意興闌珊:“算了,不管是不是國有企業,反正你又沒有犯錯誤,領導還能把你開除了嗎?”

苗苗默默地低頭嚼米飯,其實她真的很想說,你家領導管不了這事,因為連他都要跟着下崗了。努力回憶着,當年老爸老媽下崗了以後分到了多少錢?額,一萬還是兩萬?

“我是這麽想着,我大哥還有我妹他們都在市區裏,大哥手頭上還算是有點兒小權利,別的不說,給我弄個工作還是可以的。而你嘛,既然要做生意,往大城市去不是更好嗎?至少買東西的人也比這小鎮上要多得多。”

苗苗詫異地擡頭,她真心沒有想到老爸打的是這個主意,不過想想前世的經歷,老爸有這個念頭倒是不覺得奇怪。

前世,老爸老媽的單位最後是倒閉了,差不多有一兩百號下崗,而整個鎮子上下崗的人則有好幾千人。偏偏老爸老媽的單位又是鎮上比較晚下崗的一批人,等他們想起去市區讓大伯幫忙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如果是現在的話,應該沒有大問題。

“媽媽,我們去市區吧!聽包子說,他們學校的老師可好了,都是名牌師範大學畢業的,我要是去了市區,一定能考上大學的,就像四嬸一樣!”

在郁家,四嬸那就是一個标杆,反正直到苗苗穿越前,全家沒有一個人的學歷能比得上四嬸的。加上四嬸那與高學歷相符合的研究所的工作以及高薪,那絕對是父母們教育孩子的好榜樣。

苗苗很是利用了自家老媽溺愛孩子的心理,要知道,現在這個時候,附近的家長們已經開始攀比起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了,雖然苗苗的成績一直很不錯(忒麽現在還是小學!),但是苗苗自己也不敢肯定,到了初中高中,她還能一如既往的保持好成績。

“嗯,念書的話,應該還是市區好吧?”老媽有點兒遲疑了,他們這一代人考慮老人考慮兄弟姐妹考慮孩子,就是不考慮自己。絕對是被洗腦最成功的一代。

“是啊,苞苞念的那個小學挺不錯的,讓她姑父幫下忙,應該是能入學的。我覺得吧,這小學也許還可以開開後門,等苗苗再大一點兒,念初中高中什麽的,就不好幫忙了。”老爸講得非常在理,因為只有小學的入學是不需要考試的,也是最方便開後門的。

“那也不錯,只是你的工作……”

苗苗覺得,這事應該能成了,她還是老老實實地準備搬家得了。

果然在寒假結束的前兩天,老爸跟苗苗來談心了:“苗苗,爸爸的工作還沒有弄好,要不你先去市區那邊?你姑父給你辦好了插班手續,等我們這邊的事情搞定,就過去找你。”

聽到老爸這麽一說,苗苗心裏就有譜了:“好啊,我可以跟苞苞住在一起。”

大概是沒想到苗苗會答應得那麽痛快,老爸很是愣了一會兒,不過等回過神來,卻很開心地揉了揉了苗苗的腦袋。哈,多省心的閨女啊!

當天下午,苗苗就被打包到了市區的姑姑家,跟傻包子一個房間。苗苗倒是還好,傻包子是樂得不行,嘴角都差點兒咧到了耳朵根上,抱着苗苗死活不撒手。

從這天起,苗苗就開始了她的市區生活之路了。揣着老爸臨走前給的三百塊錢,苗苗覺得她不能就這麽眼睜睜等待着老爸老媽把事情搞定。她可是一個光榮的重生者,怎麽能夠什麽事都不做呢?

這麽想着,苗苗開始盤算着三百塊錢能幹什麽?怎麽想來想去,她都想不出來她能夠做什麽。要知道,除了本錢少以外,她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她,還要上學!

一個五年級下學期的小學生,揣着三百塊錢,無論做什麽生意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花了兩天時間得出了這個結論,苗苗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別處。事實上,她也知道就算自己能找到合适的生意,也會被自家老媽收拾的。畢竟以她這個年紀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習。

可是,有一件事情卻不會被老媽收拾,搞不好還能得到她的支持——投稿。

沒錯,這是一個不需要本錢(郵票、信封錢不算),不需要場地(霸占傻包子的書桌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時間(小學生的功課對苗苗來說很簡單),而且回報卻不少的行業。

當然前提是,你有這個能力!

苗苗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最開始,她把目光投向了當地的一家兒童讀物。這是教育局辦的一刊周報,報名就叫做《小學生學語文》,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檔怎樣的讀物了。

選中這份讀物一方面是因為它是教育局辦理的,不屬于那些個在父母老師眼裏亂七八糟的讀物(誰敢這麽說,教育局局長撓死你)。另一方面卻是……

它的檔次真的很低。

在苗苗看來,只要是語句通順,沒有語病,都能登報。當然喽,檔次低的讀物稿費自然也不會高。不過最開始,苗苗也不指望自己能夠一夜暴富。凡事都要慢慢來嘛,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在連續十來篇小作文刊登到《小學生學語文》以後,班主任老師來找苗苗談話了。

不要誤會,只是單純的淡話,絕對不是教訓,你們要相信教育局局長的實力。

班主任老師兼職語文老師把苗苗叫到了辦公室裏,先是狠狠地誇獎了苗苗一番,再是狠狠地誇獎了自己一番,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個中午,苗苗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

名師出高徒……

滿臉糾結地離開了辦公室,苗苗只覺得自己的腦袋嗡嗡作響。唉,她怎麽就忘了呢,這是一份教育局辦的讀物,所有的小學都必須訂閱。而且,為了不影響老姑家的日常生活作息,苗苗都是把寄信地址寫成學校的。這麽一來,班主任老師不知道才怪了!

不過這事也不是沒有好處,畢竟現在她總算是過了明處的,以後要寫什麽東西,只會更方便。只是苗苗不可能只往這份讀物上投稿,不是瞧不起這份讀物,實在是稿費太低了。

300字到500字的小作文,每篇就給5塊錢。好吧,對于這個年代的大部分人來說,錢真心不是重點,能看到自己寫的文章變成鉛字刊登在報紙上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哪怕是不給稿費,也多得是人投稿。

只是,苗苗不屬于那大部分人之一。

果斷地,在試筆了幾次以後,她把目光瞄準了雜志社。這也是當地的一家雜志社,刊物名為《少年文學》,雖然名稱仍然土氣,不過質量卻是《小學生學語文》所無法比拟的。

人家是雜志社,每月一本雜志,小小一本雜志上至少要刊登四五十篇的作文。不過大部分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寫的,因為這份讀物本身就不是面對小學生的。

這對于苗苗來說,正好!

只是這年頭根本就沒有筆名一說,苗苗只能真身上陣,稿子跟不用動腦子似的唰唰地出來,平均一天寫兩篇,每篇一千字左右。唉,這就是沒有電腦的痛苦啊,擱在前世,她的時速是每小時三千字啊!

等到了老爸老媽弄好那邊的事情趕到市區的時候,苗苗已經攢了不少的稿費,連帶得到厚厚一沓的免費報紙和雜志。

“你找我?”這天快放學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又把苗苗召喚了過去,只是辦公室裏卻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在等着苗苗。

“郁苗苗小朋友,你好,我叫李悅歡,是《少年文學》的實習編輯。”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