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土到極致就是潮?

‘明月手機’這個名字原本是為了呼應‘海上明月’計劃的, 可用了沒多長時間就遭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吐槽。

大家的意見都很一致——這個名字太土了,土到都不像是萬物集團出品。

看看東方美學下面那些産品的名字,個個詩情畫意, 怎麽到了手機這種高大上的産品上, 就起了一個這麽土裏土氣的名字?

難不成是充分考慮了老祖宗的意見——賤名好養活?

更有過分的, 陶嬌杏當初時不時就給《百姓日報》投稿,分享自己看的書籍, 認識了一位筆友, 叫‘辭舊’,也是寫商業財經的。

陶嬌杏的這位好筆友特地登報調侃了一番, “陶嬌杏是我所見過的最聰明、最懂消費者的商業鬼才。她對商業學、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洞察, 都要遠超于同行。”

“在全國護膚品都只有潤膚霜、潤膚膏的時候,陶嬌杏獨創出了‘嬌杏’系列, 不論是精致奢華的包裝還是曼妙的膚感,亦或者是讓人欲罷不能的調香,都成為了消費者心中最獨到的記憶點。”

“而如今全球的審美水平都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 遍地都是詩情畫意的山光風月,陶嬌杏特立獨行地選擇了一個很土氣的名字, 引發全民熱議, 這恰好成為了最有力的宣傳點。”

“雖然名字土氣了一點,大家的吐槽多了一點,但并不影響銷量, 反而在口口相傳的吐槽中銷量迎來了一輪又一輪地井噴式上漲。陶嬌杏的這一招, 可謂是‘土到極致就是潮’。”

“此外, 據我所知, 這款手機在國外用到的标識是傳統漢字‘明月’與英文'MOON'以及意境畫的結合, 依舊走在時尚的最前沿。哪怕将目光回到國內, 這款手機的設計都是無可挑剔的,唯一值得诟病的名字,也只剩下了名字。我們可以說這個名字難聽,但不能說這倆字設計得醜。”

“萬物集團背後有這麽一位掌舵人,能夠從一個小小的奶粉廠做成全球商業體的前三十,陶嬌杏居功至偉。”

陶嬌杏同‘辭舊’太熟了,之前她去上-海的時候,還與‘辭舊’約過下午茶,這位筆友原本供職于商業報社,是專職編輯,後來進入上-海大學的新聞系做起了老師,說話風趣幽默,字裏行間都是內涵。

她看完‘辭舊’寫的這篇文章,在報紙上圈了幾處出來——‘土到極致就是潮’、‘這個名字難聽’……

一生要強的東北女人當場就決定給‘明月手機’改個名。

改啥名?

叫朝陽?貌似還是很土。

Advertisement

學一下國外那個品牌,叫菠蘿?橙子?西瓜?水蜜桃?好像奇奇怪怪的,要是真這麽改了,估計罵的人會更多。

思來想去,陶嬌杏決定還是保留原名,賣到一半突然改名對品牌不好。

不過也不能白被‘辭舊’這麽內涵一回,她提筆就寫了一篇文章,總結了一下國內那些跟在萬物集團後面邯鄲學步的品牌。

這些品牌有一個共同特點——馬後炮。

她就是通過這個故事來內涵‘辭舊’的,這個還擊別人可能不懂,‘辭舊’肯定能琢磨出來。

——————

萬物集團本本分分做生意,陶嬌杏以為和平安穩的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哪能料到歐盟突然發出一紙禁令,認為萬物集團存在壟斷行為。

倒是沒要求萬物集團撤出歐盟市場,而是要求萬物集團生産的産品在歐盟市場中的流通總量不超過百分之四十。

這意思很明顯,要萬物集團在電器、護膚品、藥品等領域讓出百分之六十的市場來,扶持歐洲本土品牌做大做強。

可現如今的歐洲藥品界、護膚品界、電器界,哪裏還有什麽有潛力的品牌?只要是有點潛力的,都在陶嬌杏的‘鈔能力’下被收購了,實在收購不動的就被商業競争給擠兌破産倒閉了……

陶嬌杏收到禁令後看了一下,上面有簽署這份禁令的各個國-家,其中分為主要簽署國-家、認同國-家、中立國-家。

這些國-家的國土面積以及生産數據在陶嬌杏腦海中一一浮現,她對着地圖和各地的銷售數額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方案。

中立國-家暫時就不動了,這些國-家争去争取,說不定能變成自家的友好國-家。

她從主要簽署國-家以及認同國-家裏挑選了一些藥品需求量高的國-家,直接打了叉——萬物集團的藥品不銷售往這個國-家了,直接關閉門店吧。

再對那些認同國-家中靠北的國-家采取護膚品門店關停計劃,給這些國-家的群衆擺兩條路,一是繼續用之前用的那種又厚又油膩還沒什麽效果的膏霜,二是去其它國-家的門店購買,畢竟歐盟內部是互通的,只是跑老遠去購買有些費事而已。

這裏關幾個店,那裏關幾個點,砍掉60%的門店還是不難的。

砍完門店之後,就該砍産能了。

陶嬌杏很清楚,歐盟要的不是她關閉60%的門店,要的是萬物集團的産品退出60%的市場,她這種做法屬于‘治标不治本’的。

可如果真的退出60%的市場,那這麽多的産能該銷往哪裏?

