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姜翀把作文本給捧了回來,李思穎眼中一亮,不過繼續着手上的作業,安安靜靜等着姜翀一本本發下來。
大家都拿起作文本,想看看上面的評語,李思穎不着痕跡地看着班裏的同學,原來不止自己一個人寫了小說,這個年紀的學生,誰的心裏沒有藏着一分兩分的心思呢。
李思穎打開自己的作文本,手心微微濕潤,印入眼簾的是一長串紅色的評語:
“柏拉圖說過,一小群彼此相愛的士兵,并肩作戰,可以去擊潰一支龐大的軍隊,每個士兵都不願意他的愛人看到自己脫離隊伍或者丢下武器,他們寧可戰死也不願意受此恥辱。在這種情況下,最差勁的懦夫得到愛神的鼓舞,也會表現出男人天賦的英勇。著名的底比斯聖軍,就是全部由一對對彼此相愛的士兵組成的,他們轉戰33年,立下輝煌的戰績。
同性之間的愛和異性之間的愛,沒什麽區別,每一段真實美好的感情,都值得我們心懷感激。”
李思穎的心裏,就像是注入了一杯溫暖的牛奶,緩緩地被徐汀蘭的細膩溫柔所包裹。她沒有問自己是不是,而是用一種委婉的正面的例子,來闡述,這不是一種變态的現象,也不是一種讓人诟病的行為,只要感情認真,男女,其實并無關系。
她打着彎彎來訴說心底的秘密,徐汀蘭也蜿蜒曲折地聆聽着秘密,這就不需要明白,李思穎究竟是不是其中一個,是,沒有關系,這世上有許許多多跟你一樣的人,他們同樣優秀,同樣很好地生活着,不是,也沒關系,我舉個例子來說明,我同意你的觀點。
李思穎突然意識到,其實自己是讓徐汀蘭為難了吧,既要考慮到自己的感受,不能問得過于直白吓到自己,也要表現出一種理解和安慰的感覺,讓自己放輕松來交談。心底的秘密壓抑地久了,會越發的苦澀,而傾訴,則會讓這份苦澀慢慢揮發,直到只留下一份寡淡的回憶,這時候,便是真正的放下了。
“靠,老子寫這麽認真,徐汀蘭居然只給了一個優,也不點評下!”姜翀心裏不平衡,轉頭就想來看李思穎的。
李思穎眼疾手快地蓋上收好。
“幹嘛,有什麽不能看的,你不是給徐汀蘭看了嗎?”姜翀抗議道,作勢要過來搶。
“你怎麽跟小孩子一樣,別鬧,學學人家胡琛好嗎,男人要成熟穩重”,李思穎岔開話題。
“他?你沒看他最近在死皮賴臉地調戲6班的一個女生嗎?”姜翀不屑道。
胡琛表示不服:“不管最後在沒在一起,朦胧的愛戀也是很美好的,你懂不懂!”
“不懂,我就知道,得不到的我就毀掉算了,才不要暧昧!”姜翀一直是直來直往的性格,大大咧咧的,但是李思穎知道,其實這個人的心思其實也很敏感。
“得不到就要毀掉?那你不是要毀了天下所有女人……”胡琛陰陰柔柔地來了一句。
Advertisement
“……靠”,姜翀趴過去作勢要打胡琛,兩個男生把桌子弄得搖搖晃晃的。
李思穎笑着看他們打鬧,她想,幸好高中有這麽些人吧,鬧着,笑着,玩着,讓自己覺得時光也不是那麽難熬的。
李思穎打算這周末去下新華書店,她上網搜了下,《風雪定陵》這本書是實體書,沒法網上下載閱讀,需要去買實體的,正好她也有其他的書要買。
李思穎把要買的書羅列下來,有一本《追風筝的人》,她其實在網上已經看過了,但是還是想買下來珍藏,還有出自同一個作者的另外一本書《燦爛千陽》。
胡賽尼的書讓人感覺沉重,對故事的悲慘感到無奈,卻正是在這無奈之中塑造了偉大的人格。他們的付出是我們永遠不及的,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才那麽喜歡他筆下的人物——哈桑,瑪麗雅姆。這兩個人,讓李思穎覺得,能全心全意地對一個人付出,其實也是一種福祉。
“你在幹嘛?”姜翀湊過來,他覺得他的小同桌實在太沉悶了,要經常逗一逗,太嚴肅,容易老得快。
“你看過《追風筝的人》嗎?”李思穎低頭列着要買的書目,問道。
“吳山廣場不是很多這種人嗎?”姜翀不以為然地答道。
身後的龐展忍不住擡頭說道:“哎……多讀書果然是有好處的。”
“你看過是吧?”李思穎轉頭問龐展。
龐展:“嗯,你要看嗎?我家裏有,可以拿來給你。”
“不用,我也看過了,就是想買一本來珍藏,他還有一本姊妹篇,你看了嗎?”遇到喜歡同一樣事物的人,總歸是讓人欣喜的。
龐展:“沒有,看國外的書太費力了,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漫畫……”
李思穎對漫畫一直不怎麽感興趣,字太小,排版太亂,也可能是自己無法适應吧,反正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周六,李思穎吃過了午飯,早早地出門,她周末有賴床的習慣,一般周末不吃早飯,10點左右起床,吃早中飯。
十一月的天氣,秋高氣爽,微風柔和,陽光溫暖,坐在公交車靠窗的位子,風吹過,帶來空氣中泥土混着青草的香味,幹淨宜人。不過下車後,天突然變了臉色,太陽躲到雲層裏,李思穎心想:壞了,出門的時候天氣好好的就沒帶傘,也不知道待會會不會下雨。
李思穎走進書店,這個新華書店總共有三層,占地面積非常大,算是市裏面數一數二的書店了。第一層放的是教科書和國家地理類的書籍,第二層偏文學性,第三層是兒童類的。
李思穎一般都會直接上二層,這次打算買四本書,其他三本比較好找,都是時下比較熱門的榜單書籍,可是《風雪定陵》卻沒找到。
李思穎去櫃臺咨詢了下,工作人員查了後,說有,但是只剩一本了,告訴她位置後,李思穎找了好一會,才找到。只不過……這唯一的一本,比較陳舊了,甚至封面還有點破損,感覺被人翻了很多遍的樣子,還微微泛黃。
李思穎有點小糾結,她有點潔癖,感覺拿着這麽一本書就跟拿着一疊人民幣一樣,感覺滿手的細菌……不過沒辦法,只剩一本了,這麽大的書店都只有一本,更何況其他地方了。
找齊了書,李思穎并不急着回去,她去二樓的東邊,那裏隔了一個小房間,是一個休閑書吧,30塊錢點一杯飲料或者一壺茶,可以坐一天。
她點了一壺綠茶,把四本選好的書放在桌上,便帶着包出去了,她去選其他的書,這四本她是準備拿回家的,她難得來一趟,趁這時間,多看看其他書,說不定有意外收獲。
挑挑揀揀,拿了本人物傳記的書,回到書吧,卻意外的發現,桌子邊坐了另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