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在旁人的眼中與其說西南王是個迷,倒不如整個西南王府都是個迷,西南王明明常年神龍見首不見尾,卻一直都有豔名在外,而西南王郡主因為在席煜太後面前得寵的關系,也在盛京之中頗有名氣。
這樣的名氣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有了一種錯覺,仿佛西南王一直都在盛京的西南王府中,仿佛西冥雨也一直都是盛京中那位美麗高傲的郡主殿下。
妙仙兒着手拿下紅衣坊的時候,盛京中出了件奇案,而這個時候西冥雨還并不知道自己會和這件案子扯上關系。
此時的西冥雨正坐在馬車上,外面搖曳的陽光不時透過車簾落在她的臉上,留下明滅的光影,在這一個瞬間,她仿佛是一個處在光明與黑暗之中的人,根本叫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一個時辰前,宮裏傳了話過來,說是太後召見。傳話的人并不太後身邊的李常笑公公,而是皇帝盛齊鑫身邊的小太監高和,在見到常年跟在皇帝身邊的人來傳話的時候,西冥雨只是微微垂下了眼。
說起來再過兩日就是重陽節了,但即使到了這麽重要的日子,西南王也沒有半分回來的打算,對此西冥雨已經習慣了,甚至連西南王王妃孟氏都不曾對西南王提及半分。
比起西冥雨來,西彥君更是安靜的仿佛完全不知道有這個父親存在一般,雖然大家一致保持的默契給西南王府帶來了祥和安寧,但有些人卻并不想讓西南王府過的這麽舒服。
當西冥雨換好了衣服與高和進宮的時候,果然就是祥寧殿裏見到了席煜太後與東盛國國君盛齊鑫。
“見過太後,陛下。”
在行禮過後,席煜太後便自然而然的對着西冥雨招了招手,讓人來自己身邊,西冥雨見狀看了一眼那個此時正盯着自己的皇帝,然後才慢慢走到了太後的身邊。
席煜太後:“冥雨,再過些日子你就要和逍遙王世子成婚了,逍遙王那邊進來可有給你傳什麽消息過來。”
世人都知道逍遙王一向在外游歷甚少回京,但面對皇帝的旨意,面對自己兒子的婚事,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可能還不會盛京來。
太後在這裏問的,其實是逍遙王的消息,但西冥雨卻知道,太後其實是在問盛齊鑫最想問的問題,對此她只是微微一笑,道:“是,逍遙王爺前兩天傳了消息來,說聘禮已經在運往盛京的路上,由世子親自運送,之後世子會一直待在盛京,在盛京完成弱冠禮和婚事。”
在聽到她這麽說了,盛齊鑫點了點頭,然後他接着看着西冥雨,似乎希望她能夠再說些其他的來。可惜的是,關系逍遙王的事情,西冥雨也僅僅只說了這些多,之後這位西南王郡主便是和席煜太後說了些其他的事情。
可是對于盛齊鑫而言,西冥雨口中的這些話顯然都不是他最關心的,他最在意的是逍遙王究竟此次會不會來到盛京!
但其實只要認真想想就會知道,哪怕逍遙王真的要回盛京,這樣的事情又怎麽會專門告訴西冥雨呢?
Advertisement
身為皇帝,盛齊鑫手中其實一直都有人在盯着逍遙王,但無奈逍遙王府就像一個銅牆鐵壁,他的人能夠坐的也只是遠遠地盯着,對于逍遙王身邊的一切,他都一改不清,而對于逍遙王世子肖彧曾經幾度與西冥雨見過的事情,盛齊鑫就更加不知道了。
盛齊鑫一直都覺得西冥雨能夠得到席煜太後的賞識,純粹也就是因為那張臉罷了,但偏偏因為太後的關系,西冥雨和西南王府也得了不少的好處,一想到先皇還在位時就曾經有人在背地裏說過,西南王不過是靠着與太後之間的裙帶關系才能當上王爺的,盛齊鑫就對西南王府一族更加不齒。
過去盛齊鑫第一次在席煜太後面前提起西南王郡主的時候,太後難得的笑了,說道郡主與她年輕的時候很像。
其實若是仔細看看的西南王郡主倒是真的與席煜太後長得有幾分相似,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親戚的關系,所以哪怕長得像也不足為奇,但席煜太後難道不會的,她對西冥雨的喜愛會是一把雙刃劍嗎?西冥雨靠着太後有了揮霍的資本,但也會讓人對她有所記恨。
西冥雨也席煜太後都假裝沒看到盛齊鑫在一旁焦急的眼神,只是有一下沒一下的說着婚事,說着盛京中近來發生的趣事。
或許是覺得女人們之間的對話着實無趣,盛齊鑫見太後與西冥雨都不怎麽搭理自己,最後尋了一個借口離開了祥寧殿,而太後見他離開後,也在此時站起了身。
西冥雨在一旁正準備扶着太後的時候,席煜太後對着她擺了擺手,而李常笑公公則是在此時已經走到了太後的身後,托住了太後的手。
在皇帝面前的戲演夠了,席煜太後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在祥寧殿待下去的興趣,今日的盛京風和日麗,着實不适合将這樣好的時光拿來浪費在宮裏。
太後眯着眼看了一眼挂在天上的旭日,低下頭對着西冥雨說道:“京兆府尹常钊你應該也認識了,他昨日來報,說盛京中出現了一名采花大盜,而且這賊人的目标都是那些出身頗好的貴族女子,但這賊人也極其狡猾,犯了幾次案京兆府尹那邊卻一直都抓不住人,你去幫幫他,在重陽節宮宴開始前将此人抓住。”
西冥雨聞言,只是低下了頭回道:“是。”
盛京中出了采花賊,這話說出來都沒幾個人會相信,但這卻又是不争的事實。京兆尹常钊近來因為這事可謂是急暈了頭,畢竟這個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而且更為可惡的是,他一直都沒辦法抓到那可惡至極的賊人。
這案子說來也是巧,常钊的兒子常明河之前因為秦漣的案子後就被看管的極嚴,他母親見了極為心疼自己的兒子,便想着要不先給自己的兒子說門親事,原本已經看中了一家姑娘,且也和那戶人家的說了見面商量婚事的時間,誰想到就在前一天夜裏,家裏卻突然遭了采花賊,那戶人家的姑娘尋死覓活,這婚事無奈就吹了。
就在常明河的母親感慨世間事事無常的時候,京兆尹常钊很快就收到了第二戶人家的報案,竟然也是與這采花賊有關,而後很快便又出現了第三家,之後細細數來,在不到短短三天的時間裏,這名采花賊竟然就已經玷污了五戶人家的女兒,而且這些人家都是在朝為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