歐盟可是代表中高端市場的,她就算把這些東西轉移去非洲市場,非洲兄弟們也消費不起啊……

陶嬌杏仔細捋了捋自己手頭的籌碼,東西好,價格不算太貴。

可如果歐盟真要鐵了心地禁,萬物集團有招架之力嗎?

沒有。

甚至一點勝算都沒有。

她能做的,只能是用舍棄歐洲60%市場來送歐盟政-府一場‘劇痛’。

她相信,好的産品,能夠留住消費者的心。至于別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

将她對海外事業的調整意見發給萬物集團的海外事業部,陶嬌杏立馬就在萬物集團內部開啓了新一輪的改革。

唯有不斷改革,保證萬物集團的技術先進性、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度,這樣才能保證萬物集團不被時代的車輪碾碎成灰。

陶嬌杏反省了一下自個兒,她在追尋先進技術的途中,已經忘記了初心。

她當初建‘東北牧場’的目的,可是要為全國人民的喝奶安全保駕護航的,建漁獲食品廠也是,怎麽現在就忘了那些偏遠落後地區了呢?

她知道非洲兄弟們消費不起萬物集團旗下的中高端産品,可是在國內,消費得起那些中高端産品的人也不多,大多都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以及一些內陸的城市。

萬物集團在鄉鎮的銷售量主要還是靠食品類和一些基礎日化品撐着,電子産品根本賣不動。

“要是能把鄉鎮市場挖掘出來,作為承接這些原本打算流入歐洲市場的産品,那萬物集團的燃眉之急就解了。”陶嬌杏心道。

可燃眉之急之所以叫燃眉之急,正是因為急到火燒眉毛了,根本不會留給萬物集團開發國內鄉鎮市場的時間。

更何況,想讓鄉鎮人群也消費得起産品,首先得讓鄉鎮人群兜裏有錢了,收入提高了,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沒錢拿什麽消費?拿草紙嗎?

陶嬌杏在紙上寫下了‘助農’二字,心裏也有了一個大致清晰的想法——去首都一趟,看能不能把供銷總社買下來。

供銷總社如今在市場中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了,雖然還沒倒閉,但營業額已經低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哪怕是在鄉鎮,大家也喜歡去林立的小賣部等購買東西,畢竟那裏東西時髦、花樣多,價格也不會比供銷社貴多少……

回想當初,‘特級奶粉’想進供銷總社,還得排隊等指标等名額,哪怕有首都國貿大廈的背書也不能插隊。

那會兒的供銷總社多高高在上啊,如今卻是幾乎就靠着銷售萬物集團的産品維系日常收入了,這還是因為萬物集團沒開拓批發零售渠道,國內的食品、日化以及種子銷售都是交給供銷總社去統籌統分的。

陶嬌杏打算往首都一趟,争取能把供銷總社從國營企業買下來,變成萬物集團的一份子。

借助供銷總社在全國的‘供銷網絡’來開展助農計劃,遴選各地的優質經濟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召集萬物集團內部的專業人才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與研究,做一整套面向全國各地的‘助農方案’出來。

煙市的蘋果好,那就利用供銷總社大收特收煙臺的蘋果,并推進蘋果種植與收獲的科學化、現代化,争取讓煙市全境的農民都能靠着種蘋果發家致富,起碼得買得起‘明月手機’。

懷山的鐵棍山藥好,那就在懷山當地建設鐵棍山藥加工廠,新鮮的山藥賣給附近的,距離太遠的地方運過去擔心變質,那就做成山藥幹或者是山藥汁、山藥飲料、山藥牛奶,好東西值得走入千家萬物,值得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

……

華夏大地,地大物博,哪裏沒有點好東西?

只是因為地方太大,走出當地的成本太高,許多好東西被蒙塵落灰了而已。

——————

陶嬌杏看了看寫在日歷本上的日常規劃,月牙兒馬上就要高考了,果斷把同高層接洽收購供銷總社的事情甩給謝挺去做。

她得待在家裏陪考。

當初給過胖仔的待遇,必須不打絲毫折扣的給到月牙兒,這才是一位合格的端水大師的修養。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厚此薄彼?

胖仔已經去了空軍工程學院,家裏就月牙兒在,陶嬌杏趕在飯點兒上,把當初問過胖仔的問題問了月牙兒,“月牙兒,你高考後想要讀啥專業?”

月牙兒歪着頭想了想,“媽,我想學經濟。”

陶嬌杏:“???”今年是哪一年?她是不是幻覺了?這兄妹倆咋想法還一樣呢?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啦,正文和番外分的不會特別清楚,把美好藍圖勾勒出來就完事兒,預估還有3-5萬字。

最近真的有點忙,明天下午有個面試,需要去試講,這周六答辯,忙完這周就真能歇一歇了,但還是會有雜七雜八的一堆事情等着去善後處理。

同類推薦