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一學期将近結束的時候,所有學生都要面臨文理分科的選擇。

李思穎的化學是短板,而且她還打聽到,徐汀蘭會教文科班的語文,所以就報了文科。

姜翀和宣陽理綜和文綜都不好,但是相對來說,文綜稍微簡單點,所以也選了文科。胡琛和龐展報了理科班。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學校就發出了通知:一二三班是文科班,四五六班是理科班。有的人雖然選了對應的科目,但是學校也會根據成績等情況來适當調整。

最後,胡琛和龐展運氣很好,分到了同一個理科班,四班。

姜翀和宣陽分到了文科二班,李思穎在文科三班。

高一的暑假,李思穎去了鄉下的老房子過了一個月,這老房子實際上是李思穎爺爺的。這裏說是鄉下,其實也算城鄉結合部吧。

李思穎的父母為了李思穎上學方便,就搬到了城裏住,爺爺不喜歡城裏的氛圍,就在鄉下的老房子裏住着。寒暑假的時候,一家人會偶爾回來住一段時間陪陪爺爺。

相對于小區的房子,李思穎其實更喜歡獨立獨棟的老房子,三層樓。

一層是寬闊的大廳,鋪着紅色的大理石磚,大廳裏放着帶有悠悠古韻的紅木家具,有一張可容12個人用餐的紅木雕花仿古圓桌。

二樓是卧室,爺爺的房間,父母的房間還有李思穎的房間都在二樓,包括李思穎在這裏還有個小書房。

三樓用來堆放一些雜物,大多的房間是空置的。

李思穎早上在蟬鳴中醒來,晚上在蛙聲中睡去。

這裏沒有芒果刨冰之類的甜品,但是有沁涼冰心的井水浸過的大紅瓤西瓜;沒有電腦,但是午後可以在院子裏陰涼的大樹下看小說。不過需要噴花露水,不然身上會到處都是蚊子包。

傍晚的時候,李思穎還會去附近的水庫摸魚,或者在附近的小河裏摸螺絲帶回去讓爸爸炒着吃。

一個夏天下來,曬黑了一點。

Advertisement

李思穎偶爾會拍些照片給徐汀蘭。

徐汀蘭整個暑假都在備課,寫下個學期的教學計劃,看到李思穎整天發玩樂嬉鬧的照片就覺得沒天理,惡狠狠地回道:“作業寫完了嗎?!回來你的作業我要重點檢查。”

李思穎笑眯眯地看着短信,她知道徐汀蘭是開玩笑的,一般暑假作業,老師不會重點看的,因為實在太多了,開學後立馬會有新的作業布置下來,老師哪有時間改暑假的作業。

離高二開學還剩一個禮拜的時候,李思穎就問徐汀蘭打聽到了分班的情況。知道徐汀蘭還擔任自己的班主任,心裏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

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發短信給徐汀蘭:“我能不能當你的語文課代表?”

這是李思穎心裏藏了很久的小心思,她已經後悔了一年了。

當初選語文課代表的時候為什麽自己那麽後知後覺,錯過了那麽多和徐汀蘭接觸的機會。其實她對徐汀蘭的好感是日漸加深的,直到現在,自己也有點區分不開是哪種程度的喜歡了。

心裏知道這喜歡已經不是單純學生對老師的孺慕之情,但是現實的身份、性別、年齡又讓她不敢過分去想,只想好好守着這份喜歡,她知道現在的她沒有資格說喜歡。

徐汀蘭很快回了短信:“難得你這麽積極往自己身上攬活,可以。”

李思穎握着手機,開心地從床的一邊翻滾到另外一邊。

想了想,又發了一條:“這算不算走後門呢?”

按道理,課代表也是要選的。不過課代表不比班幹部,基本是任課老師在第一節 課的時候,提一下有誰願意當,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學生舉手,就投票,如果沒有人舉手就由老師直接點名任命。

徐汀蘭回:“你想一下,你每天是從教室的前門進的,還是後門進的。”

李思穎看着這條短信,忍不住傻傻地笑了好一會,眼角都帶上了化不開的春風得意。徐汀蘭老是會時不時逗她。

高二上開學沒多久,姜翀出國了,去了澳大利亞。

他的成績一直處在中下水平,每次考試就跟吊着繩子一樣搖搖晃晃,這樣的水平很難考上本科。

姜翀走了,胡琛和龐展因為在理科班,平時沒事也不會來往,宣陽在另外一個文科班,分班後,沒有找過李思穎。

人生的道路阻且長,會有很多人與自己同行。遇到了,便寬心接納,且行且惜;離開了,便衷心祝願,各自珍重。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